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马冻大安罗氏概述

江西吉安万福镇马冻大安罗氏概述

马冻大安井源罗氏
  井源村,现名井头村,隶属于吉安县万福镇,是井头村委会所在地,地处万福镇东面,同江河南面,大安冲正中心。东面与朝阳山隔田相望,南面与桐园村相连,西面与村头相接,北面与枧下相融,与龙山相望。可谓群星灿烂,耀相辉映,和谐共荣。
  井头村,地势平坦,巷道整齐,大安大道、文昌路贯穿东西南北,庆远祠堂雄伟壮观。人居面积由过去的人平10多平方米到现在的人平50多平方米,上百栋钢筋水泥洋楼宽敞明亮,造型别致,坐落有方,犹如走进一个现代气息的乡村小镇,村民的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欣欣向荣。
  井头村“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村中古井清沏甘甜,泉水源源不断,供养着全村上千村民的生产、生活。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龙脉之水,生命之水。门口的大水塘,像镶嵌在村前的一面大明镜,肥鱼逐浪,群鸭戏水,像一幅美丽的画屏。参天古樟傲立在村的西面,枝繁叶茂,挺拔苍翠,佑护着全村族民人丁兴旺、代代安康。山青水秀、地肥人美是井头村的真实写照,坐落在青山苍松环抱中的老虎坑水库碧波荡漾,鹳鹤沐浴,水凫交颈,好一幅山水画景。江口水库干渠、支渠环绕田间、地头,灌溉着全村几百亩良田,旱涝保收,粮食产量由解放前亩产300-400斤提高到现在亩产2000 斤,纵横交错的机耕道、人行道,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着极大的方便。二千余亩山林汇成绿的海洋,一望无际,山上鸟语花香,山下菜绿稻黄。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井头村个个勤劳、智慧,几百村民在外辛勤务工,为家乡聚集上千万元的财富,更有千万富豪、百万富豪多人。村中小汽车、摩托车数以百计,有线电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网络、电话更是联络亲情的桥梁,信息跨海越洋,情系八方。科技兴国,科技兴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我村现有博士生、硕士研究生2名,大学本科生41名,大学专科生38名,中专生28 名,高中生65名,一大批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族民成绩斐然,有的是政府部门领导,有的是单位骨干,有的创办自己的企业,成为新时代企业家,他们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献计献策,共谋发展。家乡修建宗祠,修谱、修筑公路又慷慨解囊。这些善义之举记载谱册,流芳百世。忆往昔,以石冰为首的12 个革命先烈,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英雄壮举为族民楷模。
  看今朝,井头村人丁兴旺,生活富裕,各项事业频传捷报。村民敬老爱幼、睦邻善友的良好风尚蔚然兴起,共建社会和谐,齐奔小康大道。展未来,井头村人才济济,千余儿女奋发图强,我们更相信井头村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井源村族谱序
  族谱,又称家谱、家乘、宗谱,是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的史籍,是姓氏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史、邑志的延伸和补充。有了族谱,姓氏列祖列宗昭穆,其源清清,长流不浑,辈辈恪守祖训,代代修持善心。一册大安罗氏宗谱,上自始祖崱公、基祖文昌公,下迄当代裔孙,正先六世(文昌公)三十五代人脉、世系支派,荦荦其中,欲寻祖宗,据谱认同。修谱工作,敬祖崇宗,收族团结,启迪后人,传承文明,体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意义。
  公元一九四七年,我井源卅四裔孙庆光公主修第十修《马冻大安罗氏族谱》以来,时隔六十三之久。半个多世纪,大安冲的人口、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进步,非昔日可比。2009年4月,枧下柱材、旭东、文光、宣发等宗亲关于重修马冻大安罗氏宗谱的倡议,得到了全体族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重修马冻大安罗氏宗谱,颂古赞今,光前裕后,为我大安族民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举善于民,百年流芳。
  据先谱记载,我井源村源自大安基祖文昌公曾孙官任鸿胪序班的宗国公(崱系九世),宗国公之次子彦光公是中屋基祖,彦光公次子贤卿公是中屋派祖,贤卿公之孙仲傑公之四子士立公(崱系十四世)为井头(原名井源)开基祖。大约在公元1300年择大安腹地古井旁开基拓业,取名井源村(即现井头村)迄今有710年历史。据十修谱记载,井源村人口繁衍,瓞瓜绵绵,至今已1120 人丁,四个支派,一是基祖士立公位下崱系廿一世孙九公、十公为庆远堂支派;二是仲傑公三子崱系十四世孙屋场基祖士源公的后裔定居的复古堂支派;三有辅之公之孙世忠公位下崱系十六世孙文亨公后裔由大屋迁居屋场后再定居井源的永思堂支派;四有辅之公位下应文(崱系十六世)由藁圹徙屋场再定居井源的仁德堂支派。来自四个公位下的井源村,四个堂族民,发扬余风,传承祖训,恭友孝悌,和谐共荣,历练700多年风雨和变故,眷恋故土,荣辱与共,不离不弃,奋发图强,井源村发展壮大,成为当今大安冲罗氏望族。
  同江平川,万亩绿畴,大安冲座落其中,而我井头村处在大安冲中心,成为“村中之村”,东有朝阳山,南有桐园村,西有村头村,北有枧下、龙山村,一条水泥大道由东向西连接吉新公路,直达万福镇,通向外部世界。村中族民新房林立,小院琼楼,宽敞舒适,四世同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登楼远眺,远山逶迤葱笼,近土稻花飘香,村中古井清泉映月,水塘波光粼粼,鸭嬉水,鱼逐浪,春来桃李芬芳,秋去庭院醉香。村民安居乐业,美哉田园修了第一届《马冻大安罗氏族谱》,为后来历届重修大安罗氏族谱开了先河,夯实了基础。
  据史书记载,开基祖士立公任王萝州学録“勖绩犹存,为时人所称道。……”有为新中国的创建,为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石冰公和他的一家五口,满门忠烈,为后人所景仰。还有许多优秀族民,在祖国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为族争光,他们的芳名和事迹在新谱中将一一展现,永载谱册。
  本届修谱,经历两年时间,在全体宗亲的鼎力支持下,在大安谱局的悉心指导下,有赖编撰小组成员学淦、女根、发芝三位宗亲夙兴夜寐,呕心废食,通力合作,几易其稿,井源新谱终以告成。现将族谱敬献给列祖列宗灵鉴,错漏之处,求请宽宥。愿我井头后昆读谱有感,发扬光大。上之所述,有感而发,自勉而已,岂敢言序。

卅五世孙 伙苟字德华敬撰00000000


马冻大安龙江罗氏
  族谱乃记载家族的发源、迁徙、繁衍生息、文化经济发展的时空范畴的一种特殊文体。其旨在理清家族的渊源关系,以正长幼尊卑的人伦之本。使族人尊祖敬宗,继承和发扬祖先勤劳淳朴的美德,把家族推衍而成为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祖国,达到“团结进取、爱国敬祖、和睦乡邻、严教子孙、奋发向上”的共识和行动。
  龙山村,古名龙江,源自大安基祖文昌公(崱系六世),崱系十世彦修公约公元1150年选同江南岸这块风景秀美的福地开基立业。是大安开基最早的村庄之一。彦修公的后裔先后迁徙到路口、印冈、满圹、安乡秦家垱土门楼、兴国等地繁衍生息,有的成为当地望族。崱系十三世孙季开公,仍居中屋,是中屋派祖贤卿公的后代,属龙山派祖。其后代迁徙龙山定居,现有族民均系季开公的后代,有族民200多人。
  我龙山村隶属吉安县万福大安枧下村委会,东面临近枧下,南面与井头、村头隔田相望,西面与东头相临,北面与同江河相近。一条水泥路从大安大道村头村分路向北直通村前,这条马路命名为彦光路,以纪念中屋开基祖彦光公。村南一口大鱼塘,水源丰富,碧波荡漾,是村中的风水塘。村后、村中古树参天,林木茂盛是村的保护林,历代祖先辛勤开垦、经营的大片良田和旱地养育着龙山的子子孙孙。村后的同江河活像一条银色的长龙从西向东昂头摆尾正在起飞,象征着龙山村明天更美好。
  龙山村建村历史久远,至今已860 年矣。十三世孙廷瑜公元朝时曾任袁州学府学训导,二十六世孙柏令字異木,清钦授翰林院正教。解放后,我村大学生、中专生层出不穷。如春秀、志新、科发、保珠、崎宇、有根、木秀、文斌、武斌、李明、冬秀、志文、崎虹、小明、金华、永冬、军彪、军勇、金华、爱忠等等族人。有的族民在单位担任了要职,为祖国的各行各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了积极努力。有的族人外出城市购房定居,发展自己的家业。
  大安龙山村,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创业致富、邻里和谐、生活安康。新村建设日新月异,小院琼楼鳞次栉比,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今日之龙山,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
  本届重修族谱得到了族民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大安谱局的悉心指导,同时要感谢井头村学淦、女根二位宗亲的全力协助,他们为抄写老谱、续修新谱,为龙山村族谱的编修付出了辛勤劳动。
  新谱的玉成是龙山村族民的一大喜事、好事,是敬宗收族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事。现将族谱敬献给我列祖灵鉴。望我村子孙后代继承先祖的美德。发扬光大,锐意改革,奋发进取,再创辉煌。因本人才疏学浅,冒昧地写上以上序言。望列祖列宗佑我后人兴旺发达,同时,敬请我罗氏宗亲不吝赐教。我由衷感谢。谨序。

三十四世孙 光明敬撰00000000


马冻大安里公山罗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谱以叙世代之源流,今日族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团结族民,发扬族风,保家爱国,力推吾族和祖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吉安县万福大安冲南面有一座大山,附近百姓称之为大安山。文昌公裔孙井源廷诗,发现此山一碧千里、草长莺飞,树木繁茂,土肥地沃。东南端山明水秀、古樟争荣,小河碧水长流自西向东汇入赣江。廷诗感叹:此地依山傍水,令人神清气爽,系安居乐业之居地,也系人杰地灵,繁衍子孙之福地,对子孙美好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于是清康熙辛卯年(公元1711 年),廷诗公由井源庆远堂(十公) 迁徙于这片福地———里公山。故廷诗为里公山创业发展史开基祖。
  吾祖廷诗为崱公二十六世裔孙,名武功,字以言。以言公后裔繁衍昌盛、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勤耕好学、精忠爱国、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兴家、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吾族吾祖这种追求至善至美的族风祖训世代相传,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影响深远。里公山,现隶属吉安县北源乡树院村委会,堂名:怀远堂;祠堂名:以言公祠,系大安罗氏老祠堂最好最大祠堂。距离吉新公路4公里,方圆10里,北靠大安山数条山岭和山谷构成的山脉———后龙山;南 (前)有一口大聚宝塘即前门池塘,前门池塘以南不足50米,柳树成阴,小河水长流(门边江);东北方(左)为小山凹,不远为蒙山,东面地势低洼,与吉水西莪背自然村交界;西(右)为庙边山,与尚树昌自然村为邻。可谓环境优美,福泽之地。
  里公山地处丘陵地带,拥有蒙山、后龙山、长北坑至北坑山、墓山、甑皮岭山等,2009 年与井源埋水泥桩划清了山界,面积500 余亩、水田328 亩、旱地200 余亩,盛产稻谷、大豆、芝麻、高粱、红薯等农作物,80 年代兴修了北坑水库、岭背水库浇灌农作物;2009年,与吉新公路连接线修好了水泥路。
  300年来,吾村族民勤耕种,兴读书,努力用双手改变家乡面貌,为祖国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当前,吾村环境优美、高楼美轮美奂,科技兴农,生活富裕,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总人口330 人,其中大学生6 人、硕士研究生1 人、公务员1 人、参过军的4人。望吾族吾村明天更美好!

三十五世 政民敬笔00000000


马冻大安长溪罗氏
  敬宗收族、寻根问祖、世代昭穆,乃我马冻大安罗氏宗族历届修谱之根本。我长溪罗氏不知何故,时隔115年,历经八、九十届未参加马冻大安罗氏修谱。本届能修谱,实感谢东溪宗亲36世孙军发的倡导并提供七修谱。感谢大安谱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才得以参加第十一届《马冻大安罗氏宗谱》、《长溪罗氏族谱》的续修工作。现新谱已玉成,敬献给我罗氏家族。这是我长溪罗氏宗族事业的一件大喜事、大善事。
  据七修谱记载,我长溪罗氏源自马冻大安罗氏中屋村彦光公位下,是中屋派祖贤卿公崱系二十世孙应春公之子凤阳、朝佐两兄弟约公元1520年由大安龙山迁徙长溪开基拓业,至今五百年历史,据谱载,有些族民早已迁徙兴国、四川、承洲龙头司等地繁衍生息。现有族民十一户,计六十九人。我族历代人才辈出,物产丰富。古有盛立、荣清等诸多文人,今有大专生3人,中专生3人,高中生2人。经济发展较快,族民居住面积大幅度增长,家家盖有楼房。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破烂陈旧的老房子再也不住人了!
  长溪村隶属北源乡,位于吉新公路郭家店至万福中段路旁,交通十分便利,风景十分优美。全村有水田壹佰伍拾柒亩,旱地伍拾捌亩,人平均水田壹亩左右。山林面积较多,山名有:对门山、圹行山、官山上、猪坑山、深南坑山、荒畲山、米筛形。山林归全村二姓有。粮食亩产大幅提高,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壹佰伍陆拾斤到现在的单季亩产伍、陆百斤。长溪祠堂修建于二〇〇六年,资金来源于山上松树承包给别人割松脂所得十四万元。村民未捐资。祠堂座落在村中央,坐东向西,总占地面积为贰佰陆拾平方米。其中正房200平方米,中间设有天井,公祠前方有围墙,并做了牌坊,上面安放了两条龙,中间写有人杰地灵字牌,下面是“长溪祠堂”。两边对联是:
祖宗忠厚留遗由来远矣
岁时燕耆祭亨不可敬乎
  祠堂是全村罗、刘两姓所有。
  长溪村水资源丰富,全村有水圹面积大约30 亩。其中水库1 座,约20亩,水圹有大门口圹、担水圹、深圹里、泥古圹、腰子圹、郭家门圹、新华圹、长圹里、圆圹仔、庙里圹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长溪村的族民和谐相处,安居乐业,适龄儿童全部入学,老年人生活丰富多采,身体安康。
  长啸高远激壮志,溪水成流汇沧海。长溪人传承祖风,崇文尚武,与时俱进,除旧布新,为建设更加美好的长溪村,开拓奋进。

长溪卅六世孙 年根敬撰00000000


相关链接:江西吉安万福镇马冻大安罗氏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4405
日期:2017/5/3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广东江门棠下镇良溪罗氏大宗祠
下一篇:贵州遵义团溪镇乾龙坑英豪系显祖下供祖房世系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