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开国大将罗瑞卿家风及其启示

罗瑞卿家风及其启示

作者:唐建琴http://www.luos.org

  『按』由顺庆区纪委、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清廉好家风”主题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已揭晓,本文系文学类一等奖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作为开国大将、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罗瑞卿几十年如一日营造的优良家风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一生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恪尽职守,为人厚道,清正廉洁,从不搞特殊化,为全党树立了楷模。毛泽东对罗瑞卿进行了高度评价:“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我就感到十分放心。”这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有着很强的现实启示意义。

  一、罗瑞卿家风的形成背景

  (一)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为罗瑞卿家风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罗瑞卿的家庭世代为农。罗瑞卿祖父乡里人都叫他“罗造孽人”。“罗造孽人”每天起在鸡鸣前,宿在星月后。每顿饭只吃半饱,刚放下碗又开始劳作,他身上的衣服也都是补丁摞补丁,全是由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布块组成的“百衲衣”,罗瑞卿从小就是在这种勤劳节俭的家境中度过的。罗瑞卿的母亲鲜氏,不顾终日劳累,每天晚上都要给儿子讲一些有意义的故事来教导他。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三国演义》等,让罗瑞卿从故事中懂得了很多做人道理,为他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军事生涯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顺庆城乡源远流长的家风家训为罗瑞卿家风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
  顺庆区城乡不少家庭都有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家族族谱和谱牒,如《伍氏族谱》《陈氏家谱》《黄氏宗族家训族规》《何氏家谱》《张氏族谱》《赖氏家训族规》《李氏家谱》《胡氏宗谱》《赵氏家谱》等。《伍氏族谱》现存版本为清乾隆四十四年岁次已亥仲秋西溪撰复印本,其家训族规共七条,强调子孙后代“敦孝弟,忠信时,存礼义廉耻,尊不凌卑,下不犯上,富不欺贫,贵不辱贱,强不侵弱,众不暴寡”。《陈氏家谱》迄今已有300多年,列有孝弟、忠信、礼仪、廉耻、勤耕读、戒游惰、肃闺门、禁盗贼等九条,陈氏后裔遵祖上家风,世代传承,尤以家训教化约束本族人,直到现在仍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张氏族谱》强调人伦,概括起来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包含父子、夫妇、长幼等关系,在运用上扩大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家风家训源远流长,对罗瑞卿家风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
  张澜、吴玉章、恽代英、邓演达等人的教导为罗瑞卿家风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罗瑞卿17岁时,考入了南充县立中学。张澜当时是南充县立中学校长,罗瑞卿读书期间聪明好学,张澜对他寄予厚望。送了罗瑞卿很多进步书籍、刊物,如《新青年》《向导》等,并邀请吴玉章等共产党人到校演讲救国救民的道理,这让他年纪轻轻时就决心投身人民革命运动,树立了坚定的革命志向。1927年,罗瑞卿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在校学习期间,有两个人对他影响很大,一个是当时武汉分校的代理校长邓演达,邓演达那高高的个子、笔挺的呢子军装、锃亮的高筒皮鞋以及讲话时严肃的神态和洪亮的声音使得罗瑞卿由衷地敬佩,而且更欣赏邓演达的演讲风格,所以罗瑞卿一直有意学习邓演达的演讲风格。1936年,毛主席曾称罗瑞卿为共产党的邓演达。另一个对罗瑞卿影响较大的是主持军校政治教育工作的恽代英。恽代英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讲话独有风格,常常引经据典、深入剖析、博引旁证、以理服人,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但采用的方式从来不是命令而是说服教育。罗瑞卿对恽代英的博学多才和讲话风格十分崇拜,平时经常模仿恽代英的言行,被其他学员称为“恽代英第二”。

  二、罗瑞卿家风的具体内涵
  罗瑞卿是开国大将,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营造出的优良家风,为子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罗瑞卿的一生都极其勤俭,即使当了新中国的首任公安部长、总参谋长,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罗瑞卿担任公安部长后,一家人搬到北京缎库胡同居住,由于他家孩子多,管理部门给他分了共有3层的楼房,他看房间多,就让公安部的工作人员搬去与他同住,为了缓解办公室紧张的问题,又让机要处搬到他住的院内办公。而自己家十几口人则挤在低矮顶楼的几个房间里。这所院子大门已年久失修,门已经耷拉下来,开关甚为不便。管理员老于便将机关木工请来把大门修了一下。新换的木板同原门上的木板颜色不一致,像是给门打了补丁,颇不雅观,为了让大门好看一些,便让木工将大门油漆了一遍,罗瑞卿回来后见大门油漆一新,便把老于叫去问道“是谁让油的?”老于作了解释。罗瑞卿严肃地说:“隔壁的大门不是比我们的还破吗?人家不一样可以进出吗?你今后不要给我搞这种浪费!”由于罗瑞卿家孩子多,加上寄养在他家的邓发的女儿邓金娜,一共九个孩子,罗瑞卿家的孩子在穿着上也同样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孩子个子长高了,裤腿就再加上一截,大家都不感到这样做有什么寒碜。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毛泽东那里。有一次中央在顾年堂开会,毛泽东在会上说:“罗瑞卿家娃娃多,一件衣服大的不能穿了,小的接着穿。一个个传下去,直到没人能穿为止。” 罗瑞卿自己的衣服、鞋子破了,也是补补再穿。有一年在北戴河,天较热,在海边散步时,罗瑞卿脱了外衣,一同散布的康克清发现罗瑞卿的背心上有几个洞,玩笑地说:“嗨,背心上的窟窿是孩子们给捅的吧。”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罗瑞卿生活节俭的结果。
  (二)公私分明,不搞特殊化
  罗瑞卿不接受礼品是大家公认的。在全国第九次公安会议期间,有些地方代表带来了苹果、葡萄等土特产,罗瑞卿在大会上宣布:“各地带来的东西,一律带回去。”参加会议的四川代表对公安部的干部说:“罗部长这一宣布,使我们如释重负。因为我们是空着手来的。”平时,有送礼的,罗瑞卿要么都退回去,实在退不回去的就转送给医院病号,或需要的单位部门。50年代,罗瑞卿去河北省视察工作,发现省公安厅专门派了警卫处副处长跟车警卫,立即让省公安厅的副厅长叫这位副处长回去。他说:“我这样的干部不需要警卫。”到安国县时,按省委和地委指示,县里给他腾了一个院子作为住所,还配备了做饭的大师傅。他对县委书记说:“我这次来就是了解公安工作的,不麻烦县委,我就住在公安局。”公安局李局长急忙说:“公安局没地方住。”罗瑞卿说:“就住在你住的地方,你另找地方住。不要配大师傅,我就在公安局食堂吃饭。”书记说:“那就按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办。”罗瑞卿立即纠正:“我不是中央领导,我就是个公安部长。”他在安国县公安局待了两天三夜,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大灶饭。伙房要给他单炒一个菜,也被他拒绝。在教育孩子方面,罗瑞卿经常对孩子们说:“你们出生在这个家庭里,没有什么可特殊的,不能自恃特殊。如果说你们特殊,就应当是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 他不希望儿女们在父辈的荫护下生活,要求孩子们自食其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自身价值。儿女上学要填表,他要求儿女们不许写他的名字。罗瑞卿的大女儿罗峪田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前,罗瑞卿问她:“你的第一志愿报在哪里?”峪田答:“总参。”罗瑞卿严肃地摇摇头:“我在总参,你就不能到总参来。”于是,峪田便分配到内蒙古,一待就是10年。大儿子罗箭,大学毕业后也分配到条件艰苦的新疆工作。文革结束后,眼看罗瑞卿年纪大了,还患上了伤病,生活上越来越不方便,组织上便计划把罗箭调回北京工作,让他能在父母跟前时时照顾,但罗瑞卿听说后坚决不同意。他说:“现在国家正在搞建设,那么多科研人员都在边疆,那里更需要他们,让他回北京干什么?”于是,罗箭留在了新疆,并且一待就是好多年。罗瑞卿的妹妹在四川南充老家务农,对这个妹妹他不时寄点钱予以帮助,但又关照家乡的政府,不要给任何照顾,他妹妹有点抱怨,他便写信进行解释、教育。1960年,罗瑞卿回乡探亲,他的侄子恳求他帮忙找工作,他不仅不答应,还批评教育说:“要安心在农村搞好农业生产。”不仅如此,还要求每个亲朋好友只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搞好本职工作,按党和政府的政策办事,不能给当地政府找麻烦。“文革”中,“造反派”几次抄他的家,发现他家一无金银财宝,二无大额存款,三无古玩字画,四无名烟名酒,五无绫罗绸缎,六无人参鹿茸,称得上是两袖清风。
  (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只要下级对他稍有突出,他立即提出加以制止。1952年1月24日,罗瑞卿看到东北公安部批转辽西省(今辽宁省西北部)公安厅一份报告,在批语中说:“辽西省公安厅应根据毛主席、党中央、东北局及罗部长的历次指示,将三反运动深入一步。”罗瑞卿立即批示:“以后各地报告,只准提党中央、毛主席,不准提罗部长,尤其把罗部长与党中央、毛主席放在一起,更是严重错误,这个报告就是典型,别的地方似乎也有。请你们务必高度重视,哪里有了,就向哪里提出要他们纠正,这个报告的错误也要打电报或打电话批评,并要他们纠正。”1952年6月,罗瑞卿到旅大市(今大连市)视察,在公安局礼堂参加晚会时发现礼堂四周挂了一些语录牌,大部分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也有一条是罗瑞卿的。第二天在听取市公安局领导汇报时,他严厉批评道,“你们选领袖的语录是应当的,但怎么能选我的讲话呢?你们懂不懂得这是一个什么问题?这说明你们政治上很幼稚。我是做具体工作的,怎么能把我的话同毛主席、周总理的话并列呢?要马上把我讲的那一条取下来,今后再不允许发生这种情况。”他离开旅大市时又专门给市公安局领导写了一封信,对此事再次提出批评。罗瑞卿经常教育干部,“不准坐霸王车、吃霸王饭、看霸王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57年他到四川视察工作,省委秘书长提出要搞个专场,请他看川剧,他急忙阻止,“不,不,要买票。”他又再三嘱咐警卫科长郭金生:“不能把群众赶走,要照常卖票,否则我不看。”由于孩子多,负担重,实行薪金制后,罗瑞卿夫妇的工资基本上是月光。当时,部队干部工资比地方同级干部工资要高20%左右,管理部门看到罗瑞卿花钱比较紧张,便提出,他是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应该按部队标准领工资。罗瑞卿知道了,反复对这种想法提出批评。1959年3月,罗瑞卿被任命为副总理。当时副总理一般都是行政3级,而罗瑞卿在50年代定级时为行政4级。于是,有人提出:罗瑞卿应调为3级。罗瑞卿坚决反对。以后曾几次酝酿为他调级。1965年1月,陶铸任副总理,罗瑞卿即以陶铸亦为4级为例,说明不应给他调级。他直到逝世一直都是行政4级。

  三、罗瑞卿家风的当代启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罗瑞卿家风所彰显的是模范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风范,对当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仍有着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想要建设好家风,党员干部就必须要先当好一家之长,只有这样,家庭才能真正和睦、幸福,家风才能纯正清廉。
  (一)传承革命家风,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革命家风,首先就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为实现这一理想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作为开国大将,罗瑞卿处处以身作则,对自己的儿女要求十分严格。罗瑞卿的子女在不同的岗位为祖国做贡献,他经常教导子女,不要有任何的政治优越感,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实实在在地干工作。当前,在大力提倡注重家教的氛围下,广大父母,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尤其要注意从革命家风中寻找资源,向那些注重家教的先辈们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人生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到家风构建中去,从工作、治家、立业等方面,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二)注重言传身教,谨守勤俭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俭以养德,奢以败德;俭以兴家,奢以败家。力戒奢华,减少浪费,无论是对个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而必要的。在家风建设中,不管家庭多么富裕,财富多么惊人,以俭为荣,朴实低调的家风都是必要的,都是培养优秀子孙的重要方略。罗瑞卿的儿子罗箭说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我们最好的家风。”罗瑞卿一生勤俭节约,一直都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后世子女。如果说,在物质匮乏年代,节俭是生活所迫,那么,在物质越来越丰富、吃穿已不成问题的今天,保持节俭之风,则是对物质的敬畏,对品德的坚守。所以,党员干部要倡导节俭的风尚,以俭为荣,以奢为耻,将道德上的要求化为家人学习的榜样,塑造俭朴家风。
  (三)弘扬廉洁美德,锻造清白家风
  原国防部长耿飚对罗瑞卿评价是:“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俗话说:“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在当代,有很多家庭里的党员干部都身处要职,手握重权,要筑就清白家风,就需要党员干部严格自律,坚守廉洁,坚守“四个管住”——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家,绝不开“后门”,这既是自我廉洁的关键,也是家风建设的重点。但凡优秀的党员干部,都把坚守清白家风当作一项重要内容,从不轻易改变。很多原本崇尚廉洁、坚守清白的家庭后来被腐败污染、被贪心毁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没有管住自己的手,拿了不该拿的东西。可见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好头,不要乱伸手,不该拿的一定不要拿,才能给子女树立好榜样,塑造清白家风。
参考文献:
  [1] 舒云.大将罗瑞卿[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
  [2] 罗点点.我的父亲罗瑞卿[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3] 中共南充市委宣传部、党史办公室等.隆重纪念罗瑞卿同志诞辰八十周年专辑[M].1986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1245
日期:2023/7/15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重庆江津吴滩罗氏寻亲收族
下一篇:湖南常德罗氏四修谱先祖生卒年记录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