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詔邑伯六公派系台灣開基祖十世祖羅晚公名隊號子群
首頁 伯六公派下 開基祖派下 台灣羅氏 羅氏源流 族譜家譜 賴羅傅聯宗

  大明萬曆三年流傳世譜序(流傳版)
 

嘗謂堯典,首敦九族,周禮世篤,宗演世系之設,由來已遠,嘗歷覽世譜,訪諸父老,始知其姓,出黃帝之後及唐虞之朝,我祖受封於羅,始封其國,以得其姓,姓諱豫章焉,厥後,代遠人盛,流入中國而山西其地,亦置有宗廟,惟有廷公,官拜侍郎,忠心硬概,被奸臣所陷,降職江西吉安府太守,任滿復職,身故即立業在此,生二子,名世英、世豪,兄弟永世吉安府,世英一公,賜進士,除守河南太守,因高麗作亂,又授武職,領兵十萬,平遼有功,宋帝封為平虜侯,世豪公文學,除受福建省福洲府太守,世英公生四子,永龍、永虎、永豹、永彪,永龍公賜進士,除守雲南太守,生三子,永虎公居淅江杭洲府總兵,生七子,長房分漳州府居住,至五代,顯廷公官至國公,永豹公官守浙江府知縣,亦生七子,俱居吉安府,永彪公官守福建汀州府太守,轉陞本府道,生五子,宗仁,宗禮,宗德,宗義,宗智,自世英公傳十三代,出洪先公,明朝狀元,世豪公傳十代,出羅倫公,明朝狀元,宗仁公鄉科生三子,宗德公儒士,生十一子,宗禮公貢士,宗義公巨富,生五子,四房俱居吉安府,宗智公科甲出身,官受潮州府程鄉縣知縣,又及至五代,大房子孫公勝、公興、公明,三兄弟三人廣福遊學立業,公勝公,居興寧縣、大隆田等處,一子分居廣東、潮州、饒平、大埔等處,長樂公生三子,二子居程奇嶺、大溪等處,湖寮公生七子,長子回居長樂,四郎住湖寮,五郎居河頭,三郎居楓朗、黃沙、坎下等處,河頭五郎,官至封侯,湖寮四郎之子,分居揭陽、湯坑、軍寨、黃崗等處。楓朗三郎生二子,分居興寧菜庫住,一子一孫,分居詔安、下葛山下立業,三郎公,長孫兄弟四人,長曰季林公,分居饒平縣等處,次曰輔朝公,分居海陽赤米埔、河子內住,三曰伯誦公,分居空腹樹下、并五樓大榕住,四曰德勝公,分居饒平、烏石仔住,并程奇嶺住,佛化公,分居小榕樹水尾住,軍寨四郎公,長子長孫,綿基公,分居小榕、白虎頭等處,五郎派下,又分居興寧、白石、饒平、良田、高陂、程鄉、松口等處,四郎黃崗公子孫,分居海豐等處及江西吉安府,俱豪公派下,福建、廣東二省,各府縣村者,要知根源,各立族譜,子孫昌盛,代遠人疏,俱要代代相接,世系流傳,方知始祖一脈而來,派分支葉,綿遠子孫,豈不思知念祖宗乎。

 

附註:

  此文之類似譜序流傳于台灣及福廣交界廣西等各世傳家譜,各以不同的名稱之,終在陸河族譜(師崇公派)得到正式名稱。
 
考證重點
  諱豫章,和豫章先生羅從彥(仲素),可能有某些程度關聯。
流入中國而山西其地,可能有北方胡族血緣。
各種官職,須求證於史書。
狀元羅洪先家譜為吉安吉水縣,狀元羅倫家譜為永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