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国学大师罗骏声

国学大师罗骏声

  罗骏声(1873年~1950年),派名万纶,榜骏声,字德舆,号伯济。晚以“静远”命斋,故别号“静远”。灌县崇义乡(今都江郾市崇义镇)人,祖父曾藻,清岁贡生,曾任渠县训导;父世勋,清痒生,俱有诗集遗世。
  罗骏声幼时好学不倦,其自勉诗有“自惭宇庙虚生我,当惜光阴不让人”句。19岁,补县学生员,调成都锦江书院肄业,寻补廪膳生。受知于川中名儒吴之英先生,以“读书种子”相期许。壬寅,举于乡,两赴春闱不第,遂绝意仕进,以教书终其身。先后在灌县高等小学、成都城南小学、成都府中学堂、成都联立中学、四川女子实业高中、涪陵中学、宁雅邛联立中学、灌县中学、四川大学任教40余年。其一生尽瘁教育,垂老不渝。他在涪陵中学任教时,曾有“烟花千里春三月,教术多方力万钧”句,由衷地流露出对教学生活的热爱。
  他对教育颇有研究,在其《教育箴言》一书中,对教育思想、方法,都有独到见解。他精通“小学”,重视对学生的基础训练,著有《说文部首训诂》,教育学生从识字上下功夫。他著有《国学综述》《国学管窥集》作为中国文化史教材,对中国文化史作了可贵的探索。他采撷了上自唐虞,下迄明清之季的各体诗歌,取其体现民族精神者编为四卷,加以铨释,作为诗歌教材,培养学生爱国、自强的民族精神。他严格律己,推己及人,教风甚严,不尚姑息,不少杰出之士出其门下。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郭沫若,早年曾在府中受过先生教诲,解放后,郭老来成都时就殷殷问及先生,惜已下世。
  他对清王朝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极为不满,常以诗文抨击时弊。民国22年(1933年),四川军阀为争夺防区,发生刘文辉与邓锡侯、刘湘、田颂尧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最后阶段的毗河之战,驻军拆毁安澜索桥,先生对此极为愤慨。在其所作的《何先德传》中痛斥:“何先德一布衣耳,穷困流寓,乃以复兴(索桥)为己任……晚近防区为祟,武夫阋墙,隔江而,竟举百千万人必经之绳桥而毁之,阻绝交通,遑言建设。以彼视之,其亦枭獍……”1933年8月岷江叠溪海子溃决,灌县岷江两岸田园房舍悉被漂没,死者数千人。骏声先生既伤国家之失政,又怜生民之涂炭,乃在《水患篇》中道“国家失政,未有事先预防,而又无善后……吾灌久苦苛政,救死不遑,波臣助虐于兵燹之余,抑酷也。哀哉众生,枉罹浩劫”。先生尤擅碑志文章,其《广益学校碑》《癸酉水灾丛葬碑》,皆传诵一时。富顺宋育仁评《广益学校碑》“盛水不漏”。杂记文章亦饶有特色,华阳罗孔昭谓先生的《草庐记》《校中望灵岩记》自柳柳州山水游记脱胎而出,冷峭逼人。
  先生诗学少陵,朋辈中张森楷、曾学传、朱青长、刘禄波、王瑞征、林山腴皆交相推重。其《秋兴》诸篇,《感事》之作,被黄炎培评为“精金百炼”。如《丁丑秋兴》:“秋高乘兴偶登台,万里商音动地哀。天发杀机蛇起陆,国方艰步鸠为媒。礁绕问鼎诸华辱,山海封关一旦开。谁是慢藏先诲盗,九州腥雨逼人来。”至今读之,尤觉有万钧之力。《禁烟诗》的“禁烟委员半烟鬼,法令虽专效有几”,《苍藤》诗的“秋风日送凛,万物皆离披。谁知寄生者,芳菲能几时”,一字一句,扣人心弦。辛亥革命时,先生欢迎革命,其时事诗有“壮哉革命换新潮,局翻王霸因民欲”句,表现了对革命胜利的欢呼。抗战军兴,曾赋《征倭行》以寄愤。其弟子曾义甫寿先生七十诗有“白发苍苍念国忧,征倭有韵赋同仇”“天留此老张民气,伫看河山次第收”句,即赞扬先生这一爱国精神。先生山水诗雄浑凝重,如《夹江楼》诗:“神禹奠梁州,长江最上游。二川交锁钥,六诏此咽喉。山势拥千堞,波光涵一楼。南中资控驭,鼓角满城头。”《望洞庭湖》诗:“万里行舟看不足,洞庭波影白于烟。”《青城杂诗》:“云归月出无今古,花落春来有送迎。”这些诗皆以凝练之笔,刻画山水,使雄奇幽绝之境如在眼前。其五言诗真挚可诵,如《悼亡》诗:“此身忽如寄,方识老妻贤。雨雪自朝暮,衾稠空弃捐。死生成永诀,儿女失团圆。他日谁居守,城乡两地悬。”先生晚年退居在家,除欣赏自然外,抒写怀抱之作亦多,如《城居》诗:“山城如斗大,襜隙饱看山。屋坏不须葺,风光常在帘。纤月翳弗吐,一白阴晖捐。”《小园初冬》诗:“生香不断树交加,入室消寒酒意赊。黄叶纷纷扫不尽,无花时节当飞花。”皆体物入微,匠心独运。
  先生晚年主编《灌县志》,远法龙门,近师实斋,采宝山、宝海、富顺、井研诸志,斟酌损益,立县志、文征、掌故三书,成民国《灌县志》10余册。时海内学入陈衍、金天翮来游青城,得此书,贻书先生,盛称先生“有史识,所编《灌县志》有义法,文笔雅瞻,不减通甫之邳湘绮之桂阳也。”
  先生遗集有《说文部首训诂》《国学综述》《雄风集》《北征集》《青城集》《春秋释义》《中国法制史》《教育箴言》《静远斋文钞》《静远斋诗钞》《静远斋骈文钞》等。

  附:一代名儒沫若之师
  1873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在外患内忧的双重打击下,一步步走向了大厦将倾的地步。一代名儒罗骏声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在都江堰市崇义镇的一个绿竹环绕的林盘里呱呱坠地了。
  罗骏声从小就好学不倦,他少年时便写下了“自惭宇庙虚生我,当惜光阴不让人”的诗句以自勉。罗骏声19岁补县学生员,调成都锦江书院毕业。这段时间,他在川中名儒吴之英门下学习,吴之英对这个勤勉聪慧过人的学生评价甚高,誉之为“读书种子”。但是,这个才华横溢的书生并不能得到官场的青睐,他在两试不中的失败后,便对仕途视若飞灰,转而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向了培育人才的教育事业。四十年中,他先后执教于灌县高等小学、成都府中学堂、四川女子实业高中、涪陵中学、四川大学等学府, 一生尽瘁教育事业,垂老而不渝。他曾写下过“烟花千里春三月,教术多方力万钧”的诗句,由衷地表达了他对培育人才和对教育生活的热爱。
  罗骏声为人师表,教风甚严,除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他还格外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民族主义的培养,因此,川中的莘莘学子们都纷纷投其门下求学。罗骏声耕耘教坛数十年,培养了众多的有用人才,可谓桃李遍布天下。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郭沫若先生就是罗骏声杰出学生的代表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郭沫若返川回乡,在成都的时候他殷切地问起了他早年的恩师罗骏声,得知先生已驾鹤西去了,郭沫若不禁痛惜不已。
  1944年,黄炎培来都江堰创办了一所都江实用职业学校,开校后不久,于佑任先生到学校来看望黄炎培,并陪黄炎培到崇义会见了罗骏声先生。一时间,三位南北巨儒聚首都江堰。三位文化巨人的这次会见,成为当时轰动朝野的新闻,成为了中国文坛上的一个佳话。
  先生去了,给我们留下了财富和精神,倘他有知,建国之初的百业待兴,五十余年后已是大业辉煌了。作为一个爱国爱家的文化人,他该有多么的欣慰。
  (下图:崇义伯济书院)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5231
日期:2005/11/7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开明实业家罗寿荣
下一篇:卫生部放射卫生专家组成员罗文彬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