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重庆永川松溉罗氏温故革新

重庆永川松溉罗氏温故革新

作者:重庆青年报记者/席郁兰http://www.luos.org

  编者按:
  “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因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凑玄孙,一家有吉。自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合聚之道,故谓之族。”(东汉经学经典《白虎通》)
  在中国传统社会,宗族关系是普通人一生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生、养、病、死,婚姻嫁娶、择业谋生,祭葬承嗣都与之有关。但在国法代替家法、个人权利受到保护的当下,旧式宗族或因族人意志、或因社会形势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我们选取部分经历过大变革、大发展的家族,试图勾勒出当代宗族剖面图。
  长江在四川泸州到重庆市的这段流程,河道弯曲,忽南忽北。永川区松溉镇是其间为数不多的水流较平缓、河道条件较好的区域。这座因水而兴,又因码头贸易而繁华的古镇,隐藏着一个家族的百年变动。
  松溉罗氏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约30 万人。每年清明,三四千族人自云贵川渝赶到罗家祠堂,四合院里里外外摆满了“九大碗”。然而,就在64 年前,这座清代祠堂还只是一间布满灰尘的粮仓。


  最后的族长
  雨水初歇,永川区松溉镇码头边,长江水浑浊湍急,日夜不息。一艘大游轮泊在岸边,鲜有游客。江边小广场上,有几位老妇人带着孩子玩耍。
  不远处的车站不时有汽笛声传来,循声望去,上下不过十来人——小镇的常态即是如此。
  唯有每年清明时节,古镇的街上才会涌进一排排轿车,三四千人从云、贵、川等地赶来,方音各异,难以辨认。但当地人都知道,姓“罗”的来了。
  罗氏清明会解放前一直存在,解放后自1994 年复办,至今已办21 届,一年比一年人多,今年接待了近400 桌族人。根据明代的家谱,云、贵、川的罗姓人皆发源于松溉。决定这一命运的,是一口锅——元末明初,始祖罗胜祥一家三口行至松溉,在此烧火煮饭,悬挂的锅落下来,二世祖公(罗胜祥之子)当即决定在此定居。二世祖公在此育有6 个儿子,罗氏也随即分为六房——家族雏形自此形成。
  家族宗祠即在松溉古镇松子山街边上,只是,外墙醒目的白色暴露了它的真实年代——改革开放后才修建的。整个祠堂只有正殿是从清代年间幸存至今的。

  以前的祠堂是什么样?已没有几个人能记得清。
  倒是最后一位旧时代的族长,谁都没忘,他叫罗乾初。
  罗乾初的人生轨迹主要印刻在民国时期,他当时既是一方保长,也是罗氏族人选出的副族长。正族长罗祖光“不愿管事”,罗乾初一人担起族内事务:收租子、为族人打抱不平、解决族内矛盾、管教族人……
  一位老旗山村民回忆,罗乾初每次回旗山村,都要去找族里调皮捣蛋的刺头,警告他们不要犯事。
  民国时期,松溉镇达到自清朝以来繁华的一个峰值。2 万人口,26 条街,10 多个酱园厂,36 家槽坊,70 多家拥有20 台以上木机的纺织作坊。白酒远销泸州、宜宾、乐山、内江、重庆;3 个码头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1937 年,宋美龄选在这里成立“松溉纺织实验区”,作为“新生活运动”实验区之一,这家纺织厂职工达800 多人。
  民国时期的保长,通常由当地地主、土豪、顽霸担任,集政、军、文权力于一身,罗乾初就是这样一方霸主。传言区长来开会,若是他罗乾初没到,会议都要推迟。
  但在当地人眼中,罗乾初口碑不错——“ 爱打抱不平,很顾老百姓”。他没有多少财产,有人说,“ 他的个人财产只有30 亩地,八挑谷子”。
  1949 年10 月底,重庆解放。次月,罗乾初被政府扣押,在送往文昌宫的路上,疲累而死。
  他的小儿子罗永财当时只有7 岁,他记得,父亲走的那天,“镇长到堂屋来,朝天打了两枪”。


  新家谱与新族规
  父亲走了,罗永财跟随母亲长大。母亲以务农为生,养三个孩子,由于父亲生前是保长,“成分不好”,三兄弟读书都只能读到高小(相当于小学六年级)。
  那段历史时期,罗永财直到44岁才经人介绍和江津一位丧偶妇女结合,妇女已有四个孩子,他们没有再生。在采访结束时,他对重庆青年报记者说:“光阴已经过去了。”
  罗家祠堂也同样像是被时间遗忘了一般。先是在“破四旧”时只剩一间正殿,随后被用作粮仓、政府办公处。
  直到上世纪90 年代,贵州的罗太雄(罗乾初的同辈)发起修谱,宗族的记忆才又回到罗氏族人身上。罗太雄找到了松溉镇旗山村的村支书罗纪鸿商议此事。
  罗纪鸿开始“偷偷摸摸”地干起来,“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就出去走访,大年初七、干部还没上班他就回到村子里当他的书记了”。
  彼时他负责内江、自贡、荣昌、隆昌、永川的族人走访。
  “这非常繁琐,有的族人不信任你,有的族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祖辈是谁。”这样一来,本来只需四五年的修谱工作,足足拖了20 年。
  罗纪鸿因此认识了很多邻近的罗姓人。他开始组织恢复家族清明会。1994 年,解放后的第一届清明会在旗山村召开。
  但两年后,罗纪鸿就因参加清明会并讲话,被要求写检讨,他不服,提出辞职。第二年,他又被邀请重新回到岗位。
  但他一直没有停止手上修谱的工作,还推动了家训家规的新解。
  按照旧规,出嫁的女儿不能回来参加清明会,但罗纪鸿办的清明会允许她们回来,“新社会提倡‘ 男女平等’”;原来家族不承认子女与少数民族人民的婚姻,罗纪鸿也主张废弃该规定;凡家族人与佣人结合生下的子女,族内不承认,也不载入家谱,这点他也否定了。
  这不免遭到守旧族人的反对,但罗纪鸿总以新家谱应该要“反映时代文化”为由说服大家。
  “以前,我们明令禁止同姓通婚,但现在,只要不是五代以内的近亲,我们都没有阻止。”就连家谱的序言,他也想改文言文为白话文,但最终争执不过,以文白夹杂处理。
  罗纪鸿始终认为自己是跟得上时代的人,只是有时候,别人比他慢。


  以祠养祠”理事会
  修谱工作渐近尾声,罗纪鸿村上事务繁忙,没再把主要精力放在族内。2006 年,一位从信用社退休的晚辈罗庆华参与进来。
  这年,他与从云贵川来的18 个族人代表组成理事会,在江津白沙相聚,商议决定——拿回罗家祠堂,修建起来以供罗家办清明会,举行祭祀活动。
  彼时,罗家祠堂前殿处是两楼一底的政府办公楼,正殿是粮仓。一位领导希望,罗家人出钱买下政府办公楼,且罗家需自己出钱打造祠堂,赔偿附近搬迁居民。另一位领导则认为,松溉镇打造古镇,罗家愿意打造祠堂,成为古镇一大景点,是有建树之业,可以归还用地,但搬迁费用仍需罗家赔偿。
  罗庆华等人在和松溉镇政府、永川区政府的代表们,开了五六次会之后,决定按后者的方案执行。
  为了获得政府与社会的认可,罗氏宗祠也主动放弃了宗祠、祠堂、宗族等名称,使用“会馆”代称,族长对外也称会长。

  罗家祠堂历经56 年再回到罗家,族人为之成立了专门的理事会,并发动族人捐资成立了公司,罗庆华目前是公司负责人之一。“我们公司由族人投资,购买了大量房屋建筑外架用的钢管、扣件,出租给建筑公司,同时我们还经销罗氏的酒、松溉有名的‘九大碗’等。”
  公司获得的收入,由工作人员、祠堂(即族产)、捐资股东按2∶3∶5 分成。罗庆华称这是“以祠养祠”的新方法。
  他说,现在公司不仅能够供应祠堂的开支、工作人员的开支,连修谱的费用、办清明会的费用都能承担。他们还发起了慈善事业,针对家族内部,考上国内前百所重点大学的贫困学生,在经过当地民政部门的认证后可以申请。
  越来越多的族人投奔松溉,以前犹犹豫豫没有入谱的也纷纷入谱,据2013 年的族谱显示,松溉罗氏目前已有约30 万人,分布于云贵川渝57 个县市。
  只是,此时的会长不再是家庭教育的权威、扬善惩恶的家长,而是社会活动家、为族产负责的商人。“祠堂不可能再有体罚,但我们仍可以解决家族矛盾。”
  类似家族内两叔侄争池塘、儿女不孝顺父母这等家事,祠堂还能管。“以前祠堂代表法律,现在它代表家教,两者不冲突”。罗庆华坐在祠堂现代化的办公室里,很满意自己现在的作为。
  (重庆青年报电子版 2014.09.11期)

松溉罗家祠堂联系电话:
  办公室:023-49546009
  续谱办(罗纪鸿):13330354008
附:《宗祠修建与管理》
  宗祠,又叫祠堂,家庙。封建时代它起着维系宗族成员思想,教化族人克己服礼,推崇孝道、尊祖敬宗、光大族人团结精神,持有族权,并与政权相互利用,对巩固政权起着一定作用。具有关史料记述,宗祠大抵源于宋元之期,发展于明代,到清代盛。清政府按品级制给宗祠格局作了明确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的宗祠大堂五开间,台阶五级,东西两庑各三间,两重南门,围以院墙,并开东西侧门;四品至七品官员的家庙,堂屋三开间,台阶三级,东西庑各一间;八至九品官员家庙,堂屋一开间,台阶一级,院子仅一道正门。由此,建造宗祠风行一时。不同格局的宗祠遍布中国大地,那个时代成为历史。建国后,祠堂普遍严重受毁,在政治上已经失去意义。但是在今天,宗祠仍然有它存在的文化价值、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重庆永川松溉(前蜀之永川)罗府宗祠,堂号“世德堂”,始建于明中叶。时,罗廷唯仕都察院御史,以四品制建祠。至清乾隆四十年,祥胜公之十四世孙罗文思,年七十告老还乡,倡议重建。乾隆四十三年八月竣工之日,兵部尚书文绶赠“罗府祠堂”匾额祝贺,并随撰序一篇载入谱。 罗府宗祠(包括学校)占地5000余平方米,还有街铺数十间:江津永川两县辖区田产数十亩养祠。
  族务管理:宗祠设正副祠长、总管、香师,正副祠长每职轮五年。又以入川三世分为九大房,各房设正副房长,房以下分支,各支设支长。罗府宗祠下面分祠,分布在云、贵、川、渝有四十余处,因发展迅速,后将松溉罗府宗词立为总词。总祠定期每三十年续谱一次,每年举办冬至会祭始祖、二世祖,后改为三年一小祭(各大房办),五年一大祭(总祠办).一直延续到一九五二年土改被没收国有,自此,宗族活动烟消云散.改革开放后,各项政策逐步放宽,姓氏文化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重庆永川松溉罗府宗祠就是获益的其中一个。

建宗祠难而不易,易而不难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稳定,市场繁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个很大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多考虑吃穿问题,而是偏重考虑如何致富和做点什么事。不少的人在茶余饭后,总是探讨着续家谱,理祖墓,办清明,建宗祠之类事。随着国家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民心政策的指引,如清明祭祖、修宗祠、鼎祖牌类似的民俗文化,已被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的认同。家族成员中一些经济条件较好,又热心家族事业的有识之士,倡导松溉罗府宗祠重辉,就是孝子贤孙之结果。 在没有下决心干这番事业之前,总是畏难;难就难在:
  一、没有政策:二、没有地权;三、没有经济;四、没有组织;五、祖不如神:六、赌输不红脸,敬祖文没得;七、钱力没得出,讽言不怕诛;八、好歹不相关,站在旁边看;九、花了钱,无产权;十、谁敢剔姓罗。
  如此种种不利因素,确实难而不易。 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鼓舞着人们知难而进。的确,第一是下决心,言出即行。立即组建班子,统一思想认识,制订计划步骤,落实启动资金。第二要不怕牺牲个人的时间、经济、精神。班子带头献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用其长;第三明知有困难,而很多困难是得不到政策支持的,只有依靠在各条战线工作的宗亲支持来解决。从复建松溉罗府宗祠走过的八年艰难工作中,我们的体会是:动员族人并得到广大族人支持是动力,得到各条战线退休和在岗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是鼓励。有动力加鼓励,难而不易的事也就易而不难。一捐(族人自愿);二借(向经济条件好的族人借);三要(争取要项目资金)的筹资方法,顺利实施。三步走:第一步,2007年,清明节前,完成一期正堂修复工程;第二步,2008年,清明节前,完成二期右厢房和戏楼工程;第三步,2011年,清明节前,完成三期左厢房和危房拆迁工程,计划如期顺利完成。族人期盼已久的宗祠梦想,终于园满实现。

弘扬罗氏文化是最终目标

  松溉罗府宗祠建成,是族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千秋功绩。好比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离最终目标,路还长,任重道远。向着目标,总祠班子一股作气,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办经济实体>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也不易.重视建设,轻视管理,是守业大忌。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经济是管理的硬实力。增广贤文说:鸟无翅而不飞,人无钱而不行。钱,不是万能,而没有钱就万万不能,足见理真。松溉罗府宗祠领导班子对管理高度重视,因为常态化活动等必需开支,不可能长期依靠捐资维持,只有兴办实体经济才是唯一路径。为此,未待修建竣工,就未雨绸缪——创办“重庆罗府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金540万元,族中经济条件好、又热心宗族事业的宗亲自愿注入。管理依照正规程序,独立经营核算。开办公司具体事项,宗祠作有明确规定:1、公司性质是罗府宗祠下属公司;2、股金利息1分/月计算;3、推荐有赔偿该本息能力且具有经验、市场广阔的宗彦任董事长;4、利润分成为:二、三、五,即经营者占20%,上交宗祠30%,股东占50%,一年一结算。5、公司办公室设在宗祠,使用宗祠房屋适当付以租金。公司已试营一年多,将总结经验,取利舍弊,以求正常发展。
  二、举办祭祀常年化激励族人爱宗祠 清明会,是民间传统节日,是嗣孙敬宗、感恩祖先衍我之身而举办的祭祀活动。它以老年人对祖宗虔诚的行动,潜移默化青少年,使子孙知根报本,不忘祖宗。清明会又以祖墓、宗祠为崇拜核心,感化后裔心灵。举办清明会能使他乡异地的宗亲相互交融、彼比认识、寻根问祖、培养亲情、促进亲和、交流信息,又能收到族人正负心声,对宗祠工作有帮助作用,符合族人心理愿望并具凝聚人心的效果,要常态化举行。 松溉罗氏清明会是1995年续谱中复兴的。当时条件:一、政策不允许,被地方政府阻止;二、祠址是政府和私人所有,没有拜祖的地方;三、温饱未解决,经济贫困;四、交通不便,小路多;五、吃住在乡下私人家里:六、缺乏组织,临时凑合,参加人数也就两三百人,小搞场合。2007年,自从有了祠堂起,宗祠有组织、有程序、有规模的祭祀,年年举办,参加人数两千人左右,龙灯、腰鼓、歌舞、川戏、电影、鞭炮礼花——给松溉人民带来热闹,带来喜气,清明会每年在松溉消费十三、四万元,给当地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颇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欢迎,为提升松溉古镇的知名度起到较大作用。
  三、设立机构联系服务常态化 松溉罗府宗祠,是传播罗氏文化、举行族事活动的中心,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一松溉镇”旅游主要景点。设立机构办公,为族人追溯源流和为游客提供常态化服务也成必然。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的富裕,到罗府宗祠清宗、认宗、归宗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年接待上万人次。近几年,罗府宗祠已成为新闻采访、作家采风、电视剧拍摄饰景场所。松溉、罗府宗祠的名气也随着游客口碑,名声在外,响遍四方。
  四、把建立班子、办清明会延伸到支房 松溉罗氏是豫章罗氏中一个较大的支系。有150余分支,几十万人口,分布在云、贵、川、渝各县市。为规范管理,有必要把各大房、各支房的族事班子建全,形成总祠管理全族,大房管理房族,支房管理支族的分层管理模式。2012年,总祠举办了第一期大房、支房“祠堂文化”培训班,把罗姓的历史与松溉罗氏来历、分徙发展作了讲解,参训人员一致认为此举很有必要。后来,又进行大房班子组建。现在,松溉罗氏已归谱的七大房,已有六个大房初步建立起班子。 一、六两大房还分别派专人下去,一支一支地组建支房班子。总祠计划在2014年底,百余支支房班子要全部建全,为2015年,全面展开第七次续谱工作奠定基础。房、支两级班子建立后,清明会将随之兴起,形成大(宗祠)、中(大房)、小(支房)。松溉罗氏举办的不同规模的清明会,在三省一市,将随处可见。
  五、弘扬罗氏文化是一项长期任务 罗氏文化,不只是续族谱,建宗祠,办清明。罗氏文化内函丰富,如家规、家训、礼仪、典范、习俗、持家、修身、耕读、廉明、立志、创业、善行、忠孝等等,不胜枚举。罗氏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是一种软实力。这种思想的厚重与浅薄,这种精神的荒芜与枯萎,直接影响着这个家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对罗氏文化,凡是罗氏子孙当用心学,用心接受,用心承传。特别是每个家庭的家长要学,家长不知道罗氏文化,你的下代就缺少罗氏文化。可见学、承,如此重要。 松溉罗府宗祠班子代表松溉罗氏族人的崇高理想,弘扬罗氏文化,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罗氏嗣孙共同去努力实现。

二〇—四年四月(罗泰雄撰)00000000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7878
日期:2015/3/2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湖南湘潭云湖罗氏源流概述
下一篇:四川南溪江南乡石头坝罗氏福寿公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