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刘罗同祖来源探讨

刘罗同祖之来源探讨

作者:阿水/tphttp://www.luos.org

  先看刘氏族谱,来源綦江刘罗坝刘氏:56代祖刘英豪,妣李氏,生五子(157代):长子刘荣,迁永川;次子刘华,迁合州,其子刘道谟的四世嫡孙刘攀凤迁来綦江城南滩子口,后发展成为石角涪滩支脉;三子刘显,妣汪氏,洪氏,其子刘道泮从江津麻山岗迁来綦江沙溪口,随后迁三溪镇后山(今三江镇),更后山名为刘罗坪;四子刘茂,迁贵州仁怀;五子刘盛,迁贵州。158代祖刘道泮,妣罗氏,生三子:长子刘廷彦,次子刘廷方,三子刘廷灼。
  再看《河水林宗祠罗氏族谱》:
  1.裔孙生员伟烈撰写的《世纪考》中写道:“我族英豪祖,于明洪武十二年,统荣、华、显、茂、盛人蜀,巴渝分派。荣祖落业永川西充坝西来山,生道明、道星。明住本地沪州,星人仁怀,下宅底观田沟。华祖落业合州,生道臣、道远、道谟。臣人广阳,远人南部,谟人中江长林坝。茂祖落业江阳,生道清、道谏。清人云篆山,谏入遵义清塘水。盛祖落业贵州,生道政、道敏。政入思南塘头,敏人什阡府张园坝。四祖之子,迁地为良,固皆各如其愿。惟显祖入綦,单传至鉴,派衍七大房。”
  2.在《世系补遗》中写道:“有良公元季,起义兵御寇。有随公至应龙公,世为麻城县孝感乡明珠台宦裔。其子安道生统宸,由翰林仕至户部尚书,蝉聊鹊起,累代不乏伟人。统宸生英豪公,于大明洪武十二年避红巾之乱,率五子荣、华、显、茂、盛,由楚入蜀。独我显公一支迁綦。”
  3.明朝天启元年二月后裔钧撰写的《祠堂老碑序》中写道:“余族先世,盖湖广麻城云。在楚者,不及叙次。在蜀綦者,始于罗显之子道泮。泮生廷彦,彦生福缘,缘生鉴,鉴生添镇、富、亮、贵、秀、泰、茂,遂衍为七大房族,盖綦桐矣。”
  问题其实非常简单,根本不会追溯到王莽年代,因为刘罗同祖仅仅出现在川渝黔罗氏的族谱中。
  授兵部尚书刘燕宸撰写的《老谱序》
  常思万物本乎天,人生本乎祖。世履变而功德常新,派弥长而箕弗替,传曰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然昭穆之不紊,由谱牒之有征,故朝廷有玉牒,圣子贤孙继绪其盛。闾阎有家谱,承先启后,作述乃光。是谱者,谱其祖宗之肇基,谱其世系之脉络。俾报本反始,常伸仁孝,敬宗睦族,咸知爱亲。孰大宗,孰小宗,万世俱识同源。谁亲者,谁疏者,千秋无忘一本。如我刘氏,世代渊源,沐公已经备载,无烦赘词。但沐公谱志,仅及前人。使其后不续而增之,不且上负祖宗之流传,下失子孙之承继乎。宸蒙圣朝德化,列职郎署。每于早朝宴罢之余,语其家人曰:人必有尊祖敬宗之意,而祖宗始默佑乎人。若谱牒不修,则考证无据,代远年湮,亦何由知祖宗之来历,世系之周祥哉。夫是以殚夙之劳苦,续沐公之源流,以志其详。沐公生若还,还公生龙图,图公生任,任公生参常,常公生德洪,洪公生月清,清公生富山,山公生福高,高公生文乎,平公生瓒,瓒公生源远,远公生绍,绍公生宗成,成公生龙,龙公生开七,七公生广傅,傅公生巨河,河公生时泰,泰公生吾父汉臣,及余身燕宸,又二十余世,三百余年矣。幸陈迹之可征,源流之可溯,吾将二十余世之生居卒葬,一一补修,以兴本源之念,以敦爱敬之诚,以昭轨范之传于绵延,以志祖宗之庆于悠久。言已而意靡尽矣,徒文以乎哉。

至正三十二年0000000000000000

  我族分主讳巨河字念——十一郎,官任湖广黄洲府,麻城县教谕,解组后仍归瑞金。生子时泰,泰生三子:长子汉臣,官授南京总镇,致仕归道经楚,而遂住楚;次子汉卿:三子汉志。汉臣生子燕宸,汉卿生子统宸,均登翰林,一官兵部,一官户部。氨洪武十二年避红巾贼乱。燕宸祖摔其子:英俊、英杰、英才与统宸子英豪迁入重庆佛图关,此我族之入川始祖也!
  是为刘氏世袭。

  时泰公生三子,三子汉卿,汉卿生统宸。同祖就出在统宸公。相信现在各位刘罗族谱上都有关于洪武十二年(1379)英豪公再次入蜀落业浮屠关的记录吧。
  那么,1379年以前又发生了什么呢。1361年,大夏国明升投降,但红巾残部时有活动,同时,洪武帝又开始进一步向进军云南作准备。此时,我们的主角,统宸公,官拜黄州府,麻城太守,拥有平定红巾经验的地方领袖于1369奉命前往当时的边疆重庆府,为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明政权进攻云南做初期准备,同时,适时的对时常干扰国家安定的红巾余党作斗争。
  边疆的生活显然并不舒适,统宸公因为积劳成疾约于1376年,逝世于重庆,葬于浮图关。享年64岁(生于1312年?)
  然后就出现了英豪公入蜀的一幕。红巾仍在,英豪公也成为红巾眼中钉,不得已,避乱江津麻山岗,改姓罗氏,是为罗英豪也。
  鸣谢刘祥玉宗亲提供刘氏族谱 英豪系内容。

燕宸公英才系后裔00000000


附:刘祥玉《刘罗二姓同祖传说》
  关于綦江刘、罗二姓同祖传说的族谱记载
  在綦江境内,民间常有刘、罗二姓同祖的说法。这次在查看族谱资料中,不仅刘姓族谱中多处有同罗姓关系的记载,尤其发现刘姓郭扶梅子桥支脉与罗姓“河水林宗祠”,其世系总图中竟有十代人名完全相同,许多问题难于破解,有待今后发掘资料进一步考证。现将族谱中的有关记载摘录或叙述如下。

(一)刘姓族谱中有关英豪祖及其子孙入蜀迁綦情况的记载

  1.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年)凤仪公祠长房孙吉山金星撰写的《由楚人蜀分迁叙》中记载:明朝洪武十二年,刘燕宸率其子英俊、英杰、英才,与统宸子英豪,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迁来四川重庆府巴县浮图关,随后转迁江津县高湖里桐树坪,至洪武十八年创业于麻山岗。“英豪祖之子道泮公,更迁綦之三溪镇,亦更后山名为刘罗坪。”
  编者注:道泮不是英豪之子,应是英豪之孙。
  2.郭扶梅子桥支脉和桥河刘家岩支脉族谱中都记载:刘英豪,妣李氏,生五子。第三子刘显,妣汪氏、洪氏。其子刘道泮,妣罗氏,从江津麻山岗迁来綦江沙溪口,随后迁至三溪镇后山,更后山名为刘罗坪。
  3《附录更姓记》
  按余族之有更姓,由王莽篡位,苏献朋比为奸,欲尽诛刘氏宗族,而世有天下。当时更姓易名者,则有刘唐改名陈叔,刘良改名金良,以及刘演、刘仲,皆隐姓埋名,潜身野循,积怨在胸,欲报先帝之仇,未获成功,而多死于忠义者。及光武中兴,灭莽诛献,仇雠已雪,帝业重开,而刘氏复睹再生之天,始得还宗姓矣。然而犹有未复者,更有罗、熊、郑、涂四姓焉。改罗姓者名曰怀,改熊姓者名曰恪,改郑姓者名曰慎,改涂姓者名曰恺,皆树心为义,以立志不忘炎汉之意也。及明洪武初,英豪祖之孙道泮公,入蜀迁綦之三溪镇,尚有罗姓同往,因更后山名为刘罗坪,记地以姓传,使刘、罗二姓在綦子孙永远为志,无相紊乱者。其后罗姓之迁徙未详,而刘罗坪之山名至今未艾。
  编者注:此《附录更姓记》载于多支刘姓族谱中,但系何人何时撰写,未注明。

(二)罗姓族谱中英豪及子孙迁綦情况记载

  1994年甲戍岁至1996年丙子岁间编修的《河水林宗祠罗氏族谱》,洋洋八大卷(第一卷为总册,第二至八卷为人蜀七世祖起七大房的分册),内容详尽,称得上是綦江罗氏族谱之宏篇巨著。在第一卷中,多处记载有英豪祖由楚(湖北)入蜀,以及道泮祖人綦落业的情况。
  1.裔孙生员伟烈撰写的《世纪考》中写道:“我族英豪祖,于明洪武十二年,统荣、华、显、茂、盛人蜀,巴渝分派。荣祖落业永川西充坝西来山,生道明、道星。明住本地沪州,星人仁怀,下宅底观田沟。华祖落业合州,生道臣、道远、道谟。臣人广阳,远人南部,谟人中江长林坝。茂祖落业江阳,生道清、道谏。清人云篆山,谏入遵义清塘水。盛祖落业贵州,生道政、道敏。政入思南塘头,敏人什阡府张园坝。四祖之子,迁地为良,固皆各如其愿。惟显祖入綦,单传至鉴,派衍七大房。”
  2.在《世系补遗》中写道:“有良公元季,起义兵御寇。有随公至应龙公,世为麻城县孝感乡明珠台宦裔。其子安道生统宸,由翰林仕至户部尚书,蝉聊鹊起,累代不乏伟人。统宸生英豪公,于大明洪武十二年避红巾之乱,率五子荣、华、显、茂、盛,由楚入蜀。独我显公一支迁綦。”
  3.明朝天启元年二月后裔钧撰写的《祠堂老碑序》中写道:“余族先世,盖湖广麻城云。在楚者,不及叙次。在蜀綦者,始于罗显之子道泮。泮生廷彦,彦生福缘,缘生鉴,鉴生添镇、富、亮、贵、秀、泰、茂,遂衍为七大房族,盖綦桐矣。”

(三)刘、罗二姓族谱中单线世系人名对照

  1.刘姓郭扶梅子桥支脉族谱中,第15l代至163代单线世系人名依次是:
  151代刘广傅(传)
  152代十一子:刘巨河
  153代次子:刘时泰 154代刘汉臣刘汉卿刘汉志刘汉卿 155代刘统宸 156代·刘英豪 (妣李氏) 157代刘荣(迁永川)刘华(迁合川)刘显,妣汪氏、洪氏(迁綦江)刘茂(迁仁怀)刘盛(迁贵州)
  刘福禄 161代刘鉴 (妣霍氏) 162代刘添茂,妣石氏刘添泰,妣赵氏刘添秀,妣綦氏刘添贵,妣霍氏刘添亮,妣王氏刘添富,妣张氏刘添镇,妣霍氏 163代刘儒刘伟刘俊刘仁刘倜刘爱其后代繁衍为梅子桥支脉
  2.罗姓河水林宗祠族谱中,人蜀前五代(71世)至人蜀后八世单线世系人名依次是: 71世宏信 72世绍威 73世周翰周干 74世和卿-巨卿.汉卿汉卿 75世统宸人蜀I世英豪 (妣李氏)人蜀2世荣(迁永川)'华(迁合州)显,妣洪氏、汪氏(入綦)茂(迁江阳)盛(迁贵州)
  显入蜀3世道泮 (妣刘氏)入蜀4世廷彦 (妣贺氏)入蜀5世福缘 (妣霍氏)入蜀6世鉴 (妣霍氏)鉴入蜀7世添镇,妣霍氏、苟氏添富,妣胀氏 添亮添贵,妣霍氏、杨氏添秀,妣綦氏、犹氏、魏氏添泰,妣赵氏添茂,妣石氏、王氏、孙氏入蜀8世儒伟俊仁倜爱
  以上对照看出,刘姓郭扶梅子桥支脉世系中的第154代至第 163代共10代人名及其娶配情况,与罗姓河水林宗祠中入蜀前的第 74世至入蜀后第8世共10代人名及其娶配情况,完全相同,只是姓氏不同。至于刘姓族谱中第160代祖刘福禄中的“禄”字,与罗姓族谱中入蜀8世祖福缘中的“缘”字相异,系多次续谱中的笔误(“绿”与“缘”字形相似)。刘姓族谱中第162代兄弟七人的名字,与罗姓族谱中入蜀第7世兄弟七人的名字,排列顺序颠倒,疑是对老谱中上下代数竖式排列,同辈兄弟之间横向排列,左右顺序错误所致。
  另外,綦江刘姓石角涪滩支脉,属157代祖刘华长子刘道谟的后代。刘姓桥河刘家岩支脉,属158代祖刘道泮三子刘廷灼的后代。因此,这两支刘姓的世系中,亦有几代人名与罗姓相同。

(四)启示与疑点

  綦江刘姓郭扶梅子桥支脉,与綦江罗姓河水林宗祠,其单线世系竟有连续10代人名完全相同(以下代数没有继续对照下去,不知是否还有相同的),并且迁播时间、路线与地址也几乎一样。刘、罗二姓都确认英豪为由楚(湖北)人蜀始祖,道泮为落业綦江始祖。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无法否认刘、罗二姓之间的共祖联系。
  既然刘、罗二姓都确认前述10代人名是自己的祖先,那么,綦江刘、罗两大姓后人的代数比照关系也就十分清楚了。即:刘姓世系总图中的第154代至第163代,与罗姓世系总图中人蜀前第74世至入蜀后第8世,可以相互对应。与此类推,罗姓自人蜀第21世起沿用的20个字派,即“祥开昭玉德,义瑞起家良,念学锡培厚,秉承兆继昌”,与綦江各支刘姓世系总图中第176代至第195代的字派,亦可相互对应。
  但是,这里的不解之谜很明显。其一,这10代人名,同是一个人,为何既姓刘,又姓罗?其二,自汉卿以下,连续10代世系相同,但汉卿以上则完全不同,不同的祖先为何有相同的后代?其三,从族谱中记载的源流看,刘、罗二姓的得姓传说不相同,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的迁播路线和地区也差异很大,只是在入蜀前才都居住在湖北麻城县孝感乡。两支族源不同的姓族,其后代不可能变为同宗共祖。其四,一个值得注意的奇怪问题是,刘、罗二姓族谱中关于前述10代人娶配情况的记载,几乎完全一致,但惟独人綦始祖道泮公的娶配情况恰好相反。刘姓族谱中的记载是:刘道泮,妣罗氏;罗姓族谱中的记载是:罗道伴,妣刘氏。这不可能是续谱中的笔误,其中的奥妙究竟在哪里?这些迷点,在现有资料中无法破解,有待今后进一步发掘可靠资料,进行考证。

二零零三年十一日00000000

  (作者:刘祥玉,原中共綦江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綦江刘姓三会中间榜支脉第171代孙。)

相关链接:
  “刘罗二姓是一家”初识
  “刘罗二姓是一家”又一说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13936
日期:2009/6/19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重庆壁山丁家豫章罗氏老屋清明会
下一篇:江津双福罗氏源流概况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