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从辛兴里罗姓氏族的新资料辨始祖真伪

从辛兴里罗姓氏族的新资料辨始祖真伪

作者:罗继云 罗国祥http://www.luos.org

  湖南零陵原辛兴里(现在的石岩头镇,下同)的罗氏始祖是谁?存在两种说法。一种是零陵《罗氏通谱》所说的始祖是壬四郎公,一种是宗彦罗先骥所认为的始祖是兴辅公。到底是谁呢?最近发掘到一些新资料,我们不妨用新资料来辨别始祖真伪。

  一.新资料
  新资料来自重庆大足郎家沟的罗国祥宗亲,是他在多个地方的走访中发掘到的。这些资料告诉我们,在零陵《罗氏通谱》编修以前,即民国以前,辛兴里就有罗姓氏族的旧谱(手抄本)流传。现在已发现的有:广西全州亚元村手抄本、重庆大足郎家沟手抄本、四川安岳两板桥白岩头手抄本、两板桥十村(凉水井)手抄本、四川绵阳花荄手抄本。他们都是从辛兴里迁徙去的。这些手抄本,虽岁月弥久,又遭虫蚀,而破烂、残缺,但仍然保留着很多珍贵的资料,包括始祖、派行、世系、人名等等。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见图一)。


(图一 罗氏流传宗谱)

  在这之前有辛兴里的世系链,有广西兴安莲塘新村(由辛兴里小板田迁去)的世系链,现将各流传宗谱与《罗氏通谱》、辛兴里、莲塘新村的世系链一起列出如下:
辛兴里圣授—贤佐—兴辅—国宾—天祥—贵叟—仁卿—用和永仲廷明罗
莲塘新村圣授—贤佐—兴辅—国宾—天祥—贵叟—仁卿—用和永仲廷明罗
亚元村圣授—贤佐—兴辅—国宾—天祥—贵叟—仁卿—用和永仲廷明罗
郎家沟天祥—兴辅—口口—口口—口口—君宝—仁卿—用和永仲廷明罗
凉水井天祥—贵叟—兴辅—口口—口口—君宝—仁卿—用和永仲廷明罗
白岩头天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永仲廷明罗
花荄村庆兴—天祥—仁卿—用和—贵叟—贤佐—国宾—君宝永仲廷明罗
《通谱》 辛二—壬四—癸一—甲〇—乙〇永仲廷明罗
  从这些流传宗谱的世系链看出,莲塘新村、亚元村与辛兴里是一致的,其他版本在前七代的先后顺序上则有所不同,人名基本上一致,但同一人却不在同一世代,有些乱。自七代以后则人名与世代都趋于一致了。
  为什么会如此呢?可能与始祖有关系。从上面的的世系链看出,各版本的始祖都是天祥公,而天祥公在辛兴里的世系链上却排在第五。抄谱人以为,天祥公既然是始祖,理当排在第一位,于是进行了改动。殊不知他前面的四代人不在辛兴里,而在发源地。结果由于改动就出现了不一致和其他错误的现象。莲塘新村及亚元村版本沿袭遵循,故而与辛兴里相同。
  比如花荄村版本说:“后于洪武年间,有鼻祖罗庆兴兄弟九人,同迁湖广,星散各邑创业,难以尽籍根源。唯我祖庆兴落业永州府零陵县,世居东安乡辛兴里,单传八代后,分成、芳、茂(永成、永芳、永茂)三房。”又说:“越数代,我祖从恒公闻西蜀山川毓秀,于康熙年月日,领家属而迁蜀者……而业焉”。从单传八代后,分成永字辈三房来看,世代数与其他版本是相同的。但却出现庆兴一人。对此,2019年7月郎家沟的罗国祥、大足的罗川林、白岩头的罗华中一行三人来湖南零陵寻根问祖时,已然查明“领家属而迁蜀者”的从恒公是永茂公房罗满公后裔,世系链为:
永茂—仲麒—廷宽—明钺—罗满—应详—爱然—有悦—其珠—从恒。
  又比如白岩头版本说:“至(之)后江西移湖广启祖罗天祥,娶蒋、唐氏,生三子:罗其瑞、罗其庆、罗其端”。这显然也是不对的。同样2019年7月罗国祥一行三人来湖南零陵寻根问祖时,也已查明罗其瑞、罗其端是永茂公房罗满公后裔,并与花荄的从恒公是近亲,只差一辈,分别是应详公的重孙和玄孙。世系链为:
永茂—仲麒—廷宽—明钺—罗满—应详—爱然—有星—其瑞、其端。
  郎家沟罗氏也是这一支系的,他们的徙川始祖为士鼎公。世系链为:
永茂—仲麒—廷秀—明錥—罗湘—应星—垣然—有云—其诰—士鼎、士鼐
  之所以出现上述明显的错误,可能与那一代迁徙到川的人有关,抄谱人的本意是想说这些徙川的人是天祥公后裔。但没有表达清楚以致出错,而贻误于后人。
  不得其解的是,这些出错的版本都有君宝这个名字,则不知由何而来?因何而来?
  零陵《罗氏通谱》收录了罗淮公的墓碑记(见图二),墓碑记上说:公讳淮,姓罗氏,字文西,号菊园,世居零陵辛兴里。高祖仁卿生用和,用和生永茂,永茂生仲麒,仲麒生廷用,廷用生明谱,配唐氏,公之考妣也。又说:公生于宏治庚戌十一月十二日丑时。
  可以说,墓碑记是对各流传宗谱的印证。


(图二 罗淮公墓碑记)

  以上说明,在辛兴里的罗姓氏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派行班辈。其来有自,其出有由。
  相对而言,《罗氏通谱》的差错就大了,前八代都不相同。为什么会如此呢?来分析一下。先看世系链,前八代世系链为:

  想必零陵《罗氏通谱》的编修人员,当时也见过旧谱(正版的或手抄的),所以他们在《通谱》中写道:零陵西乡旧谱上註载圣授、贤佐、兴辅,不知所出(见图三)。
  这里的不知所出指的是不知道属于哪一支。有企生公支、遵生公支、大朗公支、通判公支等。因为不知道属于哪一支,所以就进行移花接木,把这些人的后裔全部移到辛二郎、壬四郎位下,而辛二郎则与上述各支的46世品列,排成同辈。如此这般,差错自然就大了。


(图三《罗氏通谱》的记载)

  移花接木是如何进行的呢?因为他们已经把辛二郎公定为始祖,并与企生公等系的46世品列了,而辛兴里46世以前的圣授、贤佐、兴辅、国宾等又与辛二郎无世系关系,所以就把他们刨除在外。然后再将壬四郎、癸一郎、甲〇郎、乙〇郎四人与天祥、贵叟、仁卿、用和四人巧妙地接起来,合二为一。即:壬四郎字贵叟,生癸一郎,癸一郎号天祥,生甲〇郎,甲〇郎讳仁卿,生乙〇郎,乙〇郎讳用和。这样利用“字”、“号”和“讳”等字眼就把这些派行不同、名字不同的人连接起来了。前者的派行为壬癸甲乙,后者的派行为天贵仁用。前者取以为名,后者取以为字、号或讳,可谓天衣无缝。然而,却也留下了蛛丝马迹。我们知道,名是按派行字辈取的,称派名,除长辈对晚辈以外,一般是不能直呼其名的,特别是晚辈对长辈更要如此,所以书写时要在长辈的名字前面加一个讳字,表示避讳和尊敬。而字、号是自己或别人取的,是可以直呼的。如墓碑记中的罗淮公,淮是其名,所以说公讳淮。又如柳宗元字子厚,子厚可以直呼,所以书写时就写:子厚讳宗元。甲〇郎是派名,乙〇郎也是派名,为何不讳甲〇郎而讳仁卿?为何不讳乙〇郎而讳用和?这就是移花接木所留下的蛛丝马迹。以别人的名为讳,世所罕见,所以,在辛兴里所有的旧谱中,都找不到壬四郎、癸一郎、甲〇郎、乙〇郎这些人的名字,一个也找不着。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壬四郎等四人是接上去的,说明他们不是辛兴里人。

  二.天祥公是始祖
  在上述中我们已看到,各版本流传宗谱在世系链的先后顺序上,彼此虽然有些不同,有些差错,但始祖则是一致的,那就是天祥公。2013年我在纂修辛兴里鸭婆氹村《罗氏族谱》时,不了解这些情况,当时根据部分资料,将仁卿公定为始迁祖。直到2017年在族弟继伸(登清)家过中秋节,有人提议第二天去黄花岭瞻仰天祥公墓,才从中了解到天祥公是辛兴里罗姓氏族的始祖。实际上,目前不少辛兴里70岁以上的罗姓老人,都知道天祥公是始祖。他们告诉我,在1949年全国解放以前,几乎辛兴里所有自然村的罗姓氏族,每年都在清明节期间,集体去到黄花岭天祥公墓前孝叩祭扫。连四修零陵《罗氏宗谱》的主编之一罗述雄(辛兴里大河平人)也包括在内,他小时候还亲眼所见,他说:当时有祀田若干亩(供祭祀用),各村从黄花岭祭扫回来,大家聚在一起,大排筵宴,热闹非常。
  黄花岭位于辛兴里境内,是辛兴里最高的地方,海拔1062米,是湖南零陵与广西全县的分水岭。《永州府志》(康熙版)卷八记载:黄花岭去城一百余里,为楚粤之界,远望青嶂环列,如屏风然,上有庵,曰‘紫云庵’。这个紫云庵就位于紫云峰天祥公墓的旁边,它是辛兴里罗姓族人专门修建的拜祖的圣地。可见始祖天祥公在族人心中是何等的德高望重,族人对他又是何等的崇敬。遗憾的是那次中秋节的第二天,我们一行十人,开两辆车,从湖南零陵绕到广西全州地界,再沿着一条用于风力发电的尚未修好的公路向紫云庵行驶,但最后还是因为路太陡、路况太差而没能到达目的地,愿望落空了。
  始祖妣蒋氏,其墓(见图四)就在大屋基亭子桥(罗家老村里原来的戏台子旁边),至今很多寻根问祖的外省宗亲都前去瞻仰。为什么要葬在此地,据传说始祖妣还有遗言呢,她说:黄花岭太高、太冷,我不去,我就要葬在亭子桥。


(图四 始祖妣蒋氏墓)

  亚元村手抄本说:“兴辅公……太宗己未年升授湖南永州府正堂,落籍城北石马塘,后迁移零陵辛兴里九甲大屋基亭子桥”。这里的太宗没有朝代,不知所指。从“中华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查得:明朝只有太祖没有太宗,明太祖己未年为1379年,元朝有太宗却没有己未年,只有乙未年,乙未年为1235年。从1235年和1379年两个年代来看,应该是1235年的可能性大。所以,我觉得应该为元太宗乙未年(1235年),抄的时候,把“乙”抄成“己”了。另外,“后迁移零陵辛兴里”的人是谁呢?宗彦罗先骥老先生认为是兴辅公,所以说兴辅公为始祖,那是因为他没看到这些流传宗谱,不了解之前辛兴里对始祖天祥公的隆重的祭扫活动。他还查过《永州府志》,说《府志》上没有兴辅公做府正堂的记载,可能是小官。实际上“后迁移零陵辛兴里”并不是指兴辅公本人,而是指其后代。他本人无论大官小官,都没有必要迁移。从上述各流传宗谱的记载和辛兴里族人对始祖天祥公的隆重祭扫活动可以看出:“后迁移零陵辛兴里”的不是兴辅公,而是兴辅公的孙子天祥公。兴辅公1235年到永州做官,那他的出生时间就在1200年左右,1200年到罗淮公出生的1490年,相隔290年,10代,平均世代间隔为29年。这个平均世代间隔,非常实际,也非常科学。但迁移到辛兴里去的并不是他,而是天祥公。所以,天祥公是辛兴里罗氏始祖。

  三.壬四郎是伪始祖
  首先看壬四郎。从上述已知,壬四郎不是辛兴里人,既然如此,又何来辛兴里罗氏始祖之说,显然是不对的。
  其次看派行。辛二郎公位下其他各房派行为:
1—5世:辛壬癸甲乙,21—25世:功懋怀前哲
  唯独壬四郎为:
1—5世:辛壬癸甲乙,21—25世:绍祖继述传
  (壬七郎房到壬十郎房的派行,《罗氏通谱》没有列出。)
  这是由于移花接木所造成的。壬四郎房的前5世是接上去的,后5世是原来辛兴里的。说明始祖壬四郎是嫁接的,是伪始祖。
  其三看平均世代间隔。平均世代间隔是指个体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或者指母亲一代生育女儿时的平均年龄。《罗氏通谱》说:壬四郎分居辛兴里,大元至正十九年即1359年出生。罗淮公墓碑记说:罗淮公宏治庚戌年即1490年出生。如果壬四郎为始祖,则从壬四郎到罗淮公为九代,相隔八代,平均世代间隔为:
(1490-1359)/ 8 = 16.4(年)
平均世代间隔只有16年,这是不可能的。根据人口再生产率的有关统计数据,平均世代间隔为28年左右,而16——19岁年龄组的生育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所以从平均世代间隔可以看出,壬四郎不是始祖,或者说是伪始祖。
  如果从辛二郎算起呢,辛二郎生于1335年,到罗淮公是十代,相隔九代,平均世代间隔为:
(1490-1335)/ 9 = 17.2(年)
平均世代间隔只有17年,这也是不可能的。这说明什么?说明辛二郎、壬四郎为辛兴里罗氏始祖之说,是不能成立的,是嫁接上去的。
  其四看辛二郎的身世。零陵《罗氏通谱》说,辛二郎是谷贤公五代孙,排在46世。四修的零陵《罗氏宗谱》觉得有些不对,那样的话就把很多宋代人排在辛二郎之后了,于是进行了考证。考证的结果确定辛二郎是洪德公(48世)之子大一的儿子,所以把他由46世降到50世,原来比洪德公大两辈,现在小两辈。但其他派行依旧,辛兴里始祖仍然不变。如果这样的话,壬四郎就是51世,就与辛兴里51世的永字辈同辈了。比“始祖”小了四辈,他还称得起始祖吗?另外,据《罗氏通谱》记载,大一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千七郎,并不是辛二郎。
  其五看祭祀。据《罗氏通谱》记载,壬四郎殁失考,葬白鹭塘。但白鹭塘的墓却无人知晓,即使有也冷冷清清,荒无人迹,根本无人去祭扫。比起天祥公来实在是天地之差。如果是始祖,怎么会这般冷落而无人问津呢?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说壬四郎是辛兴里罗氏始祖,那实在是强将冯京作马凉。
  由上述可以得出结论,即辛兴里的罗氏始祖应该是天祥公,不是壬四郎也不是兴辅公。之所以出现以前的说法,是因为源流世系紊乱所致。为什么紊乱?宗彦罗先骥老先生说:“在光绪年间,由子昇公创修族谱时,就已经将周边较小之罗氏家族列为辛二郎公子孙了。逮及民国24年子文公联合十七县,创修零陵《罗氏通谱》时,因其七十七师师长之声威,一些不肖子孙,纷纷将本族依附于辛二郎门下,致使周边之罗氏世系源流紊乱”。

  (据2019年9月12日PDF稿编排)
  联系邮箱:laoruziniu@163.com18974649250@163.com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4199
日期:2019/9/14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安徽潜山罗氏崇德公系源流
下一篇:广西北流罗峰说谱二则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