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战地结良缘的抗战女兵罗玉文

战地结良缘的抗战女兵罗玉文

  罗玉文,女,1920年生,四川泸州人,抗日川军146师参谋处长薛彦夫的妻子。
  罗玉文的童年是苦难的。“我1920年出生,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出生后母亲也去世了,我成了孤儿。”幸好姨父是泸州有名的牙科医生,好心收养了她。
  抗战前夕,罗玉文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当地媒人纷纷上门提亲,姨父姨母为她挑选了一个大财主家的少爷。但“我不愿嫁给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甚至不认识的人……”于是,一天黄昏,只有17岁的罗玉文连夜逃出泸州,逃到重庆仁济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1937年,抗战爆发后,罗玉文和几名同事决定奔赴延安,但那时“鬼子的飞机天天在重庆上空盘旋轰炸,根本没办法离开重庆。”此时,一些爱国人士在重庆发起创办了抗日战地服务团,罗玉文赶紧报了名,成了抗战一份子。
  1938年,抗日战地服务团演出队前往川军146师驻扎的安徽黄山慰问演出,当能歌善舞的罗玉文在台上表演节目时,她甜美的歌喉、爽朗的性格,在146师参谋处长薛彦夫的心中搅起了阵阵涟漪,而薛彦夫“清瘦的身躯中蕴含的坚定信念,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在接触中,两人发现竟是泸州老乡,亲切感油然而生。战友情、老乡情迅速在他们心中升腾为爱情。虽然互有好感,但“鬼子未灭,何以为家?”罗玉文老人说,爱神的红丝带并没有立即把他们系在一起。这让性格豪爽的146师师长、薛彦夫的拜把兄弟周绍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找他们谈话,这才捅破了“窗户纸”。在安徽前线,两个为抗战理想奋斗的人走到了一起。罗玉文老人回忆说:“那时,彦夫正担负江防任务,准备偷袭羊尾山、尖子山两个鬼子据点,一杯清茶当喜酒,我们就算成亲了……”
  结婚后,罗玉文作为一名音乐教官留在了146师,教战士们唱抗日救亡歌曲。1945年8月13日,日本宣布投降。那天,举国欢庆,但罗玉文却没有办法和丈夫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薛彦夫正随21军在台湾受降。在为胜利的消息欢欣鼓舞时,“我的心里不免阵阵失落……”据罗玉文回忆,薛彦夫从台湾回来后,便调至南京工作,并把罗玉文母子从安徽接到了南京。不久后,两人双双回到重庆。解放后,罗玉文在法院做过陪审员,在派出所做过户籍民警,她的人生角色已经从一个抗日女战士变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奶奶。2000年,薛彦夫去世,罗玉文现在也到了垂暮之年,但他们的爱情之歌却经久不衰。抗日战争胜利60年了,“战场上的事模糊了,只记得夫君彦夫清瘦的身躯中蕴含着抗日的坚定信念……”,这是她见到丈夫的第一印象,也是终生不忘的印象。

  【附记】薛彦夫,黄埔学员,川军50军146师上校参谋处长。薛彦夫为“良心会”成员,1931年8月,川东特委负责人文强(文莱之)被捕,他协助地下党组织将文强秘密救出监狱,离开四川。抗日战争中,1939年9月,薛彦夫在安徽江防要塞殷家汇阻击日寇长江水路运输,曾带领“摸夜螺蛳”的川军端掉了鬼子两个据点,并活捉两名日军军妓,打死、打伤敌官兵大半,缴获完整电台一部,文件、书信几口袋,战斗获得全胜。随即,“川军摸夜螺蛳”打掉了日军的两个据点的消息迅速传遍皖南,获得“传令嘉奖”,并上了当时的《拔钉子战报》,连苏联顾问团的军事专家也竖起大拇指,用夹生的汉语说:“打得好!打得好!”。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4878
日期:2006/5/11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抗日远征军老战士罗泽宣
下一篇:舍身救人的打工仔罗光海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