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詔邑伯六公派系台灣開基祖十世祖羅晚公名隊號子群
首頁 伯六公派下 開基祖派下 台灣羅氏 羅氏源流 族譜家譜 賴羅傅聯宗

伯六公派(惠章克章公派)昭穆:六世標定

6世 7世 8世 9世 10世 11世 12世 13世 14世 15世 16世 17世 18世 19世 20世
                                                 
耀
21世 22世 23世 24世 25世 26世 27世 28世 29世 30世 31世 32世 33世 34世 35世

來台開基祖墓祠

十世來台開基祖晚房子群公羅晚公,名隊號子群,生于康熙辛卯年(1711)八月二十五日亥時生,卒于乾隆丙戌年(1766)正月廿日辰時登仙,葬在大片田地穴,坐丙向壬兼子午三分金,辛巳辛亥分金,享壽五十六歲。西元一九八八年夏季,扦台北縣土城市忠義路、承天路叉口七十一巷山丘之開台祖墓祠,吉佳城坐癸兼子用丙子水分金。

 

十世來台開基祖妣謚慈順陳氏大娘,生于乾隆丁巳年(1737)九月十四日申時生,卒于嘉慶己巳年(1809),十月十八日卯時登仙,葬在員山仔虎地穴,坐丙向壬,辛巳辛亥分金,享壽七十三歲。生四子,長子名文都號帝賢改號省賢,次子名文才號習賢, 三子名文溪號聲賢,四子名文懷號德賢

 

來台開基祖派下世系
(舊檔不更新)

  來台開基祖(子群公)派下世系
(資料庫型態、持續更新建檔)

來台開基祖事蹟:來台時間推斷在乾隆二十年左右,已知如下,餘待查中

 

「台灣姓氏堂號考」 :詔安縣,乾隆初葉,羅隊入墾今龜山,後裔分傳桃園縣
「桃園縣志卷首志略篇」龜山的歷史:乾隆初葉,新路坑一帶有閩籍漳州府詔安縣人羅隊

派下男子不食雞頭

 

據族內長者言,不外乎和地主、佃農、衣服、顏面等有關連,然版本各異,亦有不合情理之說,今整理,採符合人情意理之況,並推測產生時代和背景,作為派下依循:

先祖為佃農,地主有慶事,好意邀先祖與聚,乃有顏面之舉,既能食盛晏,攜年幼愛孫,租新衣著盛裝,地主家四方桌擺席,士紳與會,頭菜白斬雞,先祖幼孫見之心喜,舉手取雞頭就食,且弄糊新裝,地主以佃農不思感激而落顏,嚴辭譴責,先祖無地自容下幼孫無教且髒衣失金,再恐地主收回租地,生計有變,百般不是,鬱鬱而歸,立下誓言,其後子孫絕不食雞頭,避重誤

女子不在此限:女子外嫁,承嫁方譜系,當守其方規矩(家譜不入女子名之理)

時代:該發生在一世伯六公和六世克章公之間世代
(一)、臺灣別派系無此現象,為惠章克章公派獨傳
(二)、惠章公派下在臺子孫,同樣有此規矩,判明該發生於六世之前。
(三)、本派為六世惠章克章公訂下,若發生年代接近,將會記明,那只是口語相傳,判明離六世已有些時候,而且,若一世前發生,別派系亦應有此規矩,故較嚴格解明,該在二世至四世時期

省思:佃農以辱為恥,立誓導子孫,為人守本份,承受教,謹言慎行,免禍趨吉。現代觀,教育可立身,德常再存心,自我立足,生則不枉,逝能見祖,子孫同禱。

本派長幼輩份稱呼(台語發音)
  旁派的一般性: 自身
父(阿叔)
祖(阿公)
父之祖(阿祖)
祖之祖(阿太)
 
  本派的特殊性: 自身
父(阿叔)
祖(阿公)
父之祖(阿太)
祖之祖(阿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