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詔邑伯六公派系台灣開基祖十世祖羅晚公名隊號子群
首頁 伯六公派下 開基祖派下 台灣羅氏 羅氏源流 族譜家譜 賴羅傅聯宗

我愛宗親專刊

花蓮縣賴羅傅宗親會
 
宗親組織的兩大骨幹…宗祠和宗親會
賴榮三(嘉義市賴羅傅宗親會)

一、前言
木有本,水有源,木本水源,這是說明每一姓氏發祥的過程,也有每個子孫慎終追遠的根據。數千年來,不論政治領域的擴張,天災人禍的遷徙,經濟環境的發展,即使海角天涯,沒有一家忘懷了他們的來處。這種倫理精神的凝鑄,宗族觀念的團結,端賴一種若有若無的稱謂在維繫,這便是「堂號」,也是一個姓氏發祥的本源。後世深以源遠流長,懼有所失,立「堂號」而為信。

我們中華民族的同姓宗親組織之出現,乃基於「血濃於水」親族關係而推展的。就宗祠言,它是各姓氏奉祀其祖先神位的一種神聖建築,亦稱為家廟或祠堂。它除了作為供奉祖先牌位之外,也是同一族人的公共活動中心,歲時忌辰,伏臘祭拜,祖先歆祀於上,裔孫享禮於下,老少咸集,長幼有序,問論祖先之豐功,盡敘天倫之樂事,不但可以合祭亡者,亦所以聚合生者。可說在敦親睦族,團結親情。就宗親會言,則為同姓宗親聯誼的組織,藉著會員大會的召開,促進宗親的團結,同心為族為國來造福社會,美化人生,提倡宗族道德,弘揚真理精神。

二、宗祠
宗祠,在傳統觀念中常視之為一族盛衰之所繫,故對於地理風水之選擇,方位之趨吉避凶,格局大小適宜,裝飾之象徵意義,楹聯之對偶並貞,都要經過審慎堪輿或研究。尤其是祠堂的建築之格局、陳設、工藝、建材以及斗拱等錯綜架搭承接,加以沐漆安全彩繪,雕刻人物故事,使得每座祠堂都有可取之處。就建築的眼光來看,台灣地區的宗祠是我們碩果僅存的傳統建築,就藝術的眼光來自看,祠堂的各個角落,又都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藝術作品。宗祠真是我們珍貴的文化遺產。

我們中國人本著慎終追遠的傳統禮教和報本返始的家族觀念,而產生了崇拜祖先的行為。通常一姓一族為一宗祠,作為族人鄉親集會祭祖之用。這種興建祠堂來追祀祖宗的風尚,古往今來,無遠弗屆。台灣地區祠堂規模,可分為三:大型的是大宗祠或宗祠,次為家廟,小型的稱為祖堂或公廳。而無論規模大小,溯自在世裔孫三代以上之祖先神位,近或來台開基糸祖,遠或得姓開國遠祖,間或記上垂名青史之文魁武將,皆供陳並祀。

台灣祠堂載明各姓祖先發祥根源和變遷過程,顯示宗派,都源自黃河流域,與中國大陸有著臍帶相連的宗族血緣關係,而我中華民族係由各宗族統合成為國族。因此,各姓祠堂的存在,有助於增強民族意識和增進民族團結,當各姓後裔瞻拜屬於自己各姓氏的祠堂時,使有如投入慈母的懷抱一般的親切和溫馨。

三、宗親會
宗親組織一詞是指一些有清楚地血緣關係,或沒有清楚地血緣關係的同姓人士,所組成之組織。由於這個緣故「宗親組織」涵蓋在中國內地所稱之祠產及其管理組織;在台灣及海外所稱之祭祀公業、公業、祀產、祖公會、丁仔會等不同的組織。宗親組織所涵蓋的組織雖不相同,但其主要的功能與與作用如互助、團結、聯誼、敬奉共同祖先,維持中華傳統文化之倫理觀念是相同的。

在時過境遷的演變中,宗親會可說是宗親組織中具有共識的社會團體。目前的組織型態,有一姓的宗親會或數姓聯宗的宗親會,其活動情形有一年一度的會員大會,表揚敬老尊賢,發揚中國傳統孝道;獎勵會員子女升學,以激勵用心敦品勵學,如此薪火相傳,源遠流長,綿延永續茁壯。同之,宗親會在現在已成為宗親組織的重要骨幹。它是注重情感聯誼交流之自然結合組織,非利害關係的團體,可自然成長而推展。

四、結語
中國人是最講求親睦的民族,兩個原本陌生的人見了面,攀談起來如果是同姓氏,彼此很自然地會以「同宗」或「本家」相稱,因而在情感上產生微妙的交流,剎那間兩人的距離就拉近一大段,所有陌生距離之轉化為熟稔親切,這種「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和民族之愛,是那麼自然流暢。

由於台灣同胞的祖籍絕大多數都是福建或廣東,其先祖也全都來自中國大陸中原,而不論是開漳或開台,他們對於木本水源皆能數典不忘,故對敬祖孝思的觀念是非常濃厚,是以凡屬同一姓氏,同一支派所傳的,而聚族居住在一處的村落祖厝,幾乎都建有宗祠以奉祀先人;同一姓氏而不同一支派者,也各建各的宗祠各奉其祖先。這種同本同源的氏族所合建的大宗祖廟,與分支分房另行興建的小宗家祠,儘管有大宗、小宗之別,但祠堂裡的陳設是大同小異。其中除了奉祀祖先牌位外,還有一些記簿或立碑,載明各宗族的得姓、出處、繁衍、流徙、遷台之經過,以及祖籍郡望或昭祿輩序等,是每個人尋根固始的神聖處所。所以只要是祠堂;它的意義必定全然一致的。

秉承先祖南移之精神 續以開拓生活之新天地

賴東明(國小校長)

序言:
賴羅傅宗親之組織宗旨,在聯繫宗親情誼、扶助開拓事業、交流經驗,共臻安康富裕之境,並指導提攜後進,創造新生以增宗榮,故賴羅傅宗親在世界各地有積極之互動,並用以促進當地社會進步之助力。

壹、先祖遷移發展之概述
賴羅傅先祖之發祥地在中原河西黃河流域一帶,經春秋戰國時代之攻伐戰亂而避走他鄉,隨時代之大遷移而南移,概分有下述數次之南遷,

(一)春秋戰國時代
(1)春秋戰國時沿山西、江西之西線向南遷移,這批人後來大致說客家話。
(2)春秋戰國時代沿山東、江蘇東線沿海向南移,後來大致說閩南話。閩客話語子詞相同,只是音異而已。

(二)五胡亂華時晉朝之大舉南移,至江南而達廣東、福建,此次遷移之規模最大,甚至遠至雲南。我們到雲南旅遊時,可看見不少之大照壁外牆寫著「穎川門第」,即是我們宗親。

(三)鄭和下西洋後,打開南洋之門戶,從廣東、福建向南洋遷移之宗親,絡繹不絕。大體是在冬季吹東北信風時,乘帆船去南洋,而在來年之三四月吹東南季風時又乘船回鄉,或漸次定居於南洋。故今南洋有我們多數之宗親在那兒。

貳、台灣賴羅傅宗親之發展史
台灣賴羅傅宗親一方面是由鄭成功所帶領之兵馬而來,其後,又各自於福建、廣東陸續移戍,人口漸多,台中市之﹁賴家厝﹂規模較大,嘉義、高雄亦佔多數之人口,客家宗親大多聚集在苗栗、新竹一帶,來台灣較遲只得居住在較差之丘陵地帶。日據時期隨西部縱貫鐵路之開通而漸次向基隆、宜蘭、屏東之台灣兩端發展。屏東佳冬有賴家村。花蓮之賴羅傅宗親大多由苗栗、宜蘭移入者較多。台東之宗親則多由高雄、台南、屏東、苗栗遷入者為多。

參、南洋賴羅傅宗親之發展史
到南洋去之宗親,除少數務農外,大多以經商或經營實業為主。故今南洋各國之宗親在其地主國中,握有雄厚之經濟力,我們宗親在國父孫中山先生倡導革命以建立新中國,而後建立了中華民國,提供不少之捐輸、金錢,掖助革命功勞不小。從賴羅傅發祥地及遷移發展圖中,可以了解南洋、台灣和中國大陸是目前賴羅傅宗親鼎足於世之三重鎮。

肆、回顧與瞻望
經歷幾千年之社會變動,先祖們為求得生活空間之安全與發展,不惜遠走千里輾轉他鄉,而今得以生息教養後代,在各該當地發揮先祖們的韌性與耐性,建立家園而有成就。先前之或為生計,或為宗親間連繫之不足,而有疏遠。此時應為離散後之再聚、重識多予組訓。最簡易之方式當以旅遊方式較易進行。如在南洋各地設旅遊據點,讓台灣或大陸之宗親做為期一週或十天之旅遊,拜訪各地宗親、介紹風土民情,使雙方增進瞭解,增厚情誼。台灣方面也安排各縣市之旅遊景點,讓南洋之宗親來訪,介紹台灣地方之風土民情、名勝古蹟等,增進情誼之交流,增廣見識,培養國際禮儀,並養成國際之地理觀。若單個家庭負擔重,則聯合各宗親贊助提供交通、吃、住之支援。

伍、結語
為能互相增進連繫與了解,在今資訊發達之時代,或編刊物介紹宗親或以錄影機拍攝成專輯,相互之介紹,為吾之宗親們可試行之方法。讓吾之宗情長流,宗誼長發。賴羅傅則旺之!發之!

「修譜記述」先祖…蓽路藍縷一路走來

賴得豐(賴羅傅宗族研究社)

中國是東方的古老民族,以農立國,民風淳樸,樂信天行,尤事勤耐苦的民族韌性,舉世欽崇。于今,時代變遷,社會文明,然,懷古幽思,見賢思齊者,承襲先人遺風,亦不乏其者,惟凡考古探索,潛研史記、經傳,在在顯示國人重視鑽研史學的期望,蔚之風尚,俾益啟發國人對固有文化造詣之昇華。

前逢一機緣,同眾多疏遠族親之一席敘,距今事隔十多年,卻歷境如新,記當時情景,盍乎血脈繫之聚也,欣甚,敘及吾賴族略歷,宗人莫不慨讚,巍巍我族,百姓立中原,穎川立國,國之為姓,歷代賢才俊士,弼輔膺重,齊家治國,忠勇義節之舉,世代弘揚我族,宗名長輝。

盍敬宗尊祖,必追溯其本源,譜研牒傳世,歷代承我輩先人載之,綿延繼今,得以明略,惟譜牒之編輯,三年得一小修,十年必得重整,方能聯貫孑然,些年前,發覺先祖派下,吾尚僅存之乙份簡略之來龍去脈,年輪已久,陳舊將之破損,余隨之將舊卷抄錄一份,心中頓萌構想,欲將吾賴族起源流程,資料蒐集再付梓廣流。于前,亦償宿願,詳之恭閱族誌大譜(民國五七年版),盍穎川郡,叔穎祖香傳,綿長之中原三千多年,盡目眼簾,如期根源之悠久,吾族宗後,縱趨世俗利之所謀,焉能忽卻疏解?愧也乎!于此對素志,更持勤之,期間,作野鄉餘市訪,僕僕尋索,前輩的迴思憶往,敘談古今,畢露出時代演變,物換星移的喟慨之云。零碎的輒筆劄記中,承多宗人多方的協助,切心的策勉,余心感之。常年從事文教業司,致我方便於譜稿的收集之務,尚部分宗親之述,鄉野之論談,恐無疏卻,惟余秉持筆觸嚴謹,常以自惕,尚深祈無疏盡也。

時序終歸過客,然卻播下萬年不衰之回響,來台祖之發源地,從荒涼一片,到先祖胼手胝足的辛勞拓墾,立業唯艱,迄今,慨乎景物不舊,人事物否非也?昔日祖先血汗聚成建立起來之家園,今昔依何?瞭望幢幢林立大廈,能思不感慨乎!宗伯掌族務三十多年,維繫著族親經年的敦睦團結,鞠躬盡瘁,精神永垂,今復得宗輩們之愛戴,能繼秉其風範,當循其教誨永記,發揚宗族長輝。

今支房譜誌能順利完成,除諸方宗輩助梓外,而所提供的珍貴資料,更使此一機緣(修譜)更能有今天促成宗親們的聚於一堂,而感到欣慰,而感念前賢的當年立志克服困難,其精神之可佩,深獲宗親衷心欽敬。

蒞台祖如今已逾拾多代,子孫傳衍連綿,枝葉廣伸,淨溢欣榮、昌盛,述談吾族來龍去脈—慈敬媽開基台中州、深公立三和迄今,隨著社會一再變遷,人事物也一再自然諸多異動,裔傳散佈各地,唯能後代子孫,同宗一脈血緣,均也思維宗祖,循遵以教,敦親博愛,宏門第之耀,喻以後進效尤,綿長世系,承先啟後之務,得以後代相繼之,余謹恭先父、伯叔述傳手記,祈我族飽學碩彥正鑒也。

賴氏「益三堂」

賴宗煙(陸軍少將)

彰化縣大村鄉,以出產「巨峰葡萄」,甘甜可口,風味奇佳,最為膾炙人口;其中更以姓「賴」居多,最為有名。人們常說「社頭蕭歸墩,鹿港施一半,大村賴寥寥」,可知一般;自有選舉制度以來,歷任鄉長、地區國大代表、議員都是姓「賴」。

賴氏祖先大多在明末清初,追隨鄭成功來台,初期以農為主,爾後耕讀傳家,教子教孫識字學藝,文風大盛,歷代曾有文武舉人、秀才產生,農民村夫相沿成習,蔚為風尚。因此,地方中堂聯便有「大道君子識書禮,村郊野夫吟詩文。」

祖先來自福建漳州,和平縣心田一帶,堂號沿襲「穎川堂」,其中在大橋村「景春公」後裔另設「益三堂」,其中在大橋村「景祿公」後裔另設「四維堂」,這些堂號 也頗有教化的用意。

「四維堂」的「四維」取之「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益三堂」的「益三」取之「益者三友」、「益者三樂」。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告訴我們「交言行正直的朋友,交言行信實的朋友,交富有常識的朋友,有益;交慣於奉承,交善於諂媚,交只知口辯,不實無根的朋友,便有損害」。

又說:「益者三樂,損者三樂」,告訴我們「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否則「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大村鄉的賴氏子孫,有了這些堂號祖訓,每個人也都牢記在心,堅守不移,因而歷代以來的子孫,無論在軍政、教育、藝文學術、工商企業各方面,可說人才濟濟,而且都是表現知書達禮,篤守信義,勤儉樸實,奉公守法,成為社會的中堅。

簡介嘉義市賴姓血緣聚落「大溪厝」及其宗祠

賴蕙琦(鄉土文化研究)

一、前言
筆者為嘉義市「大溪厝」的賴姓後代,民風純樸的傳統農村、村裡大拜拜時的熱鬧景象、有吃有玩的傳統雜貨店,都是我對大溪厝的美好回憶。這樣的童年記憶,讓我對大溪厝總是有著特殊的感情,想了解這個地方,更想向大家介紹它。大溪厝是嘉義市西郊一個以賴姓為主姓的聚落,聚落內還有兩座賴氏的宗祠,這篇文章將先對大溪厝作一個簡單的描述,讓大家對這個賴姓族人生活之地有初步的認識,之後再針對大溪厝的兩座賴氏宗祠作個案的介紹。

二、嘉義市的賴姓血緣聚落—大溪厝
所謂「血緣聚落」,簡單的說是指由大部分具有血親關係的居民所形成的聚落,本文所介紹的「大溪厝」即可說是一個血緣聚落,居民主要為賴姓。大溪厝在行政區劃上屬於今嘉義市西區的大溪里,大溪里是嘉義市一一○個里之一,依據民國八十七年度的戶口統計,大溪里有五七六戶二千三百廿九人。

大溪厝位於大溪里的中間位置,為大溪里的主要部分,過去是一農業聚落,田園面積廣大,主要農作物為稻米與浮萍,並且曾是嘉義市的浮萍專業區,現在聚落內仍可見到傳統農村的景象與特色。大溪厝居民的主要姓氏為賴姓、邵姓、陳姓、范姓與黃姓,而賴姓約佔七成,次為黃姓與陳姓,約各佔一成,其中賴姓與黃姓分別在聚落內建有宗祠。

鄉間傳說大溪厝最初是由范姓入墾,原名「范家厝」,之後陳姓、黃姓與賴姓等相繼入墾,並有一部份范姓遷出,使范姓已非主要姓氏,於是此地被改稱為「大家厝」(台語發音,意即大家共有之田地與家園),後又被誤寫為台語發音近似的「大溪厝」,由是定名。

「大溪厝」這個地名可見於清康熙五十六年的《諸羅縣志》:「大溪厝陂在縣治西南三浦竹。源由諸羅山番仔坑分流,長十餘里。康熙四十七年,莊民合築。」,之後在《重修福建台灣府志》、《續修台灣府志》,以及《重修台灣府志》等清代方志中均有相似的記載。由上述關於大溪厝水利設施的記載,可知大溪厝開發甚早,至少在清康熙四十七年(西元一七○八年)以前,大溪厝的漢人農墾聚落應已成形。

大溪厝的賴姓主要居住於聚落內的「過溝仔內」與「埤腳」角落,而埤腳的賴姓是由過溝仔內遷入。過溝仔內的賴姓族人謂先人由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來台,來台時間不詳,來台原因是因平和縣原本即為福建較為窮困之地,謀生不易,後賴姓與林姓發生大規模的異姓械鬥,失去了農耕所必須的水權,生活陷入困境,進而來台。因為對這段歷史淵源的世代相傳,過溝內的賴氏早年原有「林賴不嫁娶」之婚姻禁忌,而根據祖籍同樣是漳州府平和縣的嘉義市美源里羅姓族人的說法,羅姓家族內也有相似的傳說。在宗教活動方面,大溪厝的賴姓居民除了參與村廟紫微宮(主神為玄天上帝)的祭典外,亦奉祀相傳為賴姓先祖當年自中國迎奉來台的「家鄉神」五顯大帝,相同的傳統信仰與同宗情感在大溪厝賴姓居民的社會網絡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三、大溪厝的賴氏宗祠
宗族的凝聚力主要來自擁有相同祖先的血緣關係與認同感,這樣的血緣關係與認同感,可說是宗親會或是宗祠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渡台禁令與路途險惡等因素,台灣人的漢人祖先當年通常是隻身來台的多,舉族遷移的少,加上當時經濟環境等因素,故渡台初期較不可能有宗祠或是宗親會等宗族組織的出現,通常是渡台後的三、四代或是更多年以後,透過宗族的繁衍與同姓的合作才有宗祠與宗族組織的建立,而宗祠與宗族組織的建立代表此時的台灣漢人已將台灣視為長居久留之地,視為永久家園。宗祠在台灣民間也叫做「公厝」、「公廳」、「祖家」或是「家廟」,具有祭祀、會議、興學、聚會等社會功能,一般而言,台灣人宗祠中所祭拜的祖先可分為兩種,即唐山祖與來台祖,唐山祖指的是在中國原鄉的家族始祖或是歷史上的姓氏始祖,來台祖則是本族的渡台始祖,有的宗祠還會配祀同姓的歷代賢人。

大溪厝聚落內有兩座賴氏宗祠,分別被稱為「頂公」及「下公」,是典型的血緣聚落內宗祠,所祭祀的對象均為所謂的唐山祖,即穎川堂山蓮分派的賴氏始祖及歷代賴氏祖先之牌位。據說頂公、下公宗祠當年分別為正室與偏房所擁有,以下介紹兩座宗祠:

(一)頂公:位於嘉義市大溪里九四號旁,此地又稱為「庄頭」。相傳頂公為正室派下,主要建材為磚、紅瓦與木材,造型古色古香,其屋頂的形式則為燕尾式,依照慣例,應是曾有科考中舉「光宗耀祖」,才可能出現這樣的屋頂建築形式,頂公附近至今仍流傳著「大的放炮,小的炒豆」的有趣俗諺,意思是說正室派下因子弟金榜題名而放鞭炮慶祝,而偏房那邊則想要藉著鐵鍋炒豆的大聲響蓋過鞭炮聲,爭一口氣。頂公宗祠曾是庄內賴姓的重要集會場所,從前庄民會在此練習武術與戲曲,而宗祠內原有雕刻精美的木雕與供桌,但據說在多年前颱風夜中被偷竊一空,另外,頂公宗祠在九二一地震中受創嚴重,到處可見地震所留下的傷害。

(二)下公:位於嘉義市大溪里一六二號的「公厝地」,此地的土名又稱「學仔內」,可能是曾有私塾設於宗祠旁的緣故。下公相傳為偏房所有,顏色與外觀較為新穎醒目,主要建材為磚頭、木材與水泥,屋頂為馬背之形式,窗戶為八角窗,宗祠內原本亦有精緻的樑柱雕刻,卻也和頂公宗祠內的雕刻一樣,遭受被偷走的命運。

至於兩座宗祠的建立年代,根據當地長者說法,兩座宗祠大約建於日治時代的大正年間(西元一九一二|一九二五年),約有八十年的歷史,頂公宗祠內亦有大正八年「山蓮傳芳」之匾額;但目前就建築物的外觀與建材看來,頂公宗祠年代較為久遠;而值得注意的是,下公宗祠內至今仍保存著一塊清嘉慶三年(西元一七九八年)的匾額。筆者認為關於兩座宗祠的歷史應該還有一些討論空間,諸如當地長者所說的建立年代是否為只是宗祠的整修或改建時間?宗祠的正確建立時間?兩座宗祠建立的先後?宗祠內匾額所代表的歷史意義?宗祠地點是否經過遷移?與宗祠的倡建人是誰?這些問題皆須待進一步的釐清。

四、結語
血緣聚落是台灣漢人聚族而居的一種人文現象,而宗祠的興建與祭祀則是台灣漢人尊祖敬宗與同宗情感的一種具體表現,血緣聚落內的宗祠更是聚落內族親情感之所繫。近年來的台灣經過了所謂「本土化」的洗禮,更多的台灣人開始思考著「自己」與「土地」的關係,並且學會關心與了解所生長之地,對於家族史的尋根探源,可說是這項思考付諸行動的一個開端。希望這篇粗淺的文字是一個好的開始,透過它向大家介紹大溪厝,並且和大家一起思考自己與土地、家族的關係是快樂的,相信這是一種良好的溝通交流模式;而欣逢這次的徵文活動,讓我可以將大溪厝及其宗祠的文獻史料與口訪所得做一個初步的整理,感謝主辦單位讓我有機會去做這件有意義的事,並對接受口訪的族親長輩們致上最深的謝意。

感念宗親會前輩 賴振興的風範

賴榮三(嘉義市賴羅傅宗親會)


嘉義市賴姓宗親會發起創辦人賴振興,個性勤誠、純樸而耿直,刻苦奮發,在青壯年努力經營事業,中年致力於社會服務工作並從事族譜編篡與研究,直到晚年仍用心於尋根的族譜編輯與傳承工作,其堅毅精神尤為人所敬仰,但不幸於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一日病逝,享壽八十歲,突然離我們而去,令人無限的懷思與惋惜。

據其生平資料,八歲喪父,家境清苦,以半工半讀方式完成農校學業。投身商界,籌設振興物產商行,克苦耐勞,終有所成,熱心公益,忠貞愛國,親鄰睦族,教導子女有方,個個成器。他對國家社會貢獻良多,誠為咱們宗親的楷模。


賴振興宗長律己謹嚴,慘淡經營事業,犧牲奉獻,造福鄰里,傳承文化,盡心盡力,堪稱績效卓著,一生的表現,頗有其風範與成就,謹述其大端於後:

1.發展經濟
經濟為社會財富的動力之一,亦是生活的基礎。賴振興宗長在其創業有基礎,繼續踏實拓展經營,計有A振興產物出口商B東陽洋行進出口商C三泰合資會社水泥特約販賣D朝日合資食品加工製造E嘉南青果運銷合作社嘉義辦事處F嘉義縣竹崎合作農場等產業經營與機構業務創辦,帶動經濟發展,頗有貢獻。

2.興宗育才
賴振興宗長勤於研究國學,愛好孔孟思想,重視人性情理,強調做人要飲水思源,尤其敬宗法祖,乃於民國五十一年籌備創組嘉義縣賴姓宗親會,翌年正式成立。繼而在嘉義市改制後,為延續宗親團結的情誼命脈,乃創立嘉義市賴姓宗親會,鼓勵宗親熱心參與,宏揚「追宗認親」的傳統美德,並在一年一度的會員大會表揚敬老尊長活動,同時設立獎學金發給考取大專與高中的會員宗親子女,鼓勵其用心向學,以為宗親的棟樑,盼望年輕參加祭祖大典,務本奮發以為薪火相傳。他參與國內外的宗親會活動已逾三十六年了。更設有振興族譜圖書館獎學基金會,嘉惠青年子弟,培育人才。

3.熱心公益
賴振興宗長樂善好施,濟助貧困,熱心社會服務,曾在民國六十六年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民國七十五年獲選嘉義市政府社教有功人員特殊榮譽。總計二十五年得中央與縣市政府及相關團體頒發熱心公益造福社會之佳績獎牌有四十面,至為難得,令人尊敬。

4.宣揚文化
賴振興宗長深愛中華文化,研究台灣歷史,協助宣揚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民國六十三年出錢出力美化嘉義市孔子廟,獲得特殊表揚感謝。

他近三十年來參加全國各姓族譜及史蹟資料展覽,提供各界人士與喜愛研究宗譜的專家查閱,推展學術文化活動,其族譜展覽計達十四次之多。也應邀在各姓宗親會會員大會演講,也遠到日本、新加坡、菲律賓等地作學術講座並發表文章,傳播中華文化。也提供其編著七十六姓族譜著作給美國國會圖書館、日本國天理大學圖書館,我們國史館收藏,有助文化宣揚。又他有意翻印其編著族譜著作,期能廣為流傳。另參與創辦台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承擔文化研究之重任。

5.保存文獻
賴振興宗長既研究我國固有文化,也對地方史蹟與文獻保存,下功夫探討,獲聘為嘉義市文獻會委員,任職期間提出很多建言,並在嘉義市文獻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也編著「中華民國各姓歷史淵源」乙書,更計劃編著「台灣開發史」。

三十多年來,他推動宗親會活動,也從事族譜資料蒐集,首次在民國五十七年完成「賴姓族譜」,資料齊全,再版四次,被當成工具書。編撰族譜的功力和知名度大開,各宗親會紛紛找他代編族譜,他也越編越有興趣,在「百家姓」裡陶醉了卅多年,各姓宗譜資料之齊全,可說全台少有人能出其右。

他創辦振興各姓歷史族譜圖書館,典藏自編七十六姓族譜與別人編撰族譜著作,購買有二十五史等重要圖書著作,對文獻保存與研究,頗可發揮功能。


賴振興是一部姓氏源流的「活辭典」,且不辭勞苦,完成七十六大姓族譜著作。在五年前,因覺得年歲已大,希望族譜編撰工作,能由嘉義市立文化中心接棒,願意無條件傳授多年累積的心血經驗,曾在文化中心開班授徒之善舉,可惜無人投入族譜編撰工作。

他編撰族譜的資料都是「追本溯源」的,除了實地採訪,由於當事人口述,如果當事人對歷代祖宗資料不甚清楚,要求翻看「公媽牌」(祖先牌位)所載資料,甚至要人陪他一起到戶政機關申請戶籍謄本,然後逐代溯源,由於過程繁複,有時還被人懷疑其動機,資料得之不易,益顯其可貴,又其編各姓族譜的原則是「有編無類」,不分貧富貴賤,只要願意提供資料與照片,在族譜都同占一席之地,他曾實地採訪過李登輝總統的父親李金龍,前省主席邱創煥和各姓長老,有人反應冷漠,有人很熱絡,可說苦樂備嚐。

飲水思源,尊祖敬宗,傳續香煙都是我國固有倫理美德,賴振興三十多年來,埋首「百家姓」裡,為各姓各宗尋親,在功利思想瀰漫,倫理道德式微的今日,宛如一股溫馨的清流,鄉土情懷既深且濃,令人敬佩。其用心編著七十六大姓族譜著作,出錢出力設有圖書館典藏各類圖書,又熱心提倡宗親會情誼務本活動,更樂意指導後學,其榜樣值得學習與尊重。他如今遠離我們而去,其精神永在。盼能發提其志業,必有助社會和諧,人性光輝之傳承。

傅招泉先生花蓮拓荒記

孟 欽(國中校長)

故傅招泉先生,苗栗縣三灣鄉獅頭山頂寮村人,年青時在南邦煤礦從事採礦工作,當時的煤礦,安全設施很差,煤層又薄,礦坑狹窄,進出礦坑必須彎著腰行走,他每天都在黑暗而危險的環境中工作。不僅艱苦備嘗,收入又少,他的新婚太太每天送飯進去,都哭著出來。民國廿三年他初為人父,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卻不幸都夭折了。他和太太都常傷心,太太又反對他從事採礦工作,在工作和精神雙重壓力下,最後決定東渡花蓮墾荒。由於身無分文,只好向親友舉債。

當時花蓮對外交通不便,在人們心目中是個鳥不生蛋的蠻荒地區。他帶著簡單的家當,與太太跟養女從蘇澳搭小船漂過汪洋大海,航向陌生的目的地。在蘇澳到花蓮的航程裡,在小船上顛簸搖幌,天旋地轉,心中不免興起不如歸去的愁緒。好不容易熬到花蓮港靠岸,簡陋的碼頭,下船時一陣海浪打過來,一家三口頓時成了落湯雞,隨身攜帶的包袱也都全濕了。

忍著濕冷,步行一兩個小時,來到吉野庄草分長屋(現在的永興村八鄰)投靠先來花蓮的親戚,面對陌生的環境,眼前除了一片荒野,頓時覺得前途一片茫然。

他初到花蓮時,吉安鄉南埔以南,大部份地區都荒野,荊棘遍地,除了草分幾十戶日本移民外,只有少數從新竹、苗栗遷徙過來的墾荒人家,他們生活條件之困苦,可見一斑。

招泉公為了長期定居下來,就在親戚提供的一塊十幾坪地上用竹子茅草搭建了一間勉強可供一家三口容身的小茅草寮。安頓下來,開始拓荒的生活。

他為了一家三口的生活費,四處幫別人開墾農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年到頭,每天冒著炎熱的烈日或刺骨的寒風,一沙鈀,一畚箕,挖土挑石,強忍身體的勞累,甚至雙手起水泡,水泡破了,血從沙鈀柄上往下流,仍繼續工作,胼手胝足,真是吃盡了苦頭。

一年後,生活稍微安定,他自己也開始找一塊荒地,利用幫工的空檔,開墾屬於自己的水田,一邊開墾,一邊種點水稻雜糧,勉強可供自己吃,不必花錢買糧食,經過四年的辛勞,開始有些盈餘。

五年後得到日本人宮崎先生兄弟的信賴,幫他們種植菸草,換取工資。當菸草收成季節,晚上還幫他們烘焙菸葉,他一個人要管理四間菸寮,日以繼夜,刻苦打拼,有了更多積蓄,便把住家改成木造茅草屋頂的房子。讓一家三口住得更舒適。不過房子雖比以前堅固一些,當颱風來襲時,仍要用鐵絲加以固定,否則房子仍擋不住颱風的吹襲。

經過多年的努力,耕地逐漸擴張,有更多的農產品可供出售,除了能維持家庭日常開銷,還存兩百多塊錢,送回苗栗償還人家。此時他終於嘗到了無債一身輕的舒坦,他這種講求信用的作為,也獲得了故鄉親友的尊敬。

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台灣光復,日人宮崎返日時,把農具和部份農地送給他,自此如虎添翼,更擴充了耕地面積,農產量更大幅增加。光復初期經濟蕭條,大家都過得辛苦,但是,因為他經營得法,比別人要過得好些。遂把住家改建成磚造瓦房,免除了颱風的威脅。

民國六十八年十月,招泉公以七十五歲高齡辭世,他赤手空拳來到花蓮,經過四十四年的奮鬥,創造了小康的局面,不僅累積了數甲水田,也培養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還資助許多鄰居的子女完成高中職校教育,他一生見證了花蓮的開發繁榮進步,他的勤勞刻苦,樂善好施,至今仍為鄰里所津津樂道。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賴榮三(嘉義市賴羅傅宗親會)

台灣人有句俗話:「台灣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意思是說台灣人的男祖先是從唐山移民來台的,而女祖先則是本地土著原住民。這句話是否正確,我們從各種史書或閩粵人的古族譜中,即能證實唐山東渡來台的移民,確實很少女子。

東渡來台的移民為何男多女少,主要原因是官府禁止攜眷來台,另者閩粵人都有男人出外賺錢,女子在內守家的風俗。

(一)官府禁止攜眷來台,閩粵人真正大量移民台灣是在康熙廿二年(一六八三)鄭克塽降清,清廷將台灣劃歸版圖之後的事,不過當時清廷認為台灣一向是反清復明的根據地,所以都以嚴格限制大陸人民移居台灣。據記載:從康熙廿三年(一六八四)到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的一○六年間,斷斷續續僅開放十一年准許以正當手續來台,而且規定不管官、軍、民一律都不准攜眷同行。由此可見,清廷佔領台灣前半期,女性移民非常的少。致使男移民結婚困難,才有「一個某,恰贏三仙天公祖」的諺語。

(二)閩粵人移居海外,大多數是以單身出外打拼,把妻留在家鄉,他們的觀念是到台灣努力打拼,賺到錢之後,即可衣錦還鄉,與妻小共享晚年,賺到一筆錢即回家鄉物色女子結婚,再把妻留在家鄉,又隻身來台。其實這些移民們,往往事與願違,事業有成,衣錦榮歸者寥寥無幾,所以他們多數不敢回家鄉再見父老妻小。

移民們在那艱難的獨身生活中,他們逐漸淡忘了故鄉的家,而在移居地再與土著女子結婚生子,建立第二家庭,我們從「南安詩山陳氏族譜」的世錄篇就是這樣的記載:「福俊公,昌坐公之子,生於同治戊辰年,聚奮門呂氏等娘,側室潘女卓氏名打社,男文勝,呂氏生,福探、仁菇、振元側室番婆卓氏生……」。

移民的故鄉家人對於娶番女都採歧視的態度,我們再從「晉江沙美盧氏族譜」的世錄篇記載即可一目了然。盧為慈公,與番女盾那白洲里吽婚娶在先,在族中卻必記在返家鄉後娶的蔡足娘之下,被視為側室。

移民們來台後,娶番女者甚多,在閩粵人的許多族譜中常見有某公往番邦娶番婆的記載。漢番婚娶漸多,導致許多土著男子娶不到妻,而時起漢番矛盾的衝突,清廷於是在乾隆二年(一七三七)下令禁止漢番通婚,不過禁令之效果如何,只有天曉得。

所謂番女並非指現在的高山族,而是數千年就一直在平地的數千萬所謂平埔族,這些平埔族經過三百年來的與漢人通婚融合,早已分辨不出誰是漢人,誰是平埔番人了。類似同樣情形,民國卅八、九年,從大陸撤退來台的上百萬新移民也多數為男性,他們與台灣本地女子結婚,繁衍後代,這些新後代也跟早期移民一樣「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不管早到、晚到的台灣人所遭遇的情況都相同,為何有省藉情結呢?實值得我們深思。盼能端正觀念為首要之途。

如何組織連繫各地宗親發揚宗德宗誼

賴璟萱(藝術學院)

宗親會一直扮演著追本溯源及毋忘先祖的重要角色,但不否認的,由於工商業發達而繁忙的現今文明社會,自現在第三代的子孫之後,對於宗親會的認知及對祖先的緬懷之情日益淡薄。雖然知道有著密不可分的極深關係淵源,卻也趕離不了那股油然而升的疏離與陌生感,所以建立新一代普遍對宗親會的認知乃為第一要務。

然而從何看出建立對宗親會的認知之重要性呢?我想可由宜蘭經驗來做為借鏡,宜蘭人的團結意識是全台數一數二,身為宜蘭的一份子,莫不以宜蘭為榮,同樣的,若是每個宗親會的一份子人人也都有此想法,那麼一個組織的興旺是可以預期的。那麼要如何培養共識呢?除了平日多灌輸對於宗親會之知識,也可舉辦人文演講;宜蘭政府常在舉辦大型活動時,招考工讀生講其宜蘭知識,大大提昇了新世代對宜蘭的常識,也對宜蘭有了更深一層的情感,以身為宜蘭人為驕傲。這個原由很淺顯,我們不可能對一無所知的人、事、物產生感情,然而對於沒有情感的對象遑論付出,沒有心力,做事就不能盡心盡力,一個沒有向心力的團體,這個組織的渙散是可以預期的。所以政府時常舉辦宜蘭人文之旅,關於宜蘭事物的演講等,其用意之深,自然不在話下,務切讓每個宗親都對於宗親會有深層的了解和常識,才能凝聚人心,糾結人力。

另外就是舉辦活動來連繫情感,以減少陌生感,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藩籬。所以,很多團康,聯誼都利用活動來讓原本互不相識的人(或事、物),可以愉悅和樂的進一步了解,達到以活動來增進了解的美意,並非僅止於吃喝了事,或是意旨在領取活動結束後的紀念品,那就失去活動的本心。我們希望在藉由遊戲或活動的同時,讓宗親更了解宗親會,這才是活動立意所在。要舉辦一個生色的活動需要藉助許多人才,活動才能獲得廣泛迴響,如有良好的美宣、美編,能吸引活動的人潮,建全的企劃案,活動才能出色,技術良好的場地規劃,活動安全才能無虞。這些人才藉由集合大專院校的專業人才,編列成組,相信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使活動更加生色精采,像是教會、救國團等,都能有效的運用人力資源。由於年輕的生力軍加入,使得活動充滿生氣,達到最佳互動效果,也能軟化對宗親會刻板的認知印象,不僅止於薪傳,更延續了創新,和時代並時的成長。

肯尼斯、克拉克在《文明的躍進》一書中引述羅斯金的話指出:一個偉大的民族、國家寫就其文明時必以三版本呈現,一是行為篇、二是語文篇、三是藝術篇,三者相輔相成,互相印證。我想不只是民族,不僅止於國家,連宗親會也是如此,並且也實行了。例如:徵文(語文篇)、辦活動(行為篇),唯有藝術篇較少見於宗親會的活動之中,但宗親會的努力是人人可見,不言而喻的,一個有組織的宗親會,實在是蘊含了許多智慧。

總而言之,想要連繫各地宗親發揚宗德宗誼,第一為提昇新世代對宗親會的了解及歷史淵源,二為舉辦活動,但活動之立意仍以增進宗親會之了解及情誼為前提,第三是集合大專院校人才,編列成組,俟活動舉辦時能大力協助,第四為持續舉辦前述及的行為、語文、藝術的三種紀錄宗親會的方式,相信經由更深入的了解,更有效率的連結組織,定能發揚最頂尖互動的宗德宗誼。

社會變遷與宗親的發展

賴慧珍(宜蘭縣)

自古以來,中國人,最重視的莫過於宗室的關係,甚至透過宗法制度,把天下的宗族緊密切地給結合在一起。因此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文化。

但是,如今即將邁入廿一世紀的台灣,高樓林立與都市的發展,一種特有的公寓文化正逐漸形成,反之,自古以來所重視的宗親關係,正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以往傳統的農業社會,總是好幾代的大家庭,一起和樂的住在大瓦厝裡,每一個同姓的家族,甚至擁有自己的宗祠,宗親們彼此之間的來往,甚是頻繁。但,如今,擁有三代同堂的家庭,已不多見;有好幾代同住的家庭,更是罕見。現在,維繫宗親之間來往的,往往只剩下那每年定期所舉辦的宗親大會或是活動了吧!

這種有別於以往只限於彼此家庭的聚會;如今的宗親聚會,已經不限於舊有只在乎血緣關係,而是將散佈各地的宗親,藉由雖然次數不多,但意義重大的宗親大會,將一些本不認識的宗親,藉此成為朋友,只因為我們有共同胼手胝足的祖先。

現在年輕一代,能夠真正感恩惜福的並不多,連我也不敢說自己真的懂得知福惜福。但,我對祖先的努力,卻給與無限的尊敬,因為他們遠從遙遠的中國,一路克服一切艱難的抵達台灣,並且賜給了我珍貴的姓氏。然而,幸福的我,家中仍有「祖譜」,可讓我了解自己祖先的歷代發展,但許多同年齡的同學,甚至連「族譜」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是知道自己祖先打哪來的。因此,每個下一代,越來越不重視宗親之間的關係,許多弒父弒母或手足的倫理悲劇也時有耳聞,對於這種越見冷漠的情形,實在令人憂心。

對於這種現象,或許更是造成如今社會病態層出不窮的問題,有著絕大的關係,若是每個人能夠更有緬懷之心,相信,這個社會會更好!

值得順帶一提的是,如今的宗族組織發展更為廣大,力量更為大於以往。其實,我們更可以利用宗親的力量,來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同姓者,甚至擴大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弱勢。一己之力,雖無法幫什麼大忙,但凝結每一個宗親的力量,卻足以幫助需要的人。或許,這已成為社會變遷下所存在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