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中国百家姓氏来源与郡望

中国百家姓氏与郡望

作者:罗良富http://www.luos.org

  “郡望” 亦称“地望”, 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 “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郡望”常用于指称一个地方的贵显家族,或一个姓氏的发源之地。“郡”和“望”都不是唯一的,某一地区常常不止一个“望姓”,某一姓氏也可能不止一个“望郡”。如罗氏在历史上就形成有五个“郡望”,即豫章、长沙、襄阳、齐郡(济南)、河东(太原)等。
  下面是我国姓氏最新排名前100家的来源和郡望基本情况,仅供参考;所附图腾,王大良教授认为:只是艺术创作,没有科学依据。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是中国古代以陇西郡为郡望的一个李氏家族。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陇西李氏在秦代与汉代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秦国名将李信等著名将军。
      陇西李氏始祖是秦国的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李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其子孙“飞将军”李广是汉朝时的重要人物。
      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君。南北朝时陇西李氏蝉联圭组,世为显著,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姓高门士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望自行婚娶。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陇西李氏一支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兴盛的伟大时代。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陇西李氏十三房支,他们是:
      范阳李氏,始祖李向(尚弟,李崇6世孙)
      顿丘李氏,始祖李忠(李广孙)
      渤海李氏,始祖李恬;
      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潜
      丹阳李氏,始祖李伦;其后有名将李靖。
      安邑李氏,始祖李盖;
      镇远将房李氏,始祖李愔;
      平凉李氏,始祖李系;
      姑臧李氏:始祖李承,是东晋凉昭王李暠的曾孙,赐爵姑臧侯
      敦煌李氏,始祖李茂;
      仆射房李氏,始祖李冲;
      绛郡李氏,始祖李成礼;
      武陵(后为武阳)李氏,始祖李琰之。

    姓氏

  2. 太原王氏
      太原郡王氏起源于山西省太原市,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天下王姓,基本上都出于姬晋之后。据民国二十六年王嗣槐堂刻本《余姚上塘王氏宗谱》载,王氏世系如下:
      王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
      武则天登封改元,封禅嵩岳时封太子晋为仙太子,别为立庙。圣历二年(699年)再幸,立制御书《升仙太子碑》。现河南偃师县缑氏山升仙太子庙,亦称仙君观。
      两千多年来,太子晋成了正义的象征。屈原在《远游》诗中表达了他对太子晋的景慕“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李白亦写道,“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新加坡当代学者王秀南先生礼赞道:
      年少册立,辅政英明,诸侯慑服,万方狄听,为因谷洛,
      水利民生,极谏堵塞,有违君命,竟遭父王,贬作庶民,
      裔迁太原,王家频称,因以王姓,代出群英,簪缨相继,
      为国干城,本支百世,独负盛名,钦水思源,我祖德馨。
      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其墓地称“司徒冢”。宗敬的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成为太原之著姓。其后子孙蕃衍,遍布各地。
      十八世孙王翦公及其子王贲、其孙王离,祖孙三代,俱为秦之名将,王翦公为大将军,王贲公封典武侯,王离公称武陵侯。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时,王翦公北征燕国,东平楚地,南下百越,攻无不克,战功显赫。秦始皇论功行赏,王翦公与大将蒙恬共执牛耳,王姓与蒙姓同居天下之先。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继位,矫诏赐公子扶苏死,又夺蒙恬兵权,遂令王离公为大将军。秦二世胡作非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起兵响应。离公率军与项羽战于巨鹿,王离公兵败自殉。
      王离公长子王元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琅琊,是为“王氏琅琊祖”。
      王离公次子王威仍居晋阳,两汉时,曾为扬州刺史,其子孙亦散居各地。九世孙王霸公又重返故里,徙居太原。王霸公生于东汉,屡聘不仕,隐居读书。王霸公生二子,长子王殷,东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其后裔称祁县分支。次子王咸,随父居晋阳,其后裔晋阳分支。王殷四世孙王述,生三子:王隗、王懋、王允。王允公,东汉献帝时居官司徒,董卓篡权乱政,王允公与吕布诛杀之。王懋公,东汉侍中,幽州刺史。其六世孙王光,北魏并州刺史。王光之子名王冏,北魏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其裔孙称乌丸王氏。
      王霸之后裔王琼,字世珍,北魏镇东将军,有四子;王遵业、王广业、王延业、王季和,号“四房王氏”。

    姓氏

  3. 清河张氏
      根据张氏绝大多数宗谱和不少史书记载,“张”姓起源于今河北省清河一带,“清河张氏”在隋唐时期是名门大族。
      不少文献记载,张氏始祖挥是黄帝的孙或子,“世居青阳,封于尹城”,挥的居住地“青阳”就是今邢台市清河县。《张氏统宗世谱》中《得姓郡望》篇说:“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之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
      《张氏南轩族谱》记述:“吾族本黄帝后裔,始祖为弓正,封清河,赐姓张,此郡所自治也。”明朝永乐癸未年《清河家乘》记载,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名策鲂),仕秦为相,“策鲂公当时,坟茔诸处,立庙清河,遂以清河公为郡”。
      清河郡是张氏祖居之地,历来人多势众。从十六国北朝直至隋唐,以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部)张氏最为显赫。唐代清河张氏,一门出了张文瓘等三位宰相,被列为十"国柱"之首。是当时全国最显赫的姓族之一。

    姓氏

  4. 彭城刘氏
      因汉高祖刘邦祖籍丰县,起家于沛县,而丰县和沛县后来都属彭城郡,所以天下刘氏莫不以彭城为自己的祖籍,而称为彭城刘氏。彭城也就历来都被视为刘姓的正宗郡望,宋代以后更成为天下刘姓的统一郡望。西汉初,汉高祖刘邦的小弟刘交受封为楚王,史称楚元王;后来,汉宣帝刘询又封皇子刘嚣楚王,史称楚孝王。因此,彭城刘氏也就分为两个主要支派:一是楚元王刘交派;一是楚孝王刘嚣派。
      “望出彭城”,是说汉后刘姓出自彭城郡,为彭城地区的望族。徐州是“帝王之乡”,是汉高祖刘邦和楚元王刘交的故乡,彭城刘姓为皇室国姓。刘邦诛秦挫项建立大汉王朝,两汉四百余年,传二十四帝。汉初刘邦分封兄弟子侄为王侯,以镇天下,屏藩皇室。单西汉一朝二百年间,封王列侯达1100人之多。其中封王者180人。刘氏在西汉时,已衍为中国的鼎盛大族。自西汉以后,刘姓为帝王者92人位居各姓氏帝王人数之首,出任宰相为97人,在历代的科举应试中,刘姓考中“天下第一”的状元为30人之多。迄今,中国刘姓人口已近7000万,名列中国第四大姓,也是世界第四大姓。中国古代刘氏郡望约有27个,彭城刘氏郡望是其中形成望族最早的一支。她历史悠久,名声响亮,帝王将相,人才济济,影响巨大。

    姓氏

  5. 颍川陈氏
      汉末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阀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颍川陈氏正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 汉末魏晋颍川陈氏家族成员史实见载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及《世说新语》等书,其中陈寔、陈纪、陈群、陈泰并在《后汉书》、《三国志》中列有专传。颍川陈氏作为当时的一流高门,在谱学兴盛的时代背景下,也撰有《陈氏谱》一部,根据这些历史记录,我们可以据以勾勒出一幅冠冕相承、名士风流的颍川陈氏家族史卷。
      陈氏迄今,中国陈姓人口达7000万,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9000万。其中颍川陈氏子孙达6000万以上,名列中国第五大姓,在南方地区和海外名列第一大姓。颍川郡望是其中形成望族最早的一支。历史悠久,名声响亮,帝王将相,人才济济,影响巨大。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陈氏族人由河南颍川郡迁徒与此落足。传说古时这里树木繁茂,山清水秀,凤凰常在此地落架栖息,古称凤栖。据《陈氏通谱》记载:凤栖为霍州陈姓最早发源地之一。
      据《霍州凤栖岭颖川陈氏通谱》记载,霍州陈氏祖籍河南颍川,属颍川陈氏支脉。据家族老谱记载,陈氏兄弟二人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就已迁居霍州。

    姓氏

  6. 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即华阴杨氏。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置,辖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陕西渭河下游关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弘农杨氏,是杨姓的郡望之一,始自西汉丞相杨敞。杨敞玄孙杨震东汉光武帝时官居太尉,人送称号“关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另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代,也是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是一时显赫。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的朝代,隋朝的著名宰相,越国公杨素,其子杨玄感等,就是弘农杨氏的后人。即使隋朝灭亡后,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武则天之母杨氏,处处昭显着这个关西第一望族的无限辉煌。而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更是令人可歌可泣!
      弘农杨氏文武双全,不但武的厉害,文的也涌现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杨修、杨炯、杨凝式、杨时、杨万里、杨大异。

    姓氏

  7. 天水赵氏
      赵姓郡望,主要有天水郡、涿郡、南阳郡、下邳郡。颖川郡等。其中以天水郡、涿郡最为有名望。
      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移治甘肃天水。北魏相当今甘肃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此支赵氏,尊晋赵襄王太子代王赵嘉为开基始祖。
      公元前222年,秦国进攻赵国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代王赵嘉投降秦国,受到礼遇,由其子赵公辅率族人入西陇,居甘肃天水(今通渭县西北)。赵公辅任西戎行政长官时,推行怀柔政策。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广泛进行传授,使西戎各族人民无比爱戴,世代怀念赵公辅。号称“赵王”。
      据《汉书:功臣侯表》和《外戚恩侯表》载,汉代赵氏后裔封侯者有30多人,据《汉书:赵充国传》记,赵充国是天水赵姓望族之后,“沈勇有大略”汉武帝出兵伐匈奴被围,形势危急,赵充国率壮士100余人,冲破匈奴阵围,救汉武帝之危,自己身受伤20余创。因此,匈奴闻“充国”名而丧胆。汉宣帝时,赵充国被封为营平壮侯”。
      天水赵氏众侯之中,赵充国功劳最大,影响也最大。在后人中,出了大批名人杰士。在唐朝时,赵氏任宰相的就有四人,就是以后宋朝320年的18个皇帝,也是天水赵氏的后裔。由于出了如此众多的天子和显赫名人,真是赵氏望族之地。这就是赵姓称天水氏的来历

    姓氏

  8. 江夏黄氏
      江夏黄氏,为华夏古国之一的黄国国君延续繁衍的后人。后因黄国灭亡,后人迁至江夏而发展成为汉代的江夏黄氏。
      据专家论证和北宋出版的《百家姓》记载,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中国大姓“黄”姓的始祖。江夏,是海内外黄姓华人公认的总郡望和发祥地,故有“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之说。数千年来,黄氏子孙以“忠、孝、义、和”为理念,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为宗族的兴旺、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黄姓子孙人数在大陆排在第七位,有两千七百多万人,在台湾排在第四位,海外黄姓华人在华人中所占比例亦很大。黄姓是名符其实的大姓。
      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上海曾是黄歇的封地,黄浦江的得名也是为了纪念黄歇。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太尉黄琼都世居江夏,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也出在江夏郡黄州,于是天下黄姓共崇“江夏”为郡号,故称中华江夏黄氏(姓)。

    姓氏

  9. 汝南周氏
      汝南周氏,是古代著名家族,郡姓门阀之一。汝南安城周姓,自汉一脉相承,历时千载,代代人才辈出,此现象几乎能称奇迹。可惜自宋朝以来,汝南安城周氏家族经过战乱之后纷纷逃亡外地,最终遍布全国。
      汝南安城周氏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生十子,徙于安成。周仁5世孙周燕,生5子,后皆至刺史、太守之职。5子号称"五龙",各居一里,皆以儒学传家。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
      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五封,此后出现了周浚。周颤,周嵩。周馥等著名人物。安城周氏周瑜家族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形成旺族.隋唐时期其中一支迁徙湖南,即周敦颐家族.汝南安城周姓,自周燕始,除了其五个儿子,史志上留有姓名并立传者多达二百三十九人,代代人才辈出,为官者甚多。
      汝南安城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孙周邕。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汝南安城周氏在汉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

    姓氏

  10. 延陵吴氏
      宋代《百家姓》明确记载吴姓的郡望是延陵。延陵是今江苏常州市附近地区。周朝的封国——吴国,有个季札公按父亲的意愿和当时国民的要求,他应继承王位。但他为了不当国王躲到延陵乡下耕种。后他的哥哥诸樊当上了国王,将延陵封给季札。后世为了纪念他将吴姓郡望定为延陵,其后裔将姓氏前冠以“延陵吴氏”,将祠堂冠以《延陵堂》。慈利吴氏是札公的第五子吴木熹(化名永贵)的后裔,是嫡裔延陵吴氏。

    姓氏

  11. 东海徐氏
      东海郯城,中华徐氏始祖陵,就建于郯城县城北3.5公里处,205国道西侧的平原地块。方圆百米,高近十米的圆锥体墓葬,突兀而立,巍然壮观。这就是被称为我国徐姓始祖的陵寝——豹公墩。
      徐豹是夏朝徐国的第五代国君,由封地得姓,其以上几代,因世封徐国君,“食邑东海”,故死后葬于“食邑”之地的“东海郯城北七里”。对于以上的说法,江西临川草坪《徐氏宗谱》、福建南城龙溪《徐氏宗谱》、安徽歙州《徐氏宗谱》、贵州铜仁《徐氏宗谱》等均有大致内容相同的记载,至今未有二说。

    姓氏

  12. 汲郡孙氏
      汲郡,西晋泰始二年(266年)置,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西南),属司州。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春秋初,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权倾一国,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到春秋末,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
      发源在山东的妫姓孙氏发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战国时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吴郡。秦汉以后,妫姓孙氏成了全国孙姓的主力,由山东向四周拓展,西进山西太原,南达浙江南部,向西南达到湖北。三国时,孙坚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时期,孙姓已遍布于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在宋朝形成的百家姓中,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可见孙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明末清初,孙姓也进入了台湾。

    姓氏

  13. 安定胡氏
      安定胡氏,得名于安定郡,中国古代著名门阀世族。安定是胡氏最普遍、最响亮的郡望、堂号,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说法。
      胡氏安定始祖城公,字允安,正直敢言,慷慨有气节。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等发动七国之乱,胡城随太尉周亚夫统兵平叛,以功封大中大夫。从长安始迁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娶妻东方氏,封安定郡夫人。城公卒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享年六十七岁,葬于灵台岩宝山。城公十二世遵公,才兼文武,胡遵官至魏国车骑将军,子孙有镇南大将军胡奋,将军胡烈,秦州刺史胡渊,晋武帝贵嫔胡芳。南北朝时期,有安定其下另一个重要支派华林胡籓,肇基豫章,发派华林,成为江右著名望族。豫章华林,地属江西,与安定胡氏南北呼应;有北魏司徒胡国珍,北魏宣武灵皇后胡充华,后有雍州刺史胡僧洗,泾州刺史胡宁,徐州刺史胡虔,陇东王胡长仁,赵州刺史胡长粲等。安定胡氏作为西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皇室的功臣与外戚,保持门阀族望长达近八百年的时间。安定郡、安定胡氏成为天下胡氏最为显达最为庞大的一支,安定成为后世胡氏最普遍、最响亮的郡望、堂号。

    姓氏

  14. 吴郡朱氏
      吴郡朱氏,吴郡四姓之一。本出曹姓,颛顼之孙陆终第五子曰安,赐姓为曹。汉末以至三国间 ,吴郡朱氏之显赫者实有二支,一支以朱桓、朱据、朱异为代表之吴郡朱氏,一支以朱治、朱然为代表之沛国朱氏,此即理学家朱熹之先祖。朱治东吴时领吴郡太守 ,在郡三十一年 ,公族子第及吴四姓多出仕郡。
      朱桓朱异父子在与曹魏征战中累建战功。 朱治初随孙坚征战 ,坚死后 ,扶翼孙策 ,劝其还平江东 ,为取吴郡。策死后 ,朱然与张昭等共尊孙权号令 ,征伐夷越 ,佐定东南。建安中从吕蒙讨荆州 ,生擒关羽。朱氏在刘裕崛起之时犹存先世家风 ,走军功之路 ,朱龄石、朱超石兄弟勇武果锐 ,刘裕伐蜀 ,以龄石为元帅,累建大功。

    姓氏

  15. 渤海高氏
      渤海高氏,是东汉起发轫于渤海郡的高氏郡望。素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称,渤海高氏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等多个支系。南北朝时期,渤海高氏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门阀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控制北魏、东魏政治,建立北齐政权。出身于渤海蓨(今河北景县)的高欢、高澄父子相继任东魏大丞相、渤海王,控制东魏军政大权。至高澄弟高洋,以相国、齐王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是为北齐显祖文宣皇帝(529-559)。

    姓氏

  16. 济南林氏
      秦汉时代,在鲁国林雍后人,迁到齐郡县居住,后因齐郡更名济南郡,故称为济南郡人或者称为"济南林"。 林懋任下邳郡太守,迁居下邳郡。任满后,便在郡中的梓桐乡定居下来。后来,这支从"济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被称为"徐州林"或"下邳林",而林颖或林懋就是开基祖。
      在林姓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郡望堂号,其中的"西河"、"济南"、"下邳"、"南安"、"晋安"、"九龙"、"十德"、"九牧"等都有较大影响。"九龙门"和"十德堂"的来源: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9人,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被人称为"九龙",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10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
      "忠孝堂"的来源:皇帝御赐的堂号,因这支林姓人的史祖林悦以忠孝见称而得名。 "九牧堂"的来源:唐代时,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职。他先后娶三位妻子,三夫人后来生了九个儿子,9人后来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姓氏

  17. 庐江何氏
      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辖今东起安徽芜湖、北至寿县、南至江西九江的广大地区,郡治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在当时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个大郡。庐江郡何氏以何桢为始迁祖,发源地在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下(潜山县、岳西县),历史上称为潜县。魏晋南朝时期的庐江何氏,人丁兴旺,政治显赫,文事繁荣,经济十分发达。在三国魏至南朝宋齐梁朝的近300年间,何桢十代载于正史且有明确世系关系的共54人。在族谱中,此十代中有70余人可在史书或考古墓志铭中找到,实为罕见。其中封侯10多人,皇后3人,驸马6人,尚书及以上官职者达14人。

    姓氏

  18. 太原郭氏
      汉初郭亭,战国末赵国晋阳人,秦末以连敖从起单父,属汉王,以战功封阿陵侯。郭氏起源虢国,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地跨黄河两岸,分东西两虢,实为一国。西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后随周平王东迁至今河南陕县东南,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东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河南荥阳,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

    姓氏

  19. 扶风马氏
      马氏的发源地是马服山,位于邯郸市西北五十华里。但是,马氏先祖在此居住的时间并不长,只有马服君之子马牧一世。到公元前222年,秦国灭亡了赵国,封马牧之子马兴为武安侯,迁徙到咸阳。在咸阳定居历五世。
      据《新唐书?6?1宰相世系》载,马兴有三子:珪、琛、嵩。嵩生子述。述生子权。权生三子:何罗、通、伦。马通任黄门郎、侍中,封重合侯。后因受到其兄马何罗的连累从咸阳迁徙到扶风郡的茂陵镇(“坐何罗反徙扶风茂陵成欢里”)。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县(距咸阳12公里,距西安40公里)。从此,扶风郡成为马氏家族的发展繁衍中心。历史学家一致认为马氏家族的郡望为扶风郡。
      马援官封新息侯、伏波将军。马援之女为东汉明帝皇后,章帝时为皇太后。东汉时期,马氏家族已经成为扶风地区的名门望族,世代封侯、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其后,一大部分迁到了中原地区,如今,扶风县(位于咸阳市西85公里)马氏后裔人口仍有近两万人。主要居住地有:法门镇将军马家村、新店乡西伏波村、南阳乡邢马村、杏林镇马家堡等。

    姓氏

  20. 豫章罗氏
      罗,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世本》云:“罗氏,本自颛顼,末胤受封于罗,国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 《姓解》云:“罗,按颛顼之末裔,受封于罗国,今房陵也,子孙以国为氏。”
      罗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豫章、长沙、襄阳、齐、河东等主要郡望,而以地处南昌的豫章郡最为显赫。
      罗氏国灭之后,至汉方有为官于朝者。据《江西通志》载:“罗珠汉高祖时跟随灌婴,平定豫章,有功德于民”。罗珠公,字怀汉,仕汉惠帝,先为“治粟内史”,后改为“大农令”,故世称为“大农公”。汉景帝时,罗珠与灌婴平定了九江郡,在南昌一带置豫章郡,建筑城堡,并环城广种豫章树(樟树),九年毕筑城之功。景帝准奏为豫章郡城,并敕建祠祀之。其后世子孙遂被称为豫章罗氏。
      罗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姓氏,据研究有九大来源,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改汉姓为罗。但豫章罗除罗氏复兴的标志性人物珠公外,在晋有企生、遵生忠孝两全、在宋有罗从彦入祀孔庙、在明有状元罗伦,进士罗钦顺……皆声名盖世。故大多罗氏支派都尊祖珠公,归宗豫章。

    姓氏

  21. 安定梁氏
      安定梁氏是中华梁氏中最大的宗族,现在国内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梁氏总堂号都称为“安定堂”,代表了中华梁氏发展长河中的主流。据老朽查阅史料,初步得知,关于“安定梁氏源于南梁”的记载,最早来源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年),学者罗泌所著的《路史》。 他在书中说:“周平王子唐封南梁,安定梁出此”。

    姓氏

  22. 西河宋氏
      西河郡是宋氏的著名地望,可以说“天下宋氏源于商,西河之地是郡望。”根据史料记载研究,西河郡(即今山西汾阳、介休、孝义地区)是汉唐时期的宋氏地望。从山西汾阳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宋氏墓志铭可以看出,西河宋氏自称世居汾州。虽然没有明确起自何时,但以传承世系来看,可以肯定是在唐初甚至以前的汉代。
      从《新唐书》丞相世系表查考,西河宋氏起源于汉代宋昌:“楚有上将军义,义生昌,汉中尉,始居西河介休。十二世孙晃,晃三子:恭、畿、洽,徙广平利人”。孝文帝在山西中都(今平遥西,一说今太原)作大王的时候,帐下有一位著名的中尉叫宋昌,是楚汉战争时楚人宋义之子,吕太后去世以后,当时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大王入京继位,大王问身边的左右郎中令,都劝代王不要轻信,要静观其变,唯独中尉宋昌力陈天下政治形势,极力主张大王赴京。后来的事实证明宋昌是对的,《史记》也对这段故事有一段精彩的描述。《魏书》记载:“宋隐,字处默,西河介休人也。曾祖奭,晋昌黎太守。”这一记载说明,早在西晋时期,宋氏西河地望已经形成,宋氏西河地望就是今山西汾阳、介休和孝义地区。
      自汉代起,宋氏已定居山西汾阳、介休、孝义等地,并逐步形成地望,取“西河堂”之堂号,称西河宋氏。唐代汾州西河宋令文、宋之问、宋之悌、宋之逊父子四人一门三进士,各怀绝技,使西河堂宋氏声名鹊起,地望日隆,深受朝野敬重。《唐书本传》记载:“初父令文,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后之问以文章起,其弟之悌以骄勇闻,之逊精草隶,世谓皆得父一绝”。

    姓氏

  23. 荥阳郑氏
      姬友被封于郑,是为郑桓公。公元前770年,西周王室为犬戎所逼,迁都洛邑。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先后攻灭郐、虢,建立新的郑国,都新郑。郑国在公元前375年灭于韩,共历23君、431年,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原国名“郑”为姓氏。由于今河南荥阳、新郑古属荥阳郡,故有“天下郑姓出荥阳”之说。

    姓氏

  24. 陈留谢氏
      史书记载:汉晋以来,谢氏见于史册者以陈郡、会稽为盛,陈郡本支载在《陈国阳夏谢氏谱》,会稽山阴则亦难谱,仅就知者谱也。夷吾为山阴之始,盖山阴之祖。其后则有谭、赞、渊、厷、煚、承、崇、斐、秀等俱仕吴;端、风、奉、聘、輶、胜、沉、敷(隐)等俱仕晋,;达仕梁而歧、峤仕陈。两族以外可见者尚有:一曰南阳,则有宛与章陵,宛有景仕吴,章陵有该仕汉。二曰冯翊,盖北地扶风一族也,扶风有谢服,汉末为为将,改为射咸,其子孙则有坚、援仕蜀。三曰下邳则有安仕汉,四曰汝南则有甄、廉、季孝俱仕汉,五曰东郡则有弼仕汉,六曰彭城则有慈仕吴,七曰九江则有曼卿善毛诗仕汉,八曰庐江有奇仕魏,九曰牂牁则有暹仕汉,十曰敦煌则有艾仕前凉。

    姓氏

  25. 颍川韩氏
      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帝生于此,夏禹建都于此,因此成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东汉时期颍川郡属于豫州刺史部,历史上颍川人才辈出,数不胜数。唐朝改颍川县为长社县,改颍川郡为许州。从此颍川不再作为地名存在,甚至原颍州之名也归属了颍水下游的原汝阴郡(郡治汝阴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宋时,在此建颍昌府,之后基本称许州。
      韩氏一族中以颍川为最,韩愈便是颍川韩氏。

    姓氏

  26. 晋昌唐氏
      “唐姓”是传承华夏正统的伟大姓氏,相承始祖黄帝的姬姓,高祖黄帝世传五十七代裔孙姬俱酒晋靖公,为纪念唐晋古国以国为姓,改姬姓唐。此仍晋昌唐氏之来源,唐姓自战国至汉唐,唐太宗李世民为感谢唐叔虞始祖的神灵庇佑,定国号为唐,唐朝贞观之治至武则天、唐玄宗盛世,国威远播海内外,汉民族扬眉于世界,至今外国人称中国为唐山,称中国人为唐人,堂堂皇皇的“唐”成为了汉民族的象征。
      晋昌唐氏渊源久远,历史详实,世系清晰、年代准确,是始祖黄帝的嫡传正统子孙。4600多年前,唐氏始祖轩辕黄帝降生于寿丘。祖黄帝因生长于姬水之滨而姓“姬”,公生而神灵,体魄伟健,体恤百姓。善五艺发明指南车、裁制衣服、造车船,命人造文字、制乐器、作干支。祖黄帝生二十五子,十四子得姓,妃陈锋氏生子放勋(唐尧帝),便是唐姓氏来历之一。

    姓氏

  27. 始平冯氏
      冯氏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地区,族人迁移较早,先秦时期就已开始迁移。郡望主要有颍川郡、上党郡、京兆郡、弘农郡。



    姓氏

  28. 河南于氏
      于姓最早期的繁衍播迁,是在今焦作沁阳北部一带,这里是古邘国所在地,也是于姓的发祥地。邘国灭亡后,于姓族人主要生活在今河南省境内,播迁也以河南境内为主,如方城、午汤、许昌、伏牛山等地。
      秦汉时期,于姓人开始以河南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播迁,往北迁的去了山西、河北,往东迁的到了安徽、山东 ,往西迁的则去了陕西、甘肃。在此期间于姓主要是以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东海、河内。其中,东迁进入山东的于姓最为兴旺。
      魏晋南北朝时期,于姓真正走向全国。由于军阀长期纷争割据,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很多于姓族人跟随着逃难大军,南迁到东南广大地区。“五胡乱华”期间,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也让中原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战乱,处于河南南部的于姓就近南下湖北,后辗转于四川、湖南。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战乱减少,也由于国人根深蒂固的恋家思想,于姓迁徙有等于无,却繁衍昌盛起来,于姓相继在北方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并掳走徽、钦二宗,有于姓人随往黑龙江。南宋后期,于姓开始由浙入闽,由闽入粤。
      元末,农民起义军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多省人口锐减,山西位置优越,所受影响不大,人丁繁盛。明王朝建立后,朝廷施行了人口迁移政策,而山西于姓也是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族人分别迁到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东的于姓人为多,闯关东谋生并定居。

    姓氏

  29. 陇西董氏
      据史料所载,董氏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运城、山东平原县三个地方。郡望有陇西郡、济阴郡等等。



    姓氏

  30. 兰陵萧氏
      兰陵萧氏,是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兰陵萧氏为兰陵郡(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望族,初次兴起是在西汉宣帝时期大臣太子太傅萧望之开始的,而自东汉至西晋末年二百余年中中落,至西晋末年南迁之时,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于江苏武进,并侨置兰陵郡,史称“南兰陵”,故仍以兰陵萧氏相称,为南朝“四大侨望”,贵不可言。
      兰陵萧氏早在东晋末年就已经为天下门阀,自此之后,一直至唐朝末期五代十国时才与天下世家走向衰落,可谓延绵中古的千年世家,顶级门阀。故欧阳修、宋祁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萧梁旧臣、北周著名诗人庾信誉之为“派别天潢,支分若木”,大文豪苏东坡也赞道“摇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终当继八萧”。

    姓氏

  31. 广平程氏
      历史上,程姓的分布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为主,南方以安徽、浙江、广东为主。 春秋时,程姓主要繁衍于晋国(今山西省境内)。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晋国魏、韩、赵三家晋升为诸侯。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韩、魏、赵三家分晋,晋国宣告灭亡。随着赵国迁都邯郸,韩国迁都新郑,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原来生活在晋国的程姓先民,有不少人迁到黄河南北的新郑、大梁和邯郸居住,这是程氏的又一次较大的迁徙。
      因为程婴拥立赵氏孤儿,对赵家有恩德,所以赵氏立为诸侯并迁都邯郸时,程婴的后代也随之东迁,到邯郸附近原来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地(就是汉代的广乎)居住。程姓人群在这一地区不断繁衍,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派。

    姓氏

  32. 谯郡曹氏
      汉魏之际,谯郡曹氏家族因缘际会,依托宦官集团势力,家族成员在中央和地方任职,逐渐由地方豪强发展为掌控政权的皇族。受社会风气、地域因素、寒门出身急剧上升成为皇族的家世背景等因素影响,曹氏家风突出表现在由尚武转向尚文、通脱不拘礼、刻薄强狠残忍、耽于声色、由俭入奢几个方面。
      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等魏国一门。

    姓氏

  33. 陈郡袁氏
      陈郡袁氏也是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陈郡相当于今淮阳、太康、鹿邑等地,也就是袁氏始祖袁涛涂后裔的直系望地,以阳夏(太康)为世居,之后的袁氏支脉多出自这里。
      陈郡袁氏世代为陈国所用,在楚灭陈后袁氏家族在战乱中迁徙避世,直到西汉初年,袁生重振家门,回到祖籍地太康。同后来兴起的汝南袁氏不同,陈郡袁氏虽家世显赫,但克己奉公,并无野心,在那长期动荡的年代里,几乎没有见到陈郡袁氏有刀光剑影的记载。像东汉司徒袁滂,其做人原则“纯素寡欲,终不言人之短。当权宠之盛,或以同异致祸,滂独中立于朝,故爱憎不及焉。”他的儿子袁涣继承了父风。
      陈郡袁氏崇尚清虚,在政治利害上与其他大族鲜有冲突,在经济上也不聚敛财富。因此,自袁滂任司徒开始,直到唐代,子孙连续13代都有人担任重要职务,活跃在政坛将近600年。

    姓氏

  34. 南阳邓氏
      邓姓既包括“南阳邓氏”(含已混同于“南阳邓氏”在邓州和南阳地区的“夏朝邓氏”),又包括“南唐邓氏”(宣城邓氏),还包括在四川和云南地区的“羌族邓氏”和“彝族邓氏”。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姓氏

  35. 汝南许氏
      许国灭亡之后,许国的遗民开始向外迁徙,也有少量迁至江南各地。如许国人初被楚国迁至叶县一带的时候,当地便出现了舞水、舞阳等地名。因古代的繁体字许与“舞”相通,故“舞水”、“舞阳”,实际就是许水、许阳,属同音互转。到战国时期,在湖南新晃、芷江一带,也出现了舞阳的地名。据近代学者考证,当地居民也是许国居民在亡国之后被迫迁去的。除此之外,今河南的许昌、登封、叶县、舞阳、鲁山、淅川、安微的亳州,湖北的荆山等地都有许氏人居住,但迁徙最集中的应该是河北高阳,河南汝南和山东昌邑。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河北高阳与河南汝南两个许氏郡望。

    姓氏

  36. 北地傅氏
      北地郡始设于秦代,为秦统一天下所置36 郡之一,郡治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北地傅氏起先由义渠北迁马领,是随郡治变化的结果;东汉废马领而徙置灵州,又成灵州人。汉未,北地原境不属中原王朝统辖后,内徒北地郡治又成随徙之新泥阳,傅氏只好称泥阳人。《宋书·傅弘之传》曰:傅氏旧属灵州,汉未郡境为虏所侵,失土寄冯翊,置泥阳、富平二县,灵州废不立,故傅氏悉属泥阳。

    姓氏

  37. 吴兴沈氏
      吴兴沈氏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家族 ,其虽既非中原南渡之高门大族,也算不上是江南土著的甲第豪门,但却涌现出许许多多名重一时、才智超群甚至左右政坛的杰出人物。
      从东汉到南朝 500年间,吴兴沈氏子孙蕃衍 ,人才辈出,尤其是在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东晋南朝时期,沈氏宗族中更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据宋左文质《吴兴统记》引《沈氏先贤传》称: 沈氏“子孙见史者一百五十八人 ,三十八人有正传 ,一百二十人附焉。 ”其中不乏对时政影响举足轻重者 ,吴兴沈氏也由此从一个地方强宗逐渐演变为对政坛颇具影响的南朝名门。

    姓氏

  38. 鲁郡曾氏
      曾氏是轩辕黄帝的后代,夏禹王(禹姓姒氏)的六十三世孙。黄帝二十五子昌意为曾姓之祖,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死后众多部落联盟的首领却反对伯益而归顺禹的儿子——启。启联合各部落首领的势力,杀掉伯益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启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向城镇)建立鄫国,为鄫国之始。
      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后人尊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从曲烈至巫改为曾姓,经历54传至巫,58传至曾参。

    姓氏

  39. 彭城彭氏
      殷商时诸侯国大彭,即今天的江苏徐州铜山境内是彭姓的发源地,其后彭姓的繁衍播迁,均是出自此支。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汉宣帝地节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西汉朝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复名楚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为彭城国。

    姓氏

  40. 河东吕氏
      山西吕梁是河东吕氏发源地,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心吕之臣伯夷号太岳就封在河东吕国,姜太公为河东吕国外迁后裔故名吕尚,吕梁山吕国故都大约在今霍州境内(一说石楼),隋代在霍州曾经设吕州,唐代在乡宁设过吕香县,永济、芮城等地为唐代吕氏聚居地和外迁源地,吕洞宾为芮城人。吕氏文化是山西根祖文化的亮点之一,太岳山、吕梁山等吕氏文化遗址是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姜太公、后土勾龙、吕洞宾等都与山西有关。

    姓氏

  41. 武功苏氏
      苏氏宗族,在华夏大地上,经过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从最早的苏城(今河北临漳县)发祥地迁至洛阳,形成以苏秦为代表的苏氏宗族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进入汉代,苏建开创武功派,形成苏氏家族史上的第二个兴盛时期;唐代,苏世长,苏瓌,苏颋等形成苏氏家族史上的第三个兴盛时期;宋代,蜀派苏易简、苏舜钦祖孙,闽派苏绅、苏颂父子,眉派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共同创造了苏氏家族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苏氏子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早自宋代,苏氏子孙就开始进入台湾开发。

    姓氏

  42. 范阳卢氏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前195),号雍熙,秦始皇召为五经博士,徙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涿州)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即范阳卢氏由来)。
      公元前385年,田和代齐,卢、高二氏被逐赶,离开山东省长清县之卢邑以后,散居于燕、秦二国之间,主要一支是聚居于范阳。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敖,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卢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卢家场),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乾隆皇帝也写下:“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的诗句。范阳望族已成为几百年来卢氏家族的荣耀,因而卢氏家乖亦冠以“范阳堂”的称号。

    姓氏

  43. 乐安蒋氏
      周成王(西周国王)封其侄姬旦第三子伯龄于蒋地(今河南光山县),建立蒋国,其国人以国名为姓就是蒋氏。春秋时期蒋国被楚国所灭,其裔有迁居乐安者(今山东邹城),并在当地发展成望族,因此以“乐安”为郡望、堂号。
      西汉时伯龄裔孙蒋诩,哀帝刘欣时为兖州刺史,以廉直著称,后因王莽撮政,借病归隐,荆棘塞门,舍中开三经,不出。唯羊仲求仲同游之。
      东汉初年,蒋诩曾孙蒋横,佐光武帝刘秀讨赤眉有功,官至大将军,其九子俱封侯,公华侯颖;会稽侯(今浙江绍兴)郑;临江侯(今重庆忠县)川;临湖侯(安徽无为县)曜;临苏侯淅;浦亭侯巡;九江侯(安徽定远县)稔;云阳侯(陕西淳化县)默;函亭侯(江苏宜兴)澄。蒋澄为宜兴始祖,其裔孙将仕杰,元朝末年避乱而迁浙江奉化溪口镇,为标榜蒋氏的发展,氏人以“三径世泽、九侯家声”为堂联。成为蒋氏的代名词一直延用至今

    姓氏

  44. 济阳蔡氏
      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加之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战火遍及中原,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反晋,其族弟刘曜率部攻入洛阳,大肆烧杀抢掠,西晋灭亡。当时中原大族有百余家相率南奔,居于济阳一带的蔡氏家族随晋室南渡。“永嘉南渡”是中原百姓大规模向江南移民之始,对后世影响很大。南迁的蔡氏后人把“济阳”作为自己的郡望堂号,沿用至今。

    姓氏

  45. 武威贾氏
      贾氏发源于山西省,先秦时期,已有迁至今河南、山东者。此后,河南贾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又衍生出许多支派。如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就是河南人。两汉时,已有贾氏迁居陕西,如东汉时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贾徽,据说是贾谊的后裔。南北朝时,贾氏继续外迁。北周、北齐都有贾姓族人迁居河北。至迟在东晋就有贾姓族人南下渡江,居住在江浙一带。五代时贾氏有人迁居福建,宋朝有人迁居四川。可见,唐、宋时期,江南的许多地方都已有贾姓居民。贾氏移居海外约始于清代,今新加坡等国有贾姓华侨。

    姓氏

  46. 济阳丁氏
      丁姓家族的支派相当复杂。依据有关史料的记载,丁姓最初是以今山东省境为其繁衍昌盛之地,后逐渐成为“济阳’一带很有名望的家族。汉至晋之际,是丁氏繁衍迁徙最为昌盛时期。东汉时,已有丁氏后裔播迁干南方的广东。三国时代丁氏家族随不断升级的战乱播迁更远更广。而长江以南的东吴,又有孙匡一支改姓丁氏,使得南方的丁姓阵容更加庞大,此时丁姓名人也多出于此地。从有关史料记载丁姓的分布情况看,历史上南北方各地的丁姓大多是由发源于山东省境的丁氏播迁而去的。其中长江流域的江苏南部、浙江大部丁氏,则大部分是来自东吴之孙氏改姓为丁的这一支。而进入福建等地的丁姓,其先世仍为“济阳”丁氏这一支派系,于唐初入闽。唐末时,又迁居泉州乃至广东等地。宋代以后,丁姓已遍及全国各地。播迁徙衍 由于丁姓家族系出多源,故要确切的说出其先后流变的经过实际上是不大可能的。

    姓氏

  47. 钜鹿魏氏
      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南部一带,从一开始就繁衍迅速,春秋至秦,还是以此地为其繁衍中心,并且再繁衍到邻近的陕西、河北等省部分地区,后尤以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境繁衍得最为旺盛,故魏氏郡望有巨鹿,魏姓因巨鹿为最望,故多以“巨鹿堂”为其堂号,巨鹿魏氏为邢台市古代十大名门望族之一。

    姓氏

  48. 河东薛氏
      河东薛氏是汉唐时期海内望族,关西六大姓(韦裴柳薛杨杜)之一。河东薛氏是蜀汉灭亡后从蜀地内迁至河东的一支豪强家族。十六国时期由于长期紊乱的政治局势,再加上它雄厚的地方实力,薛氏一直采取“凭河自固”的政策对抗各当时豪强,具有很强的割据性。国家的统一需要地方势力的支持,随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薛氏也开始由地方性向中央性转变。尽管薛氏各分支的中央化程度是不同的,但到北朝末年,其主要房支基本集中,成为促进当时走向统一的社会力量。

    姓氏

  49. 南阳叶氏
      史书记载:叶氏之始,世家三楚,鼻祖沈尹戌之子讳诸梁,字子高,为楚令尹,食采于叶(今河南叶县南旧城),谓之叶公,因以为氏。子孙相承,以邑为姓,称叶氏。叶,原本音摄,后来演变成树叶的叶音。 叶族盛于鲁,合叶氏之后为六族,皆葬南阳。以南阳郡楚叶县南顿乡高贵里为定著。秦灭楚,始皇封泰山,幸其宅。移时以功封大夫,命世其爵。汉灭秦,求子高之后,复旧封,降爵为子。汉高帝恶其为秦幸臣,勒名禁锢。以是叶姓皆隐匿不仕,叶之子孙因以微至汉,终汉之世无显。

    姓氏

  50. 太原阎氏
      阎姓部分出自姬姓,商末时,周族首领古公亶父(又称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小儿子季历生一子姬昌(即周文王),颇得太王欢心,并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为了让父亲的愿望实现,于是就携二弟仲雍逃避于江南吴地,建立国家号勾吴。周武王灭商后,除了把仲雍之后封于吴外,又把泰伯的曾孙仲奕封于阎乡,至此仲奕的后代就以封邑为氏,奉仲奕为阎姓的得姓始祖,又因封仲奕是为了奉祀泰伯,所以阎姓后人奉泰伯为始祖。异体字“闫”。

    姓氏

  51. 新安余氏
      余氏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陕西凤翔至咸阳一带,具体迁徙情况因缺乏历史资料,故难以详考。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省风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
      秦汉以后,余姓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
      北方此际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余姓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继续南迁,进入湖北、湖南等地。晋初余姓著名的人物有余昭元,因功高绩伟敕赐姓佘,为佘姓著名得姓始祖。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今江苏省常州)人,以孝行著称。
      后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转入韶州曲江县(今属广东省)武溪,是为余姓入粤始祖。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居当地。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省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国,而且人才济济。
      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

    姓氏

  52. 荥阳潘氏
      关于潘氏起源,唐代的《元和姓纂》上有姬姓潘氏说、芈姓潘氏说,宋代后又增加姚(舜)姓潘氏说、炎帝姜姓潘氏说、殷契潘氏说。
      上述五说中,按起源地分有古楚国说、北京延庆(潘都)----陕西兴平(潘子国)说、河北南涿鹿县古潘县说、河北南怀来县古潘邑说、陕西咸阳---西安说、河南荥阳姬姓说、河南固始古潘国 说。其中:陕西兴平有姚姓潘氏和姬姓潘氏;怀来县有殷契潘氏和姬姓潘氏;固始有芈姓潘氏和姬姓潘氏;姬姓潘氏有陕西兴平北、陕西咸阳、西安、河南荥阳、河南固始、怀来古。

    姓氏

  53. 京兆杜氏
      京兆杜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京兆郡为郡望的士族,汉朝时期就有俗谚称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为“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南北朝时期,京兆杜氏成为关中郡姓之一。京兆杜氏的世系可以追溯到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杜周本居南阳(今中国河南省南阳),以豪族迁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子杜延年又迁于杜陵(今陕西西安南)。
      京兆杜氏历朝多为官,亦名人辈出。东汉时有杜笃;西晋有军事家杜预;唐朝时代更多,其中有宰相杜佑,历史典藏《通典》之作者;其孙则乃晚唐诗人杜牧。

    姓氏

  54. 梁郡戴氏
      先秦时期,戴氏世为宋国上卿,活跃在河南东部商丘地区。秦汉时期,戴姓向东迁移到安徽、山东、江苏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姓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并向西散播到湖北等地。唐朝时期,戴姓在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有定居点,中原几次南下移民潮中,戴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姓氏

  55. 会稽夏氏
      夏氏一族始于四千二百多年前的夏王朝。夏斌陟被封为会稽郡王,成为会稽郡夏氏始祖。宋英宗年间,夏鄎端从会稽迁往仙居,居西门外的夏家库。到夏怡松,已是仙居夏氏十一世了。其父抗元殉国之后,他誓不当元朝的官,毅然弃儒从医。在游览天台山时,被神秀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乐而忘返。元初,夏怡松举家从仙居迁往天台,定居城西太坊,成为夏氏天台始祖。夏怡松有二个孙,长孙夏伯忠居城里,次孙夏伯和于元至正年间,从天台城里,迁往城外六十华里的白坭坦,世代居于此,一晃又是六百多年。家族的每一次迁徙都是一次新枝抽芽,带来的是枝繁叶茂。虽说是迁徙,但族人都知道他们的来路,能清晰地追溯到祖先生活的地方,寻到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家。

    姓氏

  56. 颍川钟氏
      钟姓是黄帝的后代,微子启封商丘宋国之后便开始孕育钟姓,钟氏尊微子启为“远古伯祖”。公元前638年,襄公在称 霸过程中负伤,为报一箭之仇,派弟弟遨,出使晋国,遨到晋国后并未回宋,而是在晋国落地生根,传至钟接。钟氏的两支由此而来。钟氏族人说氏族“芽发凤阳,根扎颍川”。

    姓氏

  57. 平阳汪氏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姓氏

  58. 北平田氏
      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完之八世孙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史称田和代齐。可见田姓是春秋战国时的齐国首都山东临淄为发祥地,从这一时期活跃于政坛的田姓人来分析,田姓在先秦时期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传到田和重孙时,齐国为秦所灭,齐王田建被迁于共(今河南辉县),其他田姓开始向西、北之地逃难。不久秦末起义军四起,田姓家族闻风而动,有八人裂地称王,煊赫一时,但不久均纷纷垮台。
      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言,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诸田亦在强迁之列,后发展成为京兆一带望族,后来,田姓各族又迁徙至北平(今河北满城北)。从汉代开始,今川、鄂、湘、黔交界一带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已有不少田姓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田姓避乱南迁,可以说田姓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亦有迁山西太原、宁夏固原、天津等地。唐代宗时,有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而落籍当地。
      宋代以前,田姓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河南田姓的开基始祖是宋代的田瑜,颍川汝阴田姓开基祖为虢州团练使田令芳。此际,田姓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田希圣为闽、粤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传至田衍,移居福建宁化,田衍孙田滋茅,于宋末徙居福建长汀,滋茅子松岗迁广东海阳(今潮州市潮安区),后徙大埔,为大埔开基始祖。传至田文长时,兄弟五人俱移广东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文长次子法聪、三子法盛移居广东惠来。明清之际,田姓已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从清代中叶开始,闽粤田姓陆续有人迁至台 湾,进而移居海外者。

    姓氏

  59. 东安任氏
      先秦时期,任姓主要活动于重庆、山东滨州、河南、湖北地区。秦汉时,任姓已扩散到陕西、四川、甘肃、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三国两晋时,任姓的分布更为广泛,但其主体仍在北方和中原地区。宋朝时任姓已移民福建。清初任姓进入了台湾。

    姓氏

  60. 天水姜氏
      姜姓是炎帝的后代,因炎帝的出生地而得姓,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说文解字》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 传说中的炎帝,即神农氏,相传为中国历史上最远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于姜水(今山西岐山县),故以姜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
      后来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炎帝的许多子孙已变易为其他姓氏。炎帝子孙因辅佐禹治水有功,在虞、夏之际,或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县),或封于申。

    姓氏

  61. 南阳范氏、顺阳范氏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兴起于顺阳郡(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 一带)的范氏家族,范氏是当时顺阳地区重要的士族之一。这支范氏人,兴起于秦汉之际,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声名显赫,自隋唐时期开始衰落,历经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其间累世相继,有多达二十九人名载史籍,贵显于世,是当时中国范姓最为显赫的一支。顺阳范氏凭藉累世经学,坚守术业,迈十百载,浸成文化世族。范氏第一代范晷少年游学他乡,被辟为官,子孙藉其荫资,好学文化,为官朝政,效忠儒学皇权,终保范氏一族仕途坦捷,顺阳范氏家族政治地位在两晋南朝也得以维持。因战国的越相范蠡的籍贯和顺阳范氏在地望上一致,故有人认为顺阳范氏的先祖为范蠡。

    姓氏

  62. 桐庐方氏
      方氏聚居于江苏溧阳天目湖桂林、安徽歙县一带,南宋至民国,人才辈出,族人遍布苏南(溧阳、宜兴)、浙江、安徽等地;周边历史较长的宜兴方氏、金坛方氏、句容方氏均出自溧阳,溧阳方氏又出自桐庐,桐庐之前则是淳安一带。

    姓氏

  63. 武威石氏
      距今约两千多年以前,在石碏大义灭亲的贡献之后,他们一家人长期在卫国飞黄腾达,世代子孙都贵为大夫。由此可见,石氏族人最早发源于当时的卫国之地,即今天的河南北部一带。
      以卫国为源地的石氏族人,其最初的播迁方向就是现在的山东,山东与河南相邻,又是原鲁国之域,准确地说,在卫公子姬州吁弑其君后,石氏族人已有在鲁国活动的身影。秦、汉两朝以前,石氏族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繁衍,同时有部分人徙居江南。
      汉朝时期,石氏族人已播迁至今山东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及河南省境的黄河以北地区,并很快成为石氏族人早期的繁衍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期,昌盛为渤海、平原两大郡望,这两大郡望的石氏族人都是石石昔的后裔,他们尊石石昔之裔孙石奋为开基祖。另外,石氏族人在北方还有三大聚居点,即武威、上党、河南三大郡望。其中上党石氏族人是十六国时后赵石勒的后裔,河南石氏是鲜卑乌石兰氏的后裔。平原石氏族人在唐元和年间以前已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而河南石氏也有部分在唐元和年间以前徙居虢州(今河南灵宝)。
      唐朝初期,有石氏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唐天成四年(公元929年),石琚自安徽寿县徙居福建同安,其后散居闽粤各地。
      宋、元两朝以后,石氏族人已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明朝初洪武年间,石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地。此际,有石玉全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其后子孙有许多人去台湾,进而又远播海外。

    姓氏

  64. 吴兴姚氏
      浙江吴兴武康姚氏,亦称吴兴姚氏,是舜帝姚重华嫡裔69世嫡长孙西汉大臣姚平为避战乱与保全舜帝血脉永续于公元前23年举家迁隐吴兴郡(今浙江吴兴县),今舜帝血脉已繁衍一百四十几代,吴兴姚氏开基始即是江东望族,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吴兴武康姚氏是舜帝姚重华血脉,是正统贵族。

    姓氏

  65. 济阳谭氏
      先秦时期,谭姓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历经秦汉晋南北朝,谭姓已经繁衍到各地。唐朝时谭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而且其主体也由北方移入了华南地区。唐宋元之际的几次大移民和民族的融合,南部谭姓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向东北的移民,以及清满洲八旗汉化过程的加速,形成了胶东和辽东两半岛的谭姓群。最终造就了当代我国南北谭姓分布的局面。

    姓氏

  66. 汝南廖氏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在河南、四川。到了秦汉,廖姓已扩散到河北、湖北。到两晋南北朝时,廖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唐朝时期,中原廖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廖姓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末廖姓首次移民台湾。

    姓氏

  67. 范阳邹氏
      邹氏得姓以后,由最初的繁衍地鲁国分迁到北面的齐国(同属山东省)。到战国时代,出了不少闻名于世的杰出人才。
      《史记·孟荀传》所说的“三邹子”(邹衍、邹奭、邹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创立了“五德终始”学说。用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的德性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理论来解释时世之衰盛更替,要当时淫侈的王公“必止乎仁义节俭”,王公们“初见其术,惧然顾化”。
      邹衍当年周游列国,“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撤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室,身亲往师之。”
      燕惠王听信谗言,将他拘入狱中。邹衍在狱中仰天长哭,怨气直冲云天,时正盛夏,赤日炎炎,忽天降寒霜,五谷凋零。惠王吓坏了,忙入狱求教,邹衍向惠王要了一支洞箫来吹,一曲方罢,春风回复,万物重生。此后,“六月飞霜”便成为冤狱的典故。

    姓氏

  68. 江陵熊氏
      熊姓发源于古时的楚国,即今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自然这一地区也成了熊姓首先繁衍的主要地区。秦汉之际,熊姓仍旧以上述地方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但亦有少数散居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魏晋南北朝时,熊姓已迁入我国江南广大地区,经过长时间的繁衍发展,逐渐在湖北之江陵、江西之南昌昌盛壮大起来,并陆续有人到朝中为官,故熊姓有以“南昌”、“江陵”为其郡望堂号的。

    姓氏

  69. 彭城金氏
      彭城金氏是少昊金天氏的后裔,他的后裔以金天氏自称。
      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也是黄帝的继承人,曾经在位84年,建都于曲阜。据传,他是黄帝和螺祖所生的儿子,最先以金德王,订立了后世重视金子的制度,所以他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有一支子孙,后来也就以金为姓,世代沿用至今。这一支具有黄帝血统的金姓,后来自山东曲阜的老家逐渐向南繁衍,并且成为彭城的望族。彭城,就是现在江苏的徐州。

    姓氏

  70. 吴郡陆氏
      吴郡陆氏,为中国历史上的陆姓世族之一,世居吴郡。与顾、朱、张并称吴中四姓。始祖为陆通,齐宣王的孙儿,封平原县,得姓陆,是为平原陆氏,到了汉初,陆烈始迁至吴地,成为吴郡陆氏。
      汉大中大夫陆贾为吴郡陆氏早期的代表人物。汉颍川太守陆闳立颍川支,为最早成雏形的宗支。至二十二世吴丞相陆逊、选曹尚书陆瑁兄弟,二人分立江陵枝、议郎枝。陆瑁的后裔晋中书侍郎陆瓘又派生出侍郎枝。至两晋,名士不绝,如陆机、陆云兄弟。
      至三十三世陆敦信,为唐朝宰相,立相国枝。陆贽为宰相,立宣公枝。有唐一朝入相的吴郡陆氏成员有六位。是吴中四姓中最多的一家。分别为陆敦信、陆元方、陆象先、陆希声、陆贽、陆扆。陆氏在白马之祸时遭受直接打击,唐亡后,开始向各地迁徙,四十二世太尉枝陆德迁迁移至抚州金溪,陆德晟迁至广西都安等等,此后以吴郡为郡望的统一世族不复存在,但各宗枝仍以科举方式活跃至民国时代。据记载,传统分吴郡陆氏共四十九枝。,如今也有更多分枝的存在,消亡的也不少,如陆逊的江陵枝因卷入八王之乱而被消灭殆尽。

    姓氏

  71. 太原郝氏
      太原郝乡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 就是到了宋代,郝姓虽说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 了郝姓人家。这也是导致明、清两代,郝姓仍以我国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总之,历史上郝姓着实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姓氏

  72. 鲁郡孔氏
      先秦时期,孔氏族人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南地区。秦汉以后,孔姓很快散播到河北、山西、湖南、广东等地。三国两晋时,迁移到浙江、江西东南地区。唐宋时播散到全国各地。清朝初期进入台湾地区。孔子单传七代,四十八代孙孔端友,1128年南迁。
      宋朝时期,孔姓大约有2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70位。孔姓第一本省是山东,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66.5%。

    姓氏

  73. 太原白氏
      白氏最早发源于陕西、河南一带。战国时期,河南白氏(白公胜一支)迁入陕西等地。
      据载,白公胜之子首先徙居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秦朝时期,秦始皇一统天下,封大将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遂世居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皆在当地发展旺盛。
      隋代以后,白姓有更多新鲜血液注入(如“寻根溯源”所注),使得白姓家族更趋繁茂庞大。唐时白仲后裔白温,迁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东北);白锽居郑州(今属河南省);白锽之孙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阳(今属河南省)香山,为白姓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河南各地,蔚为壮观。
      五代时,白姓迁于古时南阳,后繁衍旺盛,形成当地望族,且以“南阳”为郡望堂号。宋元时期,有白姓族人为避金人及蒙古军队南下,纷纷徙迁南方。但总体看来,白姓仍以北方为主居地。
      明朝,白姓作为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从清初开始,闽、粤白姓有陆续入居台 湾,进而移于海外者。

    姓氏

  74.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和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望之说崔氏仍立其中。
      博陵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听过、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博陵。因为,博陵有个崔州平。在《三国演义》非常精彩的一回刘玄德三顾茅庐中,有刘备偶遇博陵崔州平的情节,司马徽向刘皇叔举荐当时贤士时,也只提到了诸葛亮的四个贤达密友,那就是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和徐庶徐元直。
      博陵崔氏在东汉跻身名门,北魏时期虽然门第低于清河崔氏为代表的四姓,但博陵崔氏在北齐北周时期全面上升,成为一流士族。博陵崔氏在隋唐时曾尊为五姓七望之一的名门望族。在唐朝,博陵崔氏一共诞生了15位宰相。

    姓氏

  75. 京兆康氏
      出自姬姓,为康叔后裔,以祖上谥号(或曰封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少弟康叔谥号“康”,后人有以其谥号为氏者,是为河南康姓。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称康叔。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三监(管理商朝旧臣封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勾结武庚(商纣王后裔)和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平定。之后,便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统治,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很好,声誉日益上升,到周成王亲政时被举为司寇,权位高于其他诸侯。他死后谥号是“康”,其后便有以谥号为氏,或以封邑为氏,称康氏。史称康姓正宗。
      康氏的望郡在京兆(今陕西西安)、东平郡(今山东东平)、会稽郡(今江苏苏州)、晋阳郡(今山西太原)。

    姓氏

  76. 荥阳毛氏
      毛氏源出有二,均为周文王后裔。
      其一,文王之子、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毛伯郑)始建有毛国,根据人们的考证,就在今河南宜阳一带。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 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郑为得姓始祖。
      其二,周武王封聃到毛邑,即现在河南宜阳灵宝一带。聃是周文王的一个儿子,是个伯爵,人称伯聃。其子孙亦以邑为姓。
      毛氏有西河、荥阳、北地、河阳等郡望。

    姓氏

  77. 扶风邱氏
      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一说今山东昌乐),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 ,其历史至少有3000年。最早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孔子家语》中长事齐君、后为孝子代称的丘吾子,接着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大夫丘弱 。鲁左史左丘明后有丘姓 。
      先秦时期,丘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东,后向西进入陕西,如西汉扶风人(今陕西兴平东南)丘欣和丘俊。

    姓氏

  78. 天水秦氏
      秦姓主要划分为两支,分别为西北的一支和东部及东南部的一支。前一支为颛顼嬴姓的后代,发源地是甘肃省天水的故秦地。自秦朝灭亡以后,其公族便以国名为姓氏,其后裔多居于陕西等地。后一支则为黄帝姬姓的后代,其发源地在今河南范县及山东曲阜一带,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秦姓繁衍的主流,而且其从一开始就向陕西省境内及湖北省播迁。

    姓氏

  79. 济阳江氏
      江姓出自嬴姓,为颛顼帝玄孙伯益之后,江是其封地,属于以国为氏。
      《元和姓纂》:“商周时国,系柏翳之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人,商时立国,灭于刑国。西周初重新立国,先依附楚,后亲齐国,终为楚穆王灭。”伯翳幼子玄仲在夏初被启封于江国,商末周初其后人再次被封。因地处楚、宋、齐三国之间,加之淮水泛滥,所以一直没能强盛起来,公元前623年被楚国灭掉。江国灭亡后,贞公带领部分族人迁居河南北部,济水源头之北岸,子孙以国为氏,形成后来的济阳堂。而部分仍遗留于原江国遗址的子孙同样以国为氏,建立郡望为淮阳堂。
      

    姓氏

  80. 溧阳史氏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溧阳县)。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

    姓氏

  81. 会稽顾氏
      
      顾姓分为两支:一为北顾(指发祥于河南范县的顾伯后裔),一为南顾(指发祥于江苏吴县的顾摇后裔)。
      顾姓在得姓以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春秋战国时期,两支顾姓发展缓慢。有资料表明,南顾得姓后不久就成为会稽(今苏州)一带的大姓,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合称为会稽四姓。汉时,有会稽大孝子顾翱,因母喜食菱白,而徙居太湖湖畔。至南朝梁时,会稽人顾欢是著名征士,其子孙后迁金华,又由金华迁居天台,发展成为强宗大姓。当地的一些山水地名,如顾儒岭、欢溪等,皆是由他而来。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发展于会稽(江苏吴县),所以在历史上会稽也被当作顾姓的著名郡望之一。
      此外,这支顾姓中后来又有人迁武陵(今苏州武陵溪),并在当地迅猛发展,武陵也因此被尊为顾姓的另一大郡望。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官职调迁,避兵火之乱等原因,顾姓不断地向南北各地播迁。明初洪武年间,顾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有资料表明,明代中叶时,顾姓不仅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

    姓氏

  82. 上谷侯氏
      先秦时期,侯姓活跃于河南、山东、陕晋南部一带。秦汉时期,由于中原战争频繁,侯氏北迁河北、山西,西奔甘肃、宁夏。两晋南北朝时,中原扩增了鲜卑族的侯姓,内蒙古、辽宁地区侯姓随之增加。同时,西北地区的侯姓,越过秦岭进入四川、贵州、湖南、广东,中原和山东的侯姓南下安徽、江苏地区。到唐宋时期,侯姓已经出现在江西、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明朝永乐年间侯姓进入了台湾。

    姓氏

  83. 博陵邵氏
      先秦时期,邵姓活动在河南、山东地区,到了秦汉,邵姓已扩散到江苏、安徽。到两晋南北朝时邵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江西,北边到达河北。唐朝时期,中原邵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广东。

    姓氏

  84. 江夏孟氏
      先秦时期。孟姓最初活动于河南、山东、河北交汇地区。两汉至唐朝,孟姓在华北、中原、西北、江浙、川鄂地区已有分布,但主要的活动地仍在冀鲁大地。唐朝以后,由于北方外族入主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南下移民运动,孟姓在长江以南地区也得到迅速的扩散。

    姓氏

  85. 武陵龙氏
      先秦时期,龙姓源出河南地(古中原),而后播迁,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以及安徽湖北。汉朝时期,据郡望可知,甘肃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间地已是龙姓繁衍的三大中心。
      宋朝时期,龙姓大约有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后。和其他姓氏一样,历经北方几个朝代的胡乱,龙氏在北方中原地区已人丁稀少,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安徽,这三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87%,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等省。四川省为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西部四川、东部赣皖两大块龙姓人口聚集区。
      宋元之际,受“大时代影响”,龙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和其他汉姓氏族一样,四川和河南地区龙姓人口急剧减少,而主要分布在湖南和江西地区。
      明朝时期,龙姓大约有12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龙姓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人口增长率,这与龙氏从西北、中原迁居到东南各省,远离战乱有关。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这两省的龙姓又集中了14%。江西省的龙姓人口约占龙姓总人口的44%,为龙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赣、湘、鄂、桂龙姓人口聚集区。

    姓氏

  86. 扶风万氏
      春秋时期,芮国占据今山西、陕西间地,晋国则占山西一带,故早期万氏当发源于山西、陕西省境,此二省亦为后世万氏支系的主要源头。汉朝以前,万氏族人有入迁山东者,如战国时期有山东人万章,但两发源地仍为万氏族人主要繁衍生息之地。两汉时期,陕西扶风一带万氏族人枝繁叶茂,遂有郡望——扶风郡。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四起,万氏族人有避居南方者,此次南迁,奠定了后世万氏族人盛于南方的基础。另外,北魏迁都洛阳后,随着汉化政策的推行,鲜卑复姓吐万氏改单姓万,并迅速发展壮大,形成又一郡望——河南郡。
      唐朝时期,浙江、安徽万氏较盛,时有浙江昆山令万齐融;安徽人万敬儒,三世同居,族人所居之所称“成孝乡广孝聚”。唐代以后,史载万氏名人比比皆是,且多出南方。
      明、清时期,是历史上万氏族人最盛阶段,山东、四川、江苏、广东、广西亦有万氏族人的足迹。可见,万氏族人已涉足于祖国最南端,遂有清朝万氏族人渡海迁播于更广阔之领域。据此期间史载万氏名人来看,多出、江苏、江西一带,则此区诚为万氏族人发展最旺之地。另,明朝万氏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陕西、北京等地落籍。

    姓氏

  87. 京兆段氏
      源自共叔段,根源于姬姓,属黄帝的后代。
      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发生 “国人暴动”, 厉王死于囚所。据《左传》、《史记》的记载,周宣王继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省华县)。姬友就是共叔段的祖父郑桓公。他是周幽王的司徒。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姬友死于王事。姬友的长子姬掘突继位,助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仍为周朝司徒,并把郑室迁到洛阳东南,史称“新郑”。故城至今保存完好。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因难产,姜氏受了惊吓,对他一直不喜欢。姜氏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段”,人们称他“叔段”。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并于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将出奔在卫国的共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定叔回郑以后,共叔段的子孙始称“公孙段氏”。这就是所说的河南段氏。
      共叔段的后代子孙将“段”作为自己的姓氏,这表明了他的后代子孙对共叔段的爱戴与尊重。据《左传》载,郑国的后人对共叔段普遍都是很爱戴与尊重的,在《诗经》中《叔于田》(三首)、《大叔于田》等郑国民歌也有对共叔段的歌颂,史学家有许多人怀疑共叔段的遭遇是一桩冤案
      段氏郡望有京兆、武威、扶风、天水等。

    姓氏

  88. 西河漕氏
      漕是最新排名进入“前百”的姓氏。
      漕姓源于高阳氏,出自颛顼帝的第五孙晏安,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另说春秋时期,有卫国大夫被封于漕邑(今河南滑县、浚县),其后代以祖上的食邑名称为姓氏,称漕氏。后来,大多漕氏人改为曹氏,部分人演化为糟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漕氏在汉朝时期较多,并有漕仲叔及其子漕少游以侠士名闻于世,是西河人,属西河族。还有个叫漕防的人。而在史籍《续通志·氏族略·六》中也有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有主事糟土奇。后少见史书记载。
      漕氏郡望有西河、辽东等。当代漕氏族人比较罕见,但在湖南、江西等省份仍有一定的分布。

    姓氏

  89. 彭城钱氏
      钱氏早期除部分分布于今山东等省外,主要是在江苏彭城和浙江吴兴繁衍发展;五代时期,钱氏发展遍布吴越全境即浙江、上海、苏南等地区;宋元时期,钱氏发展到今河南、广东、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等省;明清时期,今云南、河北、辽宁、四川、贵州、甘肃、陕西等省市均有钱氏后代的聚居点。

    姓氏

  90. 中山汤氏
      源于子姓,出自夏朝成汤之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其系出有二。
      成汤,帝喾(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昆吾,之后再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枣商朝,定都于亳。由其后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是为河南汤氏。
      又,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及,于是又改子姓为汤姓。
      汤氏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

    姓氏

  91. 天水尹氏,河间尹氏
      出自少昊的后代,以邑为姓。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所载,据说少昊为古代东夷族的首领,号金天氏。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相传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少昊之子为工正,主制工失,被封于尹城,世称尹殷。子孙世掌其官职。殷的后代多用封邑名“尹”作为姓氏,周朝时尹氏子孙的封地一直在尹这个地方。是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又据《风俗通义》所载:兮甲,字伯吉甫,是周宣王的中兴大臣,担任的官职是内史。西周时内史又称“内史尹”或“作册尹”,简称“尹”,世称兮伯吉甫为“尹吉甫”。兮伯吉甫死后,嫡子伯封承袭了官职。西周灭亡后,伯封跟随周平王东迁获得了封邑,称“尹邑”(今河南新安县),属周王朝的畿内国。公元前516年,尹国兵败灭亡,国人遂以“尹”为姓氏。

    姓氏

  92. 京兆黎氏
      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
      又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还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黎氏有京兆、九真、宋城等郡望。

    姓氏

  93. 太原易氏
      易氏的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和山东。
      河北易氏,来自姜姓,以易为氏。武王伐纣时,姜尚担任统兵的军师,协助武王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武王的信任。封他于齐。后来又封他的子孙于易地,这一部分姜尚的后代于是以地名作为姓氏,为易姓。
      山东易氏。出自齐大夫易牙之后,以先人的名字作为姓氏。春秋时有齐王的宠臣壅巫,字牙,因采食于易邑,也叫易牙。此人精于烹调技术,但性善逢迎,存有野心。管仲死时曾说易牙“杀子适君”,违反人情,不可重用,但齐王不听。管仲死后,易牙与竖刁、开方共同专权,齐王病了以后,他们趁机作乱,杀掉大批官吏,并将太子赶出皇宫,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后来被其他的大臣所杀。易牙的子孙以易为姓,称易氏。
      易氏有济阳、太原两大郡望。

    姓氏

  94. 平原常氏
      山东、江苏为早期常姓发源地,此种发源格局,使得常姓很早就散居于大江南北,据载,战国时代,北方河南、河北南部地区以及南方吴、楚等国,均有常姓。
      西汉有太原(今属山西省)人常惠,曾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十余年后返汉,官至右将军,封长罗侯,其后又有数人封侯,太原常姓由此显赫。与此同时,常姓在起源地山东亦形成一大望族,遂有平原郡望。汉末三国之际,“蜀之江原(今四川省崇庆县东)常氏多显者。”时有名人常播、常骞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甘肃常姓繁衍茂盛,遂成望族。
      曹魏时,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常林,封高阳乡侯,官拜光禄大夫,其后人多入朝为官,家族荣耀显贵,在河内形成望族。常林四世孙常珍,携家眷徙凉州(今属甘肃省),后人亦多官宦,遂形成常姓的武威郡望。隋唐时期,常姓名人多出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和陕西新丰(今临潼东北)两地。新丰常姓职仕朝廷者多人,甚为显赫。时有新丰人常衮徙居闽(今福建省)地,后人遂在闽、粤一带繁衍,故闽、粤常姓多以新丰为宗,以常衮为开基祖。
      宋代因避真宗名讳,恒姓被迫改为常姓,这为常姓家族注入一股新泉。此期常姓迁徙足迹自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地往福建、广东一带,后入云南、贵州等地。明代有山西常姓被迫迁周边省份之人烟稀疏之地。

    姓氏

  95. 太原武氏
      武姓最早的发祥地在今河南省境内,其后在此地不断繁衍。春秋时的宋国是武姓来源地,故其早期的活动区域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姓人口的增加,社会生产的发展,政治局势的变化,其活动区域也不断地扩大,大约到战国时期,武姓之人已在中原一带比较广泛地活动了。
      根据文献记载看,从秦末至汉初,武姓大体分布在:盱台(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北)、陈郡(今河南省淮阳县)、沛县(今江苏省沛县)、梁邹(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长安(今陕西省西安西北)以及今河南省东部一带。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为争夺天下,豪杰竞起,一些武姓之人也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为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人口迁徙比较频繁的时期,武姓之人从中原地区逐渐向四周迁移,主要在中国北方一些地区。

    姓氏

  96. 梁郡乔氏,顿丘乔氏
      出自姬姓,为桥姓所改,是一个以山命名的姓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所载,相传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北),子孙中有留在桥山守陵看山的,于是这些人就以山为姓,称为桥氏。至于桥氏改为乔氏,是在南北朝时的魏。据桑君编纂的《新百家姓》记载,东汉时有太尉桥玄的6世孙桥勤在北魏任平原内史,北魏末年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欢的专权和压迫逃了出来,桥勤随孝武帝一起投奔到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的木字边,变成乔,取“乔”的高远之意。桥勤不敢不从,从此改桥为乔,世代相传下去,这就是陕西乔姓的由来。史称乔氏正宗。
      乔氏在全国分布很广,今北京,上海,江苏新沂,江苏宿迁,江苏盐城,河南商丘,河南漯河,河南周口,河南滑县,河北尚义,河北魏县,山东泰安、宁阳、泗水、平邑、龙口,内蒙古乌海,山西(介休、太原、平遥、祁县),新疆塔城,安徽泾县,广东新会,广西田林,云南泸水,四川合江、河南项城等地均有分布。
      后汉有乔扈,云中太守;唐代有乔知之,冯翊人,左司郎中;元代有著名曲作家乔吉,太原人。当代有乔冠华、乔羽、乔荣章等。

    姓氏

  97. 广平贺氏
      出自姜姓,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春秋时,齐桓公(姜姓)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她的儿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两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崔杼家内发生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于是庆封把政事交给儿子庆舍处理,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死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吴王噶朱方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史称贺姓正宗。是为江苏贺氏。
      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字单姓贺氏。是为河南贺氏。
      贺氏有广平、会稽、河南、济南、陈留、青州、忻州、蔡州、密州等郡望。

    姓氏

  98. 颍川赖氏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文献通考》等资料所载,周武王有弟叔颖被封于赖国,至鲁昭公四年为楚灵王所灭,其后以国名为氏。史称赖氏正宗。是为河南赖氏。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中国史稿》、《炎黄源流史》等资料所载,炎帝后裔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个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时烈与厉通,又音赖、故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皆同。古时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后有一支东迁,于商代在河南厉乡县建赖国,依附于商朝。周武王伐商时,赖人南迁,后来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号,为赖子国(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春秋鲁昭公四年,楚灵王灭之,其族人迁至鄢地,其后裔以国名为氏,称赖氏。是为湖北或河南赖氏。
      赖氏有颍川、南康、河南、河内、松阳等郡望。

    姓氏

  99. 颍川龚氏
      龚姓发源地较多,有河北、辽宁间和山西、河南、福建等。
      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之臣共工氏(炎帝的后代)在黄帝时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为社神。其后有一支开始以单字“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其后裔又再加龙字改成“龚”氏,遂演变成龚姓。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共国(今河南省共城,一说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共,亦作恭,为商代诸侯国。因侵犯周而受文王姬昌的讨伐,被周文王姬昌所灭。共国灭亡后,其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共氏。后演变为龚姓。
      多支出自姬姓,西周姬和,被封于共(今河南省辉县),为伯爵,称为共伯和。共国在春秋时被灭后,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称共氏。后演变为龚姓,是为河南龚姓。晋献公(晋国为姬姓诸侯国)的儿子奚齐即位以后,给其兄申生(在被人诬陷后,以自杀表示对父王忠心的前太子)加谥号为“恭君”。因古代“恭”即“共”,申生的后代以谥号为姓氏,也称共氏。后演变为龚姓,是为山西龚姓。郑武公的小儿子叔段,其后代,或以“段”为氏,或以“共叔”为氏,也有以“共”为氏的,称共氏。后演变为龚姓,是为河南龚姓。周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为氏,称“翁”氏。至宋初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第五子分姓龚,其子孙也姓龚,是为福建龚姓。
      龚氏有武陵、六桂(泉州)等郡望。

    姓氏

  100. 燕门文氏
      出自于姬姓,周文王姬昌八代孙中有名祈者,受封采邑雁门。祈改以祖(姬昌)谥(文)为姓,这便是文姓的得姓始祖。
      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至春秋时期的卫献公时,有个将军叫孙文子,是个很有声望的人物,孙文子的子孙有以祖字为氏,称文氏。
      以谥号命名姓氏。战国时,齐有贵族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号称孟尝君,在魏任相国,死后谥号文子。后人亦有以“文”为氏者。
      等等,周文王、孙文子(孙林父)、许文叔(姜经初、甫父乙、许信公)、范文子(范燮、士燮、范叔)、田文子(田文、孟尝君)……庶孙以号文氏昌。

    姓氏

  101. 始平庞氏
      古庞乡今无从考,春秋以前庞姓于史书鲜见。战国时魏国有庞涓,赵国有庞火爰,西汉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庞真。东汉时,见诸史册之庞姓人达十六人,如庞参、庞俊父子为河南缑氏(今偃师)人,庞萌为山阳(治所在今山东金乡)人,庞雄为巴郡(治所在今重庆北)人,庞奋为辽东属国都尉,庞德公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这些史实表明,魏晋以前,庞姓人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重庆、辽宁等地。

    姓氏

  102. 上党樊氏
      出于姬姓,以国为氏,发祥于河南济源。
      始祖仲山甫,他是周文王的后代,是周宣王的贤臣。当时周王朝边境动乱不安,是仲山甫率领尹吉甫,方叔,召虎等卿士(王朝执行官)北伐狁(yun,即匈奴),南征荆蛮、淮夷、徐戎,国家得以安定,成就了周王朝的中兴大业。因仲山甫战功显赫,受封于樊(一说今湖北襄阳的樊城;一说是今河南济源西南)地。仲山甫受封后改名樊仲,又叫樊穆仲,其后代以国号为氏。樊氏后人尊仲山甫为樊姓的始祖。仲山甫与周武王姬发是四代内堂兄弟关系,故樊姓从产生开始就属于王族,望族。
      春秋战国时,樊姓氏族以此为源,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与当地氏族世代共处。著名人物有西汉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

    姓氏

  103. 汝南兰氏
      兰氏同于蓝氏和蘭氏,是简化汉字形成的姓氏。源于姬姓,以郑穆公姬兰为始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郑国传至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郑穆公姬子兰元年,公元前627年),郑桓公的孙子姬子兰即位。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地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即产下一子,遂将其取名为“蘭”。姬子蘭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子孙中有的以王父之名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文字简化改革之后,蓝氏简笔为兰氏,史称兰氏(蓝氏)正宗。

    姓氏

  104. 汝南殷氏
      源于子姓,出自帝喾嫡子殷偰(契古写作偰读偰xie)之后裔。
      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商朝君主盘庚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故称“殷”或“殷商”。殷商灭亡后,殷商遗民以国名为姓,称殷(依)氏。该支殷氏已有三千多年时间,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该支殷氏早期读音作yī,春秋末期亦改作yan,唐朝后亦皆混淆改姓氏读音作yin。宋朝时,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许多殷氏族人皆改姓氏为汤氏、商氏、戴氏、林氏等。
      又据《通志·氏族略》和《姓氏急就篇》记载,禹州(今河南颍川)古有殷水,原居者有以水名为姓,形成河南中部殷氏一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该支殷氏正确读音作yān。唐朝时,有“磤”字被简笔为“殷”,此后殷氏族人大多随之改用“磤”字读音,其姓氏读音亦随改作yīn。

    姓氏

  105. 吴兴施氏
      源于姬姓,为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鲁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个姬尾生,字施父,史称施父尾。在鲁桓公姬轨(姬允)执政时期(公元前711~前694年),姬尾生成为鲁国的大夫。据说,姬尾生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其父曹伯将不久于人世,后来果然应验。鲁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后传到其五世孙姬孝叔之时,干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少施氏、亦称施父氏,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施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施氏正宗。

    姓氏

  106. 济阳陶氏
      陶姓起源于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帝陶唐氏,陶唐第七子洪祺为陶氏之祖。
      先秦时以平原陶姓为著,自商周时期到汉代,陶氏之族,率不出豫州境,活跃于济阴、平阳一带,人才辈出,汉开封侯陶舍,辅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被高祖封为开封侯,官至左司马,其子陶青也袭爵拜相。至汉末,青公后裔举族南徙丹阳,从此陶氏宗族居于吴。陶舍裔孙陶敦之后,分为丹阳和浔阳两支,繁衍到后来,成为丹阳和浔阳两地的望族。观今之陶氏,多源自丹阳、浔阳之望。进入近代太平盛世,陶氏后裔繁衍广布全国大多数省市区的城市乡村,尤以长江下游各地区为盛,另有九个少数民族陶姓子孙。

    姓氏

  107. 平山洪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尚书》等的记载,共工是上古炎帝的后裔,在黄帝时期世袭为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史书中描述:“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美好描绘。古代共工氏部族的活动中心,在大河(黄河)中游地区,以及伊水、洛河流域。据古史记载,到了颛顼帝时期,共工起兵与颛顼争天下,后失败。传说共工在失败后,一怒之下一头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造成了天塌地裂,引发了大洪水时代,因此被逐出中原。
      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便在自己名字“共”的旁边加上“氵”偏旁,成“洪”字,留给后世子孙为氏,因此其后裔中有以之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洪氏族人多尊共工为洪氏的得姓始祖

    姓氏

  108. 南阳翟氏
      出自隗姓,以国名为氏。隗本来是周代中原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赤狄人的姓。春秋时,赤狄人活动于晋、卫、齐、鲁、宋等国之间,称为翟姓。公元前六世纪末,晋国大举进攻赤狄,灭掉翟国,翟人大多沦为晋国臣民,逐渐融合于晋人。翟人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称翟姓。据《国语注》所载,新安翟姓,春秋时赤翟(即赤狄)之后,以种名为狄姓,后改为翟(Dí 音狄)姓。
      又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上古时候,北方有翟族(后称翟国)。翟国是远古时黄帝的后裔建立的。传到古代春秋时,翟国灭于晋国,后来晋国又灭于韩、赵、魏三国,到战国时,这三国又先后灭于秦国。在这长期战乱中,翟国人都以原国名为姓,逃奔迁居各地。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了两种读音,居于北方者读(Dí音狄),迁居南方者读(Zhái音宅)。

    姓氏

  109. 武陵安氏
      安氏来源有二,华夏族原有姓氏和外来归化姓氏。
      华夏族原有姓氏。秦朝时有安期生,一名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师从河上公,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黄老哲学与方仙道文化的传人。
      归化为汉姓安的有多支,西亚安息国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为姓氏,称安帕提亚氏者、中西亚的昭武九国中以原国名“安国”为氏者……其留居中原的后裔均改汉姓安。更如山东德州有菲律宾苏禄国东王墓,长期留居中国守墓的的东王第八代孙安汝奇,温崇椋,以温、安二姓入德州籍。

    姓氏


相关链接:中国百家姓郡望表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19473
日期:2017/9/16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罗振玉《上虞罗氏枝分谱》解读
下一篇:贵州习水松溉罗氏分支系源流概述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