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我的家乡实在美(二)----奇峰幽谷巴岳山

奇峰幽谷巴岳山

  在铜梁县城南郊,一座青山兀地拔起,山势跌宕逶迤,莽莽苍苍,倔强地向南延伸,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巴岳山。巴岳山脉婉婉蜒蜒,形似一条游动地巨龙,于是巴岳美景便被誉为“巴岳游龙”,成为“重庆小十景”之一。
  巴岳山古称奴昆山,也叫炉峰山。宋代,因其峰峦奇秀,涧壑幽美,林青竹茂,又地处巴川县近郊,遂改名巴岳山,巴岳山由35峰组成,群峰高约700余米,主峰香炉峰高780米,它与东山遥相对峙,呼应成趣,成为县境内两大旅游避暑胜地,长年吸引着远远近近寻幽揽胜地游客。
巴岳山黄桷门  出县城南行五公里,便到了巴岳山北麓。山前,一条小溪和青石小道交汇处的小桥桥头,一颗形状奇异的古黄桷树赫然而立,树干底部自然洞开,容青石小道穿过,这就是巴岳山的门户-黄桷门。这苍劲蓊郁地黄桷树到底存在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关于它地传说,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这是鸳鸯树,雄雌二树合颈交欢,显示一方太平盛世之境。有人说,这是巴岳山地门神树,那底部地大洞,就是门神的大胯,心术不正的朝山人,因怕夹死“胯下”不敢过此洞门,只好绕道上山。
  黄桷树旁,残垣废圮依稀可辩,那就是古庙清泉寺残留的身影,遥想当年,参天古树掩映着玲珑古寺,傍倚着潺潺清泉,定然充满着十里蛙声出古寺的幽幽禅意。
  青石小道缓缓爬上山垭,迎面清风徐徐而来,抬眼望去山腰深处,豁然一片翠绿修林,这儿叫静广寺,当年地尼庵庙地。
  静广寺背后,陡崖绝壁直插云天,要想登上山顶,只有两条险径,多数寻幽者,穿过沟壑,绕道山梁。其实山梁小道也险象丛生,左右都濒临幽谷,恰似一独木飞卧深沟,山风起时,沟下林木霍然有声;要是恰逢山岚漫起,白茫茫的云雾轻轻拍打山梁,自会觉得飘飘摇摇,难怪人称此处为“天生桥”。
  过了“天生桥”,便有一“之”形小道在林间往上穿行,这就是“九倒拐”。游人层层登高,然后回首下视,一种征服自然的快感油然而生。
  倘要抄近路上山,就得抠住人工开凿地“天梯”,小心翼翼,连爬代蹬,往上攀援。绝壁上悬一个神仙洞府,宽盈数米,石刻神龛栩栩如生,偶尔见得烟熏火燎地痕迹,这就是道家传人张三丰隐身修炼之所-三丰洞。
巴岳棋盘石  相传,张三丰原是烤酒匠,烤出的酒又醇又香,远近闻名,有一年,他酒房里出了怪事,头晚烤好的两缸酒,第二天早晨总是空了一缸。张三丰决心弄个明白,一天晚上,他藏在柴禾堆里,眼巴巴盯着酒缸,半夜,只见月光下一个年轻姑娘轻轻走到酒缸边,抱起酒缸,几口就喝干了,然后抹抹嘴回头就走。张三丰赶忙追上去,一直追到山顶一个草坪上,姑娘忽然不见了,只看见一只花狐狸仰面朝天醉倒在地,一颗亮闪闪地红珠子忽上忽下地在它的口中起落。张三丰轻脚轻手过去,一把抢过珠子,放进嘴里吞了。后来,张三丰便有了道骨仙风,就在这洞中修身养性,炼功夫了。也许因为这美丽的传说,朝山人总忘不了到这神仙洞一游。明代兵部尚书张佳胤游历此洞,曾题词以记;“洞门叩问双玉童,汝师可是张三丰,道翁仙去丹灶冷,竹枝生苔叹迹踪”。
  三丰洞不远处,一枚上大下小地孤石如同倒竖的竹笋斜插在危岩之间,陡不可攀。相传这是张三丰与道友下棋的地方,人称“棋盘石”而今平台上还留有一棋局和两个石凳。
巴岳天灯石  攀上山顶,到得香炉峰,有诗曰:“巴岳三十有五峰,面面削出金芙蓉。”这香炉峰既是35峰之首。一状如蘑菇地巨石雄踞峰顶,面临绝谷,因当年有道士竖杆点灯其上,光耀四方,人们就称它为“天灯石”。天灯石石壁上,前清翰林吴鸿恩地“真武山”三个碑刻大字依稀可辩。从下方看天灯石,只见巨石从上到下裂缝如撕。相传这块石头原是一头狮子,因常下山危害牲畜,祸及乡里,雷公震怒,将它下嘴巴劈为两半,从此留下这永远地裂缝,巨石底部有一蛇形小洞贯穿东西,据说忠孝之子可在洞中爬行通过,忤逆者则会进退两难,卡死其间。
  爬上天灯石,站立其上眺往南北,但见群峰起伏有如一尾奇大无朋地黛色金鱼。那头,名叫云雾山,因常被云封雾锁而得名。如今,80多米高的电视差转铁塔直指云天,更添了它的雄伟气派;那尾渐大渐宽,莽莽苍苍,摇摆着逶迤远去。鸟瞰东西,数十平方公里的五彩土地尽收眼底。田原、小丘、公路、河流、农舍,交相竞美,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此时,千般感慨,万般豪情,悄然漫上心头。
  天灯石下,曾有一香火鼎盛的玄天宫。玄天宫造于晚唐,宋代极盛,明成化年间重建,补葺增饰于清初康熙,为川东著名道观。后因道士衰落,和尚入居而改祈佛门。本世纪30年代,县绅在此兴办垦殖公司,道佛皆无。如今,当年的道佛庙庵已不见踪迹,唯见那翘檐飞角的红柱琉璃瓦听月亭和那饱经沧桑的罗汉松,还略略透出些古意。当年的玄天宫,今是开放的避暑山庄。夏天,县内外慕名前来此消夏避暑的络绎不绝,白日里,沐浴清凉地山风,酷暑的倦意荡然无存。
  入夜,置一杯清香醇浓的巴岳茶于听月亭中,一边欣赏妩媚的山月,一边聆听鸣鸣松涛,尽情享受山居的乐趣。
巴岳茶山  巴岳西麓一览后山,主峰突然岔分两脉巍巍而下,至山腰处环成一个土山湾,形若座椅。著名的巴岳寺就在这座椅当中。当年,临近各县寺庙,无论地势之雄,丛林之胜,还是规模之大、产业之丰,都首推这巴岳寺。那时,这里暮鼓晨钟,十里相闻;香火鼎盛,长烟枭枭,煞是壮观。现存的松涛似乎诉说着如烟似梦的幽幽岁月。
  沿巴岳寺右边的小路向南,便至一片竹林,林中,一块尖尖的巨型怪石倒立在斜岩边。这叫飞来石,又叫“飞蛾石”,好像刚从远方飞来,立足未稳,令人耽心它会翻于岩下。走出楠竹林,沿一条荆棘丛生的山间幽经上行,至半山处抬头望见一石垒小城门掩映于丛林间。城门上方“威镇门咸丰三年”刻石字样清晰可辨,两旁竹林丛中,间或残留着崩塌的城垛。
巴岳山庄  小道在山脊上随峰谷起落,倔强地往南边而去,越丛林,过山崖,行约七公里,小道变成了石板大路。往前行,只见两颗古银杏树立一山岗之上,这里曾经有一座八面威风的寺庙-铁龙寺。如今树林草丛中随处可见石龟、石础、墓穴和尸塔。
  据记载,当年的铁龙寺规模宏大,僧侣众多,有“大和尚五百五,小和尚不消数”的说法。然而,这如此兴隆的寺庙是如何消失的?无据可考。相传,明朝万历年间,铁头和尚成了铁龙寺的掌门人,庙风走邪,佛门坠落,欺霸民女,抢掠乡邻,惹得天怒人怨,朝廷遂派兵赶至铜梁,巧设酒宴,将500大和尚毒死后,血洗了寺院,兴隆一时的铁龙寺就在一把大火中灰飞烟灭。
  当然,巴岳山的神秘和美丽远不止这些,单是四时风光,也各有特色,别具情味了。春天的山花烂漫,夏天的林清木秀,秋天的黄叶飘飘,冬天的白雪皑皑,无不以其诱人的风彩令人流连忘返,惹人心荡神驰。更何况还有那誉满中外的茶香呢,还有那星罗棋布的古迹胜景和美丽的传说。

  (罗良富补记:关于巴岳山的传说,我是从小就听到的。待到在县城读书那些年,学生经常到山为学生食堂挑煤,听到的就更多了。虽然如此,三丰洞、棋盘石等等却都没有去看过,真是遗憾,现在有条件了,又怕没有机会了,哎。)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4530
日期:2004/9/5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我的家乡实在美(三)----秀山丽水西温泉
下一篇:ASP注射攻击的防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