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豫章罗氏重要祖地

豫章罗氏重要祖地

作者:罗本森http://www.luos.org

  豫章罗氏开基之后,子孙繁盛,先后迁徙各地,而我祖上最注目的有三处迁居地。可说是罗家移迁三个转折的里程碑,也是罗家走向兴盛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

  一、豫章罗氏宗祠
  汉代初年,黄帝的105世孙,匡正的41世孙,罗凌甫的11世孙罗珠,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罗珠助刘邦建立汉室后,封为治粟内史(主管农税,景帝初改治粟官为大农令),赋税宽平,国用优足,清廉自守,政绩卓越,后世尊称为大农公。汉惠帝三年汉高祖辟疆,派珠公出守九江,随从颖阴侯灌婴平定豫章,乡贤张交献地归于婴,便在今南昌东南经九年努力修筑一座城池。因上祖璋公仕徐州太守,清正廉明。珠公以其为榜而载豫章(樟树)祀之。戊午(前183年),避吕氏之乱,公隐于洪崖(现南昌市湾里区),屡诏不起。丁亥(前154年),吴王濞连七国反,景帝命太尉周亚夫讨灭之。亚夫见珠公筑城有功上奏景帝准为豫章郡城,并敕建祠祀之。今江西新建县西山豫章台,是其祀祠。
  罗氏宗祠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大约公元前150年。据《豫章罗氏宗祠重修祠志序》记载:“吾罗姓豫章始祖,讳珠、字怀汉公,本诸学问文章,发为功名事业。佐汉高开国,内而治粟,外而太守。继灌侯之后,竟筑城之功。望重奇勋,贤称大隐,藉以家于豫章。厥后,子孙济美,忠孝一门,遂有'豫章世家'之誉。”
  太尉周亚夫(周勃之子)以公筑豫章城功绩,奉敕建祠祀之以崇明德。可见由此“豫章罗氏宗祠”地位之高。北宋徽宗赵佶特为“豫章罗氏宗祠”御制诗曰:“罗氏大宗祠,晋唐柏垂丝,始代不迁祖,万古常如斯”。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74年),宗祠因年久颓废而重建。明代末年,毁于战火。自清朝嘉庆十九年至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宗祠迁址重建,规模宏伟,蔚成大观。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宗祠再次重修。1931年,罗氏后人集股募捐,宗祠再次重修。民国期间政府所颁“产权证”复印件至今依然存于《罗氏家谱》。其原址具体方位:东临子固路(民德路口至福辉大厦);南临民德路(南昌市第二按摩医院及家常饭酒家大部;西接凤凰坡小学;北即福辉大厦围墙),占地面积约10亩。但时过境迁,宗祠已无存。2010年,在豫章罗珠文化研究会的促进下,在南昌县立项建筑“豫章罗氏忠孝祠”。
  豫章罗氏宗祠,位于江西南昌市“江南古镇”罗家集的文化景区,是中国宗亲血缘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建筑。忠孝祠长76.8米,宽34.8米,高11.84米,是江西省内最大、全国少有大祠堂。罗氏宗祠建筑群仿照古代“孔庙”布局,采用汉代建筑风格。坐北朝南,中轴线贯穿南北,左右对称。“中华豫章罗氏宗祠”呈半璧形,古典形式,现代结构。6栋纪念馆环立其后,犹如众星拱月。
  罗氏发源之初,各分支自行起名,并无统一的排行字辈。至宋代,第40代后裔罗盛得任吏部侍郎,着手统一天下罗氏排行字辈。他把对罗氏子孙的殷切期望,写成一首40个字的五言古诗: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德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得业是常禄。
  由于罗盛得的显赫地位和社会影响,所以这首五言古诗成为罗氏统一字辈。从此散居各地的罗氏家族后裔基本按此字辈起名,记入《罗氏家谱》。到了明代,儒学训导罗文溥也作一首延续字辈的五言古诗:忠孝全鸿烈,芳名振豫章,立朝荣甲第,奕世萃冠裳,理学家声远,英才国瑞长,灵礽同绍述,庆衍发麟祥。

  二、柏林兴盛
  珠公第13世罗瑭,字公秀,名秀居,号柏林,为令恭公次子。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公元220年)十月初八日丑时出生。后汉建兴二年甲辰(公元224年)父亲卒于军中时瑭公才4岁,童年在出生地涂埠度过。建兴丙辰年(公元236年),瑭公16岁由涂埠迁居武阳渡(武阳之泗洲),瑭公由于心地善良,为解脱民众对诸事的迷茫,便想拜师学道,闯荡江湖。初访道于青州,路拾遗珠一囊,可值三百万,失主以其半酬谢,公曰“积珠不如积德,种玉不如种树”而婉拒。同路乃馀姚太守之昌裔的黄公很感动,便以女许配瑭公。蜀汉延熙七年甲子 (公元244年),瑭公24岁入居北林同黄氏成亲。蜀汉延熙十二年己巳 (公元249年)瑭公29岁时携黄氏及子女由青州北林迁居到丰城池山,再在丰城池山继娶学道师母之千金谌氏。以后瑭公数代都在丰城池山定居,从此丰城池山又名罗山。瑭公一家在柏林居住不满五年(244~249前)。瑭公24岁入居北林迨70年后(大约公元314年)发现早年广种的柏树已成柏树林,因而把北林改称柏林,罗瑭亦号柏林。西晋太康间(280~289年)瑭公60岁后,因吴主降晋,司马氏晋朝统一全国,祖父罗霄由萍乡回到故居西山武阳仿效屈原殉节仙逝。由此瑭公联想到自己作古后的去处,考虑再三,决定要把柏林作为自己的故乡,百年后安葬柏林。因为柏林是瑭公开始成家立业之地,是瑭公走上学道传道人生之路的第一站,始而得到岳丈黄向公的青睐,得到贤内助黄氏,继而得到民众的爱戴,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得幸福美满。瑭公故后在柏林旧居屋后柏树下长眠。公元466年豫章第19世智慧公迁徙柏林居住,从公元249年前瑭公举家离开柏林后到公元466年瑭公七世裔孙智慧公再迁入柏林居住,间隔有217年之久(249~466年),此后才真正有了柏林罗氏。瑭公曾和许逊一道治水,享誉四方。于是其后裔堂号“柏林”。公下四代基本上传承道家思想修身立世,或为国尽忠,或为民服务,世代称颂。
  由于柏林的自然环境优美,人造景观也逐渐增多,出现柏林盛世。先后建了柏林宗祠、南溪书院、柏林花园、百花台、沂水阁、退居楼、宾贤处等。尤其是宾贤处,建于湖水中,风光宜人,聚友招客,络绎不绝。故御史大夫海南周墀题曰“官厅”,称盖取公物无我之意也。而天下之达道又於斯厅见矣。这种盛况延续到了宋朝。清道光年间编撰的《罗氏大成谱序》记载:“罗氏为豫章郡望,派衍繁盛,星罗苍布,晋宋齐梁之间际,散居天下,难以会归,惟柏林衍庆,有会归焉。”
  此后,瑭公五世孙罗企生、罗遵生的后裔形成两大支脉,不断发展壮大,向外扩迁。他们先是向南进入两广地区,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云南等地。到了唐朝以后,这两大支脉已经分布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

  三、客家祖地
  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东麓的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石壁村,被称为是客家人的祖地,也是豫章罗氏南迁的一个转折点。
  石壁村距县城25公里。是一个行政村,原属禾口乡,1993年改名为石壁镇管辖。这里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历史上森林茂密,从远处望去,像一堵绿色屏障,由此得名玉屏,五代改为“石壁”,古称“石壁”即指村落,又指地域,包括了周围的一些村落,石壁是个中心,是这些地区的代称,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在历史上也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历史上,曾由于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诱等因素,有大批的中原汉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人史称客家人。客家流迁始于东晋,但构成民系则在五代以后。五代以后流迁的被称为正宗的客家人,这些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过石壁村居住,繁衍生息数代乃至数百年后,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地。所以他们多称一世祖出自石壁,石壁便自然地成为这些客家人的第二祖籍。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从这个说法可见石壁的历史地位。被称为“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摇篮、客家祖地”是名副其实的。正如台湾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福建宁化,地接赣南,西北有高山环绕,宛如世外桃源,尤为当时避难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也就以迁居宁化为最多。”迁居以石壁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息繁衍数百年,他们把中原汉人的文化、语言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既保留中原古风又有新变化的一种文化、语言,它区别于汉民族其它民系,被称为客家文化、客家话,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石壁正是由于其在客家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受到客家人及史学界的重视、仰慕,以致视为“圣地”。
  宋朝以后,中原刀光剑影,战乱不断,先民纷纷向长江以南迁徙。珠系20世罗诚中,于大同甲子年,任福建省宁府军参政,为第一位进入福建的罗姓人。珠系28世罗景新,于唐僖宗末年因避黄巢起义时之战乱,从江西虔州迁石壁村定居。为福建罗氏的入闽始祖。传至45世罗尚崇于宋末年间率三子罗洪敬迁连城县开基;罗洪敬长孙罗朝鉴随三子迁永定县抚溪枫山角开基。罗尚崇弟罗尚立也从江西吉郡(今吉水)避乱率妻子回石壁祖故,随后又徙迁上杭县城关开基。后来子孙又迁广东南雄、翁源、东莞等地。
  “石壁罗氏祖祠”原建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传至明代永乐年间迁建于今址,至今已有600余年。“石壁罗氏祖祠”是石碧客家罗氏唯一总祠,也是世界客家罗氏总祠,总祠内设始祖罗令纪纪念堂。
  罗令纪(688~777)又名毓政,号维纲。生于唐垂拱四年,系罗珠第二十五世裔孙。其曾祖父罗万发,于隋开皇年间(580~600年),由沙县徙居黄连峒。此后,协同巫罗俊率众辟地垦荒、开山伐木,致力开发黄连。于唐乾封二年(667年)建镇,历经一百余年的艰辛创业,使黄连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罗令纪奏准黄连镇升格设置为黄连县,由罗令纪掌管全县政务,诏封义士,赐冠带玉帛以资褒奖,时年罗令纪年37岁。天宝元年(742年),因讳县名与极苦中药黄连同名,乃从众议,取“宁靖归化”之义,更名为宁化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罗令纪又被旌为“义士”,并建祠祀之。为纪念其建县之功勋,百姓在当时县衙左侧建了。一座土地庙,供奉着他的塑像,每年春秋清明,百姓都去虔诚祭祀。 罗令纪卒后葬于城西侧竹筱窝,后因新建县衙而迁葬翠华山南麓。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建儒学,迁葬温泉(今湖村镇店上村)丰畲罗家寨。公元1989年经重修,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珠玑古巷
  在广东,不仅是罗姓,其他的姓氏提起祖上迁徙,都说是来自珠玑巷的。那么珠玑巷在什么地方?
  珠玑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区东北方向10公里处,原来叫敬宗巷。得名始于唐朝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唐敬宗宝历元年,朝廷闻其孝义,赐与珠玑绦环以旌之。后因避敬宗讳,把所居敬宗巷改称为珠玑巷。
  在秦以前,岭南属南蛮之地,人烟稀少。公元前223年,秦国又灭了楚国,越人因避秦又一批一批地向南迁徙。在大庾岭南麓,即今之梅岭--珠玑巷走廊一带安居下来。他们披荆斩棘,艰苦创业,这一带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成了南迁人民的一个落脚点。
  珠玑古巷的鼎盛期是唐宋时期。唐开元四年(716),张九龄奉诏开凿梅关,拓宽路面,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陆上孔道。从此,岭南与中原的交通更加方便,往来更加频繁。南来北往的文人学士、达官仕宦、富商贵贾都有此经过或停留,有的就在此落户。南宋极盛时,珠玑巷内的商贩和居民多达千户,连同附近牛田坊一带57村,简直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
  据谱载,南雄豫章罗氏有两大派系:先为以罗彦瓌为始祖的一大派系,罗彦瓌原居山西太原,北宋开国功臣,北宋初携家迁居南雄珠玑巷,历7代约150多年。后为以罗从彦为始祖的一大派系。罗从彦原居福建南剑(今南平)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特科授博罗主簿,官满入罗浮山,讲学著述。其后裔从福建先后辗转迁徙南雄,散居于40多个村镇。现居南雄罗氏多为罗从彦之后裔。
  宋末,珠玑巷发生一个悲壮动人的传说事件。南宋咸淳八年(1272)朝廷任用贾似道为相,其政治腐败。那年八月,度宗皇帝到景灵宫去祭拜先皇,碰巧遇上大雨,贾似道要皇帝等雨停后由他用大辂车接回去。但是,胡贵妃的哥哥胡显祖却用逍遥辇把皇帝接走了。贾似道大怒,诬称胡显祖兄妹有夺权野心。度宗皇帝不得已下诏罢了胡显祖的官,迫胡贵妃出宫为尼。
  胡贵妃受到奸相贾似道的迫害,便设法逃出皇宫。在京都临安(今杭州)的江边,胡贵妃得到运粮上京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搭救,女子谎称姓苏,并随之来到珠玑巷隐居,并被黄纳为妾。不料,黄贮万的家仆背主告发,贾似道便启奏朝廷,诬称珠玑巷百姓造反,命官兵围杀珠玑巷。居民恐遭祸延,纷纷逃走。胡贵妃见此惨状,为了不殃及珠玑巷乡亲,便毅然投井自尽了。元时,珠玑巷人为了纪念舍己救乡亲的胡贵妃,便在胡贵妃投井自尽的地方筑石塔纪念。
  珠玑巷人因避胡妃之祸和元兵洗劫,曾经数度南迁,珠玑巷变得冷落萧条。在罗氏族谱中有这段记载,只是说法出入较大,族谱说的苏妃与胡妃基本相同,但间却相差百年,有待考证。当时在珠玑巷内聚居的有33姓,90多户,为免株连,罗彦瓌第七世孙罗贵牵头集体南迁。后来散居珠江三角洲一带,开村立族,繁衍子孙。这些人及其后裔,就把南雄珠玑巷称为“祖宗故居”。
  珠玑巷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巷。有“广东第一巷”之誉,巷全长1500多米,路面宽4米多,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巷内仍保留着不同朝代的古楼、古塔、古榕和古建筑遗址等一批文物古迹、观光景点。这里通向梅关古驿道。它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古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巷内现有居民20多姓,320多户,1400多人。八十年代以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为南迁后裔提供寻根祭祖的良好环境。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20686
日期:2015/11/30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贵州正安罗氏登第公系
下一篇:四川高县沙河镇罗氏方煦—金崑宗支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