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豫章罗氏川渝族谱》序言

序  言

    《豫章罗氏川渝族谱》编成问世了,这是十分值得广大族人庆贺的大事。该谱更是一部十分值得族众珍惜和收藏的家族史书。收藏一部这百年难遇的珍贵族谱,对于培养子孙传统宗族意识,提高子孙正当为人素养,增强子孙正确应世素质,指导子孙顺利发家致富,都是十分重要的。
    族谱与国史、地方志共同构成了记录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族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概况,也反映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更体现了今人对列祖列宗的崇敬和怀念。自古以来,记载宗族世系及其迁衍的中华谱牒,几乎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然而,大陆的族谱文化在上世纪50年代起的近半个世纪之中,几乎是一个完整的“断层”,甚至还遭受了严重破坏;现在来重新补救这个“断带”,追回这段损失,显然是一项艰巨而浩繁的史典工程。族人对本谱的编成问世,无不应当倍加珍视和感激。
    新编《豫章罗氏川渝族谱》,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维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正确处理了谱牒编纂的各类棘手问题,翔实有序地记述了川渝罗氏数十大支系的迁衍历史和现状,承传了传统谱牒的精华,摒弃了传统谱牒的糟粕,体现了新时代的人文特色。谱中收集了不少珍贵的族史文献资料;其记事体例以“叙述”为主,适当穿插少量“表格”为辅,各支系皆绘制了直观“世系图”,让读者一目了然;“附录”除“族人传略选”、“族人诗词选”之外,还收录了“谱涉疑难词语”等重要参考资料,如此等等,就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以“顺应形势,团结族人,沟通信息,共创文明;扶贫济困,赈灾助残,勉励智育,安抚晚年”为宗旨的“宗族联谊会公约”和新编“统一百字辈序”等,就是这些人文特色的具体浓缩。
    罗马(明德)贤侄,是这轮修谱的最先发起者,也是这轮修谱的(荣誉)主编。他远在云南昆明,常怀故乡和亲人。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次探望故乡的旅行中,偶尔在江津仁沱家乡寻着一份大约是晚清时代转抄的残谱,喜出望外,便产生了重修族谱的念头。1994年春,年逾花甲,一部以仕斌公支系为主体的《罗氏宗亲纪要》问世并传回川渝。继后,曾几度返回重庆西彭参加宗族联谊大会,并为新谱编纂出谋划策,八方奔走,广集素材,撰稿审稿,还慷慨巨额奉捐。新族谱中凝聚着他大量的汗水和心血。
    章成贤侄,自幼有强烈的寻根意识。1998年3月27日,建国以来的首次清明会之一周前,初次见到清“光绪”元(1875)年纂修的仕鹏公支系老谱,倍感亲热和珍贵,并在一周之内,将已破损不堪的这本老谱整旧如新,在首次清明会上让广大族人观览,大受族众赞赏。自此以后,他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族谱的编纂之中。近八年来,无论隆冬还是酷暑,从不间断;无论节假还是深夜,照样坚持。为寻根问祖、溯掘渊源、发动族人、考察调研,花甲之年曾独自远征贵州习水、桐梓,亲自走访江津、永川、璧山,还在当地一些知情长辈的陪同下,就近访遍了西彭、铜罐、陶家、石板、双河、九龙、元明、巴福、白市、津福等乡镇的重点村居。并在编谱中学会了电脑使用,学会了上网联络,充分利用现代通信联络手段,与云、贵、川、渝及其它好些省市的热心族贤取得了联系,互相交流了各地各支所珍藏的族谱资料,相互激励,取长补短,更加充实完善了新谱的结构和内容。谱中的一字一句、一文一图,无不皆是他亲手录入电脑和反复规范整理。既尽心尽力,又热情奉捐,新族谱中既凝聚着他丰厚的智慧和勤勉,又隐含着他难言的辛苦与快乐。
    编纂族谱,更离不开广大族众的大力支持。“宗族联谊会”及其一年一度的“宗族联谊大会”是这轮新编族谱的重要基础。好些珍贵的族史文献和各支各派现代族人的身世概要,正是通过“宗族联谊会”常务组织机构“族委会”的宣传发动,坚持多年召开“宗族联谊大会”,将族众聚集拢来,在广大族众的大力支持下,由好些热心的编委具体收集整理起来的。此外,本谱的编纂,还借助了千年难遇、海内外联合编纂《中华罗氏通谱》和“罗氏通谱网站”的春风,从全国各地悠久珍贵的谱牒中收录了许多重要族谱文献。从宗族联谊会发起、筹备开始,不少热心族人就为之热情奉捐,七、八年来,从无到有,零星捐赠款累计就达一万余元,为编谱的日常开支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谱的编成,正是族人大团结的结果。由此寻思,新谱的编成,还须衷心感谢历朝历代的修谱先驱和先祖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族史资料。由此推测,新谱的出版发行,族众的踊跃订购与收藏,将会更加促进族人的团结和奋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潮流中,大展罗族的辉煌,大振罗族的声望。
    值此新族谱即将大功告成之际,特听从于族委会和编委会的嘱托,聊成上述诸段文字,谨此为序。

豫章罗氏珠系第67代子孙
川东豫章堂罗氏宗族联谊会荣誉族长
罗文棣 静思于重庆江北九鼎
2005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