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村党支部书记罗兴明为党旗添彩

抗震救灾罗氏群英谱(十五)

村党支部书记罗兴明为党旗添彩

  罗兴明,男,四川江油彰明镇福田村党支部书记。
  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涉及到彰明镇福田村2、3、4组,共计132户、431人。为了保证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该村党支部书记罗兴明始终战斗在第一线,搞好群众蔬散和安置等工作,用点点滴滴的平凡故事诠释了作为一个党员应有的先进性,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旗增添了光彩。
  不厌其烦地劝说
  唐家山堰塞湖即将面临泄洪,作为疏散重点福田村就开始被大家关注。罗兴明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一下重了许多。他多次到镇上,通过向镇指挥部咨询的方式,了解堰塞湖的最新情况。每天下午,他总是骑着他那灰蒙蒙的摩托车,亲自到各组了解情况,对离河较近的住户更是做到100%走访。他向他们讲解堰塞湖的成因、泄洪后将对彰明造成的威胁,他让村民们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将贵重物品妥善安置等等。也有老百姓对洪水并不在意,有人甚至说:“我会游泳,怕什么?”每当这时,罗书记总是对不理解的群众耐心地解释,告诉他们泄洪下来的水流很急,并且因为这水是从北川来的,水的毒性将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在他的努力下,泄洪涉及组的村民基本上对堰塞湖的危害和撤离的注意事项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村民们每家都有一个平常不用的铺盖卷,里面都是必须用品,随时准备撤离。
  不辞辛劳地奔波
  5月24日10点30分,彰明镇抗灾指挥部突然接到市上紧急命令,要求本镇需疏散群众立即撤离!指挥部全体人员立即出动,同时电话通知罗兴明召集队长准备撤离。当指挥部人员到达时,罗书记早已将各队队长召集,并安排了村民安置点。时间紧迫,各部门人员与村组干部汇合后,立即在罗兴明一行人带领下,开始通知村民进行转移。10点多钟,因为余震不断,大伙还都散住在地震棚中。人员虽分散,但罗书记和村组干部们早已将哪个人住哪摸得一清二楚,他们熟练地寻找到村民,通知他们赶快撤离。当大部分人都按预订计划撤走时,为确保万一,罗书记在出村路口守候了一个小时。之后,他又组织人手,再次进入2、3、4组确认,当确定无人落队时,他才赶往疏散安置点。路上,一个村干部问他:“罗书记,怎么才走?今天这么紧急,万一洪水来了咋办!”他笑了笑:“村民没事就好,要是我先走了,万一有村民落下遇到危险,那滋味比我被水淹了还难受。” 当赶到安置点后,罗书记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组织清点村民人数。并按照有亲戚投靠的,和没有地方安置的分类。之后,他有和镇指挥部的同志一起,为留在安置点的村民送来了水和食物,并与他们一起,搭建抗震帐篷。夜深了,村民大多入睡了,可罗书记还是放心不下,他又安排人手,一面在安置点外值班,及时劝阻老百姓因为担心家中财物私自回家,一方面在3个组进行彻夜巡逻,保证村民家中财产的安全。 不分昼夜的战斗
  第二天一大早,罗书记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镇上参加机关例会,听取一天的工作安排。回到村上他立即来到撤离点看望撤离的群众,有群众反映由于撤离太过仓促,生活用品严重不足,罗书记立即组织人员给他们送来水和方便面等生活用品。还有群众反映尚有农作物没有收割,他又组织党员服务队人为村里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收割小麦。夜幕降临,村民们都回到安置点休息,在清点了各安置点的人员到齐之后,他放弃了晚上休息的时间,对全村农作物受灾面积、居民住房倒塌等数据进行检查整理。深夜了,为保证撤离群众的财产安全,他又同村治保队的同志一起对全村进行巡逻检查。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哪里有群众的需要,那里就有罗书记的身影。他日复一日的战斗在抗震防洪的第一线,在罗书记的眼里:群众利益始终在第一位,白天和黑夜是没有分别的。罗兴明就这样用他朴实无华的行动,在群众眼里绣出了一面光彩夺目的党旗.
  (城港新闻频道》江油新闻 2008-5-31)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2719
日期:2008/6/7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镇长罗润抗震救灾中彰显公仆本色
下一篇:罗迎难再赴松溉了解罗府祠堂修复情况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