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康熙初年太湖知县罗绮之美谈

廉俭自守春秋笔 万庶齐呼“罗菩萨”
  ——康熙初年太湖知县罗绮之美谈

来源:太湖县纪检监察委员会http://www.luos.org

  康熙初年,太湖县出现一位平民爱戴、世人景仰的知县,他的廉迹传记无论在太湖县,还是在福建省闽清县,皆堪称一段令人称颂的美谈。在乾隆版《太湖县志》卷之七“名宦”里就记载了其专传:罗绮,字首章,福建福州人,举人,为湖令。廉俭自守,题其门曰:案有春秋笔,门无暮夜金。尝建谯楼,形家言曰:“期不利于官。”绮弗听。曰:“苟利于民足矣。何以我为分校棘闱,时称得士,当道重之。”未几,疾卒,民罢市哀恸。
  这段极简的记述,充分勾勒出罗绮鲜明生动的廉吏形象。其一,罗绮除宰太湖之初,遂即悬联于衙署,自警自律。两句十字,对仗工整,出于两则典故。上联的“案有春秋笔”,开门见山,点明了他初次施政的理念。春秋乃鲁史的旧称,孔子晚年时删述《春秋》,精求微言大义。罗绮借以表露自己惩恶劝善、为民请愿的政见。下联所写的“门无暮夜金”,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写的是东莱太守杨震暮夜拒收十斤金子的故事。罗绮引之,以不受私谒为准绳,奉公廉以勤政,抱洁身以自好。此联后来被无数官府所借鉴,奉为圭臬。其二,写罗绮在任时曾修建谯楼,以保一方平安(为何建谯楼,后文详述)。体现罗绮为民办事,不畏惧堪舆家所谓黄道吉日的风水迷信,只要利于民,当做即做,无所牵挂,颇具君子坦荡之风;其三,凸显了罗绮的政治抱负,表示将来如若担任分校棘闱(棘闱原意是指科举时代的考场。唐 、五代试士,以带刺的荆棘条围住试院,阻止闲人靠近,严肃考场纪律,以防弊端,后引申为科举的主考官),必定唯德唯才是重。
  罗绮的这则传记流传甚广,在《江南通志》、《安庆府志》、《福建通志》、《福州府志》、《闽清县志》里均有传世。罗绮更多的历史功绩,除太湖的地方史料有备述之外,在《罗氏族谱》和闽清当地的相关文献里记载得更为详尽。今且明示于世人,予以追怀。

  一、率先垂范,捐修闽清城池
  罗绮,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下祝乡洋头村人,祖籍江西吉水。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清康熙六年(1667)卒于太湖任上,享年五十一岁。
  罗绮出生在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那时正处明末清初,明朝摇摇欲坠,清朝太祖努尔哈赤也刚建立“天命”元年(1616)。罗绮一出生便遇上改朝换代的乱世,童年、青少年期间,耳闻目睹了社会剧烈动荡,战事连绵,民不聊生。好在建阳地处闽北山区,北方战火硝烟弥漫,即便郑成功割据闽省等东南沿海,建阳相对比较平静。
  罗绮在幼年时,接受的是以四书五经为读本的正统儒家教育。他于清顺治五年(1648)戊子科,以文庠生的身份考中举人,成为洋头罗氏第一位举人,时年三十二岁。
  罗绮中举后,一直处于候选状态。因当时郑成功尚在福建厦门一带活动,清廷主要的精力放在与郑作战上。福州虽处于清廷的控制之下,时任闽清知县姜良性担心时局震荡,便于顺治十七年(1660)动议修筑县城的城墙。在其《建城纪略》中,找到“孝廉罗绮”,说明罗绮当时人在闽清,为举人和候选知县的身份。他在知县姜良性手下,捐资参与闽清县城城墙的选址、勘察等建城工作。
  据顺治壬辰科(1652)进士陈子达的《建城碑记》记载:“建于顺治十七年冬十一月,落成于康熙元年秋九月”。整个建城未动用库府的锱铢帑项,号召全民捐资。在民间捐资中,罗绮赫然位列第三,估计捐助的数目不少。
  筑城大功告成,修一座城池不花朝廷一分钱,在当时堪称一大政绩。闽清县上报有功人员时,罗绮名列其中。朝廷得知他候选知县已越十三年,迅速调其到太湖县任知县。据《罗氏族谱》记载,罗绮于康熙二年癸卯岁(1663)到太湖履职,时年已是四十六岁。
  乾隆版《太湖县志》卷之七“名宦”列表和同治卷《太湖县志》卷十五“职官志一”等,皆未能稽考出罗绮于康熙何年任太湖县令,竟留一处空白格。而《罗氏族谱》记载得很明确,这给两部《太湖县志》做了很好的补遗。

  二、订立家训,激励子孙后代
  据《罗氏族谱》记载,洋头罗氏始祖为应祥公,乃明朝的开国元勋罗复仁之子侄,随军打入福建,建立战功,受封土地,任延平城把总,正七品。但他为行伍出身,胸无点墨,他的昆嗣们,在明朝时并没有列出字辈和派名。
  修宗谱的目的在于厘清宗族之流源,详备姓氏之繁衍。明末清初,正处于撰修族谱的鼎盛时期,文人士子皆热衷于此。作为洋头罗氏的第一位举人,为了维系子孙后代的纽带和凝聚力,罗绮感到有必要站在历史高度,制订更长远的计划安排。即便南宋四大家之一罗氏女婿杨万里曾经为罗氏族谱作序,罗绮仍觉得远远不够,特地撰写了洋头罗氏的名、字辈。
  名序:
一国兴嘉士,五云兆世祯,
光宗延泽永,昌嗣善祗承。
  字序:
首君思作宪,实裕乃长华,
立训惟务本,仁厚可传家。
  名序、字序,综合起来就是两首五言绝句诗,充分体现了他修身治国平天下之初衷。罗绮自定字为“首章”,即作第一篇文章,首君即第一个人。并将其四个弟弟,全部按新的字序取名。而后,洋头罗氏的长房、二房、三房均采用罗绮订立的名、字序。
  罗绮的父罗学泉任建阳县狱司,俗称“右堂”,乃是一个小官吏。十一岁左右,其父已逝世。他便与四个更幼小的弟弟首典、首经、首缙、一纪跟随着母亲,艰难生活。父亲去世,长兄为父,不但要撑住家业,还要肩负起教育四个弟弟的重任。在这种环境下,罗绮考中举人,由此看出他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在他的示范下,其二弟首典文生员(秀才)转捐狱吏(从九品),四弟首缙文庠生。文庠生即秀才,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在当时闽清全县,一年仅收八名庠生。考取文庠生,亦是相当不易。
  在字序中,罗绮进一步阐述了“实裕乃长华,仁厚可传家”的“齐家”思想,只有靠勤劳致富,才能保证长久繁华。他把儒学的“仁”字,提到了关乎家族生死存亡的根本来认识;“立训惟务本”,作为订立家训的根本,做人唯有仁厚,与邻里、族人和平共处,才能长治久安。
  在名序中,阐述了他治国的思想,一个国家、郡县的兴旺,必须培养和选拔各种各样的人才。个人虽处于家族血缘的历史长河中,对上,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对下,激励子孙们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才能成为“嘉士”,报效国家。他还鼓励家族订立“优生田”制度(相当于现代的奖学金制度),凡洋头罗氏四房子孙,考中秀才,赏谷八十担。此教育基金制度,促进了洋头人才辈出。

  三、新官履任,誓约敬民清政
  明、清两朝皆规定:“吏始至,斋三日,祠以少牢,矢厥辞,而后临民视事。”新官莅任,应先到县城隍庙中祭供,斋戒三天。他去城隍庙中斋宿,便写下了一篇《告城隍文》。在此文中,他与众神誓约:“讼不能平,狱不能理,刑罚不能清,赏赐不能当,贤良不能举,好宄不能堪,神则谴之”。公开了自己为人父母官,必须做的几件事,用现代的语言,即安民告示。做到这几点,当然便是百姓心目中的清官。
  这篇《告城隍文》在乾隆等版本《太湖县志》里皆有载。整篇一百九十字的短文,以神奕的文采,精炼的语言,把自己的志向 “赋怀耿烈”,把自己的谦虚“才知多疏”,把自己的担心“恐致开罪地方,有负民牧”,全盘真实地奉献到全县百姓面前,他这无私的胸襟迅速赢得了太湖百姓极大地信任。

  四、修建谯楼,以保一方平安

  自罗绮上任太湖知县,一任就是五年。清初之时,百废待兴,社会尚不稳定,尤其地方上匪患频仍。且太湖县城区地势低洼,常被长河洪水冲垮城墙和谯楼,不利于百姓安居乐业。
  当时的太湖县主城区,在《江南通志》卷二十一《舆地志 城池二 安庆府》有这样记载:“太湖县土城周七里,环城有池深广,各丈余,门六有楼”。城墙大多筑土而成,再加上太湖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每年一到春夏之季,淫雨绵降数日,城墙多被冲毁。同治卷《太湖县志》“舆地志”里载:“康熙五年春雨,圮北城数丈,知县罗绮捐俸修”、“康熙五年,知县罗绮重修谯楼”。《江南通志》里也记载道:“康熙五年雨圮北城,知县罗绮修。”
  作为一县之首,他始终把居民的安危当成了自己的重任和使命。康熙五年,罗绮带头捐俸修建城墙和谯楼。谯楼,即主城门上的瞭望楼。主要功能用于放哨、瞭望和御敌。修建谯楼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市政工程,按时俗必须诹吉日良辰才能动工。时局不待人,为使城区免于匪寇寨氛的袭扰,必须尽快修缮。于是,罗绮下决定立即开工。此时,有风水先生进言:“不按吉日动工,对官方很不利”。罗绮不听劝告,坚定地说道:“只要对老百姓有好处,我就心满意足了,何必等待。至于对本官不利,我无所畏惧。”
  五年间,罗绮还做了很多善政,康熙丁未年同县丞王之德重建县丞署、康熙五年建风浴亭;劝恳荒田,登籍纳输,俱照免荒征熟起科;同时著照蠲免旧欠钱粮等等。《太湖县志》还记载了他的一首七言律诗《棠梨坪丈亩夜归 再见》,诗里这样写道:“履亩不辞俗吏剧,闲田那得野人欢?劳劳此际思无极,古道频催片月寒”。为了把老百姓新开的田地丈量好,常常夜深才能回衙署,可见其躬政之勤勉。康熙六年任满,正准备擢拔为知府同知的时候,由于他常年操劳过度,天违人愿,壮岁殁于任上。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猝然离世,全县的民众深表哀恸,以停市休业的方式来悼念自己的青天父母官。
  乾隆版《闽清县志》载其赋性慈祥,通县称为“罗菩萨”。《罗氏族谱》载:“公在太湖德化开先,惠泽及民,里人感德立祠,每年春秋祭祀,名之曰‘罗菩萨’,至今香火犹存。可见公之两袖清风,信不诬也。”
  他的庙祠曾立在太湖县的原罗湾乡,享受人间香火近200余年。可惜的是,清咸丰时,庙遭火灾被毁。
  罗绮辞世后,因政绩卓绝,又深得太湖百姓拥戴,朝廷诰赠其父学泉文林郎,正七品,诰赠嫡妣黄宜人,五品,敕赠继妣郑安人,六品。使用诰赠,由此说明罗绮生前已升为正五品,府同知以上。
  罗绮的四子中,除长子君瞻二十四岁夭折外,其他三子均考中秀才。而君瞻夫人姚美官为节妇,旌表“劲节声闻”, 旌表乃指官府颁赐用以表彰的牌坊或匾额。可见罗绮的俊烈之风激励和影响了罗氏家族一代又一代人。
  罗绮,树立了一位公廉刚直、勤政务实的循吏形象,他遵循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福建闽清的人民铭记他,同样也值得太湖人民缅忆他追慕他。

太湖县水库移民开发安置中心 曹杰友00000000
2020年2月1日0000000000000000000


相关联接:福州闽清下祝洋头罗氏应祥公世系
附:罗绮年表
  1617年 明万历四十五年出生在福建建阳县衙。
  1629年 时年13岁,父卒,其父罗学泉时任建宁府建阳县“右堂”(狱司),因子罗绮贵赠文林郎(正七品)。
  1648年 32岁,清顺治五年,戊子举人。其时建阳属延平郡,由明将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管辖,郑成功因扶明抗清有功,封“延平郡王”,罗绮突破封锁,到福州参加清朝的考试。候选知县期间,在家乡重修祠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订立闽清洋头罗氏名字辈份序,作为家训传世。
  1660年 清顺治十七年,响应闽清知县姜良性倡议,捐修县城城墙。以候选知县的身份,协助姜良性规划、设计、施工,姜在《建城纪略》中有载。捐资名列第三。
  1662年 清康熙元年,闽清县城城墙工程峻工,上报有功人员名单,名列第四。
  1663年 清康熙二年,因建城有功,调任安徽(注:时称江南省)安庆府太湖县知县。撰写著名《告城隍父》,五年任期内,廉俭自守,以一副贴在家门口的对联,“案有春秋笔,门无暮夜金。常建谯楼”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1667年 康熙六年,任期将满,擢升知府已经二报,即正式公文已下达,但因积劳成疾,未到新任即卒于官舍。民罢市哀恸,扶柩归。享年五十一岁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3282
日期:2022/6/24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开江宝石乡罗氏思贤、思贵二公系
下一篇:余姚埋马罗氏胜山其贵公支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