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江西泰和罗韬与匡山书院

罗韬与匡山书院

作者:黄从周、戴芳http://www.luos.org

  紫瑶山位于江西省泰和县苑前镇东南方向,面积约32平方公里,海拔905.5米。西晋永嘉年间(307年—313年),陕西华阴道人王子瑶,来到泰和义山,深爱其山势峻峭奇伟,入山修道。当时有很多白鹤栖于山中,王子瑶建一座宫观,名曰“白鹤观”,在山上炼丹修道、诵《黄庭经》48年。仙逝后,乡民把义山改为“王山”。唐贞观元年(627年),长安道士匡智弃太守官职,偕其侄大郎南行,至泰和县东南的王山,见山势峭拔,万木葱郁,于是隐居山中修道诵经。匡智在第八峰建中坛,大郎在第九峰建下坛,静心修道炼丹,潜心钻研中草药,为乡民治病。传说匡智叔侄最终修道成仙,驾鹤而去。为纪念匡智叔侄,该山改名为“匡山”。至北宋,朝廷太史张瑶山仰慕匡山秀丽风光,道风浓厚,便弃官修道于此40多年,并用自己名字中的“瑶”字以及官居太史的荣耀将匡山更名为“紫瑶山”(紫色象征吉祥与权势),从此,紫瑶山之名流传至今。
  唐宋以来,很多文人墨客、官吏道士隐居于紫瑶山,或修道炼丹,或著书立说,或设立书院讲学传道,紫瑶山几乎成了“仙圣之会都”。
  罗韬,字洞晦(886年-969年),系紫瑶山脚下的仁善乡人(今苑前镇),博学多才,是名噪一时的大儒,以文学授端明殿学士。他向朝廷进《大学》,析解“平天下,宜以修身为 本”得到明宗李亶的认可;然后又演《九畴说》。为了防止宦官干预国事,除去朝廷的隐患,他还向明宗献《丹四箴》,力主纳诲、防几、赏廉、革蠧,使李亶大为高兴而优礼之。不过,罗韬无意仕进,故以疾乞休,明宗乃赐金帛给他,以奖励其才学和忠心。
  “征书不浼平生志,只为青山别有春”,罗洞晦告别官场,回到家乡,决心隐居终身。他潜心学问,著有《匡庐记》三卷、《门人问答录》五卷、《琳王郎馀稿》一卷。因他学问渊博,品行又高洁,故四方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
  罗韬便在紫瑶山顶一块叫“圈椅形”的平坦之地创立书院,设“孔圣殿”、“五经阁”,讲解道经、理学。书院扩大后,搬到山脚下的定光寺,并置学田,供给书院的费用。至今,苑前仍有一行政村以书院为村名,称“书院村”。
  当年,四方学子纷纷慕名前往求学,促进了周边县、乡崇文兴学之风。声誉传至朝庭,明宗李亶于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八月敕赐“匡山书院”匾额,命翰林学士赵凤书之,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冯道为之记。
  中国的文人,大多数都会写诗。罗韬也不例外。据《庐陵诗存》和《泰和诗征》记载,他在五代时期是有名的诗人。《泰和诗征》卷一收录了他写的一首《赠摄邑令陈都干承逸》诗:“忠言直许能扶国,循吏仍知不近名。今日西昌人尽喜,廉泉先已为君清。”《匡山书院罗氏族谱》则题作《赠逸翁陈先生都干西昌律》,而且在开头增加了四句,由七绝变成了七律:“琼林宴罢岁频更,往事昭昭亦可惊。黄草峡边哦月上,白苹洲畔看潮生。忠言直许能扶国,循吏仍知不近名。西昌今朝人尽喜,廉泉先已为君清。”《庐陵诗存》卷一则只收录了罗韬写的《赠乐纠》诗中的两句残诗:“征书不凂平生志,祗为青山别有春。”黄庭坚知泰和时,写下了《游王山》:“轩冕视脱履,游尘弃人间。洞府长自春,落花水潺潺。藤蔓垂帘幕,岗峦裁珮环。浩月磨不尽,白云只满山。”北宋大诗人刘过为紫瑶山上的一处名叫“文溪”的景点作诗:“卷舒凤翼紫瑶云,碎玉流溪燕尾分。从古渊深方圣德,波平到处起人文。”文天祥曾写下优美的《读书岩》诗:“择幽远尘氛,石窟何深窈。日升不见人,书声出林表。”《驾鹤峰》诗:“苍龙出云表,驾鹤意如 何?不向扬州去,遨游入太虚。”人才辈出,兰桂腾芳,声誉鹊起,匡山书院影响深远。元末,书院毁于战火。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罗韬的孙子 罗宏重修。元代,康震以任书院院长,再修书院。宋重和元年(1118年)其裔孙罗宏重修。经宋至元四百年后,遭兵毁。元唐震(泰和人)以湖广庆阳州书院山长归里,重建院舍,并讲学其中。明永乐中,裔孙罗汝止、罗养吾复加以修葺,以教乡人子弟。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裔孙罗讲重修。曾皋为记。
  中国的书院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设丽正书院,十三年改称集贤书院。号称我国最早的一所讲学式书院,是庐山白鹿洞书院。它的前身是南唐升元(公元937年—— —942年)年间创办的“庐山国学”,宋初才改称书院。这样看来,匡山书院创办的时间比白鹿洞书院还早。作为匡山书院的创办者罗韬,他对中国书院教育的贡献就可想而知。明、清两代,书院里还有历史名人的题词。宋朝,我国书院普遍建立,元、明两代更加不盛。罗韬称得上是泰和县、甚至是全国“士大夫办学”的先驱。“征书不浼平生志,只为青山别有春“,是他办学精神的写照。
  罗韬生于唐末,历五代而至宋,于开宝二年二月二十日(公元969年3月10日)去世,享年84岁。门人追思之,私谥静逸先生。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因罗韬先生“学问疏通,器识明伟,素著声誉”而钦赐褒恩,特赠尔太子太师,端明殿学士,进经筵官,配享文祠。皇帝的敕书,至今尚存木板抄本。
  如今,紫瑶山及周边的一些道观楼馆已得到修复和维护,山顶的白鹤观、静化文坛已重建。一年四季游人香客纷至沓来,昔日的盛况正在逐步呈现。而匡山书院的旧址上,建起了匡山小学,现有五个年级,9位老师,100多名学生。“至今匡山风高在,千家万户尽读书”。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30多年间,这片丰腴的土地先后产生63名博士,占全县博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全镇18个行政村,几乎村村有博士,平均每500人就有一个博士。 罗韬的故乡被誉为“博士之乡”。

江西泰和匡山书院罗氏概述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5588
日期:2017/2/4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四川安岳长林罗氏源流概况
下一篇:贵州毕节绍良-仕儒-万善支系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