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105岁的寿星老太罗秀英

见证100年历史的老寿星罗秀英

  罗秀英,女,1903年出生,四川省眉山县东坡区张坎镇人,现住修文镇铝城村四组(原爱国村六组)。三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留下她一个人无依无靠,以乞讨为生。因实在无法忍受乞丐生活,经辗转多次,终于找到了出嫁到修文镇的姐姐。做裁缝的姐姐家生活也很拮据,当罗秀英12岁时,姐姐便让她出嫁了。
  那时正值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罗秀英的第一个丈夫在动乱的年代中不幸去世,25岁的罗秀英为了生活改嫁给了修文镇铝城村的陈吉舟。
  嫁到铝城村后,罗秀英和丈夫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到离家几十里远的修文镇集市上卖柴。回到家,顾不上劳累的夫妇俩赶紧给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煮饭。孩子吃饱后,夫妻二人往往都只喝点汤,接着就要将柴挑到离家更远的张坎去卖,这样一天赚的钱也刚只够买五升米。
  为了生活能过得好一点,罗秀英和丈夫想到了穷人能想到的所有办法。罗秀英常常给人洗衣做饭,带孩子。她前后带过好几个孩子,在修文镇上带了两个,后来还到成都做保姆。在成都做保姆的那年,她不幸遇上了1938年洪灾,滔滔的洪水吞没了无数的良田和成千上万的家,吞没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在广大的成都平原上处处都是难民的身影。幸运的是罗秀英逃过了这场历史的灾难,平安回到了修文。
  随之而来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火烧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罗秀英回忆起那些年的情景,满脸的愤慨,说话也很激动:“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在解放战争的时候,罗秀英亲眼看到了修文镇驻满了军队,修文河里无数的尸体,鲜血将河水染得通红,透过她的眼睛和神情,仍然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当年战争的恐怖。同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相比,罗秀英是幸运的,她躲过了一场又一场血腥的灾难,靠着勤劳的双手,忍饥挨饿,总算盼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人。伴随着土改,罗秀英一家终于分得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个房子原本是地主的房子,从前他们想也不敢想。罗秀英再也不用辛苦走几十里山路背柴卖,不用给人做保姆,靠自己的双手种地就能维持生活。然而不幸还没有结束,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罗秀英的丈夫在饥饿中死去,同时还饿死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那时罗秀英已经五十多岁,悲痛之余,罗秀英还得坚强地挑起肩上的担子,养育没有长大的孩子。
  罗秀英长大成人的孩子共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儿子在1996年去世,小儿子也在2003年去世,现在只有三个女儿还健在。她现在是和小儿媳妇住在一起,三个女儿也轮流来照顾老母亲,但是三个女儿也是古稀之年,大女儿已经是70多岁,小儿媳妇宋忠群今年已经是56岁了。到目前为止,罗秀英有8个孙子,11个外孙,曾孙16人,最大的曾孙即将有孩子,即将享受五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罗秀英虽说已是105岁高龄,身体依然很健康,前几年还经常出门找人聊天,或是去附近的寺庙拜佛。小儿媳妇宋忠群谈到自己的婆婆有说不完的话题。“她的饮食依然很好,每顿要吃一大碗饭,每天三顿都是如此,有时候一个人一顿吃完一斤肉。她的作息时间很有规律,每天都是7点过起床,晚上吃完饭之后不久就休息,生活上她都还能自理。”
  罗秀英的记忆还很好,思维也很清晰,非常喜欢有人和她聊天,能把多年前发生的事情讲出来。对生活发生的变化十分感慨:“生活变化太大了,以往我家门口没有水渠,那些田都没得办法放水,打不出谷子来,后来共产党修了水渠,是从成都新津引过来的水;以前出门都是泥路,到哪里都走路,现在修了好多路,到哪里都有车;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的鸡、鸭、猪,我们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现在好了,大家都养,常常都可以吃肉。” 她笑着说:“我还想多活些年,多过些好日子呢!”
  (据《眉山日报》2007 年 12 月 13 日报道)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3582
日期:2008/3/22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广元市利州区常务副区长罗云
下一篇:不要忘了播州曾经姓罗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