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罗华强撑起震不垮水文队

抗震救灾罗氏群英谱(二十一)

局长罗华强撑起一支震不垮的水文队伍

  罗华强,男,四川省阿坝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局长。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时刻,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成千上万的生命瞬间定格为永恒的沉痛记忆,死亡的阴影,在汶川灾区的残垣废墟上徘徊游走。
  面对惨重的地震灾情和严峻的抗震形势,阿坝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局长罗华强,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带领全局上下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在这一场与震魔殊死搏斗中,他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多重担子,当机立断维持水文工作在震区照常运作,出谋划策为汶川百姓赢得求救途径,千方百计确保阿坝州水文局100多人安然无恙。他,恪尽职守、英勇顽强、顾全大局,用赤诚和真情奏响着一曲曲动人乐章,让水文精神再一次得到体现和升华,让水文人的形象在抗震救灾中更添浓墨重彩!

  以命相搏 不辱使命
  地震爆发瞬间,飞沙走石,巨大的声响咆哮而来;房屋坍塌,漫天的尘土扑面而来;地面断裂,象波浪一样翻滚、扭曲。
  此时,阿坝州水文局职工们都还在午睡,来不及紧急避震,他们惊慌失措地冲出了职工宿舍。眨眼间,房屋的倒塌声与人们的呼喊声混成一片。
  和许多人一样,正在家里午睡的罗华强也感到恐惧,甚至迈不开步子,始终不敢下楼。直到地震稍微停歇之后,他才飞快地冲下楼去。家就在水文局一旁的罗华强下楼后,发现情况十分不妙。他赶紧掏出手机,随便拨了一个成都朋友的电话,结果始终拨不通。反复多次后,他意识到,通讯已经瘫痪。人们不断用手机拨打电话,但始终无法连通,罗华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怎么办?不少人焦急地喊了起来。就在此时,还想继续冲跑的职工们被罗华强的声音制止了——不要跑!猛一抬头,宿舍大门口的两边的楼房已摇摇欲坠。紧接着,罗华强继续说道:“我去办公楼看看,那里有防汛电台,我们必须马上启用!”一说完 ,便飞奔出了宿舍大门。
  按防汛工作的要求,各市州都应设置了拥有相同专用频率的电台。他认为,防汛电台能够有机会与外界取得联系。
  就在这时,一个可怕的传闻飞来——岷江上游的山体垮塌,在部分地方形成堰塞湖,随时可能有决堤的危险。一些居民和职工听闻后纷纷向后山跑去。是跑,还是上楼发报?这是摆在罗华强面前的问题。当然不会跑!
  5月12日14时40分左右,惊魂未过,罗华强已经带领水情预报科张志琼、设备科熊甫剑到达了办公楼四楼值班室,启用了防汛电台,四处联系各地区水文局及测站。余震持续未断,房屋左右摇晃得让人窒息。然而,为了尽快将汶川地震消息发布出去,罗华强丝毫没有退缩。尽管有杂念,但他都一一抛于脑后;尽管有恐慌,但他都掩藏于心。
  面对大灾难,人的本能反应就是逃命。然而,就在人们如潮水搬涌入街头、后山坡,以求一线生存之机的紧迫时刻,他当机立断,决定留守办公楼,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求援工作中。人说:大难临头各自飞。然而,罗华强却选择了与全体阿坝州水文局职工和家属在一起,并肩抗震魔。
  在这危难时刻,他成了主心骨。由于担心真的决堤,为避免职工伤亡,他赶紧安排副局长帅武权、行政办公室人员胥晓英带领职工及家属往山上跑。而他与张志琼、熊甫剑继续留在不断抖动的楼房发报,确保信息的准确与畅通,让外界的救援工作及时到位。
  地震发生后,汶川及其周边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完全中断,罗华强主张启用的防汛电台立即成为整个汶川重灾区与外界联系的第一信息通道,成为求救的第一途径。
  15时许,“各市州水文局!汶川紧急呼叫!……”无数次急迫的无线电呼叫,伴随着局办公楼被震烈的声音一起响荡。余震还在持续,大地还在抖动,但是罗华强和职工们似乎忘记了恐怖,他们声嘶力竭地反复呼叫着,“汶川紧急呼叫!汶川发生大地震!……”
  16时正,“汶川!汶川!我是大金……”防汛电台里传来了大金水文站的声音。“立即联系丹巴水文站、雅安水文局局长唐海彦、阿坝州防汛办……”罗华强用颤抖的手拿着电台对话机大声地呼喊着。大金水文站立即与外界联系。此后,雅安水文局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到省水文局,再由省水文局传到省防汛办,经过省防汛办传到省委省政府,同时,阿坝州防汛办将阿坝州水文局传出的汶川地震灾情消息报告给了州委州政府。
  通过水文局的电台,汶川与外界的联系如跑接力赛般地传递着。罗华强带领他的职工以生命的名义用内部电台向外界传出了汶川的第一条呼救信息,让外界听到了汶川的声音,让外界确信汶川还有生命。
  接下来,罗华强一直坐镇水情值班室,与值班人员夜以继日坚守防汛电台,与省水文局、州防汛办、大金等水文站保持联系,并派胥晓英同志驻守汶川县抗灾指挥部,以协助工作。
  连续5日,余震持续不断,水断粮尽,却无法得到任何援助。罗华强没有退缩,挑起了整个水文局的脊梁,忍饥挨饿坚守在尚可安生的几平米房间。电台的信号不清晰,有太大的杂音,为了准确地传递信息,他必须用尽力气对着电台大声的呼吼,才能让对方听清楚。因为缺水,嗓子都嘶哑了。值班室在四楼,因为楼层高,每当有余震,整个办公室都震动得让人屏住呼气。他随时面对着危险,但始终没有脱逃,没有畏惧。他在防汛电台上竭尽全力,确保准确及时地接收和传送信息。饿了,就用限量的几块饼干充饥;困了,就在桌上打个盹儿,又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工作。夜晚的行人看见水文局办公楼值班室灯火通明,十分惊奇,感言到:还真有不怕死的人!谁不怕死呢?谁不希望躲在安全的角落?然而,他肩负着社会的责任,承载着家人的嘱托!他苦累这一时,换取了数万百姓劫后余生的安宁!
  这名普通羌族汉子,和他带领的一群临危不惧的水文人,用强烈的责任感守护着小小的防汛电台,在第一时间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为党和政府及时了解汶川灾情、部署救灾工作赢得了时间。

  危急时刻 出谋划策
  2008年5月13日19时30分,狂风暴雨肆意侵袭,汶川县城一片阴霾,再一次将遭受劫难后幸存的汶川百姓推到了风口浪尖。
  持续的余震,破坏性极大,致使汶川境内的铜钟水电站闸门不能启闭,导致无法正常泄洪。通往铜钟水电站道路完全阻断,前往现场调查、抢险的工作无法开展,使国家防总、省、州防汛办及汶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高度重视。因为对铜钟水电站闸门失控将产生的严重后果无法预测,也无法对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这就为汶川县的父母官提出了是否疏散汶川县城聚集的两万多人的问题。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汶川县委书记王斌通过对讲机向阿坝州水文局局长罗华强了解情况,并要求就铜钟水电站溃坝将对汶川县造成的各项后果作出分析判断。接到此项重大任务和嘱托后,罗华强立即与水情科、勘测科技术人员根据铜钟水电站的库容、上游来水量以及相关参数进行周密的分析,慎重得出了只需作好该水电站附近的人员疏散工作,无需全面转移县城两万多人的结论。阿坝州及汶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他提供的依据,决定不疏散汶川县城人员,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稳定了人心,避免了灾情的加重。

  协力自救 满溢真情
  “5.12大地震”爆发后,100多名阿坝州水文职工及其家属瞬间成为无家可归的人。但是和其他同样遭受震灾的人比起来,这100多名水文人又是幸运的。在罗华强的带领下,100多名无家可归的单一个体聚集在一起,建立了避震营这个临时大家庭,让那些儿女已下测站的年迈老职工和父母不在身边的水文职工幼童找到了温暖的家。
  5月12日下午强地震过后,罗华强临危不乱,当机立断组织疏导100名职工及家属转移到了防震系数较大的局办公楼二楼会议室和职工俱乐部。晚上,他利用冒着生命危险架起的防汛电台这座空中救援桥梁,一面组织人员最大限度地与职工的亲人联系,一面奔波于局办公楼二楼会议室和职工俱乐部之间,只要电台里有关于职工家属的好消息,他都迫不及待地穿梭于危墙与乱砖堆,给大家传捷报,抚慰大家的心。
  但是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已全瘫痪,外界救援无法及时到位的现实和食物断缺的困难,使从灾难中保住性命的人再次陷入绝望境地。“我们与其在这里悲痛欲绝坐等救援,不如冒险自救求生。趁余震间歇,从没有倒塌的房屋里抢搬出食物来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就这样,在班子的组织,大家纷纷走近危房,尽可能抢出了家中所有食品、衣物、棉被以缓解救援未到的应急之需。食品、物资统一管理。女同志自发地组织起来当集体食堂的炊事员。然而,巧妇难为无柴之炊!职工家属们又小心翼翼扛出液化气灌来,靑壮年们有的顾不得摇摇欲坠的楼房随时倒塌危险四处搜找干柴,有的四处联系并搬运钢管、木板、挡风的竹篾墙,搭建简易房。就这样,100多人,有了安身的地方,也有了一个集体的大食堂。
  从工作到伙食、从住宿到医药卫生,罗华强都安排得面面俱到。为了让100多号人都能盛着饭,都能吃着菜,他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四处张罗。在阿坝州水文局自救避震营里,有两名孕妇,较多的老人和小孩。在没有得到救灾物资的情况下,罗华强总是带头把鸡蛋让给他们,让其吃饱休息好,而自己每一顿喝一碗稀饭维持体力。每一次开饭前,他都要询问:“每一桌人都到齐了吗?”每天,这简短的一句话都会重复。
  为了让大家不厌倦重复的饭菜,他想方设法利用现有的物资组织大家包点心,蒸馒头。在他的操持下,不仅保证了水文基本监测工作的照常开展,100多人也有着一天两顿有时一顿的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
  罗华强用他的实际行动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
  在避震营里时常涌现着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尽绵薄之力维护避震营的稳定、和睦的人和事。每天早晨,在这里都能见到朱金蓉老人的身影,出没于厕所和公共区域之间,清理卫生;杨春林老人,尽管患有严重胃病,仍然每天主动承担着将垃圾归类、集中烧毁的环卫工作……
  在衣食无保的患难日子里,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开消。但是,一听说在第一线抢修电路的岷江电力公司的职工子女无人照顾需要寄托于这里时,他欣然答应;在自救食品有限的情况下,还为抗震救援的武警部队官兵送去开水和煮熟的鸡蛋等食品。
  在受灾被困的日子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罗华强都运筹帷幄,安排得井然有序,让全体职工及家属安然无恙,创造了无一人伤亡的奇迹。
  来势汹汹的大地震喧嚣而过,持续不断的余震还在震撼人心!在抗震救灾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作为阿坝水文主心骨的罗华强同志,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带领全体水文人积极抗震自救;他舍小家顾大家,与100多号水文职工及家属同呼吸共命运,以震不倒的水文精神铸就了一支震不垮的水文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8-06-05)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2975
日期:2008/6/15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村支书罗佳也抗震救灾献爱心
下一篇:中华罗氏的起源和发展续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