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广东大埔坎夏罗氏乾元公祖源考

广东大埔坎夏罗氏乾元公祖源考

作者:罗石元http://www.luos.org

  罗氏大埔枫朗坎夏始祖乾元(仁杰)公出自于何处?长久以来未有定论。乾系十三世孙伊仔天相公所著《罗氏族谱》(俗称“天相谱”),限于当年的修谱条件,未能搞清楚,不能不留下一大遗憾。
  2000年在“天相谱”基础上重新编纂的《罗氏族谱·大埔坎夏乾元公系》作出了“乾元公位居珠系四十八世,乃洪德公之孙,大一公之三子”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唯一依据是《江西罗氏大成谱》的如下一段记载:“次三郎,大一公之三子,生于宋景定辛酉年六月十六日丑时,配刘氏三娘,生于咸淳己巳年四月十五日巳时,合葬五行桥赤竹隔丁山癸向。念五郎,次三郎公之子,配温氏五娘,合葬陷坑未山丑向。”
  笔者认为,此结论似有点牵强,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理由是,就这段文字看,与乾元公墓及二、三世祖墓等实物所含信息就有许多矛盾之处。其一,乾元公墓碑文中有“肇基祖妣十二娘黄氏”字样,而《江西罗氏大成谱》资料中,则写明,次三郎,“配刘氏三娘”;其二,二世祖、三世祖墓碑文中有“二世祖考坦谨罗公妣淑助二娘温氏”字样,而《江西罗氏大成谱》资料中,则写有“念五郎,次三郎公之子,配温氏五娘”。此是温氏二娘,彼是温氏五娘,显然不符。
  2000年版《罗氏族谱》编委会在“编后话”中摘引了《江西罗氏大成谱》的上述资料后,作了如下表述:“在以下几代人的记载中,多次出现‘堪下’、‘姐婆窠’等地名,诚然,五行桥赤竹隔、陷坑(淡坑、堪下(坎下)、姐婆窠俱属坎夏本地及毗邻的地名,念五郎的名号相同,配温氏对应,次三郎即乾元公的迹象是很明显的。我们认为:个别地方及人名的雷同,或许可以说是巧合,数处一致,巧合的可能性就极小。”
  笔者认为,此段文字表述本身也是分析性的,带有猜测的意味。因此,不能据此就下“次三郎即乾元公,乃洪德公之孙,大一公三子”的结论。或许可以说“有可能是”,而不可以说“即是”。很显然,还存在有与这一结论不同的可能性。当然这需要有确实的证据。
  为弄清乾元公的真正出处,笔者在认真研读了2000年版《罗氏族谱》的基础上,收集查阅了相关资料,终于有新的发现。
  《大埔湖寮罗氏族谱》续修成员依据1978年(台湾版)《罗氏历史文物汇编》“台北县永达、美源公派简谱”一文考证,认为公明、德垂实为同一人:“公明,宗智三子,字德垂,行大三郎”,从而理顺了湖寮罗氏始祖德垂公之上源关系。即:“珠系四十五世宗智公,讳显廷,原居江西吉安府。南宋景定三年(1662)壬戌科进士,官受广东程乡县(今之梅县)县令。生三子:公兴,字德裕、公胜,字德庆、公明,字德垂。宋末,干戈扰攘,公为避乱,举家隐居海阳大产(今大埔之大东)。公兴、公胜居兴宁龙田等地(后均再迁,其一迁回吉水,另一不详)。公明居大埔湖寮,为湖寮开基祖。生九子,依次佰一至佰九郎,衍派各方。”(引自《大埔湖寮罗氏德垂公系》,作者宗荷)。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意义不仅解决了湖寮罗氏德垂公之上源问题(在此之前并未解决),也回答了枫朗坎夏始祖乾元(仁杰)公出自于何处。
  2003年,《大埔湖寮罗氏始祖公明(德垂)公系》据此重新编排了德垂公世系(详见附一、附二)并把枫朗坎夏始祖仁杰公纳入该世系:
  公明,字德垂,行大三郎,生九子:佰一郎、佰二郎、佰三郎、佰双郎、佰五郎、佰六郎、佰七郎、佰八郎、佰九郎。”
  “四子佰双郎:又名仁杰,居枫朗坎夏。生一子:坦谨。传三世源端迁大埔长治镇坪上。源隆迁惠州。源兴迁揭阳。源明迁长乐。四世英伟迁兴宁隆田。
  湖寮罗氏历来认为只有一个德垂公世系,依据《台北县永达、美源公派简谱》一文,他们确认湖寮罗氏存在两个宗支:一为珠系十七世企生系德垂(公明)公世系,二为珠系十七世遵生系大一公世系。《湖寮罗氏族谱》续修时,把仁杰公纳入了珠系十七世企生系德垂(公明)公世系。
  如果说,一个例证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类似例证多次出现,接近事实真相的可能性就更大。
  2009年台湾桃园县宗亲罗先生(祖籍福建平和县长乐,永达公后裔,属十八世绍字辈,近年来曾先后两次组团回长乐、枫朗寻根祭祖)给笔者寄来他家珍藏的家谱资料(手抄本复印件)。该家谱资料对祖源有较详细的记载,而且与湖寮罗氏族谱编委会的考证不谋而合。
  “宋朝有振廷公,官拜侍郎,忠心梗概,被奸臣所陷,降职江西吉安府太守,任满复职即身故,在此居焉。所生二子长世英,次世豪,兄弟永居吉安。而世英公赐进士出身,字仲素,除受河南太守,因高丽作乱,又受武职,领兵十万,伸平寮有功,封为平虏侯。生下四子:长永龙,次永虎,三永豹,四永彪……永彪公文学出身,官受福建汀州府太守,转(升)本(府)道身故。生下五子:长宗仁,次宗德,三宗礼,四宗义,五宗智……宗智公科甲出身,官受程乡县知县,后居家立业,传五代长房礽孙:公兴公、公胜公、公明公。兄弟三人福建广东游学立业。公兴公胜分兴宁隆田等处居住;公明分在湖寮居住,生下七子:长男分平和长富村即长乐,次男仍居湖寮,名永松,三男分溪口大产,四男分枫朗,五男分大溪空壳树下,名念排,六男分卢溪铜皮,名子山公,七男分饶平柏诵。”(笔者接:据湖寮《罗氏族谱》续修编委会考证,公明(德垂)公实有九子,迁往平和长乐的永达公是其第六子佰六郎)。
  《罗氏通谱》网上登载的《平和县长乐建南罗氏》(作者:罗恒辉)、《台湾罗氏美源公系》(作者:家元)、《大埔县大麻镇下麻罗氏明响公系》以及枫朗坎夏宗亲罗先生所珍藏的家谱也有与上面所引文字内容相同的记载,在这里“枫朗公”都是作为公明公第四子出现的。(笔者按:枫朗坎夏罗氏始祖仁杰公是佰双郎,平和县长乐罗氏始祖永达公是佰六郎,而美源公是福建云霄县呈奇岭罗氏开基祖,其祖源是大埔大东溪口的佰五郎,俗称“溪口公”,大埔大麻的明响公是佰一郎。此四地的族谱资料关于祖源的记载都是相同的)。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大埔枫朗坎夏的开基祖乾元(仁杰)公与平和县长乐的开基祖永达公、大埔大麻镇下麻的明响公(佰一郎)以及云霄县呈奇岭罗氏开基祖美源公的上源即大东溪口的佰五郎等都是兄弟关系,同根同源,同出自公明(德垂)公。既然是同根同源,来往自然非常密切。有事实为据。
  一是,福建云霄县呈奇岭罗氏宗亲与祖地广东大埔罗氏宗亲向来都有密切往来。民国期间国民党第十八集团军司令,原广东省主席罗卓英委托其叔父罗梅波以大埔罗氏宗族名义授“理学薪传”匾赠予呈奇岭罗氏宗亲。1934年,大埔县城罗氏大宗祠举行重修转火庆典,呈奇岭罗氏祭祖团前往祭祀。2005年以来,呈奇岭罗氏宗亲会会长罗耀明、罗明权等多次组祭祖团前往祖地大埔“豫章堂”和“鹿湖堂”祭祖。2009年冬,大埔枫朗坎夏罗氏祖祠“鹿湖堂”举行重修转火庆典,罗耀明会长率呈奇岭宗亲前来祭祖并赠金字匾“枝叶同根”予鹿湖堂。2011年5月1日,大埔罗氏祖祠鹿湖堂宗亲理事会一行18人前往云霄县马铺乡龙镜村(即呈奇岭)恳亲,赠送“手足情深”金字匾予呈奇岭罗氏宗亲会。(此资料摘引自《不会讲客家话的客家族群》作者罗文辉)。
  二是,据考证,罗氏鹿湖堂宗派辈序是七世祖时所著立。有谱牒资料表明,当年已徙居外地的宗亲如平和县长乐的宗亲也共同参与了商议并排定辈序。台湾桃园县宗亲罗先生的家谱中有如下记载:“且夫有祖宗不可无昭穆,而祖宗称号可以不混乱,所以我长乐与枫朗及诸族长协议排定辈序,而上祖之辈既定且勿论矣。”《平和县长乐建南罗氏》作者:罗恒辉)一文中所载辈序与枫朗坎夏罗氏辈序几乎相同(只有一字之差,疑系手写传抄时笔误所致)。
  平和长乐建南罗氏辈序

世德汝翰  映伊于宗  仰承绍则  景恒维崇
敏曰能士  家业繁昌  乃文启武  克圣之光

  大埔枫朗坎夏罗氏辈序(八世起排)

世德汝翰  映伊于宗  仰承绍则  安景维崇
敏曰能士  家业繁昌  乃文启武  克圣之光

  《漳台罗氏永达——一郡——天透公族谱对接》(作者:台湾罗柏青,重庆罗良富)一文中所载罗氏辈序也基本相同:
  “八世起昭穆:世德汝瀚 映伊于宗 仰承绍则 安敬惟崇 敏日能士 家业(繁)昌 乃文启武 克圣之光”(笔者按:“惟”应为“维”,“日”应为“曰”,“业”后面疑漏掉“繁”字。)
  比较两地族谱资料,辈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对祖源的记述上。枫朗坎夏《罗氏族谱》(“天相谱”)中,作者伊仔天相公对祖源问题是这样说的:“祖之祖父考妣,因遭离乱,亡其名讳,失记生卒,更不知来自何年何月,止传谚语云,祖来自莲花石壁,又云宁化石壁。语音疑讹,久而难辩,更不知出自何省?谨附之而不致没其前言焉。”
  而平和县长乐罗氏族谱对祖源的记载则非常具体而明确:“振廷公脉传长子世英公,世英公脉传晚子永彪公,永彪公脉传晚子宗智公,宗智公脉传至五代,长房派晚子公明公,公明公脉传长子永达公。”
  既然大埔枫朗坎夏的乾元(仁杰)公与平和长乐的永达公是兄弟关系,那么,永达公的祖源也就是乾元(仁杰)公的祖源,这是必然要得出的结论。
  现根据平和县长乐罗氏族谱资料及《台北县永达、美源公派简谱》一文,将乾元(仁杰)公的上源理顺如下:
  行文至此,结论已明。
  罗氏大埔枫朗坎夏始祖乾元(仁杰)公究竟出自于何处?
  本文结论:佰双郎就是乾元(仁杰)公,乾元(仁杰)公位居珠系四十七世,乃珠系十七世企生系的宗智(讳显廷)公之孙、公明(字德垂)公之四子,公明(德垂)公与乾元(仁杰)公是父子关系。因此,枫朗坎夏罗氏乾元(仁杰)公世系应与湖寮罗氏德垂(公明)世系相衔接。
  以上考证妥否,请予批评指正。

2013年10月于武汉00000000

附一:
  大埔湖寮罗氏德垂公系
  珠系四十五世宗智公,讳显廷,原居江西吉安府.南宋景定三年(1262)壬戌科进士,官受广东程乡(今梅县)县令,生三子:公兴,字德裕、公胜,字德庆、公明,字德垂。宋末干戈扰攘,公为避乱,举家隐居海阳大产(今大埔大东)。公兴、公胜居兴宁龙田等地(后均再迁,其一迁回吉水,另一不详)。公明(德垂)居大埔湖寮,为湖寮开基祖。生九子,依次佰一至佰九郎,衍派各方。
  长子佰一郎:号明响,居大埔大麻麻西村,为麻西开基祖。生一子:佑祈。佑祈长子法经,迁龙川水口;次子孙公居本村,支分银江、洲瑞等地。
  次子佰二郎:迁居丰顺县汤坑(待考)。
  三子佰三郎:又名三郎,号三阳。居大埔茶阳水涵头,为水涵头开基祖。生一子:大二郎,号昌裕。传四世时通、孔志适居始兴县;时兴迁大埔西河黄沙。
  四子佰双郎:又名仁杰。居枫朗坎夏。生一子:坦谨。传三世源端迁大埔长治镇坪上,源隆迁惠州;源兴迁揭阳;源明(后裔,笔者注)迁长乐。四世英伟迁兴宁龙田。
  五子佰五郎:居大埔大东镇溪口,俗称“溪口公”。生二子:美源、美容。长子美源迁居福建云霄县呈奇岭。生一子涵载。其后又迁福建南靖。传至十二世愈奇迁台湾,后裔居台北、嘉义;元锐迁浙江温岭市松门上马乡。次子美容迁南海。
  六子佰六郎:又名永达,行二十四郎,谥朴茂。迁福建平和县长乐。生二子:长子文琛居秀山村;次子文富居长富村。传五世赵兴,其后裔迁广东、广西等地。迁台湾之后裔未详。
  七子佰七郎:居塘唇,称塘唇房,生三子:十三郎、十五郎、十八郎。长子十三郎迁福建诏安。传至六世梅田,回迁大埔茶阳镇恋墩头。梅田六世文富,号东峰,迁丰顺县韩江河畔朱坑开基。七世俄挺迁普宁南径乡。次子十五郎,生三子:长子三秀居本村,三秀次子明显初迁湖寮伞岭下,再迁百侯镇赤田坑。三秀六世孙石庄迁廉江县陀村开基。十五郎次子俊秀,号裕轩,迁大埔三河镇旧寨立籍。十五郎三子念八郎迁鹤山坪山开基。三子十八郎,生三子:长子荣祖迁大埔大麻镇莲塘。次子德祖,后裔分居湖寮上寮田心里。三子广宜居湖寮古城下村祖地。支分龙岗圳下、黎家坪高圳。
  八子佰八郎:居坪上,称坪上房。生二子:佑明、次明。长子佑明生六子:乐耕、乐泉居本村,乐庄迁大埔枫朗黄沙,其后裔迁大埔光德雷丰、大东镇塘圩头、山背、长丘田。乐安迁大埔大东镇溪口,其后裔源美、源潭分迁福建呈奇岭(今之马铺乡)龙镜村。佰八郎次子次明,生一子乐酝,居本村。
  九子佰九郎:居河头称河头房。生一子圆任。宗支分居湖寮麻地里,双髻山,传至八世文化迁居始兴县,九世怀相、怀德、怀智、怀稳兄弟四人俱迁始兴县。

相关链接:广东大埔坎厦罗氏乾元公系
囗囗囗囗囗广东大埔坎夏罗氏的历史浅析
囗囗囗囗囗关于坎厦罗氏始祖考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7960
日期:2013/11/10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广东大埔坎夏罗氏的历史浅析
下一篇:江西南昌柏林村豫章罗氏忠孝祠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