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罗贯中故里考察记实

罗贯中故里考察记实

http://www.luos.org杨立仁 袁钟晋 张礼明 柳秉钰

  1985年笔者调查本县村落山川,试图撰写一本《祁县村庄来历》,在西六支乡河湾村的调查中,无意间听到几则关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童年的故事。讲叙者指出,罗贯中是河湾村人,母亲刘氏,多年寡居。这位章回小说的开山鼻祖,中国历史上的大作家罗贯中的轶闻,引起了笔者浓厚兴趣。于是,暂时搁置下村名来历的调查,翻阅有关记载罗贯中的历史书籍。元末明初贾仲明著《续录鬼簿》中有“罗贯中,太原人”的记载。当时太原包括许多县,究竟是哪个县呢?为了解开罗贯中故里这个谜团,1993年春笔者又到祁县城东南罗姓最集中的西六支乡河湾村深入调查。这个1500人的中等村庄,罗姓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罗氏为一大族。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笔者同友人罗邦龙、罗忠玉挨门逐户了解情况,从村民罗瑞录家中发现了一本罗氏残谱。其中有:十二世罗五训、妻刘氏、生一子名本,十三世罗本,妻卢氏,生五子:学财、学源、学茂、学盛、学来。这同传说故事中罗贯中名本、母刘氏的情况很相符。是不是巧合?笔者带着这个问号,进一步对山西和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山东、辽宁等省的罗氏家族广泛了解,没有再发现罗本、母刘氏这样的事例。于是带着未曾解开的疑问,又回到祁县河湾村,继续调查追寻有关罗氏踪迹。

河湾罗氏家谱上的重大突破

  1996年5月23日,笔者在河湾村的追踪调查中,看到罗氏偏训门六股75岁老人罗巨川家保存的一本罗氏家谱,使罗贯中籍贯的考证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是罗巨川“文化大革命”期间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一本完整的家谱。家谱封面为黄底色、黑花纹粗布印花,长0.57米,宽0.27米,除封面外共 50页,谱为手抄体,分序言与正文两部分。序言中清楚地说明了罗氏的来龙去脉:“追原罗氏先祖,夏祝融之后也……初封宜城罗国,以国为姓,始有罗族一脉,后徙枝江为楚所灭。我罗氏先祖居长沙,徙房州,汉时,晋中山王司马选罗女为妃,罗族一支随迁祁土。罗居河湾为食邑也,祁地罗氏自此始传凡三代零二十二世,分二十二门:有隆、昭、贵、保、镒、演、运、亿、祥、云、周、明、福、德、常、训、诲、论、信、满、源、悦也。满门寄居会善村也,子孙繁衍各个显盛。汉时吾祖罗讳裒,后旅居四川成都县为钜商大贾,其后即后唐时仲祥青州为仆射,延传一支为梗阳祥门也……本朝初,吾祖讳本,字贯中,流他乡,有钜著……我朝以来,罗族人才济济,通布各地,墓志载之,故迹存之,古谱录之。”并引述了其对于续修家谱的正确主张:“先祖贯中曾云:族谱年久,恐延久图坏,或沦于罔,不几一失于前,再失于后乎。”序言的结尾署名为“万历癸卯年新科举人罗应宿书”。据清康熙年祁县县志记载,罗应宿,明万历癸卯年武举,明万历甲辰科武进士,任太原左卫镇抚。新发现的家谱与罗瑞录家保存的残谱,所存人名完全相符。显然这是由那残谱转抄而来。从这家谱序言可以推算出罗氏家谱中所记罗氏重要人物包括罗贯中的生活年代。据罗氏满门家谱所记,罗应宿为满门第一世罗五满第七世孙。古书载:“父子相继为世,三十年曰世。”每世以30年计,罗五满至罗应宿共八世,其间约240年。明万历癸卯年是1603年,前推 240年为1363年,即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罗五满还在世。按罗氏谱记,罗本之父罗五训与罗五满为同辈兄弟,他们基本上生活在同一时代。那么罗本大致也同父辈交叉生活过这段时间。
  据祁县罗氏满门谱记载,该谱曾于明万历戊申年(1608年)由罗氏第九世人罗三仁续修。按常理,修谱一般是由德高望重,辈份或年龄高者主持,若按罗三仁修谱年龄为70岁计算,他应出生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左右,因为罗贯中为训门谱系第二世人。推前7世为210年,罗贯中出生于1328年左右。
  贾仲明在《续录鬼簿》自撰书落款为“永乐二十年壬寅中秋淄川八十云水翁贾仲明书于怡和养素斋”。我们不妨从这段记载推算罗贯中的生年。贾仲明云:他在永乐二十年为八十岁,那么他生于1342年。他又说:他与罗贯中为“忘年交”,设罗贯中大贾仲明10~15岁,罗贯中生于1327—1332年。祁县河湾罗氏训门以罗本为第二世人,河湾罗氏训门22世老人罗瑞录70岁,他生于1928年,他与第二世间隔20世,按30年计世,那么他的训门第二世人罗本罗贯中生于1328年。为了进一步考察罗贯中,笔者多次访问祁县河湾村老人,据罗氏后裔94岁罗克兰等十几位老人回忆,罗贯中墓前曾有碑,碑刻有:“罗本之墓”、“天历”、“永乐二年”字样,笔者认为“天历”是罗贯中生年,天历年号共二年,元年为1328年,二年为1329年,因此,罗贯中生于 1328年是较为准确的。
  上述几个罗贯中生卒年数字与河湾老人回忆罗本墓碑的年份是一致的,这说明祁县河湾罗氏家谱记载的罗本罗贯中约生活于1328—1404年之间。这同鲁迅先生考证罗贯中生卒约为 1330--1400年,完全相符,同其他学者所认定的罗贯中生活的年代为元末明初也完全一致。尽管这里没有写清楚“钜著”为什么书,但作为家谱记载罗贯中,这已是相当明确的了,流传至今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大部头著作,都可以称得上巨著。河湾村罗氏家谱记十三世“罗本”和序言中“流他乡,有钜著”的“罗本”字“贯中”及罗氏宗祠中扶梁签上的“己身贯中”属于同一人已是确定无疑了。
  至于前面所述罗氏二十二门的分支,在这新发现的罗氏家谱中也可以找到各自的归宿,运门迁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满门迁本县会善村,镒门迁清源县城,亿门迁哈哒,明、福、德、常几支迁祁县数村。训门之人世居祁土,今分为正训门、偏训门、左训门、右训门,每门都支出一至六股,其子孙繁衍,历代都有一些名人出现。其他门的一些罗氏族人则往云南、河南、四川诸省以至俄罗斯、朝鲜等地。

古砚、八卦墓也在告诉人们……

  1996年夏,笔者进入了河湾村罗氏偏训门罗悦琴的小商店,时年75岁的罗悦琴正在记账,他桌上放着一方古砚,笔者端起古砚看了看,说:“这砚台可有年头了。”于是罗悦琴讲述了这砚台的来历。罗悦琴自幼丧父,母亲守着他苦度年月。罗悦琴 30岁时,其母告诉他:“这砚台是咱家的传家宝,再穷再变卖家产,也不能将它卖掉,这是咱祖上一位大文人用过的东西,一定留着它,保护它。”罗悦琴将这块传家古砚一直保存至今。这一古砚外套木匣,分三部分组成,盖、底用核桃木做成,砚台镶嵌在核桃木匣子里,木匣依据不规则的长圆形砚台精制而成,砚台上面有像荔枝一样的雕刻。古砚长14.4公分,宽11。4公分。厚 1.3公分。石砚在木匣子中镶得很紧,拿不出来。在我的一再请求下,罗悦琴老人用刀抠开了砚与木底间的墨干,拿出石砚,清水洗净墨色后,发现它背后有“湖海置时年十六”七个字,这刻字表明,砚台是一位叫“湖海”的年轻人十六岁时买的。诚然,我们今天无法查对《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笔迹,但使我们很自然地和罗贯中的名号“湖海散人”联系起来。笔者认为,湖海散人的“湖海”很有可能是罗贯中的乳名。罗贯中参加张土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流浪五湖四海,便在他的乳名后加上“散人”两字作为自己的名号,意谓当年的“湖海”,已成为闲散之人,无职业,无约束,流浪他乡。乳名加散人作为号也是比较顺理成章的。这里可以附带说一句:尽管祁县地面没有湖,没有海,但人们对浩瀚广阔的湖、海抱有强烈的向往和崇敬心理。于是从古到今,在给孩子起名字时,不断地用“湖”、“海”字样,如:大海儿、二海海、龙海儿、湖海儿、湖三儿、海儿、海仙、海风等等,这类乳名在祁县各村庄,都能轻易听到。
  “湖海”石砚发现后,笔者又访问了十几位老人,耐心地寻访罗贯中的踪迹,笔者细考河湾罗氏四块老坟,村南两块多为汉唐时的墓穴,村北一块是宋、元、明初墓穴,河东一块是明到清初墓穴。罗克兰、罗作贵、罗巨川、罗悦琴等老人回忆并指出了村北老坟地那块曾刻有“罗本”之名的墓志石方位。这块墓志石在抗日战争初期,日军飞机轰炸河湾铁桥时,连同坟墓西边的玉皇阁都炸没了。据此,笔者请晋中地区文管站站长晋华(副研究员)来祁,同祁县文管所挖掘了被认为的“罗本”之墓。此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摊为平地,墓砖大部分被拆走它用,墓穴残存有:墓底的六层砖,两具白骨,两片画有符的瓦片,两个供陪死者的“食邑罐子”,两个严重锈蚀的铁环。墓穴为八角形,当地人称“八卦墓”。墓门向南,对角距3.26米,对边间距2.6米,墓穴用旧砖筑成,有唐代砖,有宋代砖。据本村挖墓农民回忆:墓穴有 3米多深,墓顶为圆锅楦。墓中以铁链悬棺,晋华在考察时说:葬晶,墓砖大小不一的状况看,当时的“罗本”罗贯中的确比较贫穷,他五个儿子的生活也不富裕。联系扶梁签上捐银五钱的记载,推断罗贯中生前作为一个穷文人,还是比较可信的。

罗氏神祗揭开罗贯中卒年之谜

  1997年4月21日,笔者在祁县河湾村调查关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情况时,罗瑞录夫妇提供了一块罗氏神祗。神祗长3.85米,宽2,3米,用六幅0.39米宽的棉土布缝合而成。神祗上画有祭堂、八洞神仙、老寿星、罗氏宗祠门脸、宫灯、碑亭、石碑、旗杆,整个画面用石色颜料精工绘制而成。神祗的祠堂大门和祭堂上悬挂有“罗氏宗祠”、“木本”、“水源”、“本支百世”、“春祀”、“秋尝”几块牌匾。神祗上从立祖人到第八排的祖宗肖像全为女像,共238位,衣着一律为宋朝服式。供桌前下跪拜祖的是一位身穿宋朝官服的男子,4位身穿宋服男子的长者分立左右。神祗上从立祖人到十三世共1400余人,男为全名,女为姓氏,罗本与妻卢氏排列在最后一排,与他的亲叔伯兄弟罗善、罗经、罗纬、罗绅、罗列同为一排。这神祗落款字迹虽已年久模糊,但其中“永乐十年阉族口口绘制”这些文字还能辨认出来。
  祁县河湾罗氏神祗上记载的十三世人的名字,笔迹完全出于一人之手,明显是由另一块神祗誊抄而成。一位牒谱专家分析说:“这神祗为明初遗物,是祁县河湾罗氏家族永乐十年的复制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从这块神祗可以推断,祁县河湾罗氏十三世的罗本,与祁县河湾《罗氏族谱》上的罗本、罗贯中辈数一样,同属一人,这说明罗贯中卒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之前,从而为确定罗贯中生卒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由于河湾村有关罗贯中的许多文物、史料的发现,引起了文学界、史学界、文物部门专家学者极大的关注。去年以来已有《大公报》、《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等数十种报刊和电台、电视台登载播放了这一消息。为了进一步确认这批物品的历史年代,解开罗贯中籍贯之谜,山西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的专家胡振祺、杨子荣对河湾村的残谱、全谱、古砚、食邑罐子进行了鉴定。以上这几件文物又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朱家、杨伯达先生等许多专家鉴定,同省文物鉴定组鉴定意见一致。这些考证和研究,对揭开罗贯中籍贯与生卒年代之谜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贯中街引出的话题

  1994年春,在河湾村调查发现村中一条大街叫“贯中街”。这条东西走向不足一华里的街道宽阔整齐,街两旁有供销社、村委大院、小商店、修理部,可算是河湾村最为繁华的一条大街。贯中街怎样得来,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有什么关系?这引起笔者寻根问底的查访。祁县境内有条昌源河,汉代时流出中山口(今子洪口)不远遇小土山,便转弯向西,在河道拐弯处形成了河湾村。古代昌源河水经常泛滥,遇到汛期,河水往往溢淹进村,水流由东向西贯中而过,如今遗迹尚存。村东口二米深处有过道乐台,台面一米以下是门洞,门洞高3。5米,宽2.5米,长7米,门洞是河湾村的街心过道,也是应急水道。乐台西面至今还有街心桥遗址(村委大院东)。桥的底部距街面高度为7米,这可以看出古代水贯村中的痕迹。今天河湾村“贯中街”至少在宋朝时已经形成得名。可以推测,后来成为小说作家的罗贯中的取名同这一条街名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河湾村一带传说中的罗贯中很玄乎,9岁为神童,爱测字,14岁遇仙引荐,上祁县麓台山仙洞学艺10年。罗贯中在麓台山学艺期间随师讲学,走遍了山西山山水水,为他后来写《三国演义》、《残唐五代》、《水浒传》打 F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例如,从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版《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至第一百零一回宋江平河北田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对山西的地理、山川、风俗人情非常熟悉,写的特别逼真。在九十三回李逵梦闹天池,宋江兵分两路一段中这样写道:“李逵醉酒梦游遇一秀士,头带折角头巾,身穿淡黄道袍,迎上前来道:‘将军要闲步时,转过此山,是有得意处。’李逵道:‘大哥,这个山名叫做甚么?’那秀士道:‘此山唤做天池岭,将军闲玩回来,仍到此处相会。”’秀士说的这个“天池岭”很可能取自祁县南风沟北面的“天池岭”。岭下有个村叫“天池凹”。接着那秀士笑道:“原来如此!我原在汾沁之间……”(九十三回第1124页)在这里秀士道出他是“汾、沁”之间人,这明显地道出秀士是汾水与沁水之间的人。汾水、沁水之间就是祁县,可以推测,这个秀士的化身就是作者罗贯中自己。罗贯中借用化身的手法把他写进小说,隐约告诉人们他是什么地方人氏。罗贯中还用另一种手法表答他的籍贯。宋江升帐与卢俊义、吴学究计议兵分两路,东西进征:东一路渡壶关,取昭德,由潞城、榆社,直抵贼巢之后,却从大谷(今太谷)到临县,会兵合剿;西一路取晋宁,出霍山,取汾阳,由介休、平遥、祁县,直抵威胜之西北,合兵临县,取威胜 (今沁县),擒田虎。九十三回这一段里和其他段里多次出现“祁县”。可是打起战来却没有攻打祁县。九十九回中也有类似的叙述:“又克了大谷县。杀了守城将佐。”“卢俊义等克了介休,平遥两县……孔明、孔亮镇守平遥县”在这两段里克大谷,克介休、平遥,却单单没有攻位居平遥和太谷之间的祁县,这是为什么?因为平田虎这段故事只是罗贯中虚构而已,在他笔下不愿让自己的家乡遭战乱之苦,因而回避了祁县。同时他用了重手法,写出了“混江龙水灌太原县。使太原县人民遭受战乱水淹之灾”的一段。这很说明罗贯中之用心。在同一回中罗贯中用另一种手法道出了他对祁县的山山水水了如指掌:“鲁智深一头走,一头说道:‘前日田虎,差……不提防茂草丛中,藏着一穴。洒家双脚落空,只一跤颠下穴去,半晌方到穴底……旁边又有一穴,透出亮光来。洒家走进去观看……‘你一入缘缠井,难出欲迷天,我指示你的去路。”’鲁智深出了缘缠井却到了“东郭”。这个“东郭”指的是现在平遥“东郭村”。传说祁县麓台山有“龙洞”西通平遥县,东北通中山口。罗贯中用“麓台龙洞”化为“缘缠井”道出了他对祁县的一草一木的熟悉。罗贯中在《水浒全传》里引用的祁县方言也很多,例:李逵骂人:“人娘撮鸟。”
  祁县人念“入”为“日”。如:狗日的。日他祖宗等。“入娘撮鸟”该读日娘cuoqiu,为骂人土话。还有卞祥大笑道:“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得我卞祥的名字么?”祁县人话中多带个“儿”字,如:锅儿、盘儿、碟儿、碗儿,女孩子叫“奴儿”,“须曾”为大概、可能,“夜来”指昨天等等,这都是至今所用的祁县方言。
  罗贯中在《粉妆楼》中,也用了祁县传说的事情、祁县的方言。书中有胡奎卖人头的情节,而祁县元代有李武杀官卖人头的真人真事。在小说人物的塑造上他以一个老实忠厚的“祁子富”“弱女子祁巧云”为引线,展开故事。从中表达了他对祁县人品格的肯定和希望祁县子民富裕的愿望。弱女子祁巧云原来手不能拿寸刃,后来拜祈无字天书有了很高的本领,这也是对祁县人智勇爱学的赞美。第三十二回中,“祁子富大怒,骂道:‘我同你无冤无仇,你扳害我怎的?’”此句内的“扳害”是标准的祁县方言,即编瞎话害人的意思。祁县人讲胡说就称“扳嘞”。如某某人又在大街上“扳”开了,等等。
  从这些事例都可以看出,作为小说大家的罗贯中同祁县人民的深厚感情,同祁县大地千丝万缕不可分隔的联系。

罗家祠堂扶梁签的新发现

  罗家祠堂有两座,村中靠北一处是训门偏四门的祠堂,村南是罗氏族的总祠堂,为元末明初所建,后世屡有修葺。这祠堂于新中国成立初分给一户贫农居住,因此十分完整地保存至今。祠堂房顶部原有九条扶梁签,今存七条,东一间中梁下的一条扶梁签长1.2米,宽0.11米,厚0.02米,上书“本村扶梁功德主祖罗云贵母陈氏父五训谦母刘氏己身贯中妻卢氏学盛妻王氏施银五钱”。这块扶梁签上所写的罗氏祖孙四代,同罗瑞录家那本罗氏残谱记载的罗本上下四世人的名字,包括妻室姓氏完全相符,证明残谱中的罗本和这里所记的“贯中”同属一人。诚然,社会上同名同姓者有之,但同名同字的人却很稀少。同时,这个“施银五钱”又引起了笔者的思索。一个历史上堂堂有名的大作家只施银五钱?似乎有点不太符合身份。但对比其他扶梁签上所记的施银两的功德主,有捐一两二两者,也有捐七钱者,这五钱也不算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就更易理解这一点。历史上文人特别是小说作家,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其中多是家境贫困的穷文人,他们的著作,当时并不能出版发行,更无稿酬可言。罗贯中的景况,尤其糟糕。罗贯中辅佐张士诚割据一方,终为朱元璋所灭,“图王”不成反受其害。他的中晚年既有政治环境的压力,又有家庭生活的窘迫,日子并非舒心、宽裕,能“施银五钱”也是对罗氏家祠的慷慨解囊了。另外按扶梁签字面分析,这五钱银很可能是罗贯中四子学盛所捐,捐款时罗贯中在世,所以写上“己身贯中”。可以推测,罗贯中晚年归里后,是与:四子学盛生活在一起的。这样,河湾村罗氏祠堂屋顶扶梁签的发现,给笔者以新的鼓舞,也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故里的考证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竹溪山人连系着罗贯中

  1996年春,笔者访问了河湾村罗氏偏训门94岁高龄的罗克兰老人,罗克兰讲述说,他曾祖父叫罗世锦,嘉庆道光年在山东做官,号“竹溪山人”、“景山居士”。晚年归乡,抄写出版了《粉妆楼》,道光年祁县儒学教谕为其赠送过牌匾,原在他的老院门楼挂着,“文化大革命”后不知去向。他家“文化大革命”前还保存着两块玉佩和一个陶瓷盆,虽然这三件物品已经丧失,但罗克兰之子当年59岁的罗悦贤至今记忆犹新。一块玉佩上刻:竹溪山人,一枝杏花香千里。另一块刻:景山居士,状元及第满堂红。瓷盆壁烧就绝句一首,诗句前面的称谓:竹溪大人台鉴,落款:芒辰年胡佑周。按罗克兰老人提供的线索,在村长罗维富引路下。找到了藏牌匾的院子。此院的院主罗维清是个很开明的知识分子。他听了笔者的要求,领我们来到了一所砖瓦院,此院高台阶,高门楼,门楼上当年挂过匾的桃形铁钉还在,院子为三合院,明代建筑,清代修葺,“文化大革命”中瓦房改平房。进到院中,一眼可以看出,这院不是主院,是书房院。在西房外间搭一木床,罗维清翻起床板,便看到了罗克兰老人所说的这块“金字牌匾”。罗维清讲:“文化大革命”时怕“破四旧”砸坏,便将这牌匾做了床板,隐藏起来。这块匾长6尺,宽2尺,柳木做成。匾上还留有金漆残痕。上首书:特授修职郎,祁县儒学教谕,曹为。中间四个大字:名高月旦,落款书:乡耆罗映章立,大清道光二十二年岁次壬寅夏四月谷旦。“名高月旦”上面位中刻:祁县儒学教谕之章。下中刻:竹溪山人。此匾的主人名罗世锦,号竹溪山人、景山居土。据清光绪版祁县志记:罗世锦曾任山东东昌府经略,后任陕西凉州经略,授修职郎。从上述几件物品的情况看来,河湾村就是竹溪山人罗世锦的故里。那么竹溪山人与罗贯中又是什么关系呢?罗贯中著《粉妆楼》小序中说:“予前过广陵,闻世俗有《粉妆楼》旧集,取而观之,始知罗氏纂辑,而什袭藏之,未有出以示人者也。予既喜其故家遗俗犹有存者,而又喜其八十卷中洋洋溢溢”等语。落款:道光壬辰孟春竹溪山人识。竹溪山人在此小序中所指的“故家”二字,明确地告诉人们作者罗贯中是他的本家大族,于是“余故谱而叙之,抄录成帙”。并修改整理出版。其时间为道光壬辰年即1832年。这时竹溪山人已告老乡居。咸丰十一年(1860年)“维经堂藏版”、“经文堂藏版”的《粉妆楼》一书中明显有清时加工的斧痕。该书出版后,祁县儒学教谕全体官员送他一张“名高月旦”横幅,并于道光二十二年(1872年),由其同村好友罗映章刻成匾额悬挂。既然竹溪山人罗世锦家居河湾村,那么,这又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罗贯中的故里也就是河湾村了。

  刊载于《文化月刊》1997年8月第8期
  杨立仁 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祁县罗贯中研究会秘书长、经济师
  袁钟晋 原祁县政协副主度、副研究员
  张礼明 祁县政协主席
  柳秉钰 原祁县文化局副局长、文化馆馆长、馆员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6600
日期:2006/3/17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中国著名詩人、翻译家和散文家罗洛
下一篇:罗裒不是四川原著民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