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罗应涛:概说巴蜀古代散文及文学人才成长

概说巴蜀古代散文及文学人才成长
(宜宾学院 四川宜宾 644003 )
罗应涛

  摘要:在奇诡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土壤之上的巴蜀文化,从秦汉以来不断地融合黄河文化、荆楚文化,产生出个性独具的巴蜀文学人才,创造出了特色鲜明的巴蜀古代散文。研究、整理和出版巴蜀古代散文,批判地继承和发扬这笔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巴蜀文学,促进巴蜀文化创新,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巴蜀;古代散文;人才成长

  环川皆山也。四川盆地四周横亘着数不清的绣岭叠嶂,倚天拔地,婉蜒起伏,环卫巴蜀。"江山如此多娇",或雄伟、或奇特、或险峻、或秀丽、或幽深、或畅旷,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其钟灵毓秀,备受游赏者,举其大要有: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黄龙天下绝,九寨天下艳,大佛天下壮。距今4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古老、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生息蕃衍。20世纪末四川盆地震惊中外的考古发掘,证明巴蜀先民早就创造了以宝墩文化为代表的古城文明和以三星堆文化三期为代表的青铜文明,出现了长江上游以成都为中心的最早城市群落,开通了南方丝绸之路,为巴蜀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出奇诡浪漫、历史悠久的古巴蜀文明,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赖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承继大禹、杜宇、开明、李冰治水兴农传统,成都平原在汉代就已是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的"富饶游乐之乡","陆海富有之乡"①。因此,诸葛亮早在南阳隆中草庐内就知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隆中对》)。山水的灵性和古老的文明浸润濡染,使巴蜀的文化深境闪耀着生生不息的深邃创造力。
  从西汉初年蜀郡太守文翁筑石室建立全国第一个地方性官学之后,在道教、佛教,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这种杂交文化与伟丽的巴山蜀水优化组合之下,四川盆地成了中国文学的人才宝库,巴蜀文人天姿高朗,气态英敏,才情并茂,握珠抱玉的杰出人物如长江之水滚滚不断。秦汉以来,2000年间英才辈出,俊彩星驰,文风鼎盛,产生了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苏轼、杨慎、李调元、张问陶、郭沫若、巴金等大诗人、大作家;连杜甫、韦庄等也算半个四川人,陆游更将四川认作第二故乡。外地人客居巴蜀留下文迹游踪的,举其大者如诸葛亮、卻正、马良、王勃、杨炯、卢照邻、岑参、高适、刘禹锡、元慎、白居易、张籍、贾岛、李商隐、温庭筠、范成大、杨万里、王士祯等等。所以,《汉书·地理志》说:"蜀人以文章显于世。"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也认为蜀人"多斑彩文章"。
  在奇诡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土壤之上的巴蜀文化,从秦汉以来不断地融合黄河文化、荆楚文化,产生出个性独具的巴蜀文学人才,创造出了特色鲜明的巴蜀古代散文。研究、整理和出版巴蜀古代散文,批判地继承和发扬这笔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巴蜀文学,促进巴蜀文化创新,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巴蜀古代散文的起点与世界各民族一样,是神话传说。近人蒙文通考证:《山海经》中就有巴蜀人的作品存在。巴蜀神话传说中,既有巴蜀人可歌可泣、前仆后继、英勇悲壮的斗争史,又有他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这是在巴蜀这个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特定历史时期的灿烂辉煌的文学。它以文化积淀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不仅给后来的巴蜀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且以其朴素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方式影响着一代代的后人。
  秦灭巴蜀后,成都筑城,巴蜀有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李冰治水,使盆地中心"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文翁兴学,并派出张叔、司马相如等人到京城当"走访学者";加上秦代从山东六国移民入川,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交融汇合,于是汉代巴蜀文学精英成批涌现,卓绝中华。
  巴蜀文学的第一个高峰是汉代文学。巴蜀汉代文学主要是由从巴蜀走出去的作家创造的。有汉一代文学的标志是汉赋。汉赋的代表人物是两个成都人司马相如和扬雄。正如李白是唐代文学的旗帜一样,司马相如是汉代文学的一面旗帜。现留存的《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是汉代古文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既是他所处时代精神的体现,更集中展示了巴蜀文学传统的基本特征,即巴蜀神话和楚文化交融而成的浪漫主义精神。后人认为,汉武帝时代,董仲舒以经学、司马迁以史学、司马相如以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司马相如写的与四川直接相关的古文留存下来的有两篇,即《谕巴蜀檄》、《难蜀父老》,都是劝谕巴蜀乡亲要顾大局,识大体,支持朝廷打通石门道、开发西南夷的,是有为而作的意义重大的作品。比司马相如晚出半个世纪的巴蜀古文作手是资中人王褒。他的代表作是有别于司马相如时代"劝百讽一"的大赋的咏物小品《洞箫赋》。他的贡献是开拓了赋这种文学样式的题材,使赋由气势恢宏走向精巧玲珑,由歌功颂德走向自我抒情,对后来的辞赋产生了很大影响。扬雄是司马相如的崇拜者,"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其《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和《长杨赋》、《蜀都赋》是其代表,还有《法言》、《太玄》、《方言》等著作传世。以上三人和淮阴人枚乘被称为西汉四大文学家。东汉时代四川广汉人李尤也是知名作家,除作赋外,专事作铭,据说有120篇。《琴铭》一篇表现了他正统的文艺观:"琴之在音,荡涤邪心。虽有正性,其感亦深。存雅御郑,浮侈是禁,条畅和正,乐而不谣。"《文心雕龙·才略》誉其"志慕鸿裁"。
  虽然诸葛亮才情横溢,但三国蜀汉顾不上文化建设,只有实用文体十分盛行。两位作手是秦宓和谯周。广汉人秦宓少有才名,擅长辩论,重视文采。其《奏记益州牧刘焉荐任安》、《答王商书》、《与王商书》言简意赅,清新明畅,极富论辩色彩。诸葛亮作的《出师表》和犍为武阳(今彭山县)人李密的《陈情表》并称为天地间至诚文字。"一个是'孝'的代表,一个是'忠'的典范,都是中华传统美德中不可多得的教材"②,千古传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晋初南充人陈寿创作了中国历史散文的精典之作,"四史"之一的《三国志》,是巴蜀史传文学的里程碑。谭兴国先生认为:"《三国志》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上看,无论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是无人可以企及的。"③晋代崇庆县人常璩完成了一部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地方史志《华阳国志》,用富于文采的语言记叙西南地区的历史进程,对巴蜀史学和文学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推出巴蜀,为四川作广告,真正属于描写巴蜀最有影响的名文,曾令"洛阳纸贵"的,是西晋文学家左思《三都赋》中的《蜀都赋》。《蜀都赋》与其余二赋是他精思十年,惨淡经营的力作。左思把蜀都置于广大的世界空间与漫长的古今变迁中,着意描绘巴山蜀水的险阻奇伟及天府之国的富饶博大、悠久历史、人杰地灵。蜀地的山川形胜、水陆奇珍、风土人情、歌舞游猎、人物传说,以及特有的物产都被描写得绘声绘色。在作家的笔下,蜀地是一块令人意驰神往的"宅土之所安乐,观听之所踊跃"的乐土。不仅是赋中的名篇,文学的佳作,也是人们考察巴蜀历史文化的宝贵文献资料。
  经过了几百年沉沦之后,巴蜀文学在唐和五代再度崛起,成为巴蜀文学第二个高峰。隋唐两朝兴教育,开科举,重文学。在欧洲罗马帝国衰亡,步入最黑暗的中世纪的时候,东方却造就了一个地域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泱泱大国。它的璀璨夺目、光耀大地的文学,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唐和五代巴蜀文学的代表人物是陈子昂、李白、薛涛、花间派词人和入川的杜甫、韦庄等。不过他们都用主要的精力写诗填词去了,所写古文不多。四川射洪人陈子昂既有文学家的才华,又有政治家的头脑,他和其他唐代巴蜀文学家一样,绕开了齐梁遗风,直承汉魏,其古文主要是给皇帝的疏奏和政论文,而最有名的是那篇洪钟大吕式的令人振聋发聩的谈诗歌革新主张的短文《修竹篇序》,此文横扫初唐盛行的齐梁遗风,倡导"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有"寄兴"的建安风骨。
  唐代第一个入蜀的作家是初唐四杰中的王勃。他19岁漫游蜀中,除做了30首《入蜀纪行诗》外,留下的名文《北亭群公宴序》,是"命离箭之笔","题别来之词",感怀时事,慨叹身世,在精美严整的形式中,表现自然变化之趣,文笔瑰丽,神采飞动,虽为少作,然已逼近十年之后《滕王阁序》之风采。《入蜀纪行诗序》叙写蜀中山水之胜,他说:"穷览胜事,足践灵区,烟霞为朝夕之资,风月得林泉之助,嗟乎,山川之感召多矣,余能无情哉!"誉巴蜀山水为"江山之俊势"、"天地之奇作"、"宇宙之绝观",一唱三叹,突出蜀中山水之奇险。其散文游记、碑记仅《蜀藻幽胜录》就收有11篇之多。初唐尚书右丞卢藏用于高宗长安年间作西充县令时,到将军祠作《吊纪信文》,又为其好友梓州人陈子昂编集、撰序、作传。《陈伯玉集序》从论述文学流变入手,首次肯定了陈子昂遏制颓靡之风,开拓文学发展正确道路方面的建树和贡献,因而为巴蜀文学和中国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卢照邻、杨炯也入蜀充当幕僚,四处旅游,写下诗和散文。初唐除文人学士入蜀外,著名官员裴度、韦皋等也因入蜀作官,写下不少古诗文辞。
  盛唐的巴蜀文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岷峨之精,巫庐之灵"的纵贯古今、横穿天下的"拔尖人才"李白。"安史之乱"在推动文学向现实生活深度和广度拓展的同时,也将杜甫推到了巴蜀。杜甫在巴山蜀水间流寓十年,其留存的1400多首诗中,有800多首是在巴蜀写的或写巴蜀的,并将新体诗七律打造得又精又熟。可惜他留下的散体文字绝少。李白主要是写诗的,他最崇拜的作家是司马相如,在蜀期间也仿扬、马作赋。但真正写四川的《剑阁赋》,和他的《蜀道难》一样,是出蜀之后的事。中唐为四川很添了点风光的是薛涛,虽然在她之前中国才女有蜀中卓文君,汉末蔡文姬,但她一生专一作诗,据说"有诗500首"(南宋章耕《槁简赘笔》),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诗人"④。可惜未留存写巴蜀的文章。
  中晚唐蜀中的本土作家还有成都人雍陶,女道士李冶,扯旗造反的文人苏涣,隐士蜀州(今崇庆)人唐求。他们善长于诗歌创作,留下的古文甚少。
  由长安走进巴蜀,惊诧于巴蜀险山秀水和地灵人杰而勤于拿笔为文的,还有武后朝邢州(今河北邢台市)南和人宋璟,写有《梅花赋》等,江都(今扬州市)人陆肱写有《万里桥赋》,唐德宗建中年间政治家、文学家于卲作有《剑门记》。晚唐任过东蜀节度判官的大名鼎鼎的李商隐作有《剑州重阳亭铭并序》。晚唐五代的蜀中,词的发展走到了全国前列。中国文化重心由北向南转移。中国第一部词集《花间集》出在蜀中,所选18家词中16家是蜀中人士。但是他们所作古文不多。
  宋代是中国"文化极盛"、"政体最纯"的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士大夫地位最高的一个朝代。扩大开科取士和抑制干谒之风,使民间有真才实学的文士奋发上进,为国效忠。加上经汉、唐和前后蜀的积淀,到宋代,大批蜀人脱颖而出,驰骋中原,蜀学与齐鲁比肩,"蜀党"与"洛党"争雄。所取得的光辉成就达于巴蜀文学的高峰。文史哲、诗词书画、韵文散文,都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宋初文坛第一个作手是洪雅人田锡(940-1003),有《咸平集》50卷,其议论文字和文论最为著名,均能切中时弊,卓有见地。梓州铜山(中江县)人苏舜钦(1008-1048),以切实的创作实践为宋初文学作出了实绩,今存《苏学士集》16卷。他们二人,一在理论倡导,一在创作实践,为"三苏"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洵、苏轼、苏辙是巴蜀文学史,更是巴蜀古代散文史上最为灿烂的明星。元帅兼诗人的朱德《题眉山三苏词》诗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⑤三人同登文坛在蜀中并不少见,如成都三范、蒲江三高、阆中三陈、叙州三程、罗江三李、遂州三席、铜山(中江)三苏、遂宁三张等等。但"三苏"名噪于国中,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了三位,其中东坡在诗、词、古文、书法方面均列全国当时魁首,蜀中独一,全国罕见。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通达、最伟迈、最具多种天才禀赋的旷古奇才。"三苏""大究六经百家之说",文史哲杂,儒释道仙,无所不包,又强调经世致用,关注现实,"吾所为文必与道俱"。
  宋代四川历史散文特别兴盛。成都华阳人范祖禹助修《资治通鉴》,撰唐史600卷,司马光删为《唐纪》80卷。眉州丹棱人李焘著《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宋代蜀中史学的最高成就。井研人李心传编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取法李焘,而精审较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眉山人王偁著《东都事略》,记北宋历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宋人私史,卓然可传者,唯偁与李焘、李心传之书而三。"
  此外,宋代巴蜀人中的名臣名将还有成都华阳人范镇(范祖禹从祖父),绵州人抗金英雄张浚,仁寿人虞允文,都是作古文的高手。张拭、魏了翁也创作了众多古文。郪县(今三台县)人杨天惠的《徒文湖州木石画壁记》、《张忠定公祠堂记》等,文笔古朴,不让大家。德阳(或作绵竹)人何耕,文有司马相如之风,其《录二叟语》在小品文中堪属上品。小说类、史传类、评论类作家如云,举不胜举,特出者如大邑县人计有功撰《唐诗纪事》81卷,遂宁人王灼著《碧鸡漫志》等皆为流布天下、世代称誉的传世之作。
  巴蜀文学经过宋代兴盛繁荣之后,就颓败下去了。从明末到民国初年一部《续古文观止》选文64家174篇,竟无一个四川人。四川是最后被元人征服的地区,遭到惨烈破坏,宋代卓有名望的文化家族不是外逃,就是被俘为奴,人才流失,典籍破坏,教育废弛,加上地域阻隔,给文学造成灾难性后果。元人杂剧中无一个四川人。惟一一有名者虞集,首先是理学家,其次才是文学家,据说他写文上万篇,文辞简朴,内容充实,说教成分重。此外,还有青神蒲道源、眉山王敬、西昌(今安县附近)曾允元有一定影响。
  明代统治270余年,是中国传统文人文学衰落的年代,巴蜀文学也将其自元以来的下坡路继续走下去。君主专制,理学泛滥,科考八股,使传统诗文再无法振作,而民间话本、杂剧创作,却因政治、地理带来的封闭与川人无缘。经过元末社会动乱,四川人口锐减,"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带来又一次文化融合。至明建立近百年始出现了新都状元杨慎为代表的四川文学。杨慎终生遭贬"化外"之地,离开扰攘的政坛,集中精力于文学和学术,取得历代状元公无法企及的成就,清代郑恩敬、郑宝琛父子所编《总纂升庵全集》即达240卷。杨慎编撰《云南通志》和《全蜀艺文志》,对两省文化做出了特别的贡献。在巴蜀,他北作《剑州志序》,南作《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在遂宁有《玉山翔凤赋》,在绵州有《李太白诗题解》,在资中有《资县摩岩跋》,足迹所至,皆播文采。明代四川文人还有长宁人周洪谟,博学宏儒,有《箐斋集》传世,也是文章遍天下的人。合州(合川县)人邹智,其文"多发于至性","真气流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梁平人来知德早年断绝仕途,专治《易经》,有诗文集多种。其《弄园篇》言简意赅,富于辩证法,《辞诏疏》写得入情入理,不下于《陈请表》,可惜未能名世。
  明末清初,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反清复明武装,清朝势力在巴蜀这块土地上进行着长期、残酷的血战,大动乱带来大破坏,"十室九空"、"万里无烟"、"一望荒芜"。据顺治十八年统计全川仅只1600余户,8万人。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四面八方的文化带进了这块土地。忙于重建地区文化的巴蜀子弟,因循古典诗文,重视治经治史,也没有加入戏曲、小说等文学新品种的创作队伍。到"维新"之风吹进四川,巴蜀精英们才开始抬起头来看天下,看世界。
  明末清初巴蜀遗民文学,主要代表有新繁人费密,达川人唐甄,泸州人先著。康乾时代,文学代表人物是时称"四川三才子"的彭端淑、李调元和张问陶。丹棱人彭端淑最有影响的散文是《为学一首示子侄》。罗江(今德阳)人李调元一生著述130余种,搜集、整理、出版卷帙浩繁的《函海》,收150余种汉以来的巴蜀著作,另有《童山诗集》、《童山文集》等。遂宁张问陶有《船山诗草》传世,存诗3000余首,古文绝少。此时,四川文人著名者还有双流刘沅,大竹王怀曾、王怀孟,汉州(广汉)张邦伸。
  晚清,西学东渐,维新之风吹入四川。教育的振兴带来文学的振兴,人材蔚起,精英辈出。有"戊戎六君子"的杨锐、刘光弟和清代四川惟一状元骆成骧,激进的革命先驱邹容,最早的报人宋育人,学者廖季平,保路同志会领导人罗纶、张澜,"打倒孔家店"先锋吴虞,荣县著名文士赵熙等。
  荣县人赵熙有《赵熙文集》传世,其写于清末民初的古文有《川盐纪要序》、《川南学堂记》、《横溪阁记》、《售粥代赈碑》等,能关乎国计民生,贴近现实生活,并具有审美意义。巴县人邹容和大批清末民初的革命知识分子,又是走出四川去寻求真理的大潮中的弄潮儿。邹容的《革命军》与章太炎的《驳康有书》、陈天华的《警世钟》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小册子,其文如洪钟大鼓,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极富震撼人心的鼓动力量,也是极优秀的政论散文。此等政论文还有江津人卞才 救危血》、《呻吟语》,富顺自流井(今自贡市)人雷铁崖的《警告全蜀》等,都是举旗呐喊、振聋发聩、惊世骇俗之杰作。
  清代巴蜀古文虽然不及宋代古文辉煌,还没能创造出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但却打下根基,且敞开胸怀,迎接五四以后灿烂光辉的巴蜀新文学时代的到来。
  对于巴蜀文学,我们过去所看重的,通常是两类人的作品。一类是从四川盆地走出去的作家,如司马相如、扬雄、李白、苏轼、杨慎、李调元以及后来的郭沫若、巴金等人的作品。另一类是从中原大地进入四川盆地的作家,如杜甫、韦庄、陆游、范成大等人的作品。似乎在四山围困、信息阻绝中的巴蜀本土,就产生不出大作家,出不了好作品。其实并非如此。
  酷爱自由,喜欢新奇,渴求发展是人的本性。困居黑屋的人谁不希望走进灿烂的阳光之中?羁囚于绝境的人谁不希望走进广阔自由的世界?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说过:"岛屿的特征有时会使人变得狭隘,但也推动了人们关心外面的世界的愿望。多雨的季节让人们不得不用书籍去填补寂寞的心灵,又培养了英国人爱读书的天性。正是爱阅读的习惯,使英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仅次于美国。"⑥这位教授用生动的例子说明"封闭"也有它的两面性。信息少,巴蜀人就会对信息特别重视,加以研究和利用;书籍少,巴蜀人就会将那些最基本的典籍弄得滚瓜烂熟,精研得又深又透;朋友少,巴蜀人就更会珍重朋友的感情,重视朋友的意见,慎重择取。而巴蜀地处僻远,又不随波逐流,故能绕开"五代文弊",直承三代汉唐遗风,因而巴蜀文学无六朝"彩丽竞繁"的浮华习气而尚实质,重寄托,好文迭出。
  事实上,很多走出盆地的巴蜀人,不是走出去了才有学识,有才能,而是在巴蜀坐够了冷板凳,准备了充分的知识、本领才出川的。被鲁迅誉为"广博闳丽,卓绝汉代"的司马相如,正因为优秀特出,才被文翁选拔去京师读"五经"。最典型者莫过古文家"三苏"。在四川,苏氏有一个文学大家族,在治学上是广取博收,没有门户之见,"大究六经百家之说"(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文史哲杂,儒释道仙,无不涉猎。又关注现实,强调学以致用。苏洵的名满天下的系列政论文《几策》、《权书》、《衡论》、《史论》、《洪范论》等都是作于蜀中的。苏轼、苏辙的政论文章也是在蜀中打造好了,才能一入京师,就名动天下。而未曾出川,终老林下,著述丰富,颇有成就的文学家还很多很多。我们深入下县,拿起地方史志,文存别集,就玑珠满眼,应接不暇,令人激动。我们今天研究巴蜀古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发掘、整理、抢救这大量未出川,未成名的本地学人当初埋头打造的精品,让大量的未曾彰显或埋没于尘埃之中的不知名的作家的优秀作品能重放光彩。
  两千年积淀下来的巴蜀文学,丰富深厚,灿烂辉煌,既有极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与文化,科技与人文,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共同条件。研究、整理和出版巴蜀古代散文,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认识、理解我们的国情和民情,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可以让我们巴蜀人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提高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在宣传先贤教育后人中增加四川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极有价值的借鉴,为巴蜀各地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尤其是旅游事业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帮助。这也就是我们研究和整理巴蜀古代散文之目的所在。
        (本文为《〈巴蜀古文选解〉前言》,刊用时有删节)

  参考文献:
  ①常璩·华阳国志·四川·巴蜀书社,1985年。
  ②③④谭兴国·巴蜀文章冠天下·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
  ⑤朱德·朱德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⑥张晓·光明日报,2002年3月22日。

  作者简介:罗应涛(1942-),男,汉,四川筠连县人,宜宾学院教务处, 教授。 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5524
日期:2006/6/11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罗应涛:简论巴蜀与巴蜀古代散文
下一篇:綦阳东溪罗氏(添亮祖支系)谱略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