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詔邑伯六公派系台灣開基祖十世祖羅晚公名隊號子群
首頁 伯六公派下 開基祖派下 台灣羅氏 羅氏源流 族譜家譜 賴羅傅聯宗

談賴氏堂名並潁川堂「潁」字辯正

凡氏民立堂號辨族,跡其源之必有其由來也。要之以發刱地名稱者,以錫爵秩稱者,以功勳稱者,以文學傳著稱者,以品行經世稱者等有之。郡望焉,悉誌其原由,慎終而追遠不朽也。賴氏自春秋以來歷世二千餘年,郡凡四遷亦凡四。以郡望「潁川」、「松陽」、「南康」、「西川」大宗言,設非有志於譜誌者,要詳其典出或鮮矣。間或有一二之略知亦免失之考論,故一知半解荒誕混淆充斥族間,若賴之與陳、鐘等同為潁川郡望,而親族稱者,是不知所云之為何?嘗謂謂飲水思源溯祖追源,為吾族宗人究其原始,乃無揣固陋就典出所知昭者,庶乎無愧己之所出巳。

考賴氏一族傳姓太始祖叔穎公,系衍姬姓,乃西伯父王姬昌庶子,行十九,稱少宗。時殷商紂王暴虐失政,武王十一年,銜命率兵師會盂津以伐,己卯十二年(西元前一一二二年)功成,周興,頒賜宗彝、子孫不狂惑者即為諸侯,立之七十一國,分封兄弟之國十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附庸或功勳之國十六人兼治天下,叔穎公位居昆仲之列著征紂功,位序侯爵並賜河南賴地,遂以地為國,以
國為姓,賴氏之興始焉!

賴國,汝寧域,地在今河南息縣包信鎮。考史,汝寧:(禹貢)豫州境,秦屬潁川郡。西晉.司馬彪《後漢書.郡國志》:「褒信、侯國、有賴亭,故賴國。」褒信漢為河南郡。宋.鄭樵《通志.氏族略》:「賴、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賴亭,即其地也,昭四年為楚所滅。」北宋.羅長鴻(羅泌)《路史.國名記》:「賴於周世侯伯中,賴、子爵,蔡之褒信有賴亭,非炎帝後厲子相通之賴。」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賴國在褒信縣。(元,息縣為鎮)」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中(楚疆域表):「昭四年滅賴,今河南光州息縣東北為賴國地。」又(列國地形犬牙相錯):「賴國在息縣東北。」清嘉慶朝《息縣志》:「褒信在息縣東北七十里……後廢為集。古賴國,今賴亭是。」(賴姓部彙考):「賴、潁川、宮音。」,鄭樵《風俗通》:「春秋有賴國,其後以國為姓,望出潁川,南康,河南。」,應劭《風俗通.氏族略》:「交趾太守賴先」。王伯厚《玉海》:「漢校尉賴丹。」俱潁川人。由以上史記從而否定賴國國地數記之說外,原褒信在息縣東北,賴亭在蔡州商城,息縣、商城皆屬汝寧府光州,前漢《地理志》載:光州商城距南直、霍邱近百里,息縣距之南直不過二百里,息、霍二地皆屬潁川域,故賴國國地一、二百里內外悉屬潁川地界之毗連也。又按今之包信鎮有故賴國王城遺跡見世(城長一一二公尺、寬四○公尺、護城河寬二三公尺列為河南省息縣文物保護區),是知潁川郡境為賴國子姓散居之所,其所采邑「潁川」立為郡望,乃遵發跡並繫遠祖,其義至明。

其由穎川之繼遷松陽,自忠誠公始(此說亦見紛紜)乃東晉興寧年元年(西元三六三年)仕官浙東,見處州府地山明水秀乃家松楊,越二年又返虔州原居,傳子光公,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甲申擢官浙江觀察御史,復遷之松陽,數傳遇公字臣慶為江東守,晉安帝隆安二年丁酉十月(西元三九八年),上本奏請以所居松陽為郡,翌月蒙聖恩准,並御書「松陽郡」三字以賜昭告天下,故此賴氏有以松陽郡望之稱典出於此,其稱松陽舊望者,乃數代高官顯榮也。賴氏川潁川始魯昭公四年,繼之以松陽,若溯原始,要之已知其居潁、霍間地千五百餘年之久矣,故以「松陽」之為郡望者,誌其遷跡也。

夫以「南康」稱郡望者,據諸譜傳載乃劉宋元嘉末(西元四三四年-四五三年),第五十七世碩公攜弟毅,為見宋室陵夷,避地故南康郡揭陽地,後過赤竹坪見其地勢平坦,乃奠基於斯,其後立以堂號「南康」者,即出自此支系之族屬,數傅燦公世,苗裔往復頻繁分徒各處,俱難罄書。隋文帝開皇十八年(西元五九八年)有司奏請遷陽田,營縣治於赤竹坪,易基址改虔化縣,江西寧都也。南康,晉太康二年,改盧陵南部之地也。劉宋為南康國,齊、梁、陳復為郡,隋平陳改虔州(即今江西贛州)。舊譜亦每因「松陽」之為「揭陽」,「虔州」之為「處州」混淆而訛誤,故讀老譜時生茫然,繼五代隋唐之後,族系宗人又繼遷湖南潭州、福建汀州、清流、寧化、上杭、永定……等並嘉應州之程鄉、鎮平……等地,開創南方賴姓繁盛,蔚成各省大姓之一。由於時代更易、環境變遷,加諸「南康」稱堂號之究屬少數,其漸式微者,或有因入地隨俗等因,今則已不曾復見矣。

逮清康熙廿一年(西元一七四二年)皇朝御修《百家姓》為賴氏之先,系出西伯聞王,周文王都西岐發韌於潁川地,以岐山秀麗並潁水流長,寓意子孫俊秀綿延無窮,且有別於陳、鍾、烏、鄔等氏於之「潁川」,乃易「潁川」為「西川」。此為吾氏「西川」郡望之由來,並常見於本省各地。

溯吾賴氏自叔穎公發跡以來,漫世凡三千餘年,可考者郡之凡四,今各地雖紛見「潁川」、「松陽」、「西川」立為堂號者郡雖有殊而原本賴國,非三族而一本也。賴氏之先祖既發源於賴地,為潁水流域之境,「潁」之為水名復為地名,俱見諸經、史、傳載者無數,惟以「潁川」郡望之各氏對「潁」字之書為「穎」、「熲」、「」甚有「 」者,而類此之誤,紛見各地比比皆是,殊不知堂號之稱,是乃紀念先祖發祥事跡地者,而几不知之何處矣。嘗聞舊地故跡宜當重念而飲水思源人之本也,有感於此,故當分述各字之義以為參考並期導正。

「穎」:《唐韻》 音潁,禾末也。如《詩經.大雅》:「實穎實栗」,穎作禾末解,故謂垂穗之挺,言其穗實而垂者,茂盛狀也。而引申文義者見《古文觀止》南齊.孔德璋(北山移文):「於是叢條瞋瞻,疊穎怒魄…。」解為重疊之草穗一支支的憤慨怒氣有如怒髮衝冠之意。作錐鋩解如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傳》:「如錐之處囊中脫穎而出,非其未見而已…。」諸如《正字通》:「士才能拔類者亦曰穎…。」,釋文而類才能出眾者,見陸機.(文賦):「拔龍取穎」。又稱人秀發拔類曰之穎者,如徐灝:「禾結穎而成秀。」《南史.謝靈運傳》:「…動便穎悟…。」即聰明慧捷。其他於植物類解為穗苞者有左思(魏都賦)中之「嘉穎離合以 ,醴泉涵流而浩浩。」蘇軾(送陳建用)詩:「空倉付公子,坐待發苕穎。」,(卜居示過):「晚來微風涼,畦菊發新穎。」,又有謝眺(萬松賦):「修幹垂蔭、喬柯飛穎。」若「新穎」之以字面解新生之花苞,蓋為惠美之詞也,而「新穎」之詞以現代解為新潮而美好,似無不可。由「穎」字義解俱與「潁」之為水名或地名俱無任何關連,若作「穎川」為美麗之河流解,雖無可厚非,作以郡望稱,則不免失之偏悖,比之曾有族宗人之辯曰:「應是始祖叔穎公居於河邊,故稱穎川。」,以叔穎公諱穎加水稱「穎川」,聯思構想雖得稱善,然臆測之詞失所考拒,實不足取法也。

「熲」:《唐韻》 古迴切,音炯。《說文解字》:火光也。《詩經.小雅》:「無思百憂,不出於于熲。」,與《廣韻》所註解為輝也,光明之義仝。《集韻》:涓熒切,音扁。義同或作耿字。郭璞(江賦):「或熲彩輕連或 曜崖涯。」在段玉裁(增註)中謂以「熲蓋與炯同,熲之言耿耿也,故為警枕。」,《詩經》:「耿耿不寐」是光明貌無欺暗室之意,與劉向賦.(九思):「神光
兮熲熲,鬼火兮熒熒。」雖有同工之妙,但作「熲川」稱者,中國有以此光明之河流名乎?

「 」:《集韻》 畎切,音 。足几也一曰篋也。又《集韻》:庾頃切,音潁,木名曰錐柄或曰刀鐶,《類篇》:舉影切,音景,亦作警枕解。

「 」:現代《國語字典》: 為穎俗字,聰明、穎悟之意。《康熙字典》註「《正字通》: 俗穎字。」除此而外按《說文解字》、《辭海》、《辭源》等俱無此字。綜上述諸字之義論,顯與水名或地名之「潁」字相錯,從而舉以下列凡經、史、傳等所載「潁」字正確之寫法等,以為佐證。

「潁」:《唐韻、集韻、正韻》作餘頃切或庾頃切、音穎、水名。《水經注》: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前漢《地理志》潁陽、潁陰、臨潁三縣皆屬潁川郡。「潁」字之見於「左傳」襄十年(西元前五六三年):「與楚師夾穎而軍。」,又昭十年(西元前五三二年):「天王使劉定軍勞趙孟於潁。」,此載之「潁」泛指潁水流域之境為地名之概稱。《說文解字》:潁水出潁川陽乾山,東入淮。又「潁」水名,在汝南亦州名。《禹貢》豫州境,春秋沈、蔡二國地,戰國為楚、魏二國境,秦置潁川郡,漢為汝南郡之汝陰,魏置潁州。《辭海》:潁川郡名、秦置、今河南省南部地,有潁水,郡以水名。漢置陽翟縣即今禹治縣,晉移許昌,唐廢郡改置許州,又潁水發源於河南登封縣西境潁谷,東南流經萬縣、臨潁、西華、商水等諸縣,至阜陽會賈魯河,再東南經潁上入安徽省境。經太和、阜陽、潁上等諸縣,西至正陽關入淮水。《辭源》潁川、郡名、秦置,今河南舊許州、陳州、汝寧、汝州諸府州及禹縣及陽武皆是,故韓都。《中國古今大辭典》亦作之如上註外,有潁川縣之置於後魏今闕,當在安徽境,又或在河南舊光州境,抑鳳陽府境之記,名之雖同而地之不同者,惟兩境俱潁水流域之境地,又從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並見所載潁川州府之地名如潁上、臨潁、潁口、潁尾、潁昌等地名,並《說文解字》凡潁、穎、熲、、俱改入水、禾、木、示部,「潁川」既為水名故「潁」當從水部,足證「潁」字寫法其正誤矣。

《左傳》曰:「天子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世,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故姓氏之別與郡望然。若「劉」之為「婁」、「徐」之為「齊」而為識者譏,乃至千百代之後,是如前所言乃几不知何地者,故凡聲韻之別,筆劃之點撇可不慎乎?因陳固陋,由是而撰。

撰文:賴松森
民國卅三年甲申歲次十二月十九日生
祖籍:粵省
嘉應州鎮平縣白馬鄉陂角馬薺湖積善堂
族隸:貴賢公派下序廿二世傳倫裔孫
(臺灣開基祖十五世景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