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罗振玉的根在江苏淮安

罗振玉的根在江苏淮安

作者:刘怀玉http://www.luos.org

  罗振玉(1866—1940)在我国近代学术史上,是一位很有贡献的人物。其曾祖父罗敦贤(1783—1854),嘉庆、道光年间,在盐运和河道衙门做幕僚,因而由浙江上虞流寓江淮间,遂侨居于淮安。罗振玉祖父罗鹤翔(1810—1852),道光二十二年(1842)冬署淮安府军捕通判,后历署知泰兴、赣榆、高淳、江宁诸县事,咸丰元年(1851)权高邮州知州。咸丰五年(1855),罗振玉祖母缪太夫人领其子罗树勋(1842—1905)等迁居河下罗家桥,开始正式定居淮安。
  咸丰十年(1860),捻军窜扰,罗家桥宅毁于兵燹。到了咸丰十一年(1861),“至郡城别购更楼东赵姓宅。”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见到的罗振玉故居。罗氏所居为南北小巷,今名罗家巷,巷南为旧南顺城街,对面即是南城墙,故罗氏有书室名曰面城精舍。拆城后顺城街今名南巽路,北即更楼东街。
  罗氏在淮安曾建有一所祠堂。更楼东街再北,拈花寺之后,范姓宅以东,原为一水泊,有小渠向东由高升桥下穿东长街通文渠,水之阳罗氏祠堂在焉。祠堂为罗振玉二兄罗振镛,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所建。祠堂大门朝南,进门面南享堂两边楼上下,面北为饮恨堂,饮恨堂两边为斋房、陈列所。面东为一字墙,小方亭为泊舟。面西为厨房、轿室。中凿有方池,西巷内为仓室。楼上下共16间。其地原属打箔巷坊,现其处水泊填平,建上民居,已无遗迹可寻。(罗振镛《罗氏祠堂录》)罗氏建家祠大约是作永远居住之计。当时外地官宦选择淮安定居者颇多,如山东巡抚张汝梅、常镇道大兴沈敦兰、河南开归陈许道丹徒刘成忠、四川夔州知府无锡谈寿龄、建德知县周至路岯、翰林院编修丹徒王鸿翔、淮安府学教授吴县蒋锡宝及其子蒋敬臣等等。本文来&自罗&氏家园
  罗宅周围是名人萃居之所,山西巡抚丁宝铨(1866—1919)即住在更楼东街,在罗氏故居稍北。罗振玉范氏夫人卒,即续娶丁氏的堂妹。由此向西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杨士骧(1860—1909)的故宅;再北为小鱼市东街,西端为广西按察使秦焕(1817—1891)的宅院。秦宅东有并排三个门的大宅为何氏故居,罗振玉的姑母嫁何其厚(1838—1882),姐嫁何福谦(1864—1953)。福谦为何其厚的侄儿,二人皆是举人。何福谦又与罗振玉为儿女亲家,何的女儿嫁罗振玉的长子罗福成,生罗长孙罗继祖。何福谦与秦焕儿子秦保愚又是儿女亲家。罗振玉《何宜人家传》称:“何氏为江淮甲族,门阀鼎盛。”罗振玉家与淮安亲戚关系密切,已融入了淮安的上流社会。本文belongto罗氏家&园
  据说光绪元年(1875),罗树勋与几个朋友合开了一家恒益当铺,至光绪七年(1881)经营失败,关门大吉了。(罗福林:《罗振玉其人》)
  清同治五年(1866)阴历6月28日,罗振玉生于江苏淮安山阳县城内罗宅之中。有同母兄弟五人(鋆、镛、钰、常、銮)而居其三,淮安人皆称之为罗三先生。长兄罗振鋆字佩南,与罗振玉有同好,惜于24岁时殇。二兄罗振镛18岁时,过继给二伯祖罗鹤龄为孙,罗裕仁为子。四弟振常字子经,曾从振玉搞甲骨文,后在上海开蟫隐庐书店。五弟銮幼殇。另有三个异母弟弟(铎、钧、钺)。罗振玉在淮安束发受书,从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15岁开始学作诗词,16岁中秀才。20岁起即开始著书立说,同时在人家教私塾。31岁以后始走出淮安。他生命的五分之二时间是在淮安度过的。因此,罗振玉的五子罗福颐曾说:“从实际来说,我的籍贯应是淮安。”(罗福颐:《罗氏家族与淮安的关系》)
  罗振玉在国学上有所成就,与淮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培育有关。
  其一,是他的老师李导源的启蒙
  李导源,字岷江,道光甲午十四年府学诸生。原籍盐城,久居车桥,入籍山阳。早就在罗家教罗振玉父辈读书,后遂教其兄弟,罗振玉5岁起即从之学。
  清光绪九年(1883),罗振玉18岁时,淮安青莲冈农民挖掘古墓,得到一批出土器物。其中有古镜、古剑、古琴、古钱。
  其师李导源曾作五律四首:

《古镜》
美人兴替感,镜自古今圆。
珠粉更番拭,琼台几易悬。
龙盘斑五色,鸟篆认千年。
却献同明洁,箴言吕氏贤。

《古剑》
一铗琴书伴,摩挲阅几朝。
沙沉虹气伏,匣出电光摇。
斩马锋犹利,剸蛟锷未销。
龙泉谁可得,紫焰不冲霄。

《古琴》
妙解无弦趣,情怡太古琴。
忆谁来凤舞,曾此作龙吟。
桐干留焦尾,梅花惬素心。
成连如可作,山水论知音。

《古钱》
河山仍故迹,往代几新钱。
篆籀分刀器,斑斓认货泉。
宝曾龟贝重,流岂鹿皮传。
邓氏铜安在,纷纷子母权。


  诗见《山阳诗征续编》卷24。李先生对古代文物的喜爱癖好,肯定给予罗振玉最初的推动。罗振玉辗转购得古镜一,遂为平生搜集文物之始。除了李先生的启蒙、授经以外,还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清同治十一年(1872),罗振玉7岁,在其师引导下,即质疑传统经解,提出新的见解。李师特告其父说:“此子异日必以学术名当世。若得永年,异日成就必远大。”于是受到家人的重视。李先生很有预见。
  其二,外祖父范以煦的榜样作用
  罗振玉母亲姓范,外祖父范以煦先生(1817—1860)字咏春,道光十三年优贡生,咸丰九年副榜举人。《续纂山阳县志》卷10有其传云:“素笃友谊,嗜文字若性命,与订交必索著作,付欹劂以传其人。尤熟于梓乡文献,撰述甚伙,版行者《淮流一勺》《淮壖小记》《楚州石柱考》,皆博洽裨掌故。”在这一点上,罗振玉自己在所作《咏淮纪略序》也曾说:“淮郡当南北之冲,自汉而后代有闻人,幼读先外王父所著《淮壖小记》《淮流一勺》诸书,慨然思古。窃以志乘残缺,欲续为补缀,乃成《淮阴金石录》一卷。”罗的长孙罗继祖也说,“乡人(指罗振玉)幼年即喜事考据,未必不导源于此。”(《永丰乡人逸事》)
  再早的源头是丁晏。《续纂山阳县志》10卷:范以煦,字咏春,幼颖敏,异常儿,读书过目成诵。常从外舅祖丁晏问学,博闻强识,邃于经术。清光绪十九年(1893)秋,罗振玉从丁晏假观所藏元移相哥大王印。罗振玉《淮阴金石仅存录序》云:“玉夙有斯癖,旅淮有年,搜寻良苦,乃由童年以迄逾冠,巾笥所储,肇唐暨元,才十数种……”《淮阴金石仅存录补遗》中即有“移相哥大王印”条:“移相哥大王印,印二面刻,阳面方二寸七分,阴面方五寸三分,职面篆书,阴面‘之宝’二字篆书,余蒙古书。藏山阳丁氏。‘移相哥大王印’,在阳面六字,二行,行三字;‘囗囗囗之宝,在阴面,反文。同治二年(1863)夏五月,新城掘得铜方印,……厚才分许。”移相哥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亲侄,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战争中,他在军事上支持了忽必烈,统帅十万大军,充当军队前锋。因此,忽必烈赐予移相哥以金印。他的封国并不在这儿,不知他的印因何在此被发现,或许曾在淮河南岸镇守过,只是史无记载罢了。罗振玉以后刻印淮人著作,以丁晏的为最多。
  其三,淮安的学术氛围的影响
  罗振玉从出生到成人时期,淮安的士大夫、乡绅、寓公的学术氛围很浓厚,一直在影响罗振玉的成长。这里先介绍几门旧家和寓公。
  王锡祺(1855—1913)家。王锡祺字寿萱,别号瘦髯。王氏原籍山西,明代迁淮,入籍清河,世居山阳城内南门大街。家开肇庆当典,经济上十分富裕。他天性开敏,工古文诗词,散人漫士,经常出入他的家门。铁岭黄海长、周至路岯、甘泉毛昌本、吴县蒋黼及罗振玉等,都是他的座上客。他们谈诗说剑无虚日,“垂帘合坐,图籍纵横,丹黄不去手,见者比之玉山草堂”。当时国家多难,受时代所感,思想比较激进开放。1880年秋,他二十六岁,曾去日本考察过一次,从而对世界有了新的了解,对国家的命运前途有了危机感。是属于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激进的知识分子。生平喜好舆地游览之书,从光绪三年(1877)起,进行专门地理学研究。出于唤醒国人,“生敌忾之心”,“注意边疆形势,于国防殊为有益”的目的,在同乡好友的帮助下,编成《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再补编,收书1348种,约千万字,资料最为丰富。
  罗家与王氏有亲戚关系,罗振玉长嫂即罗振鋆的夫人,即王锡祺兄王锡龄之女。罗振玉的《淮阴金石仅存录》,即王锡祺为之刊印的,收入他的《小方壶斋丛书》中。
  邱于蕃(1858—1905)家。邱氏本淮安大族。其先明初由宁波迁淮,隶淮安卫籍。历代名人辈出,户部侍郎邱度、汉阳知府邱俊孙,《笔生花》作者邱心如皆其家族名人。而且世代绵长,经久不衰。入乡贤祠、入府县志的,可以开出一长串的名单来。邱于蕃本名崧生,又名宪,字于蕃,号啬庵,光绪七年进山阳县学为秀才。于蕃嗣祖父名煜,罗振玉曾为之作传。于蕃卒后,罗振玉又为撰《直隶候补直隶州知州邱君墓志铭》。墓志中说:“时君方壮盛,先世有遗产,足自赡。莳花种竹,于所居左右列图史,日与朋俦以词章、金石、书画相娱乐。城北有路氏园林,春秋佳日,更招携为文酒之会,谈艺每至宵分,或竟达曙。”
  据甘孺《永丰乡人年谱》,光绪十四年(1888)罗振玉23岁,即与邱于蕃崧生订交。于蕃时年方壮,日与朋俦研讨词章金石书画为娱乐,或招携为文酒之会。后邱曾去上海,在罗振玉东文学社主过事。
  路岯(1839—1902)家。路氏本峡西周至人,其祖父路德(1785—1851),字闰生,号鹭洲,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散馆后,改任户部湖广司主事。公事之暇,读书作字,京师求文字者,殆无虚日。一时桃李满门,及门弟子登科甲、任要职者,数以千百计。路岯父亲路慎庄,字子端,号小渊。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御史、给事中、淮扬道。卒赠光禄寺卿衔。好古学,收藏图书为当地藏书家之首。路岯兄路崇,字礼门,同治四年任淮安府同知,管理山清里河,驻清江浦。路岯,字山夫,官知县,罢官后在淮安城北筑园定居。中有苇西书屋、温经室、欧舫诸处,颇具水竹台榭之胜。工八分书,嗜金石碑版,藏弆甚富。
  清光绪九年(1883),罗振玉18岁。冬,始识周至路山夫,山夫年长以倍,折节订忘年交。他们相与纵谈金石考订之学,相得甚欢。路氏藏有“五字损本”兰亭定武本拓本。曾经阮元鉴定,路岯题签,有罗振玉嫡孙罗继祖题记。
  蒋黼(1866—1911)家族。蒋黼字觐扆,号伯斧。蒋氏祖籍苏州吴县,其祖蒋锡宝,进士,道光二十九年起,任淮安府学教授十余年,赞其地民风淳朴,嘱遗后人移居淮安。蒋黼父蒋清翊,字敬臣,诸生,官浙江武义县令。学识淹雅,初唐四杰集皆有注。好研求金石之学,藏古泉刀极富,多极品。乐淮之风土,买地构 “抱布新筑”五楹,遂定居于淮东门有司水巷口。收藏古钱万贯,古籍万卷。收藏元魏张始孙造像及双唐碑。新建怡园一座,竹构亭曰“十稔”,常集诸友在此挥毫赋诗。花卉百科,酷爱秋菊,种植多至五千余株。
  蒋黼在近代学术史上有所成就:与罗振玉创农学会、东文学社于上海,编刊中国最早的农学刊物《农学报》,培养了王国维这样兼通中西的学者;曾任清学部候补郎中。1909年从伯希和处获见敦煌藏经洞写本,辑有《沙洲文录》《敦煌石室遗书》等,为中国敦煌学研究的先驱人物。
  罗振玉原无钱币之嗜。蒋黼家藏泉颇富,圜泉尤多精品。罗振玉得纵观所,遂亦搜集古钱。
  谈寿龄(—1893)家族。谈寿龄字晋三、静山,常州人,宛平籍,咸丰间贡生。道咸间在淮安为下僚,以娴简牍入吴棠幕,随吴入川,保湖北道员。性恬退,喜近风雅士。定居于淮安城隍庙巷。从官场下来的谈寿龄亲身体会过政体的腐朽、官场的黑暗,于是,他嘱咐谈氏子孙“不入仕途”。于光绪十七年(1891)创办谈氏东文学馆,以培养留学日本预备生为教学目标。专程赴沪延聘日籍教员两名,来淮教授日文和新学。学员除谈氏子弟,兼收外姓青年,后来均留学日本,有所成就。银行界名人谈荔孙、周作民,还有陈福颐、路孝忱、林有任等即从该校毕业的。
  罗振玉也曾在其中任教,他从而开始接触日本人,并面向世界寻求发展。后来谈氏学馆停办,时值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罗振玉以为西人学术可为中学之助。拟在淮安开西学书院,教算学、舆地、时务、外国语文四科。聘刘渭宿授算学、外文,乡人授舆地、时务。后因无从筹费而止,仅设算学义塾。谈氏东文学馆开了风气,是罗振玉走出淮安的起因之一。
  罗振玉常与上述人等讨论学问,或以诗赋相交游。混迹于前清遗老、遗少队伍之中。光绪十四年(1888),仿京师顾炎武祠例,在新城文昌宫仓颉祠边增设阎若璩祠,每年逢十月十 四日阎之生日,均到祠中祭奠阎先生。
  光绪二十七年(1898),因为新城阎祠过于偏僻,徐嘉、路山夫、段朝端等,公请改于城内奎文书院祭祀。参加者有清末翰林顾云臣、王鸿翔,小方壶斋主人王锡祺、四川夔州府知府谈寿龄之侄谈觐孙、研究顾炎武的学者徐嘉、金石收藏家蒋黼、以及邱于蕃、顾震福、路岯及其子路孝忱等。每次祭奠活动后,都要书写一长卷,将活动时间、参加人员和活动经过记录在上面。由罗振玉署端,钤有“眷西堂”小印。原卷今不可见,但有文字记载。这活动一直延续到光绪二十九年,罗振玉及其妻弟范兆昌、兆军等常在其中。此外,他们还经常在欧阳修、苏轼生日时作诗酒之会,活动地点则在路岯的欧舫。
  他们在一起拓碑,治经史考订及金石文字之学。罗振玉家无藏碑帖,南门大街鱼市口有一碑帖古董店,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以一碑二十钱,从山东碑贾刘金科赁碑读之。以四十钱一帖从古董商处租回,与其兄罗佩南共读,有所得辄作为札记,遂成《金石萃编校字记》。
  从外地商人处获得古碑之事,在淮安早已有之,考据学者吴玉搢就是显明的例子。吴进《续山阳耆旧诗》云:吴玉搢“曾订《金石存》辑成十五卷,续辑二卷,甚费苦求,既不能如顾宁人(即顾炎武)、朱竹垞(即朱彝尊)足迹远到,而见闻又苦未广,惟恃陕西人贩字帖者,每岁过淮,必延款二饭,托其四访古帖,有初出土碑板,无论断缺,即略存数字,亦减炊典衣,凑价如数买之”。“以是日久,多所累积。再以访求故家远客,或响拓,皆借抄焉。”吴玉搢亦称自己“性喜涉猎,苦善忘,往往有所见闻,辄举笔纂录,至金石文字尤所酷嗜,弱冠后,孜孜搜集,虽力有不逮,然目之所遇亦无遗弃。”(《金石存自序》)
  罗振玉将校碑所得为《读碑小笺》《存拙斋札疏》。后德清俞樾采《札疏》语入所著《茶香室笔记》中。俞当世经师,海内遂亦疑乡人为老宿,而不知其时尚未过20岁。
  罗振玉在淮安各古迹处捶拓抄录古碑,证以地方志和其他典籍,成《淮阴金石仅存录》两卷。又从淮安古城墙上搜集有铭文的古砖。当时淮安有一股收藏山阳城砖热。山阳城建于晋,修于南宋,故多宋砖。初无称道之者,道光三年六月,县学重建明伦堂,得“建康都统司”砖,盛子履广文爱其楷法精好,拓以贻人。汪春园先生椿定为南宋初物,丁晏作歌纪之。道光廿二年,丁晏重修淮安城,所得渐多,作《南宋古砖记》。于是,好古者争相购取。咸丰中,吴县蒋锡宝、溧水朱沅分别为淮安府学教授和训导,蒋子敬臣与朱子绍颐同有斯癖。他们剜墙剔壁,不遗余力,所得多丁氏所未见者。寓公黄靖客淮久,嗜之尤笃,搜罗亦伙。岘亭善画,每以画为饵,别人所藏佳品,率为岘亭赚去。自颜所居曰“百二宋砖室”。罗振玉《淮阴金石仅存录》中收录颇多。又单独著《楚州城砖录》,记载尤详。本文来&自罗&氏家园
  研究学问必须要有大量书籍,而他家并无藏书。淮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厚,藏书之家颇多。他常向他的姐夫何福谦家,和书香后裔邱于蕃等人家借书读。当时淮安的官宦寓客很多,他常从刘鹗、路岯、蒋黼等家借阅,日必挟册出入诸家。这些人都是当地的上层文化人士,后来许多都成为民国名人。
  家无藏碑,便从这些朋友家借或转让。光绪十一年(1885),年成不好,斗米千余钱,路山夫出所藏旧拓《八关斋会报德记》易米,罗振玉以米五石易之。自记云:“夜起展现,鸡鸣与风雨声都不复闻,而老友亦得三月饱食,忻快何如。”于蒋伯斧、邱于蕃家亦当如此。光绪十六年(1890),有李氏者藏五代杨吴李涛妻志石,文字漫灭而题署年月俱存。乃移石至邱于蕃家,与吴县蒋伯斧黼亲施毡墨拓之。
  罗振玉在淮安文人堆里生长了30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养成了研究国学的兴趣和能力。但他没有沉迷于此,仍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罗振玉想为国家做点切实有用之事,便试图四处突围,冲出旧学的藩篱。
  他的第一方向是农学。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谋所以强国之途径。罗振玉见到国瘠民贫,应以农为邦本,研读《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古代农书。后又研读西洋农书译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春,罗振玉31岁,即与淮安的朋友蒋伯斧、邱于蕃协商,开始走出淮安,踏进更广阔的社会。到上海创学农社,购欧美日本农书,移译成中文以资考究。至沪后,先设农报馆,聘译人译书及杂志,由蒋黼任总庶务,自己任文字编辑。一八九八年创立“东文学社”,聘请日人藤田丰八等教授日文,由邱于蕃任校务。学农社先后十年间翻译农业书刊百余种,对介绍西方的农业技术有一定的作用。
  由于“学农社”和“农报馆”的成就,罗振玉颇受到清朝当局的注意。农工商大臣的端方请他进京供职,因感到离家远而未去。后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武汉设农务局、办农校,电邀罗振玉往主持农务局兼农校监督,1900年秋赴武昌就任。罗振玉到任后对农校大加整顿,校风大改。
  第二个方向是教育。次年罗振玉主持武昌江楚编译局,同王国维共印《教育》杂志。后于暑期辞职回沪,受两江、湖广总督张之洞、刘坤一的委托,往日本考察教育。1902年受聘任上海南洋公校虹口分校监督。1903年被两广总督岑春煊聘为教育顾问,次年辞职。1904年受两江总督端方聘,在苏州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任学校监督。荐日人藤田剑峰为总教习,淮安徐嘉为监院。后经端方等人的推荐,去北京充任学部参事厅行走,旋升为参事。1907年秋,被派往河南、山西、山东、安徽等省视察学务。1910年,京师大学堂设农科,罗振玉为农科监督。农科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罗振玉应该是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
  最后回归原点,潜心国学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罗振玉不愿做贰臣,与民国政府不合作,仍要效忠于清王朝,他成了前朝遗老。他也不接受日本人的任命,只接受溥仪的封官。因为合作并不愉快, 便与王国维携家移住日本东京,辗转旅大,潜心著述。他的治学方向已由农业、教育而回归于经史及金石之学,即所称的“国学”。
  罗振玉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成为一代国学大师,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当他步入学海之时,正是埋藏在地下的文物资料不断被发现的时候。这一时期被称为“新发现的时代”。
  这些发现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殷墟甲骨文;
  二是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出土简牍;
  三是敦煌千佛洞六朝及唐人写本;
  四是清内阁大库之书籍和档案;
  五是中国境内之古外族遗文。
  这些新材料刚被发现时,世人皆不知其价值,或搜集一二供自己秘玩。这些学术资料许多都是前人未曾见过的,只要认真研究某一部分,即可成为大家。前代许多著名学者均未逢其时,而罗振玉碰上了,他怀揣在淮安练就的屠龙之技,走出淮安即遇上这一好时候。这是他的幸运。他敏锐地认识到这些材料的价值,并不殚其力地加以保存整理、印刷流通、考释研究,成了许多学科的开山之祖。
  淮安的历史文化渊源,个人的不懈的努力,时代的幸运,成就了一代国学大师罗振玉。

相关链接:罗振玉家族记略
相关链接:上虞罗氏枝分谱序
附:罗振玉淮安旧居(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淮安区更楼东街北侧,有一条短小狭窄的巷子叫罗家巷,坐落着中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国学大师罗振玉的故居。虽然罗振玉自称上虞人,实际上早在嘉庆年间,他的曾祖父罗敦贤就带着家人离开浙江上虞,迁居淮安。他的祖母、母亲、妻子都是淮安女子。他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读书求学,在这里娶妻生子,在这里度过了前半生。1896年,已是而立之年的罗振玉操着一口纯正的老淮安话,肩负着全家脱贫致富的期望,走出淮安罗家巷,去上海打拼,到北京做官,赴日本考察,……,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一代国学宗师。
  罗振玉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宗教学家、教育家、农学家,是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其为我国近代著名的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之首。
  清同治五年(1866)丙寅,罗振玉出生于淮安府城南门内更楼东罗家巷罗氏宅院之中,在淮安度过了近三十年的光阴后离淮发展。罗振玉一生在中国的科学、历史、文化等领域研究成果显著,贡献巨大。尤其在甲骨文与敦煌学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其还曾从市井自费回购被卖掉的清宫七千袋内阁档案,又为保存即将焚毁的内阁大库档案和明朝文渊阁藏书作出了巨大贡献。罗振玉致力于国学研究,一生著作近二百部,校对、刊印、编辑各类书籍近七百种。郭沫若曾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序言》中写道:“在中国文化史上实际做了一番整理功夫的要算以清代遗臣自任的罗振玉……欲清算中国古代社会,我们不能不以罗、王(国维)二家之业绩为出发点了。”这是郭沫若对罗振玉的客观评价,是对其一生致力于国学领域研究的精确定位,更是是对罗振玉为民族作出巨大成就和贡献的准确概括。
  罗振玉故居概况
  罗振玉故居位于今淮安城南门大街更楼东街罗家巷内,宅邸南临淮安城南城墙,东临巽关,是一所居于淮安旧城东南的一所私人宅院。据罗氏家谱记载,淮安南门罗氏家族自南宋时起,由浙江慈溪迁居上虞北乡,世代均有经商、做官,但是均无建树。至罗振玉曾祖罗敦贤之时,家中祖产已无法维持,便离开浙江,前往淮扬一带寻求生计。曾在盐运司中供职,又在河道总督署中任师爷。晚年开始经商,逐渐产业巨大。其子罗鹤翔为罗振玉祖父,以江苏候补布政使司理问,历任泰兴、赣榆、高淳、江宁等县知县,后升格为高邮州知州,但四十三岁之时便离世而去。罗振玉父亲罗树勋,字尧钦,承接父业,定居淮安城内,除拥有大量田地之外,还经营一家典当行,名曰“恒益典”。但是由于罗树勋不善经营,没有几年时间,家中负债累累,不得已之下离家南下。因其捐过候补县丞,此时便得署任江宁县丞之职,后又署海州通判、徐州府经历、清河县丞等职。罗树勋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十四岁之时去世。同治五年(1866),六月二十八日,罗振玉便出生于罗氏宅中。在罗振玉出生之时由其祖母主政,“令一老仆司阍,凡事禀承,一门雍穆,不肃而严”,罗振玉曾用“日处春风化雨中”来形容其幼年生活。典当行亏累后,家境一直处于艰难之中,直至罗振玉三十岁之时离家去上海发展,才逐步将家中的债务偿还。罗振玉为了报答祖母的辛劳,曾打算将其宅改建为祠堂,但是未能实现。在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所著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将罗振玉在淮安的家族描写成世代书商,但实际上,罗氏家族在当时的地主官宦云集的淮安城中,大致应该相当于城市中、小资产阶级。也因为此,罗振玉从小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belongto罗氏家&园
  罗振玉故居原有建筑数进,房屋数十间,均为青砖、小瓦建造,中路堂屋南北朝向,东西均有厢房并设,由多组宅院和多路建筑共同组成。建筑历经数十年来的风雨沧桑,宅院中的众多房屋已经被拆毁或被改建,今存罗家巷中的罗氏宅院零散、破落,其中四进十二间抬梁结构硬山式建筑,基本保持原貌。房屋仍为住宅,供罗氏后人以及部分外姓居住。罗振玉故居于2006年6月年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淮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振玉生平及成就
  罗振玉(1866-1940),初名宝钰,后改名振玉,字式如,又字叔蕴、叔言,号雪堂,亦号永丰乡人,晚号贞松老人、松翁。清同治五年(1866)生于江苏淮安。十五岁应童子试,中举秀才,光绪十六年(1890)在乡间为塾师,并著书。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上海与人合作创办农学会,同时创办《农学报》。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东文学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与王国维等避居日本,共同研究古文字学。1919年,由日本回国,住天津。1924年,应清废帝溥仪之召,入值南书房,与王国维一同检点宫中器物;11月,溥仪被驱逐出宫,为清室善后委员一。1928年,迁居旅顺。1940年5月14日,病逝于旅顺。终年74岁。著有《殷墟书契菁华》、《三代吉金文存》、《海外贞珉录》、《唐三家碑录》、《秦金石刻辞》、《金泥石屑》、《隋唐以来古官印集存》、《殷文存》、《毛郑诗校议》等书。
  罗振玉在学术上的成就主要有
  一、对金石的收藏和整理,整理了众多金石资料,归纳成册,为后世研究金石奠定了基础,其中涉及钟鼎、印章、铜镜、砖瓦、石刻,是我国近代古器物学的开拓者。
  二、保存整理、编辑敦煌石室经卷遗书,成为敦煌学研究始创之人。
  三、其西北汉晋简牍研究,成为简牍学的奠基者。
  四、收集、研究甲骨文,对我国甲骨文研究作出卓越贡献,其为我国著名的“甲骨四堂”之首。
  五、不惜重金,两度保存被朝廷下旨焚毁、被民国教育部卖掉做还魂纸的内阁大库史料和明文渊阁藏书,约八千袋。
  六、兴办农学会,创建农科大学堂,创办《农学报》,编著农学书籍,对我国近代农学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经过罗振玉整理成卷的档案,完整地存放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6801
日期:2017/8/21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世罗联谊大会隆重召开
下一篇:重庆潼南龙形镇丁坝村罗氏尚美公后裔迁居录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