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广东罗氏源流考(续)

广东罗氏源流考(续)

作者:罗昆烈

  【编者按】川、渝罗氏,虽言必称“湖广填四川”,但真正原籍“麻城效感乡”的并不多,大多来自湘、赣、闽、粤、晋。为便于理清“上源”,特转引此文。

  四、崱公世系
  1、亮远世系
  1997年《兴宁罗氏族谱》载:珠公四十六世万公,字明亮,生南宋理宗嘉熙四年(1241),生三子:吉、世、则;长子吉公字亮远;次子世公,字昭远;三子则公,字英远。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潼水乡(熂下)其先祖因避乱徙福建宁化县,已居数代。于南宋末年,因避乱战,兄弟三人相率由闽入粤。(编者注:崱公世系参见吉水当地本支族人族谱记载)。
  亮运公行六十三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生,修职郎。妣钟氏生四子:德纲、德常、德化、德伦;继妣曾氏生一子:月明。从福建迁居兴宁南门社下,再迁梅县石坑都罗塘。五子月明,支分蓝坑。月明生仲道,仲道生二子:福寿、福庆;福寿生九子,其八子琼公:琼生五子,其二子应麟;应麟生四子,其二子祖羲,祖羲生二子:寿、传;传生五子,其长子守约公生二子:居全、居仁。居仁公由梅县蓝坑迁居江西赣县章江黄金乡迄今已二十六世,丁口1700多人。亮远公四世裔孙忠公,长子文织,次子文统;盛公子五:维、纲、经、纹、纶;聪公一子文锦;清公长子衣公,四子仁公;明公长子文鸢,文凤;晨公长子文秀;琼公子四:应麒、应麟、应奎、应鸾。皆族居兴宁太坪堡,子孙昌盛。又裔分广西北流、梅县、五华、惠州、潮州及江西诸地。
  2、昭远世系
  崱公十三世裔孙,名世,字昭远,行七十三郎,万公次子,公任福建安溪县尹,解组后游粤东,见兴宁山川秀丽,遂举家迁居兴宁大坪洋田社下,为开基一世始祖。
  作者按:《豫章罗氏源流考》中《昭远公世系表》,注明昭远公生六子:友明、友亮、友忠、友绅、友臣、友信。《兴宁罗氏族谱》列为友明、友亮、友臣、友文、友忠五人,两者略有出入,待考。
  昭远公历传至今,已历二十二世至二十四世之间,其后裔子孙多留居兴宁,据《兴宁罗氏族谱》载,其在兴宁后裔,分布如下:
  友明公居住于叶塘镇三变、北塘、胜带、胜青等处。
  友亮公人丁最为繁衍,其裔孙呈麟公房翼圣、翼贤、俊超、如明、翼文、翼发、翼成、翼康、如日、豫来、英公、珪公、景凤、悦凤、启标、启庆、启应、启春、启聪、启耀、启宏、廷绶、镇公、廷绅、佩公、瑞公、环公、璇公俱留居大坪镇故居,其中如明、翼文、如月、启标、廷纪分支迁居罗浮镇;另有璇公迁居罗浮镇象湖;翼成分支迁叶塘镇仓下,巩安围;法绮迁宁塘镇新塘、芒柘下;瑞公分支迁叶塘、叶南;璥公迁浮镇、璋公、珹公、琫公迁坭陂镇;玉堂分居大坪、叶塘两镇;钟公留居大坪;分支迁居梅县梅西小坑;法祯、法禄迁居龙田、叶塘、黄槐三个乡镇。金堂公系分迁本县龙田、龙北、宁塘、合水、岗背、新陂、叶塘、坪洋、宁中等乡镇。
  友亮公房昭远公四世裔孙铭公,铭公生子十八人,其三子璥公。传至二十一世起有;起有生三子:如琯、如瑢、如瑝。如琯从兴宁大坪迁居龙川县亚髻约石牙头;如瑝由兴宁迁台山县推车蓢村;如瑢及其五子:明钦、明钜、明洪、明经、明纶,亦同期由兴宁大坪故居迁居台山县推车蓢村。如瑢公生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如瑢公三子明洪;明洪生一子仕秀,仕秀生四子,其长子宗传公由台山县故居迁英德大湾,于道光初年再迁连南县石坑崀田心,于今已历七世。
  铭公第四子璥公,璥公生三子:廷恭、廷俭、廷让;由六世廷俭至二十四世仕宁,仕宁生三子:宗日、宗月、宗星;宗日公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宗日生三子:耀球、耀琳、耀威、耀玕;耀球、耀琳仍留住故居台山县,耀玕无嗣,耀威生一子联光;联光于同治二年(1863)由台山县迁居连南县寨南镇鸡洞村。
  宗星公有子耀琯、耀瑍、耀璝、耀珖;于清道光年间由台山县故居迁居连南县寨岗镇石坑崀、鸦田村。宗月公远迁广西,详情失考。
  有亮公房昭远四世裔孙铭公第十三子琫公,琫公生三子:廷仁、廷义、廷德;廷义公自兴宁迁居连南瑶族县寨岗镇山心村落业。
  有亮公房昭远三世裔孙萃英迁居博罗,其长子福士留居博罗,次子雍士、三子善士由博罗返回兴宁,后定居龙坑堡黄塘里。四世裔孙钅韦 公(俊堂四子),亦生十八子,分居各地,其中建树公为广西桂林府将军,留居兴宁有法桢、法录、法兴;其余失考;录公,后迁居博罗;昭远五世裔孙六十九郎,由兴宁大坪迁居梅县石坑礤奈下罗塘;法兴后迁居湖北光华县;六世裔孙念三郎后裔,迁居河源及四川沣县;念六郎迁居广西;七世辨公,迁居河源;日校,迁居江西赣州于都县东坑乡;榕公,迁居河源县古岭背高坑,后再迁龙门鸦髻山;元仁,迁居平远县;统弦后裔,迁居江西龙磊前圩及河源桥石脚围;统糹表 。迁居江西南康县赤土圩;八世以绫、以彩兄弟二人,迁居江西龙泉县;宁华兄弟,迁居河源监浚;九世万资,迁居紫金县民溪桥;十世明科,迁居增城;德康,迁居和平县新洞热水。
  友忠公留居大坪,其十一世裔孙达先,迁居连南县寨岗镇,达先公二子成益,过继从兄弟亮生公为子,迁居增城蒌园。达先三子贻旺公三世裔孙罗国镇,于乾隆年间到本县军寮瑶区经商,入赘一房姓有女无子家中,生二子,长子随父姓罗,次子随母姓房。该两房人先后迁入邻近瑶区九寨、白芒,皆随乡入俗,遂融合而为瑶族,共有丁口500余人,为民族融合之明显例证。
  友臣公后裔除留居大坪外,还迁居本县叶塘、宁塘、石马三个乡镇,分支迁居梅县、罗浮。
  友文公房懋初、学洙、梓公、泗公、伯华迁居本县龙田;学濂分居合水、龙田两个乡镇;学汤迁居城镇罗祠门第,罗山迁合水镇罗陂、丰坑塘、坑尾;罗佐迁居坪洋镇罗营泰安围;本滔迁福兴镇神光通泉新、老罗屋。
  五华族谱载,昭远公四世录公(父玉堂、祖父友亮)其子孙迁居博罗;五世瑧公,字联宝,迁居潮州;(父铭公、祖父俊堂、曾祖父友亮);五世法兴,迁居湖南江华县;七世罗经,字元善,生一子:洪进。明洪武三年由兴宁大坪龙池围迁龙川县铁场金坑口梓下,永乐年间再迁五华下湖岐岭、为五华开基始祖。至今已历传二十一世,子孙繁衍。
  其四世孙仲泰,由龙川迁四五华岐岭黄沙屯(联安),次子玉清,迁居潮州;九世一举,生三子,分迁江西、广东惠州;十世罗瑞,生四子:鸣汉、鸣宵、鸣粤、鸣瞬。鸣粤迁居江西龙泉县龙安坝,鸣瞬迁居四川;十三世应锦,生八子:捷求、捷粦、捷逵、捷迅、捷逢、捷运、捷道、捷连,俱迁居江西省龙泉县隆安大塘面;十四世捷求,再由江西龙泉迁居湖南衡阳粦县;捷逢,再由江西龙泉迁居广西贺县桂岭大二冲口佛子脚;捷运,生一子:宏尧,再由江西龙泉迁居广西贺县桂岭;十五世广应,生三子:其全、其昌、其美,皆迁居四川成都;忠先,迁居桂东桥;宏亮,迁居广西贺县;十八世天升,长子必俊、次子必祥,兄弟二人同迁广东韶关曲江县龙龟圩社立村;二十一世炳昌,迁居台湾;安奎,生二子:罗明、罗宁,迁居新疆匡吉州;二十二世化达,迁居惠州市河南岸。
  此外,昭远公(开基一世祖)长房友明公系:三世念三郎,生子:雷;其后裔迁居河源及四川沣县,圣翰,于明初迁居龙川到城西。五世熙公,迁居和平县热水;六世彦才,迁居龙川县田心屯南蛇塘;七世宪瑞,由龙川佗城迁居车田;
  次房友亮公系:三世廷纪,其后裔迁居和平县,后又回迁兴宁茶塘围;廷济,迁居博罗县;四世梓公,迁居河源县;元仁于明嘉靖年间迁居平远县;六世伦声,迁居龙川县;本公,迁居龙川县;万资,迁居紫金县民溪桥;复光,生四子,其四子德鸣,迁居龙川县佗城;参孙,迁居长乐县张岭坳;七世一端,迁居连平县;德康,迁居和平县新洞热水;八世凤麟,其五世孙廷肇,迁居龙川县枫树坝竹岭;凤魁,其长子明一、次子龙一,俱迁居和平县六万长塘;四子帝一,迁居惠州府;总侍郎,号增立,明末由兴宁大坪迁居永安清溪,其裔孙奇绵、奇任等再迁增城。
  三房友臣公系:四世法显,迁居永安县;七世行可,迁居龙川县鹤树下石嘴头村;八世在权生二子:华明、贵明;华明长子习庆,迁居梅县。成琦生五子,其三子永扬迁居河源。
  四房友忠公系:三世锦公,于明末崇祯年间,其十世裔孙昌公,字大初,授广南总兵中军,遂由兴宁故居迁居海丰县;七世应鸾,迁居梅县;治公,迁居龙川县佗城上蒙;八世作秋,生三子,其三子登史,迁居龙川县佗城;芹桂,生一子:镰公,迁居归善县(惠阳)官山;丹馨,生七子,其三子燕公(宾生),迁居惠州府归善县(惠阳);四子焘公(达先),生五子,迁居惠阳县,后再迁台山,又再迁阳山县寨岗镇(今连南县);焘公二子成益,过继干夫公三子亮生,成益公迁居增城蒌园村;奎友,生四子,其长子焕公,迁居河源县杉树社;芳侯,生四子,其裔孙瑞元、辛凤兄弟,迁居和平县;小川,生二子;长子渭飞,迁居增城县蒌园老围村;次子若曾,迁居增城县官山村。
  五房友文公系:三世念一郎,迁居和平县热水罗村。
  (编者按:据谱载,(1)珠系四十六世洪德公,九妻十八子。珠系四十七世昭远公,昭远公四世孙铭公,适亦九妻十八子;一些族谱,不察洪德公与铭公相差五世,洪德十八子皆以大一、大二等数字排列,而铭公十八子皆取王字房,而将铭公裔下十八子名字误套在洪德公十八子名下)。
  (2)将昭远公与洪德公五子大五公合并为一,究其原因,恐是昭远公生子:友明、友亮、友忠、友绅、友臣、友信;(《兴宁罗氏族谱》为:“友明、友亮、友臣、友文、友忠”,两者略有出入。友文公后裔绵绵,确有其人,抑或是将友文误写为友信,待考。而大五公有一子:细弟,细弟生三子:友直、友亮、友忠。其中“友亮、友忠”,恰与昭远公生子中的“友亮、友忠”同名,但辈份不同,相隔一世,有些族谱或因名字相同而误而混淆为一人,或因道听途说,而不加以甄别,将昭远公列为“大五公”别字,将昭远与大五混淆为一人。
  3、英远公世系
  崱公十三世裔孙,名则(编者注:古代取名,应避祖宗名讳),行八十三郎,字英远,万公三子。英远公生一子:卿公,字成功;卿公再迁回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卿公生三子:元善、元良、元懿;元善公,字佰旺,于明洪武三年(1370)由福建迁居广东长乐县铁场金坑坝口梓下,永乐元年再迁居铁场黄坭坑,为迁居龙川一世开基祖。
  元善生子洪进;洪进生子铭饷,由龙川铁场黄泥坑迁居登云北山围;四世孙罗真,由龙川旧居迁居兴宁大坪;罗广,其子孙迁老隆板塘、兴宁大坪、长乐小东黄草岭;才胜,上龙川故居迁石雅头;才利,由龙川故居在竹头神;才荫,由龙川故居迁五华罗经水;仲仪,由龙川故居迁登云北山围,其嗣孙金钟,再迁居通衢寨背大黄神;仁公再迁居附城礤下,支分石福地畲肚。四世孙仲城,于有天顺年间迁居十二排肖乡坳头;仲泰第三子玉瑾,迁居五华岐岭联安,支分黄塘水、罗子塘及鱼寨、石榴畲;维公,迁居博罗县;全公,迁居铁场河背鲤鱼岗,其后裔罗铃,再迁居湖南;罗锋、威远、京远、厚声四人,俱迁江西吉安龙泉县;绣凤,迁居通衢张大塘。四世经公,迁居博罗县苏坑;缘公及其三子:钟鉴、仲纲、仲理;俱迁居梅县;玑公生一子:仲兰,其后裔万广迁居丰稔乌石坝,支分深水塘、水贝;裔孙奇公,迁居河源县;罗抗迁居湖南浏阳;鸣魁、鸣僖兄弟二人,俱迁居江西吉安永新十都柯树坪、黄竹塘及湖南广简仔水等地。织公长子仲伦,迁居深坑坜。浩公,其子孙迁居龙川铁场赖石坑、佳石下、丰稔岗等地。五世虞公,其子金钟,迁居通衢寨背;仲兰,生二子:吉、奇;吉公迁居丰稔深水坑;奇公迁居河源县叶潭半布。九世玉祥,迁居博罗县;玉城,由锦场赖坑迁居附城板塘坳下村;十世君茂,迁居博罗县;君俊,迁居龙川附城板塘;十一世永发、永玖兄弟二人,俱迁居龙川附城板塘;大盛,其后裔先后于雍正、乾隆间由龙川石雅头迁居江西鼓鹤吼上村;其后裔名鼎、名接,迁居湖南浏阳善冲;后又再迁江西铜鼓县双溪高脑;其后裔又再分迁江西丰在源。又其后裔永祈,由龙川故居迁湖南浏阳张坊镇;永祈长子九仁,再迁江西铜鼓大瑕罗家坪;九仁第四子日鹏,分居江西修水县。永祈三弟永祚,与兄永祈,同迁湖南浏阳;九虔、九炽兄弟二人迁居江西铜鼓县大瑕镇罗家坪,为该地一世开基祖。永宁,由龙川故居迁湖南浏阳东乡;观公,由龙川故居迁江西龙泉县;其裔孙如登,分迁江西石壁源。
  英远公十六世、迁居龙川一世开基祖元善公十三世裔孙起锦公,乃重仕公长子;祖父祖经,曾祖父大盛,高曾祖父日红。
  起锦公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由龙川县石雅头村迁居花县狮岭豸场,为一世开基祖。其间,九世罗发,迁居广西柳州市;罗坤,迁居南海官窑;十世祺国,其子孙迁居马来西亚;锡洪,迁居南海县盐步镇;全新,迁居广州市白云、嘉禾镇。
  起锦生四子:儒元、儒羲、儒明、儒清;儒元生一子:维祥;维祥生二子:子诚、子信;子诚生一子:朝荣、朝华、朝兰、朝芳、朝阳;子信生一子及其孙名字俱失考,玄孙作芹。
  儒羲世系失考。
  儒明生二子:维翰、维周;维翰生四子:子卓、子禄、子高、子辉;子卓失考,子禄生子失考,孙一:耀贵;子高生四子:朝根、朝偏、朝统、朝四;子辉生四子:次子:天常,其余名字失才。起锦公自开基狮岭至今,历十余世,人口繁衍。
  洪进生二子:铭饷、铭通;铭饷长子仲瑀,仲瑀长子才胜,才胜生二子:李孙、友全;友全长子福缘,福缘子起鳌,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由龙川县迁居花县狮岭,后再迁花县芙蓉镇。
  起鳌生三子:如文、如华、如秀;如文生一子:明俊;如华生一子:明畅,由狮岭迁居旗岭大抪村;明忠生一子:仕芳;明安生二子仕兴、仕旺;兄弟二人俱迁居珠海新宁;明康,监生,其后裔俱迁居珠海新宁。
  起礼公与起锦、起鳌同属一脉源流,于清康熙十九年(1860)与起锦公于龙川故居迁花县狮岭,生四子:如凤、如明、如锡、如宏;如凤生二子:明福、明禄;再迁居清远龙塘黄龙岭;明福生四子:昌连、昌魁、昌文、昌华;明禄生三子:昌鹏、昌鸿、昌盛大。其第四世昌连分居黄龙岭;昌魁分居白沙田;昌文分居牛路决村;昌华、昌鹏、昌鸿三人俱分居黄龙岭;昌盛迁居马来西亚。至今已历十余世,人丁兴旺。
  元善公三世铭通;铭通次子罗广,其后裔分迁老隆板塘、兴宁大坪、龙川小东黄草岭;四世仲瑀,其长子才胜,迁居石雅头;次子才利,迁居竹头神;三子才荫,迁居五华罗经水;仲泰,其三子玉瑾,迁居五华岐岭。四世维公,生子仲康,迁居博罗县;经公,生一子仲珊,迁居博罗县苏坑;缘公,生三子:钟鉴、仲纲、仲理,兄弟三人俱迁居梅县;玑公,生一子仲兰,仲兰后裔万广,迁居丰稔乌石坝;裔孙奇公,迁居河源县;浩公,迁居龙川县铁场;仲泰,迁居五华岐岭。五世法振,迁居铁场赖坑;五世才胜、才利兄弟于明成化年间,由故居迁居紫石乡;才胜生三子:李孙、友全、赫恕;九世惠公,迁居和平;十一世大伦、大统、大朝、大兴兄弟四人,俱由龙川石雅头老围里迁居博罗三多竹;大魁其嗣孙如达迁居河源;明康、仕文、仕行、仕忠、仕信等迁台山;十二世祖彦,由石雅头迁居佗城上蒙,罗廷又再迁佗城塔下;十四世起鳌,由龙川故居迁花县狮岭,再迁花县芙蓉镇;起礼,迁居花县狮岭;其长子如凤,再迁清远龙塘黄龙岭;如凤闪子明禄,明禄三子昌盛,迁居马来西亚;十八世上锦、成锦、玉锦,分居清远白沙田、上纪寮、坑口寮;献锦、亮锦,迁居清远牛路决村;
  元善元十五世裔孙如瑢,由龙川黄泥坪团迁居台山县推车崀村,如瑢裔孙仕宁,其长子宗日,次子宗星,于清同治年间分迁连南县寨岗秤架、鸦髻洞、石坑崀、亚田村;如瑢公生五子,其三子明洪:明洪生一子:仕秀,仕秀生四子,其长子宗传,由台山推车崀村迁居英德大湾,再迁居连南县寨岗镇石坑崀、田心村。

  五、德埀公系
  据《大埔罗氏族谱》续修编辑组于2002年的最新资料,德埀公名大三郎,乃珠公三十二世仪修公之二十世裔孙,原籍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于南宋末年因避战乱,遂由闽入粤。
  德埀公生三子:伯七郎、伯八郎、伯九郎;长子伯七郎生三子:十三郎、十五郎、十八郎。次子伯八郎生二子:佑明、次明。三子伯九郎生一子:圆任。
  1、塘唇房主要迁居(伯七郎公居湖寮塘唇,称塘唇房。共二十七世):
  伯七郎(塘唇房)长子十三郎(三世),迁居福建诏安,宗支分迁普宁南径;次子十五郎(三世),子一:三秀;三秀次子:明显,分迁黎家坪伴岭下,后迁居赤田坑(今百侯辖区);三子十八郎(三世),其长子荣祖,迁居大麻莲塘。十二世宗垒,先后迁居赤田坑、小乐溪、旧栋岗;宗书宗贤,由小乐溪迁居旧栋岗;十三世绍,与弟绍魁,同迁惠州河源县;廷钦、廷锡、廷铨兄弟三人,迁居惠州和平南门坝;廷闱,迁居英德县。十四世鸣楚,迁居英德县。十五世宏光,迁居递运水;十六世斯锡,偕同东尉、澄源、淋源三子迁居广州;十七世盛曾、炳元兄弟二人,俱迁居河源县;任先,迁居琼州会同县嘉积市;十八世东自,于乾隆年间迁居台湾;永锡,迁居广西北流县;十九世长庚、长寿、长发、长城、长贵、长翰六人,俱迁居廉州;钦廉,迁居新加坡;有勋、有端、有琬兄弟三人,俱迁居博白县蕉麻圩;棣芳、双方椽芳兄弟三人,迁居广西北流县;致恪,迁居新加坡;二十世鸿矩,后裔迁居软桥南洋;庚涛,迁居新加坡;庚运、庚年、庚勇兄弟三人,俱迁居马来西亚;曾凤,迁居南洋;曾朝,迁居苏州;莹锡,迁居连平县忠信镇。
  五世爱良,迁居高陂村,为开基祖;裕伦,迁居古野村,为开基祖;茶基,迁居乌橏村,为开基祖;宗政,迁居丰顺县大胜村,为开基祖;邦相,迁居邦相村,为开基祖;八世宗玄,迁居广东始兴县;罗织、罗魁兄弟二人迁居广东龙川县;迁宣,迁居广东饶平县;九世伯贵、伯玉、伯英、伯泉、伯麟兄弟五人俱外迁,详情失考;伯奇、伯兰、伯浓兄弟三人,俱迁居广东英德县;伯领,迁居英德;怀相与从兄弟怀德、怀智、怀稳,俱迁居始兴;十世阿观、阿田兄弟二人,俱迁居龙川县;万寿,迁居南雄县;宗宁,迁居始兴县;妙盛,迁居江西省;长贵,迁居海丰县;阿之,迁居罗定县;仕兴,迁居海丰县。
  2、坪上房主要迁居(伯八郎公居湖寮龙岗坪上,称坪上房):
  伯八郎生二子佑明、次明;佑明生四子:乐耕、乐泉、乐庄(迁狮前)、乐安;次明生子:乐耘。伯八郎居龙岗坪上,因称坪上房共二十六世。
  四世乐庄,迁成狮前(今枫朗黄砂);乐安,迁居大塘头(今大东镇);七世源美、源潭,迁居福建呈奇岭;源汉,迁居海丰大山嶂下;八世佰礼,迁居海阳;佰坚,迁居翁源;伯威,迁居荆州沙市;九世文纪,迁成海阳(潮安)西坑白芒;文通,迁居翁源;十世罗贡,迁居广西博白县;罗预,迁居定南;罗赣,迁居广西博白县;罗信,迁居定南。
  3、河头房主要迁居(伯九郎公居河头,因称河头房):
  其五世爱良,迁居高陂村,为开基祖;裕伦,迁居古野村,为开基祖;茶祖,迁居乌橏村,为开基祖;宗政,迁居丰顺县大胜村,为开基祖;邦相,迁居邦相村,为开基祖;八世宗玄,迁居始兴县;罗织、罗魁兄弟二人迁居龙川县;廷宣,迁居饶平县;九世伯贵、伯玉、伯英、伯泉、伯麟兄弟五人俱外迁,详情失考;伯奇、伯兰、伯浓兄弟三人,俱迁居英德县;伯领,迁居英德;怀相与从兄弟怀德、怀智、怀稳,俱迁居始兴;十世阿观、阿田兄弟二人,俱迁居龙川县;万寿,迁居南雄县;宗宁,迁居始兴县;妙盛,迁居江西省;长贵,迁居海丰县;阿三,迁居罗定县;仕兴,迁居海丰县;十一世尚朴,迁居广西陆川县;奇贽,迁居江南省(今安徽)黄叶村;尚金,尚鑑兄弟二人,俱迁居和平青草洲;日朝、日会、日道兄弟三人,俱迁居英德县;十二世以续,迁居龙川县侯岭;以张、以驰兄弟二人,俱迁居罗定县;以选、以达及从兄弟以遵、以贵四人,俱迁居始兴县;以綑、以维兄弟二人,俱迁居河源县;一化,迁居英德;一劝,迁居渔梁坪;以进及从兄弟扬、威、勋四人,从迁居始兴县;以尧,迁居阳春;以袍、以带兄弟二人,俱迁居罗定县;以圆、以真、以粦兄弟三人,俱迁居罗定县;庆官、庆五、庆六兄弟三人及从兄弟以周,俱迁居英德县;以训,迁居罗定;以开,迁居始兴;以色,迁居英德;以全,迁居英德;祖和,迁居始兴;祖华,迁居长乐;向郁,迁居杭州;向贵,初迁潮州,再迁平和;向暄、向朗、向琩兄弟三人南门;意经、意终兄弟二人,俱迁居永安;伯可,迁居河源;十三世应洛,迁居英德;应宾,迁居英德;应廷,迁居英德;士杰,士熏兄弟二人,俱迁居英德;士英、士奇、士俊兄弟三人,俱迁居英德;庆韶,迁居英德;应鸾,迁居英德;应宗、应鹏兄弟二人,俱迁居英德;应宠,迁居海丰;应宝,迁居海丰;应聘,迁居英德;应闻、应美、应聚兄弟三人迁居罗定;惟精,迁居英德;应邻,迁居英德;应卿、应柳、应卯兄弟三人,俱迁居定南;广生,迁居河源;应琼,迁居湖南郴州永兴街;十五世阿可、阿河兄弟二人,俱迁居潮州;阿十,迁居海丰;穆文,迁居惠州;十六世宝生,宝养兄弟二人,俱迁居宁阳;紫辉,迁居英德;爰位、爰伋兄弟三人,俱迁居英德;爰、粦玉、爰和兄弟三人,俱迁居英德;观运,迁连平忠信;十七世化耀,迁居大河西江寨;起虎、起义兄弟二人,俱迁居福建漳州;林生,迁居广西桂林;超裕,迁居海丰县;十八世轶曾、作经、三颙兄弟三人,俱迁台湾东势角;作颂,迁居台湾东势角;十九世文琏、文彬、文澜兄弟三人,俱迁广西梧州府;二十世辑五,迁居英德;添勋、炳南兄弟二人,迁居福建平和县小溪;二十一世起凤、超仁、超各兄弟三人,俱迁居潮安;生茂、宋茂兄弟二人,俱迁居潮安;
  4、枫朗黄砂房主要迁居(一世开基祖乐庄公,共二十六世)
  其八世文举,迁居阔天坪;文玉,迁居饶平县水尾;九世鸿基,行居老屋下、寨里;贾基,迁居溪背坪;谦和,迁居枫朗东城;十世上溪,迁居老屋下;锡溪,迁居溪背坪;大有,迁居枫朗东城,再迁石坪里;庆成,迁居阔坪。
  伯七郎生三子:十三郎、十五郎、十八郎;十三郎迁福建诏安,支分普宁南径等;十五郎生一子:三秀;三秀生三子:石宝、明显、寿海;十八郎生三子:荣祖、德祖、广祖;德祖生一子:善启;广祖生一子:善佑。
  十五郎居大埔湖寮,十八郎长子荣公迁居福建金溪大梅林;三子德公迁居福建官坡。
  十三郎公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见福建绍安二都山谷里,山明水秀,乃迁居于此。生二子:顺英、顺甫;顺英公子孙复外迁,失考。顺甫生二子:种德、成德;成德生二子:彦辉、龙峰;种德生二子:讳德、谨敏,讳德外迁失考;谨敏配刘氏生二子:山谷、山东;山谷公仍族居绍安二都山谷里故居,继娶黄氏,又生五子,唯知一子侃质公,余皆失考。山东生子前田;前田公生二子:俄挺、俄明。俄挺生三子:丹台、星台、籲岩。自十三郎以来已埀七世,历二百余载。时值明清鼎革之际,兵戈扰乱,人不安居,十三郎子孙为避战祸,遂纷纷相继由闽迁入广东潮州。东溪公迁居潮阳县高斗乡,为高斗乡罗氏开基一世祖;华泉公迁居潮阳县东浮山乡,为东浮山罗氏开基一世祖;秀川公迁居普宁马栅乡,为马栅乡罗氏开基一世祖;明山公迁居普宁县燎镇渔老村,是渔老村罗氏开基一世祖;一郎公迁居普宁县大霸铁山洋村,为铁山洋村罗氏开基一世祖;成德长子彦辉,生四子,其长子壁山迁居潮阳县沟南村,为沟南村罗氏开基始祖,其长子明川被奉为迁居沟南村罗氏开基一世祖;明川公传孙康衡,再迁居普宁四竹埔,为泗竹埔宝月房开基一世祖;成德公三子玉山,迁居普宁泗竹埔,为泗竹埔罗氏开基一世祖;其二子英挺,迁居普宁打铁寨村,为打铁寨村罗氏开基一世祖;其四子四郎,迁居普宁县南山乡,为南山乡罗氏开基一世祖。
  成德公次子龙峰,迁居普宁县坡沟乡南门,为坡沟南门罗氏开基一世祖。谨敏公裔孙侃质,迁居普宁县坡沟北门,为北门开基一世祖。
  俄挺公为普宁县南径迁居始祖,其长子丹台,生一子:瑞祷,丹台公子孙族居南径陇头村南门外,为南门外开基一世祖;俄挺公次子星台,生二子:进贤、君贤;星台公族居南径锡坑村,为锡坑村罗氏开基一世祖;俄挺公三子籲岩公,生五子:佑章、启章、开潮、秀芝、昆泉;籲岩公子孙族居南径,为南径村罗氏开基一世祖。俟后开潮公裔孙本达,再迁居麒麟陈洞村,启章公后裔子孙外迁,唯知其中怀亲公迁居普宁神山村,为神山村罗氏开基一世祖;华廷公迁居普宁蔡口村,为蔡口村罗氏一世开基祖;又启章公有一子迁居潮阳沈者,另一子孙迁居潮阳上塘村,其名字及迁居后情况皆失考。十三郎子孙皆族居潮普各乡,历年三百余载后,旅居港、澳、南洋各地亦颇为昌盛。
  十五郎世系亦颇清楚,其七世裔孙石庄迁居廉江陀村,至今埀约500年,按25-30年为一世推算,已历十八世至二十世之间,约有人丁一万五千多人,世有良才,为该县名族。
  十五郎生一子三秀,三秀生三子:石宝、明煜、石宝;石宝生二子:显谅、显宗;显谅生二子:真(云耕)、绚;真生二子:俊、昱(简义);昱生三子:衡(梅庄)、方(竹庄)、文显(石庄)。
  石庄公原居大埔湖寮,于明嘉年间(1522-1566),迁至石城(今廉江市)陀村,为开基一世祖。石庄公生二子:克珠、克玉;克珠生六子:其绣、其绘、其纲、其纶、其绅、其缙。
  其主要迁居、分布是:长房其绣公裔孙迁居遂溪县鸭母山、罗屋村;海康县塘塞塘、新村仔,广西博白县竹山围村及廉江市瓦窑塘村。次房其绘裔孙分居廉江市陀村、龙口井村,广西合浦县狗睡岭村。三房其纲裔孙迁居廉江市下坝启村石岭圩。四房其纶裔孙散居于廉江市陀村、石岭、黄茅垌、兵营下、凉树下、过頚、外村、陂波、那角、波萝村、芒果山、乌石、下垌、曲塘仔、艺仔坡、江东车、列背、荔枝山、上塘、碗尾、多浪、龙頚仔、那丁、塘墩及广西博白县潭联、鹧鸪陂,合浦县山口圩、白沙、平田村等地。五房其绅裔孙分居廉江市石岭圩、屋吉、白水塘、陀村及广西合浦县独山、山心村等地。六房其缙无嗣。
  石庄公次子克玉,生四子:其经、其纬、其纪、其绶。长房其经裔孙居廉江市陀村、凉树下、黄茅垌、细坝、石岭、大涌、冷水涌、下长坝、文贵坑等村。二房其纬、三房其纪俱无嗣。四房其绶裔孙迁居廉江市黄三角村、丰百九、莫山等村。
  又民国三十一年《湖寮族谱》载,河头房四世德瑞,迁居高陂半河;六世二郎(友直次子),迁居始兴;八世瑞公(子贵四子),九世绣绅,俱迁居英德浛洸。伯奇、伯兰、柏浓、伯领俱迁英德;伯浓长子梦鹤,字九臯,天资颖悟,十五岁以第一名入英德县学,中式嘉靖丙午科乡试四十五名举人,授福建怀安县知县,晋漳州府通判。曾修辑族谱,惜己失传。九世怀相、怀德、怀智、怀稳四人,俱迁英德。
  又普宁县南径1988年《罗氏族谱》载,德埀公是大埔湖寮始迁祖,生四子:百七郎、百八郎、百九郎、百十郎;长子百七郎生三子:十三郎、十五郎、十八郎;十五郎居大埔湖寮,生一子:三秀;十八郎生三子:荣、德、广;荣公迁居福建金溪大梅林;德公迁居福官坡。十三郎公明正统年间迁福建绍安二都山谷里,生二子:顺英、顺甫;顺英公裔外迁失考,顺甫生二子:种德、成德;成德生二子:彦辉、龙峰;种德生二子:讳德、谨敏;讳德外迁;谨敏配刘氏,生二子:山谷、东山;继配黄氏生五子,谨知一子侃质;东山生一子:前田;前田生二子:俄挺、俄明;俄挺生三子:丹台、星台、籲岩。十三郎公子孙于清初鼎革时,为避战祸,遂相继由闽迁粤入潮。东溪公迁潮阳县高斗乡;华泉公迁潮阳县东浮山乡;秀川公迁普宁县马栅乡;明山公迁普宁县燎原镇渔老村;一郎公迁普宁县大霸铁山洋村;成德公长子彦辉。生四子:其长子壁山生三子;壁山长子明川迁潮阳县沟南村;明川公裔孙康衡,分迁普宁泗竹埔;壁山二子英挺,迁居普宁打铁寨村;三子玉山,亦迁居普宁泗竹埔;四子四郎公居普宁南山乡。成德公长子龙峰,迁居普宁坡沟乡南门。迁居普宁坡沟北门。

  六、尚立公系
  谱载,始迁一世祖尚立公,为珠公四十五世,原籍福建上杭县扶阳,生子新郎(念五郎)。有谱载,又名新松,字洪湖。新郎公于明正统二年(1437)避乱迁广东梅县松源都,灌圹角至蓝源畲垦荒立业,为梅县开基祖,(今称二世祖)。生二子:志广、志太;志广生三子:季通、季贤、季善;志太生二子:季远、季达。季通迁五华县五茶乡,季远迁回江西大和县,季达迁广东东莞县。季贤公生四子:仲敬、仲敏、仲政、仲宝;季善公生四子:仲仁、仲义、仲厚、仲森。季贤、季善二俱葬蓝源畲,至珠公四十九世仲敬、仲敏、仲政、仲宝、仲仁、仲义、仲厚、仲森兄弟分为八房,由兹向外扩展,仲政公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蓝源畲故居迁梅县畲坑、官铺地带;仲敏、仲仁、仲厚、仲森迁于畲坑、横径圹、水车、大立、龙岗坪开基立业。
  仲森公迁至龙岗坪后,生子龟山;龟山公生子尚德;尚德生二子:延珠、延理;延珠生子双全;双全公于明嘉清年间由榕树围迁双虫田坑开基祖,生四子:三台、程台、丹台、桂台。三台公生二子:居广、居俸,后迁清远。居广公次子大受,大受生四子:九端、九魁、九宣、九成;九宣、九成兄弟二人俱迁江西云都。程台公长子居所,妣黄氏,生五子:大鸣、大亮、大文、大员、大响;继妣熊氏生三子:九奇、九署、九兴;俱迁惠州府。丹台公长子居宁,迁揭阳。程台山三子居昌,居昌公三子大捷;大捷生三子:九诏(迁揭阳)、九显、九美(俱迁海南儋县)。
  仲敬生一子法四十一郎,其三子:鹊、鸿、深,俱迁兴宁,仲敏生二子,长子法四十五郎,其长子万昌,迁惠州淡水;次子万盛,迁江西;仲宝五世孙大文,迁永安西杭;大文四世孙朝宗,迁惠州。
  仲森传龟山;龟山传尚德;尚德传松峰(廷珠);松峰传双金;双金公生四子:三台、程台、丹台、桂台。长三台三世裔孙大烈及其子:九奇、九著、九兴,父子俱迁惠州。三子丹台传居巩(万载);居巩生四子:大维、大开、大端、大嵩。
  又族谱载,洪湖由闽入粤,迁居广东新丰县阳福高村,生四子:世瑞、世端、志广、志大;(按:上述略有出入,待考。)
  1、仁义公系
  以洪湖公为迁居一世开基祖计起。仁义公的主要迁居:四世玉清,裔居花县花岭南村。六世仲琼,生三子:本佐、本佑、本善;本善迁居增城;贵卿,生子日耀;日耀迁居曲立樟市小莲塘;仲爵,由阳福高迁居梅坑黄田心。七世法受,生子太一郎;太一郎(太伦)生二子:桂九郎、化七郎;其后裔豹公、元捷,迁居增城;聪公子端公;端公生四子,裔分新丰罗洞、生厂、阳福高、长岌、龙门上仑、水橡口,清新桃源、白花兰庙,从化县三村大陂、新联、南坑根背诸地;又端公八世裔孙兆圣,迁居从化县吕田垠背村;支分鲤鱼洞、罗水楼、黄水口;聪二郎公,裔居清远、四会诸地;浩三郎迁新丰南门外;明四郎迁罗定县、增城县。又七世浩公,生明嘉靖九年(1530),由阳福高迁车田;明公,字镇溪,仲宽四子生二子:文职、文彬;兄弟二人分迁英德象江都白沙坑,十余年后,再迁遥田桃源村、清远大竹园、新洲蛇冲、阳山七拱新墟诸地。濂公,迁新丰梅坑;其长子大魁,裔居河源、花县狮岭、南村、广宁县扶溪洞、清远县桃源洞;二子大全,裔居清远石角;彩公,生三子:大有、大浩、大钦,兄弟三人俱迁居增城;尚一郎,生五子,其长子友能,迁居黄泥堂,裔分迁四会县:廷怀,迁小正长岭村。
  2、清广公系
  据谱载,丰顺县建桥镇三社罗氏为清广公系。清广公为尚立公后裔,于元明鼎革时,参加朱元璋领导的义军,明朝肇建后,任职广东潮州,遂落籍梅县偶然塘(今牛麻塘)。
  清广公生三子:宗荣、宗仁、宗义。
  宗义生四子:思保、文保、静孙、文玉(无嗣);思保生二子:荣贞、荣祥;文保、静孙两房迁居揭阳县磨石窖;再分迁海丰狮子嶂、马安山。
  四世荣贞,生五子:长子鑑,次子镈,三子鍼,四与五子失考。鑑公迁居塘尾、下洋;镈公迁居宫子前官屋角;鍼公迁居湖坡乡,其妣蔡氏又携二子分迁揭阳县车田。
  鑑公生子:玟功;玟功生:岐峰;岐峰生子:英行;英行生:宽勋;宽勋生:辅廷;辅廷生纯朴;纯朴生俭笃,字学礼;俭笃生简素,字维宏;简素生顺立,字简茂,顺立生嘉宾;嘉宾生应敏;应敏生畅忍,字辉明;畅忍生勤谨,字智成;勤谨生和顺,字鼎发;和顺生慈直,字国樑;国樑生选赐;选赐生集岑、义岑。
  又据连州市《华林公老谱》载,清广公迁居丰顺县建桥镇上马石村,后裔分迁丰顺汤南镇新埔村。约清道光初年,其裔孙华林公(或称光佑公)初迁居连州石灰巷,再迁九陂白石,定居于龙潭桐油园。至今已历七世约一百八十年间。
  3、玉富公系
  据新丰解放圩玉富公系谱载,珠公四十五世尚立,生一子新郎,新郎生二子:志大、志广。志大生二子:季远、季达;季远生三子:谷高、谷明、谷亮;季达生二子:谷始、谷兴,俱迁居广东东莞县。
  谷亮生三子:仁忠、仁义、仁礼;原籍福建宁化,后迁居上杭;至宣德六年(1431)迁居广东韶关府乳源县,于景泰七年(1456),仁义公又迁居今新丰县。
  仁义生五子:永善、永斌、永昇、永忠、永通。(仁忠迁河源,未详,仁礼迁江西赣州安远县,未详)。
  迁居五世祖玉富公,是普真公次子,又名富二郎,生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生三子:瑱、琫、城。自玉富公计起,埀今已历十七世,人本旺盛,代有良才。
  七世郁公,字尚文,其子孙分迁清远、增城青径、蕉田;仲禄,其后裔迁居增城大墩头,韶关英燓洞,九世法谟,原住新封将军镇,迁居增城大墩头,十一世上瓒,生四子:瑞凤、坤凤、翔凤、德凤;俱迁居花县;十二世立端,生一子:世亮;迁居英德望夬江;拔林,迁居上涧;十三世士舜,由梅坑将军镇迁居新丰县城。
  4、明远世系
  明远公,为洪湖公第四世裔孙。祖父志大;父季远。于南宋末或元初迁居乐昌长来镇罗林,为一世开基祖。生三子:寅一郎、原十郎、仲二十五郎,后裔昌盛。
  5、永俊世系
  洪湖公十世裔孙宗明;宗明五世裔孙仲英;仲英生二子:庄一郎、念三郎。庄一郎由福建上杭迁入广东惠州永安县西门外,再迁黄花岗约陈塘村。生二子:良芳、良米。良米生一子:文进;文进生六子。其长子绶锦迁居龙门;次子综锦迁居柏布;绶锦裔孙帝文,又于清朝自永安县故居迁居曲江县山洞(早禾田)。
  6、立召公系
  清远县崖鹰村立召公系谱载立召公生六子:爵、思、德、恕、特、想;于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由长宁县迁居清远滨江池水十垌桃源乡崖鹰村,为一世开基祖。
  其上祖为洪湖公裔孙永善;永善生子真二郎;真二郎生二子:玉富、玉俊;玉富生三子:填一郎、琫二郎、城三郎;填一郎迁居乳源县白竹茅寮,支分大布赤水;城三郎裔居新丰阳福、增城梅岭、曲江围坪诸地;
  琫二郎生一子:仲球;仲球生子:郁二郎;郁二郎生子大尧;大尧生子洪中;洪中生子维泰;维泰生二子:上扬,上惠;上惠裔居清远桃源中心屋、大坳思诸地。上扬生仕林;仕林生二子:立召、立童;立童裔居清远渔汕金钩湾村、阳山太平。
  7、念一郎系
  念一郎公系谱载,念一郎,明初洪武、永乐年间人,上世源流不详,似属洪湖公后裔。其父乾一郎,自福建上杭县紫荆山迁居广东英德县。生一子:念一郎;念一郎初由英德迁居乳源大富,再迁罗霸,复迁长流,后定居双桥上罗。
  念一郎生四子:永琼、永凤、永招、永麟;永琼生仕亮;仕亮生二子:侃、俊;侃生二子:春清、春源;春清生四子,其长子敬凡,次子楚凡兄弟二人俱迁居广西;春源迁居粤西;永凤生三子,其次子仕传,迁居湘南;三子仕宾,后裔迁居湘南桂阳、汝城岭秀燃古坑;永麟生三子,其长子福清,迁广西;次子福深,迁居清洞水井门,再迁石下。
  念二郎,万念一郎次弟;初由福建上杭迁居江西龙南县,再迁乳源双桥大树。生五子,其长子福安,裔居井水门、大树下、乐昌县潭斗下、桐木冲、湖南桂阳资兴罗洞水诸地。
  念三郎,乃念一郎三弟;由福建上杭迁广东乐昌梅花山背,生三子。长子永全,迁青竹岗;裔分居湖南宜章、四川等地。
  8、千二郎系
  乳源县千二郎公系谱载,千二郎生三子:仁崇、仁仪、仁礼。其主要迁居:
  千文公三世裔孙永斌,由英德火高迁居乳源县大富。四世敏渊,由大富分迁梅花桥;日华,由大富分迁梅花桥。五世玉珍,由大富分迁上寮傍罗家墩;金福,生二子:炜、琮;炜公由西仙桥迁居乐昌县楼下;金耀,由西仙桥迁居清洞;金鹏,生三子:祉、相、松;相公迁居乐昌杨家井;金二郎,生子:倚;倚公,行千一郎;生四子:其三子应灏,生四子,其长子新宇;次子俊宇;三子镒宇。兄弟三人俱迁居湖南桂东县;四子正宇,由梅花桥迁居乐昌牛腿。七世文禄,由大富迁居乳源垅甫都田心;文佐,生三子:廷胜、廷富、廷贵;廷贵由大富迁居乐昌两江普乐横石洞;文通,生五子,其五子廷瑛,由乳源大富迁居乐昌两江普乐塔子坑;文贞,由梅花桥迁居矮塞下。
  9、龟山公系
  据梅县榕树围《畲江双螺双全公简谱》载,尚立公妣陈、张二氏,陈氏生一子新郎、字洪湖,新郎生志大,志大生文素,文素生仲熙,仲熙生彬,彬生千一郎、千一郎生万四、万八。万四为江西名城洋池乡溪川开基祖,万八为江西石城河畲开基祖。张氏生一子新松。
  新松生子志广,志广生子季善,季善生子仲森,仲森由蓝源畲迁龙岗坪;仲森生子龟山,龟山由镇平县龙岗坪迁居梅县榕树围,为开基一世祖。龟山生子尚德,尚德生子:延珠、延理;八世延珠生子双全。
  双全公,讳振伦,生子明嘉靖年间(1522-1565),由榕树围迁居双螺坑,为开基一世祖,生四子:三台、程台、丹台、桂台。
  十世三台公,字文善,生于嘉靖乙丑年(按:嘉靖并无“乙丑”年号,疑是1529年“巳丑”之误),生二子:居广、居俸。
  十一世居广,其后裔多已迁居揭阳,居俸公迁靖远。
  十一世居所公(程台公长子),生八子,其中有九奇、九署、九兴兄弟三人迁居惠州。
  十一世居宁(丹台公长子),生三子:大勲、大汤、大奕。大汤迁居揭阳。十世程台三子居昌,居昌三子大捷,大捷生三子:九诏(迁居揭阳)、九显、九美兄弟迁居海南岛儋县。
  10、天举、天权、天柒公世系
  连州阳山:据2002年阳山县《豫章罗氏族谱》载,珠公四十五世尚立,于明初洪武年间从福建宁化迁居上杭县、湖洋角,是开基一世始祖。
  尚立长子洪湖,又名新郎、念五郎,分支迁居广东程乡县(今梅县)、松源灌塘角蓝源村,后又迁居镇平县、蓝源畲;五世仲森,迁居龙岗坪;六世龟山,迁居大立堡(梅县水车镇榕树围);八世仲森,又名松峰(谥“普珠”)迁居邻近榄潭堡(今梅县畲江镇双螺坑村),九世双全,继承父业。今于双螺村有“双全公祠”祀奉。
  十四世永恺,于清雍正年间分支迁清远,于道光十三年(1833)卒,至十六世颖玉、瑞玉兄弟二人,于道光年间,从清远再分支迁居阳山县黎埠镇保平村。
  十六世天权、天柒(天径),兄弟二人于道光年间从梅县双螺坑故居迁居阳山县黎埠镇保平村,依原迁居该村颖玉、瑞玉兄弟两房叔侄亲族聚居地聚族而居。至1930年间,天柒公系二十世仲伊,又从保平村迁居黎埠镇马惊村。
  十六世天举,于清乾隆后期,从梅县双螺坑故居迁居连州市九陂镇长塘村。
  尚立历传十二世大开,大开生六子:九运、九誉、九仰、九会、九铎、九集;九誉生二子:永南、永立;长子永南生一子世昌;世昌生九子:天权、天伦、天相、天史、天成、天立、天柒、天经、天全;次子永立生一子:世祥;世祥生二子:天科、天举。天字辈迁居连阳地区(含阳山、连州、连南、连山)至今历八世,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杰出的人物代表为原阳山县委副书记兼县长罗水钦(已离休)。
  13、仲公世系
  1988年泷水《罗氏族谱》载,罗定清水岗罗氏,其先祖原籍江西吉水,后迁居福建汀州上杭县。珠公四十五世尚立,生一子:念五郎;念五郎生二子:志太、志广。
  长子志太,字世瑞;生一子:文素。文素中式进士,授官翰林院学士;生四子:仲康、仲端、仲弼、仲熙。
  仲熙生五子:埫、珦、赟、斌、赞。赟公,号百五郎,生于元朝顺帝至元六年(1340),庚寅科武举人。生五子:穆、稳、俊、纲、纪。长子穆公,号千一郎;穆公生一子:万二郎;万二郎生二子:法先、法生;法生有一子:法受;法受生一子:万富;万富生四子:孟、仲、举、清。
  仲公,乃万富公次子,任职韶州水师营千总,于明嘉七年(1528)从征广西大藤峡匪乱,乱平,积功官授武德将军,世袭云骑尉,受命驻守泷水(今罗定州),遂落籍二都清水江立业,为罗定开基一世始祖。
  仲公生一子:善;善生六子:华廷、捷廷、秀廷、永廷、福廷、兴廷。其时,正值明朝晚期,社会不宁,内忧外患,交相煎逼,乃隐居家园。迨至清朝肇建,始弹冠而起,或膺都尉,或授大夫;中式科举者,亦大有其人。
  自开基一世始祖至今,已历传十余世。
  四世隐标,迁居阳春县长沙岭脚;五世文福,迁居本县罗镜李渣塘;万辉,迁居恩平黄茅隆;
  万英生二子:文僎、文敬,俱迁居广西钦州排埠;隐标,迁居阳春县长沙岭脚;展时,迁居阳春;
  六世如锦,迁居桂洞,复迁阳春;文明,迁居信宜白石凤楼堂(建祠);
  八世鸣凤,迁居连州坡头黄水;九世启书,迁居信宜大成;维明,迁居阳春县山口;
  十世胜元,迁居广西;启德,迁居阳春县水岗腰;维超,迁居高州。
  作者按:尚立公系下各房的世系源流,间有不同。源于旧族谱多是手抄本,辗转传抄,道路传闻,彼此略有差异,在所难免,今依次并列待考。

  七、洪山公系
  据《大成谱》及《豫章罗氏源流》载,洪山公字正安,号宁郎,尚古公之长子,为珠公四十六世裔孙,原籍福建汀州宁化县。
  洪山公生二子:志兴、志发;志兴生子季周;季周生二子:谷贤、谷诚;谷贤生五子:彦信、彦明、彦邦、彦荘、彦允。
  彦庄、彦邦迁居潮州揭阳县蓝田湖坡圳背;海丰县杨安都、河口剑门郭丰田;陆河县水唇黄塘、欧田;陆丰县黄竹坑;普宁县梅林;丰顺县汤西胡陂;长乐(今龙川县)横坡及新丰、翁源诸县市。
  又据谱载,彦章公,谱载为珠公五十世裔孙,约于元朝初年间由福建沙县迁入广东揭阳蓝田湖。彦章生子七人,长子大一,自故居迁长乐县肖方,传至六世裔孙锦公。偕同族亲叔庆、法留同迁居陆河欧田。
  彦章公三世裔孙师崇,于明朝永乐十年(1412)迁居海丰县(今陆河)水唇镇黄塘;谷泰,于明朝洪武年间迁居长乐(今五华县)水寨村;千五郎,裔居胡坡上寨;千九郎,迁居胡坡圳背;其石,裔居揭东四田;秀文,自揭阳胡坡训背迁居陆河河田镇许山下;秀武,裔居陆河梅林镇下围仔。
  主要迁居:四世小七郎,迁居五华镇横坡;再九传至彬公,又迁居海丰县,支分陆河河口镇。德才,其三世裔孙庆公,偕侄锦公,偕侄锦公,自肖方迁陆河宝金;时雍,裔居樟树杭、大狗岭、惠州诸地;志铭、迁居欧田;肇兴,其三世裔孙大三郎迁居雷州;大四郎迁居海丰西瓜潭;公宏,由河田许山下迁居海丰后门镇竹径村。
  据谱载,洪山公十世孙富利公,字觉愈,授职通判,原居广西信都洞口江(十甲罗),分迁广东封开县金装镇昆岗村。富利公四世孙观诵,分迁崩冲,埀今已历九世,有人丁三千多人。
  彦允公第三世孙昱公,裔居怀集龙湾、马宁陂头。

  八、洪祖公系
  据谱载,洪祖公乃珠公四十六世裔孙,讳佢,字观旺,号翁源,原籍福建汀州宁化人。由宁化迁居福建连城亨子堡,为一世开基祖。
  洪祖生三子:昂苟、昂高、昂谷;昂谷生子景仁;景仁生子览学;览学生五子;其九六、廿二两子迁居广东潮州,廿三、四五、四九三子未详(台湾苗栗罗氏宗谱记);廿叁生三子:友龙、叁伍、叁柒;叁伍生子思聪;思聪生子志广;志广生三子:四九、念五、五九;念五子;其四子文十生五子;文十三子君敖,君敖生二子:文宁、正欠;正六生二子:待纠,待瑜;待瑜生子复幹;复幹生三子:一原、一汪、一学;一学生四子,其三子孙志;孙志生二子:万十二、万十五;万十二生三子,其三子天麟生二子:吴峰、吴静;吴峰生二子:良元、良祖;良元生二子:宗延、宗义;宗延生四子:德逵、德顺、德达、德纹。
  德达公,翁源公二十二世裔孙,宗延公之三子,原籍福建连城,乃迁居广东镇平县铁坑,为一世开基祖。生四子:思恭、思聪、思隆、思宁。思恭生子宽;宽生子全;全生子经理;经理公生七子,皆分房立派,瓜瓞绵绵。裔分南雄门门、始兴凉源、古村及广东粤北、江西、赣南、桂东诸地。
  又据谱载,洪祖公二子祖光(昂高)生于南宋理宗宋淳祐二年(1242),其八世裔孙开国,由福建上杭县东分迁居南雄县城;开国生五子:先进、先遇、先远、先遐、先透;其长子选进,再分迁信邑南门头;次子先遇,迁居始兴县凉源;三子先运,先运生三子:哲美、哲华、哲义;哲美迁居兴宁;哲义迁居修二甲古村;五子先透,再分迁南雄县北门外。九世先通,生一子:哲波;哲波生十子,裔分迁粤北、赣南、桂东诸地;万四郎,生三子;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千一郎迁居赣县黄坊;千二郎迁居惠州。
  (按:万四郎与洪德公长子大一公四子万四郎名字相同,其后裔下子孙亦一致。今暂二说并存,待考。)

  九、纲公世系
  《广东通志》清·同治三年(1864)版载:罗惇衍,字兆蕃,号椒生。始祖纲,宋绍兴间(1131-1162)自南雄珠玑巷,迁居南海大良村,后改隶顺德,遂为顺德人。
  曾祖礼来,本生曾祖礼锦,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年)举人,吴川县教谕。祖嵩,顺德协左营外委,嘉庆间出征四川达州,御贼白岩山阵亡。父家政,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年)举人,五品衔,高州教授,皆赠光禄大夫。母李氏,有身得瑞征,及生,红光满室,甫周岁,岐嶷异常儿。……
  卒年六十一,是日见红云满空如诞时,大吏以遗疏入。
  谕曰:前任户部尚书罗惇衍,学问优长,持躬恪慎。由翰林荐擢正卿,屡司文柄。嗣因丁忧开缺回籍,兹闻溘逝,悼惜殊深。罗惇衍着加恩照尚书例赐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恤典,该衙门察例具奏,钦此。
  赐祭葬,谥文格。
  惇衍笃志理学,与倭仁,曾国藩、吴廷栋等互相砥砺,所得日深,自以身为大臣,日以荐贤为务。虽爱才稍过,奉严旨中饬不少悔,所保奏如林则徐、周天爵、骆秉章、曾国藩、倭仁、郑敦谨、袁甲三、吴廷栋、姚莹,仕粤者如吴昌寿、李福泰、昆寿皆重其人,屡形章奏。至往陕查巡抚刘蓉、布政司林寿图被参各欵,秉公奏覆,二人事卒白。其爱才念切,务求得全如此。
  所取士如李瀚章、黄钰、孙家鼎、张兆栋、严树森、周寿昌、吴赞时等,皆显于时。论者服其藻鉴。
  著述存者,濂洛关闽六先生传一卷,本朝崇祀三先生传一卷、集义篇三十卷、百法百戒庸言一卷、孔子集语十四卷、感应篇引经笺注一卷、奏稿二卷。而所最用意者咏史七律一千六百余首。临终犹手注之,今皆藏于家。
  子四人:榘,三品荫生;棻辛酉举人;棨、槩俱诸生。
  又《清史稿》有传,该传有云:“罗惇衍,字椒生,广东顺德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选庶吉,授编修。”
  按:罗惇衍是清朝粤籍授职最高者之一,其始祖纲公支系世系源流,迁徙分布等族史资料待考。
  除上述诸支系外,尚有南海丹灶镇良登廷相公世系、连州市禘职公世系、南雄市矫塘公世系;云浮市云安县六都镇大河永达公世系;富林镇东路营下村罗珍公世系;云浮市珠公六十五世廷富公裔下两子守廉、守忠世系、四会市咸整镇善庆里进传公世系、阳春县河樃镇及顺德大良千文公世系、江西抚州罗点公派衍南海紫洞绿峰公世系、顺德均安镇沙埔亭头南渡公世系、廉江市新屋廷玉公、博教有荣公、竹寨贵公(与南迁洲三角罗贵公同名)、石云元德公、茶山罗山公世系、和平县俐头岗法惠公世系、洪启公派衍广东罗安公、罗康公、罗兴公世系、朝冕公派衍高明县茶洞文举公世系、番禺县从善公世系、顺德杏壇镇罗水村天随公(书柜)及支分连山县木根村、大岭文解公世系、丰顺县汤南镇潮逸公世系、连山县禾洞、旧城、坪寨小三江三联罗屋、田心罗屋、班罗屋从连州奎池分支的从彦公裔下世系、连州市有朝天罗村洞、龙塘、西江附城、抛沙岩、东陂镇前江、草塘、长塘、菜园坝诸世系;罗定市黄牛木麓北沙罗山、双东镇罗寨、清水岗诸罗氏世系;
  郁南县建城镇忠爱坊、进贤坊罗氏世系;鹤山市坪山十五郎公世系;广宁县宾享镇榕树、白沙、木格等罗氏世系;德庆县永丰镇河村罗氏世系;封开县金装镇昆岗罗氏世系;连南县三江雁塘村由连州奎池禘职公支分法昇世系;三江城西友源公世系;阳山县黎埠镇世荣世系、顺言(顺源)世系、罗昌世系、锦云世系、悦隆世系、李养世系、七拱镇新圩、青莲镇罗氏;黄岔昆岗罗氏、怀集县真佑世系、凤二公系、诚一公系、培亮世系、诚三公系、万公世系、洪先公世系等。
  近、现代百余年间,战火频仍,不少谱牒资料,毁于战火;继之“左祸”横行,大量珍贵谱牒因而荡然无存,慨叹也夫!

  本文不当之处,冀宗彦贤达惠予指正,共襄其成。
  学术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此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上一页


相关链接:
   宋代珠玑巷南迁领袖──罗贵源流研究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25765
日期:2006/10/8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广东罗氏源流考
下一篇:中国第一位羌族空姐罗秀莲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