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罗龙星抗震救灾中践行爱民为民的誓言

抗震救灾罗氏群英谱(十八)

罗龙星抗震救灾中践行爱民为民的誓言

  罗龙星,男,侗族,198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骨伤专业,研究生学历,贵州省天柱县人。系2007年贵州省公安消防部队接收入警的地方大学生警官,现在从江县消防大队服役。
  该同志自入伍以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在中队见习期间,严格遵守部队条令条例和公安部“五条禁令”及各项管理规定,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事事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作用强,做战士的表率。认真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和其它各项管理制度,服从管理,坚持与官兵“五同”,与日常管理工作融为一体。积极参加执勤战备、灭火救援和业务训练、防火监督检查、对外宣传报道等各项活动。主动向官兵学习,勤学好问,爱岗敬业,尊干爱兵。不因学习而放松自己,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特别是在此次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该同志主动请缨,不畏艰难、不怕危险,英勇顽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救援一线,本着温总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倍努力”的指导思想,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0级强烈地震,导致大量的房屋倒塌,许多人员被埋在了废墟之下,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区急需大量的救援人员,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当该同志得知省消防总队即将派遣第二梯队赴川参加抗震救灾任务时,作为一名普通的消防队员,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人员,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主动请缨要求赶赴灾区。领导根据该同志的医学专业特点和请战的决心,经总队领导研究决定同意了他的请战,决定派遣他去参加此次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该同志当即表示决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5月15日上午9时13分,承载着贵州人民的嘱托和灾区人民的急盼,由总队机关、黔东南支队、黔南支队、毕节支队和贵阳支队组成的全省第二梯队赴川抗震救灾的166名消防官兵精神振奋,士气高昂,搭乘民航专机飞赴四川地震重灾区绵阳。专机于上午10时30分到达绵阳机场,刚下飞机,罗龙星同志与其他官兵一道立即乘车赶赴平武县南坝镇。在乘车的沿途,所到之处只见房屋倒塌,道路损毁,废墟累累,大部分房屋被夷为平地,受伤群众哀号之声、亲朋好友呼唤之声不绝于耳,令人不忍卒听。许多路基塌陷,大量山体滑坡并不断有岩石从坡上滚下来,随时都有车毁人亡的危险,但该同志在总队领导的带领下,不顾危险,心系灾区,勇往直前,由于开往南坝镇方向的道路塌方,乘座的车辆被迫停在了平通镇,他只得与战友一同背负大量的急救药品沿着山路开进;一路上,飞石滚滚,地动山摇,拳头大的碎石不时会砸到他们的脚上。在队伍通过狭长的山路时,此时的山路已是千疮百孔,路面断裂隆起,水柱从滑坡的山顶直喷而下,他和战友们踩着积水抬步前行。行进过程中,余震突然袭来,山路上下颠簸、左右摇晃,随之发出巨大轰鸣声,碗口大的碎石、泥块夹杂着雨水向人砸来,此情此景,让人望而却步,一步、两步……不知经过多长时间,终于走过了这段狭长的山路。当在继续前进途中,绵阳市平武县李县长追赶上部队说:“由于南坝镇灾区已有三个总队的消防队伍在救援,救援力量已趋于饱和,而另一个重灾区平通镇目前还没有消防部队,请求前去救援。”得知灾情后,该同志与其他官兵不顾天色已晚,急赴平通镇,经过2个小时的艰难徒步行进,于当晚22时顺利到达平通镇。他来不及休息片刻,立即投入到了搜寻中,在搜寻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盼望着能发现有幸存者,遗憾的是都未能发现幸存者,但他坚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救人思想,直到凌晨2点才回到营地。由于缺少帐篷,且当地余震不断,他只能在草地上和衣而睡,虽然已经身心疲惫,但心系灾区的心情使他久久无法入睡。
  16日天刚蒙蒙亮,罗龙星同志又继续深入到紧张的搜寻中。在当地老百姓的协助下,该同志所在的搜救小组发现了一位被困者被埋在了废墟之下,由于大型机械容易伤害被困者,所以指挥员命令该同志与其他搜救人员一道用液压剪、起重垫等将钢筋剪断,将沉重的残垣断壁垫起,然后用手一点一点的将碎石瓦砾刨开,在此过程中他手被划破了,鲜血直流,经过简单的处理后,他又立即展开了救援行动。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上午9时15分,他所在的搜救小组成功地救出了一名被困者,遗憾的是由于被困者被压时间过久,已永远的停止了呼吸。随后他又赶赴另一处倒塌建筑物的救援现场。在路途中,突然,他看见一位年轻人急促的背着一位约70岁的老人,且老人不停的呻吟。见状他立即跑去询问:“老人家你怎么了?”,“我腿断了。”老人家痛苦地回答着。他当即与年轻人一同把老人家小心翼翼的平放在地上,经过罗龙星同志仔细的检查发现,老人家为闭合性左胫腓骨骨折,左小腿已向内成角20度,且肢体肿胀明显,老人表情十分痛苦,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缺少必要的固定器材,他当即在一处倒塌的建筑旁边找来硬纸板,将其做成简易的“夹板”,并用绷带做成扎带。为了及时的救治,先让其家属扶住老人的身体以防摔倒,在一名战士的协助下,他拉住老人的脚踝,与战士一起相对牵引,经过2分钟艰难的牵引后,他突然向左一偏,只听见“咔嚓”一声,老人家左小腿的成角消失,复位成功。随即他将准备好的“夹板”放在小腿的周围,然后用扎带将“夹板”固定,通过对患肢的固定,老人的疼痛明显减轻,面部表情也变得平静了许多。老人骨折成功的复位,避免了病情的恶化;为防止复位后在家属搬运过程中再次发生移位,他亲自与老人的家属一起将其送到附近的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当医师对老人进行全面检查后说:“该骨折的处理非常的准确,如果不是及时准确地对骨折进行处理,轻则将会导致肢体残废乃至截肢,重则会因疼痛而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老人家听后感动得双眼泪下,紧紧握住他的双手说:“谢谢你!子弟兵!”他却谦虚的回答:“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救死扶伤是医师的职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随即他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搜寻之中。
  17日早晨6点30分,部队完成任务后赶赴另一重灾区北川县城,由于北川县城人员伤亡大,随着天气逐渐变热,加之时间的推移,未处理的尸体开始腐烂,灾区环境的不断恶化极易引发疫情,给参加救援官兵的健康带来了空前威胁,一旦部队发生疫情,将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该同志用其医学的敏锐性,向秦国新副总队长请示汇报情况,秦国新副总队长对此汇报非常认同,立即安排该同志在救援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营区及参战官兵的防病防疫工作。接到任务后,罗龙星同志严格按照医疗防疫要求,坚持每四小时对营区定期进行消毒,做到营区消毒未留死角,在做好营区消毒的同时,还对进入营区内的官兵进行全面的消毒,严防将病菌带入营区;当官兵在救援中有轻微擦伤时,他并没有因为是小伤而马虎处理,而是耐心的询问和仔细检查,直到确定无其他病症之后,再为受伤的官兵进行处理,以防伤口在恶劣环境下感染。
  在17日下午的搜寻中,一名参与救援的志愿者不小心被废墟中的铁钉扎伤脚底,疼痛难忍,顿时扑倒在地,表情十分痛苦,只见他迅速的跑到受伤志愿者的跟前,小心的帮他脱下鞋和袜子,这时只见白色的袜子被鲜血染红了一片,罗龙星同志立即熟练地对该志愿者的伤口进行消毒,迅速戴上无菌手套,铺上小手术巾,用镊子对伤口进行探查,通过仔细探查发现在志愿者的左脚掌有一约0.5CM长的铁钉,钉子的尾部已深埋在了脚掌中,一时无法取出,况且大量出血严重影响手术的视野。此时,由于缺少止痛药,罗龙星同志对志愿者说了等一声:“有点痛,忍耐一下!”,随即他迅速地取出一把小手术刀,将钉子周围皮肤划开了一道小切口,此时钉子的尾部稍稍露出,他马上换了一把小钳子,用无菌纱布沾干伤口周围的血液,迅速地用手术钳将钉子完全取出,并立即对伤口进行了止血和包扎处理,为避免该志愿者发生破伤风,罗龙星同志还及时为其注射了破伤风疫苗;随着钉子的取出,志愿者的疼痛好转,随即志愿者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18日22时左右,他接诊了一名3岁左右的小女孩,幸运的是,女孩并无大碍,只是那稚嫩的右手被划了一道伤痕,刚被抱来时,她不停地哭,浑身乱动不让人接近,罗龙星同志耐心地安抚并对小孩的伤口进行清创处理,等到处理完毕,罗龙星同志都快累倒了。伤痛止住了,小女孩睡着了,也许没了父母,缺了亲人,但今夜,她睡得那样安定、那样香甜。
  5月19日上午,在泥泞的路上,他遇见了一名老人,询问得知老人姓黄,72岁,中年守寡,唯一的儿子去年撒手人寰,儿媳妇地震前去汶川县城走访亲戚,至今没有音信,生死不明,在老人跟前的是两个孙儿,一个10岁,一个6岁。地震发生后,她和两个孙儿冒着危险从家中倒塌的废墟中抢救了部分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当罗龙星同志拿出仅有的干粮和水给她时,她却坚决不要。谈及未来生活时,老人坚定地说:“地震了,人还要活下去。我要好好地活,用我自己的双手将两个孙儿养大成人,让他们长大后报效国家。”罗龙星同志被老人家崇高的品质感动了,说道:“不要太伤心了,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呀,孙儿还等着你把他们养大呢……!”临走时,罗龙星同志还针对灾区可能发生的疫情,给老人留下了常用的防疫治病药品,并向老人指导了一般的防病常识和用药方法。
  在营区医疗卫生上,在该同志的科学防疫下,确保了营区的防疫安全,给参战官兵创造了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官兵无一例疫情发生。为防参战官兵在抗震救灾过程因伤口感染而引发疾病,他还在休息时间深入营房开展巡诊问病,对待每位官兵的小伤小痛都做到谨慎全面。除指导官兵做好个人卫生安全工作外,食品卫生检查也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给参战官兵提供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他对官兵每餐的食物都要严格进行卫生检查,确认充分煮熟之后才给官兵就餐,杜绝了病从口入这一途径。针对灾区防疫工作这一严峻现状,为让官兵了解常用的卫生防病防疫常识,他还将自己专业知识充分地向参战官兵进行了宣传,使用聊天和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向参战官兵广泛宣传防病防疫知识,确保了部队战斗力的持之以恒。
  在抗震救灾艰难的日子里,该同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本着对人民负责、对生命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完成卫生工作,期间共为营区消毒50余次,发放卫生防疫宣传手册200多份,医治官兵30人次,医治灾民130人次,共注射破伤风疫苗28支,在该同志的准确诊断和科学防治下,营区无疫情发生,无一例官兵因外伤而影响工作,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该同志充分认识到卫生保障是部队战时战斗力保障的重要力量,也是部队战胜一切敌人,顺利完成各项战斗的基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阵地上,他坚守岗位,奉献着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大力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诠释着对抗震救灾的深深理解,践行了消防官兵爱民为民的誓言。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抗震救灾行动中,罗龙星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灾区慰问消防部队官兵时的嘱托,胸怀大局,不怕危险,不畏艰难,勇挑重担,依托扎实的医学知识,敬业奉献,扎实工作,恪尽职守,迎难而上,发扬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克服一切困难,采取一切措施,竭尽全力,争分夺秒,搜救被困人员、抢救伤员、转移被困群众。在抗震的日子里,始终坚守在抗战一线,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紧急关头,忠实地诠释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不愧为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不愧为医务工作者的先进楷模,不愧为人民的忠诚卫士。
  (《网上黔东南》二○○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2479
日期:2008/6/13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罗鸿亮“三句话”喊出一个《震不垮的战斗堡垒》
下一篇:农发局长罗凌,妻子被截肢他赶去救其他人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