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湖南新宁石桥村罗氏华膴公系

湖南新宁石桥村罗氏华膴公系

  华膴公系秀川崱公之后,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元末至正年间从江西泰和迁居新宁县城东石桥村陶马坪,二世祖继受公再迁县城东门外元水届边,即今金石镇藕塘村。四传后分翱、翔、翊三房,派衍十余个村落,人文蔚起,成为望族。明清时有知府1人,知县2人,九至五品军功衔15人。民国时期罗祖辉任考试院铨叙部常务及政务次长。


《敦本堂罗氏族志·原姓》
  昔夏禹导山川,则壤成,赋以锡土。姓,说文曰,“姓,人所生也”。所以古帝王因生赐姓命氏。以官以字以谥以邑,美恶无择,文不得而增损也。周以前,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国君称国不称氏,庶人无氏称名,卿大夫称氏,故卿大夫之见于记载者,氏也。自世录废,宗法不行,姓皆称氏,氏皆称族,纷纭参差,莫可究诘。今冠一字二字于名号之上者,皆姓也。别为某支某房者或氏或族也。罗氏系出祝融氏,熊姓,又氏妘姓,世袭子爵,初封宜城,国号曰“罗”,复徙枝江;周末因楚乱,迁长沙以国为氏。汉高帝时,罗珠定豫章有功,子孙因家焉,故称豫章。两汉以来,分隶郡邑,几遍天下,人物之盛,史册焜煌。晋有湘中琳琅之誉,唐有雄才武略之称,宋有粹然君子,明有明德先生。虽世代绵邈,人自为宗,而异流同源,谁非一脉之所蔓衍哉。然狄武襄不附梁公,人以为守礼,况籍贯悬殊乎。即如江右吉安府太和县罗氏,本我宗派,而省城既隔,谱牒莫稽,又如同姓迁新甯者,有长湖村罗氏,南关外罗氏,虽皆江右人,而各自为宗,昭穆迥别,尤难强以从同。惟我祖华膴公自元末“至正”时,迁居新甯,卜宅绹马坪以后,子孙繁盛,世系明晰,可得而详焉。至华膴公以前,世系渊源则代远年湮,无从稽考,只得仍付阙如,以俟后世子孙再加追溯可耳。

《敦本堂罗氏族志·谱序》
  夫物之生也,本乎天;夫人之生也,本夫祖。莫大于天,莫亲于祖。是以古之帝王受终告庙,而必以尊祖敬天为首务者,重厥本也,然本固重矣。而支分派远,倘昭穆不序,则世系紊,而尊者必失其所尊,亲者必失其所亲。此所以谱之不可不修也。自元末明初,我始祖华膴公由江右吉安府太和县迁湖南逮宝庆,旦落新甯城东绹马坪,殁葬石桥村之盆形,癸山丁向。层峦耸翠,蜿蜒自雄,一水环带,四山星拱,真佳城也。生子受,受生仲,仲生源,独传四代,上无伯叔,下无昆季。及源公,生三子,长翱公,次翔公,三翊公。继继承承,瓜绵椒衍,维时功名,炫耀家室,繁富贤豪,崛起名士,挺生列胶庠,登科第以此见天道,好还惠迪,则吉和气致祥,皆我祖华膴公积德累仁,好善乐施,致使子孙蒙庆受福也。降及于今,名不登于天府,氏不传于史册,家资殆罄,人烟稀少,还念前日之盛,今日之衰,大半由于宗祠未成,无以栖夫木主,家乘未修,罔以明乎世系,所以我祖振怒,无非欲后嗣子孙一以营建宗祠,一以创修谱牒也。幸前清辛卯岁,族贤月潭、丹山、采吾、寿吾、炳堂、荣福、美轩、海清等,建立宗祠,以妥先灵。惟谱牒一事,因无公项,不果于行,至今忽又数十余载矣。年湮代远,支分派别,凡先人之生殁葬向,后嗣之年月日时,其纷然莫辨者,不知凡几。今欲殁者、聚生者载,条分缕晰,囊括无余,谁敢任其数百年之流弊,同者予,异者夺,口诛笔削,谁敢当其权?噫,虽欲修之,谁敢倡之?虽欲倡之,孰敢和之哉?用是瞿然于心觉。谱之宜修,竟有刻不容缓者此。诗之所以矢慎矢勤,任劳任怨,而敢以倡修为己任也。爰于今春清明会期,协商族人,倡议创修,变通筹款,酌量特捐,按丁派费。而我先人在天有灵,顿使诸族众奋然兴起,无不慷慨赞成,踊跃从事。然是谱也,非有采吾之贤劳不能董其事,非有荣福、美轩、涌卿之总理焕文之刚直,亦无以襄厥成。且非有静安、幼辅、久成之主稿、校对,更无以奏厥效。诗,不才不克,阐扬祖宗功德,不过略陈数语,使后世子孙观其谱而知其义,庶不致数典而忘祖也,幸甚。

民国癸丑(1913)年中冬月十六日 世孙监生景诗字金声敬撰00000000


《敦本堂罗氏族志·序》
  盖闻溯流必探其源,人生发源乎祖,此明伦推所自始也。罗氏系出祝融,以国为姓,其间建伟业、奏虘功、阐圣学、明道德、经济文章,卓然为名臣硕儒者,皆详载史册,不第光耀家乘也。我始祖华膴公,发源江右,卜前邑东,自元迄今,垂五百余年,历十有九世,科甲蝉联,缙绅鹊起,人文之盛,可谓至矣。惟自迁徙以来,单传四代。至凤班始,派分三房厥后,根深叶茂,枝更生枝,源远流长,派复分派,世代远而移徙靡常,生齿繁而居址涣散,尊卑淆混,亲疏莫分,岂无故欤,实谱牒未修有以致之也。虽然修谱固甚难也,而修谱于我族尤难。夫以数百年来未举之事,创始则经费莫筹,追远则搜罗或漏,此至今所以未修也。现幸堂叔金声毅然倡修,诸族众勃然兴起,任事者踊跃从公,乐捐者输将恐后,并嘱湘珥笔。湘生也晚,去古益远,愧无才识,何能溯绪寻源,确然不谬乎。然以分所当为之事既虑,辜负众望,尤虞遏佚前光,故敢懵然应命。任事之余,又得房叔采吾经营采访,绘图诸事,房兄久成从兄幼辅,协力同心,旁稽博考,详生殁,纪婚娶,考世系,录实行萃亿万人于全图,总千百世于一牒,又奚患尊卑淆混,亲疏莫分也哉。所愿后之子孙,睦宗族,别人伦,振翼翼之家声,克绳祖武,继绵绵之盛德,垂裕后昆,岂非我罗氏之深幸欤。敢是以为序。

民国二(1913)年岁次癸丑仲冬月下濣澣谷旦00000000
十七世嗣孙邑庠生泽湘字静安沐手敬撰00000000000

  【二修主纂罗德先】:民国二年(1913)始修纂族谱,主纂人罗泽湘;1995年二修族谱,主纂人罗德先。

《敦本堂罗氏族志·班次引》
  古者质而不文,朴而不华。或因生而命名,或因赐而取字。如鲤如寤如恶,其大较也。自明太祖分封各赐其字。始得以读班次之文。嗣后取而法之,普天率土共遵此道,而于是尊卑长幼之序,遂得以晓然不紊,厘然不淆矣。我族班次,先世虽取录数语,然生不一生,周而复始用。特续增二十字,而每句必限以五字者,以庙当五世则迁,服至五世则斩也。其先世班次取至“承”字而止。自承字以下,即接改拟班次命名。庶家道克振,字讳不致雷同,瑞永锡祥,祖孙不致混淆。后之命名取字者,共遵守焉。
  先人所拟班行句读:

华继维源,凤世达应,仕其有献,学绍元景,
祖德钦承,家道克振,仁贤懋昭,瑞祥锡永。

  民国癸丑(1913)年各房合议改拟班行句读:

忠孝立生本,诗书道义根,来者能永守,光耀大昌荣。

  【二修主纂罗德先】:
  前班行诗五句二十世:华继维源,凤世达应,仕其有献,学绍元景,祖德钦承。
  后班行诗四句二十世:忠孝立生本,诗书道义根,来则能永守,光耀大昌荣。

《敦本堂罗氏族志·祠堂引》
  窃思一族之有宗祠,所以妥先灵,享祭祀,笃宗族,讲家规者也。使族无宗祠,则祖宗之灵爽无所凭依,子孙之蒸赏无所祀事,势必宗族竞争,家规荡废,此宗祠之建设,诚急急也。“光绪”辛卯(1891)岁,族贤月潭、丹山、厚田、受吾、采吾、海卿等辈,深虑及此,协力同心,倡议创修,各尽其力,踊跃乐从,不数月而工竣。虽未能祠貌辉煌,而大致规模,亦足以妥我祖先之灵,壮我族之观瞻焉。惜地址狭小,方向不佳,至丁酉(1897)时,族众荣福、美轩、谊轩、丹山、采吾、炳堂、汉卿、玉泉诸先达公,公同再商议。为移改,于是酌量以特别开捐,以烟户人丁派费,越半年而功成。迄今,祠宇光辉,家规整肃,上可以慰祖宗在天之灵爽,下可以展后嗣孝思之微忱者,未始非诸公矢慎矢勤,任劳任怨,有以成之耳。兹修谱系,以志其略,并绘其图,以昭兹来许云。

民国二(1913)年岁次癸丑仲冬月下澣谷旦00000000
十七世嗣孙邑庠生泽湘字静安谨撰00000000000

  【二修主纂罗德先】:光绪十七年( 1891)始建宗祠,因地狭隘,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迁建于今金石镇观瀑村一组。

《敦本堂罗氏族志·迁徙记》
  窃思一族之间,集合而居者,诚乐事也。然其后生齿,既繁胞基,必狭其间,不无迁徙分散者,亦势也。遗考我族,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鹅颈大丘。元末“至正”(1341—1368)时,我始祖华膴公,徙居湖南宝庆府甯县旦落东乡石桥村之绹马坪开基创业。二世继受公,复徙水庙坪。自是以后,生齿日繁,星罗棋布。其间,翱公房十一世祖有海公,则迁居水头村之廖家湾;有腾公则迁居高桥村之双江口。翔公房七世祖达善公,则迁居杨溪村之宛家汾。九世祖仕君公,则迁居新塘村之半边山。十一世祖有茂公,则迁居罗家田。十三世祖学政公,则迁居水头村之浮桥头。惟羽公当时分徙西乡之烟村。由是以观迁徙既无常,居址自涣散,苟不次第述明,一一胪载,将后之继起哲嗣,欲返本清源,而不知其派于何祖,始于何地,迁于何时。根源既失,支派莫分,我先人未必不隐恨于九泉也。兹于迁徙分散之事,历历述明,俾后世子孙,一览而知云耳,是为记。

民国癸丑(1913)年仲冬月 十七世嗣孙邑庠生泽湘谨撰00000000

  【二修主纂罗德先】:自五世祖起,派衍为翱、翔、翊三大房,其主要迁居:翱公房分居新宁县水庙边,龙眼冲、巴子岭、麂角岭一带;翔公房分居新宁县水庙边、罗家田、浮桥头、茶园头、宛家岔、横铺半山一带;翊公房分居新宁县西乡之烟村、高桥等处,垂今已传二十二世600多年,现居新宁县内人丁1340余人。
  主要迁外者:翱公次子世文,于明正德十五年( 1520)前后迁四川;有海于清雍正八年(1730)前后迁居水头村之廖家湾;有腾迁居高桥村之双江口;其子献锡、献铎又迁居西乡烟村;献道、献逢迁居麂角岭:元实约于光绪三十年( 1904)迁东安县。翔公次子世英、三子世举,俱约于明嘉靖十年(1531)迁四川;四子世选公迁云南:达顺约于嘉靖三十年(1551)迁居新寨村;达善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迁居杨溪村宛家岔;仕君约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迁居今横铺粗石:有茂约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迁居罗家田;有攀、献魁、学金、学榜、学尧、元让俱先后迁四川;学禩、学文、学山等先后外迁,均不详;学政迁居水头村之浮桥头;元弟、元年、元忠、元芳、元厚兄弟约于道光和咸丰年间迁居大白村黄家塘;元泰约于道光二十五年( 1845)迁广西全州;元长约于嘉庆十年(1805)迁广西;元位、元成约于道光十五年(1835)迁广东;元桂约于咸丰年间(1851-1861)迁贵州;景田约于咸丰四年( 1854)迁城步县:景秋约于同治十年(1871)迁水头村茶园头;景星、景异约于光绪三至五年(1877-1879)迁广西灵川县。翊公约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迁居西乡之烟村:其次子世万、三子世恩俱于青年时外迁、均不详;应贵、应明等又迁高桥富栗坪。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5382
日期:2011/10/1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四川省达州市罗氏支派综述
下一篇:不用鼠标操作也能玩电脑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