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首页
罗氏留言
罗氏家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首页
罗氏家族
罗氏家话
罗氏家传
罗氏家书
科技天地
它山之石
罗氏家园
→
族谱文存
→
族谱文存
0000
山西清徐罗氏家谱序言六篇
山西清徐罗氏家谱序言六篇
拟正面墙写家谱序言
第一篇 清源罗氏家谱序
夫谱者肇立人纪,纪述诸事,谱之为言,所系匪轻,乃概载诸前根本也。吾罗氏世居清源,今支派繁衍可无谱耶,无谱则无传,无传则忘本,而不知亲亲之意,况暦世以来,治乱靡定或离散东西,或睽违南北,使无家谱子孙将迷失自矣。今将祖宗支派除逺代外不敢妄附,故据先人口传有京畿纪述者云,吾先祖根于蜀都,自后唐仕于青州仆射,即今梗阳也,因路逺不能还郷,籍于白马一都,又本山岭下有坡地数十余晌,群峰环抱,形势寛阔,乃菐茔于斯焉。后人众分析,有迁于城南二者,有迁于城南三者,原系民籍并无军匠等役,后又有分迁于城南一者,有尽忠于京畿者,有迁居于省城者,有迁居于崞县者,有迁于湖广河南者,有留居于山郷者,尚有流于他郷不知者,但支派宗祖名号间有不能排次附录,今但自其所知,而为之录焉。有登名进士宦居御史者,有登名郷试宦居县令者,有居郎宦杂职者,至于游国学郷学尤济济多人,大抵皆宗祖以来耕读传家,礼仪教子,积德深厚,阴及苗裔,故繁盛如是。凡我子孙世世修德,无忝厥祖可也,今权纂家谱,以序世次,俟有道者继述而修定之焉。
大明隆庆元年(公元一五六七年)丁卯吉旦太原府学贡生除大同府儒学训导正己修纂
第二篇 序
事以敦本为大,人以知本为先。吾闻远代祖宗乃四川成都府人也,仕于青州,即今清源也,因路远不能还乡,入籍白马一,后迁城南三等都,自古清白传家,惟耕与读,凡吾乡罗姓,皆我一祖,但流传远矣,未知其祥,恐有差讹,不敢备载,姑以所知,附录于左,庶子孙有所考据,先祖不至失传,木本水源之念,尽万分之一云。
大明万历十二年(公元一五八四年)甲申正月念八日,致仕教授礼沐手谨序
第三篇 梗阳罗氏家谱序
从来木有本而后枝叶繁盛,水有源而后川流不息,可以人而无祖宗功德之思乎?故家必有谱,所以承先绪,启后裔也。余族自祖宗以来,忠厚传家,诗礼为教,诒谋燕翼,积德累仁,由是绵绵瓜瓞,森森兰桂,文武科甲,代不乏人,明经荐拔,亦称多士,登仕籍者翩翩,游膠庠者济济,是皆祖宗遗泽之所致也,为子孙者,既已受福无疆,而忍使世纪不传,昭穆失序哉。旧有家谱相沿,支派不紊,后因丁繁分股,遂致残缺废坠,甚至子孙之名,犯主讳而不知,本族之人起同名而弗顾,背本望义,尊卑失伦,而吾先人诗礼传家之风安在哉?每念及此,不禁惄焉如捣也。因集合同宗,共议纂辑,搜括各支抄本,兼记故老传闻,确查得本族四川成都府人也。
始祖仲祥于后五代唐时,游宦于青州仆射,因原籍水灾下户任内,避乱居白马山中,二三世遂成巨族。白马山一带之产,余族十居七八,又以本山地势阔大,群峰迭起,即卜茔于斯焉。至三世景中、景岩,一日见山中窑户面目黧黑,喟然叹曰:吾家世业儒术,若久居此,将与深山野人无异矣!于是景中命三子:长溢、次演、季满迁居城中。溢即今南关、小东门、北村等族也,演即今南关横街祖也,满即今城里水桥祖也。景岩子贵亦命子孙迁居城中,即今横街祖也,又有公胜忘其所生即今西关祖也。然数祖虽居县中,而在山中者犹然大族,又因祭祀不便,议定在山者祭山中之茔,在县者祭城西之茔,迨世远年久,物换星移,山中之人愈衰,在县之人日盛,自下山时,俱藉于城南三都六甲,后因人众,遂分都分甲各立门户矣。又有游宦于京畿者,有作生意于省下者,有寄居于祁邱、崞县者,有远处于江西河南者。总之,凡我清源罗氏,目今虽非一都,实一祖之枝叶,一茔之所出也。至明末而山居者,竟人亡产荡,而山茔遂不祀矣,在县者亦习而忘之,至康熙十六年,十四代名繁者,慨然动报本追远之意,亲往山茔省视,见碑文倾覆,字迹犹真,各支先人之名皆铭于其上,回县纠集同族人等,于七月十五日举祭扶碑,而吾祖不致馁矣!又康熙二十六年春,因城西之茔水冲圯坏,合族均摊修堰栽树,而先灵亦妥侑焉,二事皆举,而家谱可任其缺略乎?今自始祖以下,祥稽世系,历序昭穆,核实而纂辑之,庶不致祖妣宗源灭没无闻,子孙奕世缈无证据也,后之孝子贤孙睹斯录也,绍箕裘,绳祖武,世世续纂,宜与玉检金函同珍,勿得与碔趺瓦砾委诸草莽,庶祖灵陟降之余,祚胤永锡本支百世矣,愚不能无厚望焉。
大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一六八八年)岁次丁卯孟秋谷旦十四代庠生鳌沐手谨序
第四篇 重修罗氏家谱序
夫谱何为而作也,所以补缺略传正纪也,是以国有史,邑有志,而吾家可无谱耶?吾家之谱,正以重原本,列次序,别少长,定尊卑也。谱之所系,不亦重哉!盖吾族传自四川本成都。
始祖仲祥,自唐为青州仆射,因避乱择梗阳之寺沟止焉,梗阳即今清源县也,遂家之积德累仁,子孙繁盛。然而,有阳居者必有阴地,理固然也。于是卜茔于寺沟之南山,葺而为罗氏之祖茔,数世而后,子孙益盛,同享绵绵瓜瓞之乐,并无军匠杂役之虑,至三世祖,且喜且惧,遂自驚叹曰:吾所喜者,喜吾子孙支派繁衍,吾所惧者,惧吾子孙将与野人无异,爰命佥徙城中,择都入籍,故有入于城南一二者,城南三者,又有货殖于省下者,货殖于潼关者,寄居于祁邱者,远处于沈阳者,星分棋布,到处成家,而寺沟之居守故址者,仅存一二矣。至明天启年间,吾祖宗晑、衣等,顿起溯本穷源之思,纠合大户复举而修葺寺沟之祖茔,完故冢,编坟墙,栽植树木,刻石立碑,其报本之思垂后之意,亦甚深远矣。集其誌其间之明经荐拔者,有人登科及第者,有人巡边而动御笔之奖镇远而获皇家之赐者,亦有人下而游国学入胶庠及武弁之济济不绝者,非祖宗英灵有以默佑之乎?晋地称为巨族,合境称为善良,是以吾衣祖尝谕子弟曰:吾门以忠厚传家,愿世世子孙以忠厚相传而勿失,庶不负祖宗积德累仁之深意也。时至大清已历十三四世,世风递变,时异势殊,均都、均甲、复联而为城南一二,门户既自各立,坟茔亦自各迁寺沟,祖茔之祭奠拜扫,寂无人至矣。十四代繁,每与族人共坐,辙议祖茔之所在,某支系某祖之所出,某茔系某茔之所迁,虽闻祖茔始于寺沟,年深不祀者久,竟不知其地之所在也。康熙十六年繁因山行游赏,忽至一茔见碑倒而怜之,及拂尘细视,乃吾罗氏之祖茔也,悲痛不自胜焉,殊不知繁之存心已久也,归而遍语族人,仍纠合户添土扶碑,每岁于清明之前一日,大集合户祭奠拜扫,永行不绝,合户称善。此非祖宗之英灵有以感之乎?惜乎谱未修而繁逝矣。越十年,十五代繁之子人伦,因父志未酬,商及合户,同十一代国梁、十四代鳌各出旧谱,细加查校,将吾族之远近支派,自始祖以及于今悉举而备载焉,此所谓木必有本而后枝叶繁盛,水必有源而后川流不息,后之孝子贤孙触目了然其间之远近亲疏,自豁然明辨矣。倘有继志述事者,庶不迷其所自也,是即吾之至愿也。
大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一六八八年)岁在丁卯孟秋之吉十四代武庠生维沐手序
第五篇 《清邑罗氏家谱序》
尝思立百世而流芳,垂千秋而不朽者,非谱也哉,盖谱承先緖而启后裔,我罗氏世居梗阳三晋望族,阀阅名门,孩提知爱,稍长行敬,所生无愧,而操百行之原者,惟谱是赖耳。夫谱继述,非秉公正真练逹老成,难免徇私贿嘱,混造入谱,何以立万世传家之本也?今乾隆十一年岁次丙寅,暮春清明节,合族祭扫始祖先茔。有十七代名呈瑞字献五者慷慨直节,缘感而动报本追逺之意,爰是纠合同宗会议纂辑。是月望后,聚余客堂,众皆勇跃振兴,佥称良事。又举吾与族兄世珍、弟元详同为总理笔削,愚自愧庸才,不能胜此大任,幸弟元详品行端方,素存敦本,问余曰:家谱大経,理宜纂辑,尊长公委,何庸过推,余曰唯唯。前谱所作,始于明隆庆元年,正吾太高祖岁进士,任大同府儒学训导,以道翁讳正己者将始祖仕宦梗阳迁居履历,已叙明纲领。至四代祖溢、演、满、贵择地里仁,余先兄鳌又细分条目,由明至今,人丁林林,枝叶穰穰天各一方者,吾弟元详又详解支派,注明里居,无庸再赘。吾罗氏自祖宗以来积德累仁,贻谋燕翼,由是官居御史,气度英豪,敕奬铁面,职授奉直征夷,钦服皇恩赐金,又有为国为民治水奇功,遗恩泽于万世,禁暴良策,庆惠美于千秋,犹有紧州牧伯,播豪郡之仁风,历长安而过化,相黄堂之德政,对天陛以告成,时逢定鼎,至德无称,不与泰伯同垂于千古也哉。至于县令郎官,以及文武科甲,代不乏人,是皆祖宗功德所致也。第恐年逺日久,物换星移,倘有散处他郷忘其祖讳者,果系我罗氏正派,即细心查对,毋得置诸谱外,如有同姓不同宗者,勿得侚情受嘱,妄收谱内,使混然漠别,紊乱同宗,是岂我罗氏诗礼传家之谱哉?故将旧谱失序者排之,残缺者补之,倘有目力不工,未能尽善者,以待后之孝子贤孙继述删定云尔。
大清乾隆十一年(公元一七四七年)岁次丙寅孟夏榖旦十四代巡抚本吏子得熏沐谨撰并书
第六篇 序
祥不才,愧生先人后,治国安民,非敢必也,敦本睦族,乃素愿焉。我罗氏家谱,自康熙丁卯纂辑,以至乾隆丙寅,历年既久,生衍日繁,每有枝叶兴盛而忘其根本,长幼虚存而莫识尊卑者,此皆谱未序之故也。兹于本年清明前二日,合族人等共祭先茔,有十四代名子得、十七代名呈瑞者,因次序不明,慨然有振兴之念。此固二人之孝思所感也,抑亦始祖之灵爽默照乎!
夫始祖之来历起居,九世伯祖,岁进士,任大同府训导,讳正己者,已曾详述奕祀之分支分甲,以至散居他方者,先族兄庠生鳌与维已経备载,愚不置啄,迄今本邑在城在关,绝无二姓,在郷者,有居马峪、北村、髙白、固驿,与夫贾兆、西寨、阎、吴、孔村以及青堆、尧城、罗家庄者,咸我宗派,更有居于省城、徐沟、桃花营、常家庄者,亦我祖裔,而犹有散处四方,前谱未集者,不一而足。知之不详,姑俟后人,不敢妄为聨属,识之既稔,即当收罗,讵可视如异姓?如本邑西关、范家庄、拔奎村、常丰村、祁邑会善村,凡我同姓皆我同宗,于兹不细加检阅,时岁转而失所传。倘至同族为婚,岂非祖宗之大罪人乎?西关等处均属一支。赖有十五代名德茂者,日夜焦劳,细加收寻,执其所祀祖讳以万为始,与家谱再三详对,万祖乃七世祖尚纯之子,即演祖之派也。祁邑会善村,素知为满祖一支,愚向合族公议,一日之祁邱而访宗族,先灵默佑适遇年高有德、曾居蒲邑训导及阅谱乃十七代光珺也,同弟光壂欢欣鼓舞,二人直道成风,族间无不依允,但彼此丁凡户众,路途相隔,合纂之不若分叙之为妙也。于是两相公议,各造各谱。清邑祁邑交赠一谱,而清邑之环处郷里者,逺迩咸集,共载一谱焉。吾溢祖、演祖、满祖、贵祖四祖所遗各执一部,而于会善村亦另造一部,由是小大皆知报本,长幼可明尊卑,承先晵后而万殊一本矣。所厚望者,生齿繁而各支各派俱庆螽斯,所生虑者,历世久而同姓同名,遂扰天秩。爰定十年会集,一则合族大祭先茔,一则童稚缵录家谱,使五谱一笔。凡子孙之生飬随义,永不徇私庶乎祖宗历万载而常昭,孙子及百世而不紊矣,是为序。
大清乾隆十一年(公元一七四七年)岁次丙寅孟夏之吉十四代庠生元详沐手撰并书
罗氏资讯
oooooooooo
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
罗氏家园
阅读:
9238
次
日期:
2015/6/18
【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大
中
小
】
上一篇:
清徐罗氏文化浅析
下一篇:
福建龙岩“合姓”罗陈氏源流概述
>> 相关文章
·
《广昌罗氏谱序》两则
·
江苏泰兴重修延令罗氏宗谱序
·
四川南充清泉坝世畊堂罗氏族谱序
·
郑州路砦村罗氏家谱序言
·
云南临沧圈腊罗氏族谱序
·
首辑《埋马罗氏胜山支谱》序
·
贵州麻江罗氏臣公系谱序
·
清同治《上虞罗氏族谱序》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
0
用户名:
密码: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关于本站
家园首页
家园邮箱
友情链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家园管理
家园地址:
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
罗良富
技术支持:
Assume
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