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广东清远罗氏支系及源流概述

广东清远罗氏支系及源流概述

  清远是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的中北部、北江中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带上。春秋战国时,清远地区属百越。秦统一中国后,设置行政机构,“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开发岭南,清远地区属南海郡、长沙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置县,名中宿。南朝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置清远郡,清远之名由此而始。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改设清远县。宋代以后直至民国,虽地方行政机构历次变迁,但清远县多有保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除佛冈县曾先后归属韶关、广州、佛山管辖外,清远各县先后由北江行署、韶关专署、韶关行署管辖。1983年7月,韶关地市合并,将清远、佛冈两县划为广州市,其余各县市属韶关市管辖。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清远撤县设地级市,辖清城区、清新县(1992年前为清郊区)、佛冈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山县等1区5县,代管县级英德、连州2市,清远市人民政府驻清城区。
  罗姓族人很早即涉足清远的经济社会。《清远市地名志》(市国土局编,1993年出版)关于清新县升平镇横石圩的由来有这样的记述:“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商人罗氏于此经商后渐成圩,因河中有一条石横跨两岸,故名。”市域现居罗氏各族支,多入迁于明清时期,主要由三大源头构成:客家罗氏、吉水罗氏和广府罗氏。大小族支繁衍至今,已逾10万人口,在全市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8位,分布以英德、清新、清城为多。

客家罗氏
  客家罗氏的诞育地在福建,大多经梅、惠、韶等地转迁入境。这个源头支派众多,分布最广。
  英德下高砂岗罗氏,先祖自粤东丰顺始迁南雄,继迁乳源,三迁翁源,最后定居今新丰沙田镇福高村。明景泰末,族人万二郎(有的族谱称其为万一郎,通称他为万公)自新丰沙田迁到英德下高砂岗开创基业,从而成为佛冈和英德部分地区的罗氏始祖。
  英德黎溪恒昌罗氏,来自粤东蕉岭,开基祖为4兄弟,分别叫一明、一孟、一贯、一有,除一明落籍大洞蕉花甲外,其余3兄弟均落居黎溪恒昌村(一孟居伯公陂,一贯居石坑背,一有居长岭咀),因称黎溪恒昌罗氏。他们的后裔衍居黎溪、沙口、石灰铺、石牯塘、浛洸和清新太平、升平、高田等地,人口近万。
  清城龙塘罗氏,其先世数祖经过多次迁徙,始由福建宁化迁广东龙川,再迁花县狮岭,至清乾隆五年(1740),罗如凤等又携眷离狮岭来清远龙塘黄龙岭开创基业,成为龙塘罗氏开基始祖。这个家族的后裔散居今龙塘伯公岭、松树岭、云路围、黄龙岭、上记寮、禾塘岗、侯屋等自然村,逾4000丁口。
  连南寨岗罗氏,现有4500多罗姓人,主体族支为达先公家族。达先公的祖先由闽入粤,定居兴宁大坪洋田社下。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达先公由兴宁迁居惠阳赤泥坡,乾隆二年(1737),其子贻光、贻旺、贻华兄弟3人再迁台山珍珠坪创居。乾隆五十三年后,他们的后裔陆续从台山分支来连南寨岗,至今已逾10代,发展成为寨岗镇的第2大姓氏。寨岗罗氏文化素质较高,清代出过18名贡生、15名监生和2名国学生,并有廪贡生罗家德官至广西桂林知府。现有连南籍罗卫国任广西国土厅副厅长。
  在全市客家罗氏中,还有一批人口不多但分布甚广的小族支。它们中,有明初从福建迁居连州朝天罗村洞的罗十九郎家族;明中期从兴宁迁居阳山黄坌昆岗的罗念一家族;明弘治年间从福建连城迁居连州东陂前江村的罗廷珠家族;清乾隆末从长宁(今新丰)沙田迁居阳山七拱桂花村松山脚的罗世伦家族;清嘉庆年间从丰顺迁居连州城石灰巷的罗光裕家族;清道光年间从梅县畲江迁居阳山黎埠保平村的罗天权家族;清同治年间从兴宁迁居英德浛洸沙梨园的罗朝宽家族;清光绪年间从梅县迁居连州菜园坝的罗立家族等。
  这批小族支中,有不乏在当地享有名气的家族。如阳山七拱桂花罗世伦家族,前后8代,历代总人口不到1000人,在清代却出过贡生3人,监生2人,翰林院侍诏1人,还有文武秀才各1人;民国至今,从事教师职业的有22人,在国民党、共产党的县级机关部门工作的有20多人,还有民国期国出南洋经商的有10余人,其中罗盛隆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英属北婆罗洲华侨抗日救国会秘书长,为筹资抗日救国做了大量工作,后因叛徒出卖而被当地日本驻军捕杀。这个家族的开基祖罗世伦是一个了不起的能人,他以耕种起家,稍有积蓄后便加工制造香粉胶,经销广州,赚回来的白银、铜钱堆满了屋子,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裕大户。财大气粗的罗世伦于咸丰五年(1855)开始筹建罗家大院,前后耗时3年,花费钱财无数。庭院按三厅两井布局,用材讲究,做工精细,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现已成为阳山客家建筑的精品之一。

吉水罗氏
  吉水罗氏,特指从江西吉水县迁居我市的罗氏族支。全市仅一支,即连州西岸奎池罗氏。其开基祖罗禘职,系豫章罗株派下49世孙,明永乐十六年(1418)由江西吉水徙居连州奎地,成为连阳罗氏最大支派的开基始祖。禘职公生有7子,后裔分迁连州、连南、连山、阳山4县的35条自然村,大多已传承到第24世,总人口近万。

广府罗氏
  广府罗氏,指的是南宋初由南雄珠玑巷迁居珠江三角洲地区的33姓97人团队的带队人罗贵的后裔。罗贵是豫章罗氏罗彦环派下的7世孙。罗彦环是襄助建立北宋王朝的关键人物之一,历领武信军、彰德军、安国节度使等职。彦环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见微知著,乃迁居南雄珠玑巷,以避是非。他是北宋豫章罗氏入居南雄的始迁祖。至裔孙罗贵,这个家族已在南雄延居了7代。当年作为南迁团队的带头人罗贵,在安顿好所领姓氏的落籍事宜后,他自己选择今新会冈州作为栖身之地。后生育9子,后裔散布广府各地,成为广府地区罗姓人的主体族支。这个家族后来又有部分族裔迁居到今清远市域。
  落籍清远市域最大的罗贵后裔分支是英德九龙金造罗氏。该支罗氏系罗贵第2子慎之的裔孙。慎之的孙子怀德因官迁居龙川,其裔孙业胜、业松于明成化二年(1466)北迁英邑九龙金造开创基业。后裔繁衍迅速,瓜瓞绵绵,散布英德九龙、黄花、西牛、浛洸、水边、英城,清新龙颈、石马、珠坑、沙河、新洲、鱼坝等地,多达3万余众,尤以九龙为盛,丁口近万。因此,发祥于九龙金造的这支罗氏是今清远市域罗氏族群中的龙头大族。
  九龙金造罗氏不仅族众多,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亦大。抗日战争时期,时任九龙黄寨乡乡长的罗佛金在乡民们的抗战情绪激励下成立抗日自卫队,亲任大队长。其子罗发在我地下党领导的抗日宣传队任副队长。后我地下党在九龙地区组建了“挺进”九中队第二小队,罗发任小队长。罗佛金将1挺机枪、28支步枪和3支短枪捐献给第二小队,以示支持。第二小队随第九中队转战英西和清远,成为我党领导的抗日骨干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罗发于1948年8月奉命回英西九龙策划举行九龙武装起义,得到其父罗佛金的全力支持。在我粤桂湘边纵队政委梁嘉亲自指挥和边纵主力的紧密配合下,九龙武装起义取得成功,一举捣毁了九龙警察所和九龙、黄寨两个乡公所,逮捕镇压了几个反动头目,缴获了一大批枪支弹药。随后,由起义部队组建起英清阳边解放大队(简称太阳队),罗发任大队发,谢鸿照任政委。
  金造起义震动英德,国民党英德县县长周文浩慌忙组织反动武装进行镇压。从1949年2月至3月底,起义部队以金造村为大本营,先后3次英勇抗击敌人的疯狂“进剿”,在英西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光照史册的一页。在这场反“进剿”战斗中,金造等村共有罗亚佩等11位罗氏族人英勇捐躯。
  迁入清远市域的罗贵的后裔,除九龙金造这个大家族外,还有连山小三江罗氏。其开基祖罗素贞是贵公第8子绍之的后裔,明末因游学连山而落籍当地。后裔衍居小三江、吉田等地,约1000余众。
  连山是清远市域罗姓人口最少的县域,包括连州奎地来的禘职公后裔和顺德来的素贞公后裔,合共仅2400人。但耐人寻味的是,在历史上却是清远罗姓人才迭出之地。据《广州府志》载,终清一代,连山籍罗氏做过参将、守备、知县、知府、通判、训导等官职达15人。推想100多年前,连山罗氏不过数百人,其人才比例如此之高,堪称是个人文奇迹。

  相关链接 :广东罗氏源流考
囗囗囗 囗囗囗囗广东连州奎池罗氏褅职公系
囗囗囗 囗囗囗囗广东连南寨岗乡罗氏宗日、宗星公系
囗囗囗 囗囗囗囗广东清远花县罗氏仲富公世系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27035
日期:2014/2/28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续修《中华罗氏通谱》(第二次)通告
下一篇:贵州金沙正位公系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